学术投稿

龙珠软膏外敷换药对痔术后创缘水肿及肛门疼痛的影响

白凤全;董文娟;谢敏江

关键词:
摘要:笔者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应用龙珠软膏外敷换药,以缓解创缘水肿、肛门疼痛,取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6~12月住院行混合痔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的30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男89例,女61例;年龄27~43岁,平均36.2岁.对照组男92例,女58例;年龄25~45岁,平均38.4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肛周脓肿并坏死性筋膜炎1例

    患者男,55岁.因“肛周肿痛20余天,肛周脓肿术后3d”于2013年2月26日14:58入院.20多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周肿痛,呈持续性胀痛,进行性加重.3d前于外院行肛周脓肿手术(具体治疗过程不详).术后肛周肿痛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发热,高体温达39℃,伴烦躁不安,行走不便.我院以“肛周脓肿术后感染”收住院.查体:体温36.9℃,脉搏10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70 mmHg.急性痛苦病容,平车推入病房,神志清,查体合作.心肺腹检查阴性(一).专科情况:(截石位)肛周、会阴部及阴囊皮色潮红,3~5点位距肛缘约2 cm处见一约1 cm×2 cm大小的手术切口,大量脓液溢出,恶臭,切口周围见大量缝扎线及橡皮筋.

    作者:杨兴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亚甲蓝肛周封闭联合除湿止痒汤熏洗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亚甲蓝肛周封闭联合除湿止痒汤熏洗治疗肛周湿疹的疗效,将70例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亚甲蓝肛周封闭联合除湿止痒汤熏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亚甲蓝肛周封闭法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近期疗效,随访6个月统计复发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25例,显效8例,有效2例,总显效率为94.3%(33/35);对照组痊愈23例,显效9例,有效3例,总显效率为91.4%(32/35).2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3例(8.6%,3/35),对照组复发8例(22.9%,8/3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亚甲蓝肛周封闭联合除湿止痒汤熏洗治疗肛周湿疹远期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作者:陈富军;昝朝元;原相军;彭旭东;黄德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套扎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自动痔套扎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12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采用自动痔套扎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疼痛、出血、水肿及渗液)、痔核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总体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显示,2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出血、水肿、渗液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自动痔套扎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疗效肯定、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文华;杨学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龙珠软膏外敷换药对痔术后创缘水肿及肛门疼痛的影响

    笔者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应用龙珠软膏外敷换药,以缓解创缘水肿、肛门疼痛,取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6~12月住院行混合痔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的30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男89例,女61例;年龄27~43岁,平均36.2岁.对照组男92例,女58例;年龄25~45岁,平均38.4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白凤全;董文娟;谢敏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肛周脓肿误治致前列腺周围脓肿1例

    患者男,51岁.因“持续性肛周疼痛11 d,在当地诊所保守治疗9d,肛周肿痛,发热症状不缓解,并引起下腹部疼痛”于2014年7月29日急诊入院.自述:10 d前不明原因引起肛周疼痛,因害怕手术一直接受保守治疗,现肛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说话、饮食、咳嗽、活动时皆引起肛门疼痛加重,伴有腹部隐痛,不欲饮食,大便干燥,2~3d一次,口渴,小便黄.查体:体温38.3℃,脉搏9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97/64 mmHg.精神差,痛苦面容,意识清楚,呼吸稍快,腹满,下腹部压痛,叩之呈鼓音,肠鸣音3~4次/min.

    作者:左云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四神片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四神片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将120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四神片口服,2组均治疗4周,对比2组患者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6.7%,58/60)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8/60),P<0.05.对2组治愈的70例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22.2%,10/45)显著低于对照组(72.0%,18/25),P<0.05.结果表明,四神片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马洁;席作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复方黄柏液联合龙珠软膏换药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近年来,我科联合应用复方黄柏液和龙珠软膏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换药,取得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我科行消痔灵四步注射术加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患者130例.其中68例患者术后联合应用复方黄柏液和龙珠软膏换药(观察组),62例患者术后应用龙珠软膏换药(对照组).观察组男32例,女36例,年龄18~65岁.对照组男30例,女32例,年龄18~65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李成能;龚鸿;辛太合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脓腔处理方法对初发后蹄铁型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

    为比较不同脓腔处理方法对初发后蹄铁型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确诊为初发后蹄铁型肛周脓肿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内口切开(低切高挂)开窗浮线引流,对照组给予内口切开(低切高挂)开窗引流,对比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术中出血、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肛门潮湿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内口切开(低切高挂)开窗浮线引流治疗初发后蹄铁型肛周脓肿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洪涛;赵莉;张庆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低位切开部分缝合结合高位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低位切开部分缝合结合高位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将6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低位切开部分缝合结合高位挂线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低位切开结合高位挂线术,手术切口不予特殊缝合处理.对比2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功能情况(Wexner评分).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均无复发.结果表明,低位切开部分缝合结合高位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疗效确切,患者恢复快,且能较好地保护肛门功能.

    作者:陆彩忠;王明华;张军;唐海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肛直肠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发展现状及进展

    经肛直肠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是一个有别于传统腹腔镜和纤维内镜技术的内镜外科新分支.它是经过肛门和直肠管腔使观察镜和操作器械进入直肠腔或穿过肠腔壁进入人体腹膜腔内,以进行各种腔镜手术操作的内镜外科技术.该技术因在自然腔道内操作,术后体表不留瘢痕,具有微创技术特点,故得以迅速发展.从技术层面来讲,该技术属于经肛门路径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natural orifice translume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由于TEM兼具硬镜、软镜优势和牢靠的支撑平台、气腹稳定、技术成熟,故在经肛路径NOTES中具应用前景[1].

