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斯;商俊芳;许智荣;王志东;张小元;史树勋;邢喜平;李淑霞;胡春阳;张娟
我院自2016年共收治6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均采用一期切除缝合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20岁;4例为首次发病,2例反复感染且多次切开引流.除2例反复感染外,其余4例病理报告均见毛发.其共同症状是骶尾部肿痛,或破溃溢脓,三维造影成像检查显示与囊腔脊髓和关节不通.
作者:姜玲;徐秀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直肠黏膜切除及肠壁肌层折叠缝合术(Delorme)治疗直肠脱垂疗效肯定,且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患者满意度高,但也存在着发生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分离、出血、复发等并发症情况.鉴于此,本研究采用黏膜锯齿状吻合对13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行Delorme手术,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刚;刁统伟;陈营;李承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为研究三黄桃红油纱促进肛瘘创面愈合的机理,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三黄桃红油纱组)、对照组(凡士林油纱组)和空白组,每组12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动物体表瘘管模型,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用药5 d后取创面组织,比较不同分组之间的细菌定植情况、创面组织中TNF-α和IL-10水平、创面EGF水平.结果显示,肉眼观察发现,实验组创面菌落定植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任意2组间创面TNF-α、IL-10、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但实验组各指标数据更接近空白组.结果表明,三黄桃红油纱可以减少肛瘘创面的细菌定植、减轻炎性反应、促进 EGF释放,从而加快肛瘘创面的愈合过程.
作者:王鑫;路永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为探讨龙血竭胶囊外用在低位肛瘘术后的临床疗效,将72例低位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6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换药,治疗组加用龙血竭胶囊外用.对比2组患者术后创口疼痛程度、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总体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术后第7、14天创口疼痛VAS评分、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但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表明,龙血竭胶囊外用能改善低位肛瘘术后创口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傅军伟;孔芳怡;王明华;王振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为了探讨痔围手术期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将86例行手术治疗的痔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个性化护理组,每组43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结果显示,个性化护理组手术时间、首次排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组,个性化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93.35%)高于常规护理组(81.40%),P <0.05.结果表明,痔围手术期实施个性化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高立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为观察高位肛周脓肿术后采用激光坐浴机中药坐浴的临床疗效,将60例高位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消肿止痛汤激光坐浴机坐浴,对照组采用消肿止痛汤常规熏蒸坐浴,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术后肛门疼痛程度.结果显示,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治疗组肛门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第14天,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结果表明,高位肛周脓肿术后采用激光坐浴机中药坐浴能明显减轻肛门疼痛,促进创口愈合,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琴;杨向东;安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痔出血所致中重度贫血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内痔合并贫血,一般发展缓慢,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不易被患者发现;但是,当贫血较重或进展较快时,患者则会出现乏力、面色苍白、心率增快、食欲不振、心悸、气促、纳差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影响其正常生活及学习,甚至危及生命.在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期间,我科采用外剥内扎+痔动脉结扎法治疗混合痔继发性贫血患者5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秦少龙;王丽;李国伟;刘晖;张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为了探讨主管切开挂线、支管隧道式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将72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主管切开挂线、支管隧道式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瘘管切开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一期治愈率和创口愈合时间.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术后复发率以及肛门控便功能.结果显示,2组患者一期治愈率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创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肛门控便功能Wexner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主管切开挂线支管隧道式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具有创伤小、创口愈合时间短、对肛门控便功能影响小等优点.
作者:马普伟;赖庆勇;杜刚毅;郑少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为探讨中药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理,将4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A(正常组)、B(造模组)、C(中药灌肠组)和D(西药灌肠组)4组,A组大鼠正常饲养,不予造模;B、C、D组应用三硝基苯磺酸