    作者:陈景波;夏立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改良PPH治疗痔300例疗效观察

    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行改良PPH(C形切除吻合术)治疗内痔、混合痔患者30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300例患者均符合《ZY/T001.7-94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确诊.其中男173例,女127例;年龄23~75岁,平均45.0岁;病程1~15年,平均8年;Ⅱ期内痔68例,Ⅲ期内痔86例,混合痔146例.主要表现为肛内肿物脱出,或有鲜血便.36例患者混合痔嵌顿伴炎性、血栓外痔形成.

    作者:张瑜;柴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PH联合外切整形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外切整形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将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行PPH联合外切整形术治疗,对照组行Milligan-Morgan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显示,2组虽在手术时间、术后尿潴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肛缘水肿、便中带血、肛门分泌物、肛门狭窄、创面愈合时间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PPH联合外切整形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具有微创、美观且康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涛;张维胜;杨熊飞;杜斌斌;冯丽莉;吕耀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术后尿潴留诱发不良反应1例

    患者男,32岁.因“反复便时肛门肿物脱出4年,肛旁肿痛3d”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于入院后第2天上午在全麻下行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外剥内扎术,术程顺利,术后安返病房.术后7h患者诉小腹胀痛难忍,小便排出困难,腹部叩诊提示脐下5横指尿液充盈,予以小腹热敷及温灸后患者小便仍未排解,遂予以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各0.5mg穴位注射,用药15 min后患者出现舌强、面肌痉挛、吐字不清、四肢肌肉震颤,稍感呼吸气紧及胸闷不适.立即予以心电监护、吸氧,阿托品0.5 mg肌注,补液及嘱患者多饮水以稀释药物浓度及促进药物排出,用药10 min后患者症状缓解,30 min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

    作者:李超;王兰;李思;王晓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纱卷压迫和凝血酶灌注治疗痔术后大出血1例

    患者男,24岁.因“肛内出血13d,加重5h”于2015年10月30日凌晨3时急症收入院.入院查体:骑伏位,肛门3、7、11点处可见手术创面,伴鲜红色血液渗出,腹胀,轻微汗出,肛门疼痛,眼睑色苍白,伴身体乏力,小便调,纳眠欠佳.患者于2015年10月17日于济南某医院行内痔套扎并HCPT(高频电容场痔治疗术)治疗,术后48 h内先后2次出血,曾予缝合止血,效果欠佳.术后第6天出现便血,呈点滴状,量多,于手术医院复查,再次予以缝合、纱布压迫止血,出血情况有所缓解.以后每日仍有渗血,白天量少,夜间量多伴少许血块.现因肛门大出血急诊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22/76 mmHg;血常规:WBC 5.02× 109/L,RBC 3.80×1012/L,Hb122 g/L.

    作者:傅启旭;王立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PH联合RP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PPH联合RP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20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行PPH联合RPH治疗,对照组行双PPH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疗效.结果显示,2组患者均治愈,治愈率为100%.但观察组术后排便困难、肛缘水肿、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形成、肛门狭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PPH联合RPH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显著,而且可有效减轻并发症,预防肛门狭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伟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的荟萃分析

    为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笔者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数据库上公开发表的有关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s)文献,严格按标准筛选后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4.2文献质量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后用RevMan5.0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选取9篇RCTs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共纳入病例4 194例(腹腔镜组2073例,开腹组2 121例).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组肠梗阻发生率比开腹组低(P =0.008).荟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可以降低患者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

    作者:史树勋;张小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产后便秘的治疗进展

    便秘是产后常见的病症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将给产妇的饮食睡眠、乳汁分泌及营养状况康复带来不良影响,严重者会引发痔疮,诱发心脏病和脑出血等疾病,应引起重视.临床治疗上,常采用中药汤药、按摩、针灸、耳穴、中药灌肠、穴位敷贴等法治疗产后便秘,其中以中药汤剂治疗为主.现将产后便秘的治疗方法概述如下.

    作者:刘春强;谭红;肖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聚乙二醇4000散与甘露醇在电子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临床对比观察

    为比较聚乙二醇4000散与甘露醇作为肠道清洁剂在电子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聚乙二醇4000散作为肠道清洁剂的优越性及适合的用量、用法,本研究选择需要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12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60例,分别用聚乙二醇4000散200 g(A组)和甘露醇500mL(B组)行肠道准备.对比2组患者的肠道清洁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服药后的排便次数.结果显示,1)肠道清洁程度:A组肠道清洁符合要求率(83.33%,50/60)明显高于B组(76.67%,46/60),P<0.05;2)不良反应: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9/60)明显低于B组(22/60,36.67%),P<0.05;3)服药后排便次数比较:2组服药后排便次数(6.50次和7.58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为电子结肠镜检查者进行肠道准备,肠道清洁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排便次数少,患者耐受性好,易于接受,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宇惠;黄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固肠止泻丸口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病变局限于结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其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笔者自2010年以来,采用固肠止泻丸口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磊;张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双镜联合技术治疗不完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疗效分析

    为探讨双镜联合技术在不完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先在内镜下植入金属支架,后在腹腔镜下行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37例不完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资料.结果显示,37例患者术中发现肠道准备充分、肠道水肿控制良好,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2.7d,发生吻合口漏1例(2.7%),平均住院时间为17.5 d(15~21 d),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结果表明,双镜联合技术治疗不完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吻合口漏发生率低,切口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其需要外科医师与内镜医师共同参与,且技术要求高.

    作者:徐天生;林水泉;刘明胜;高静;徐建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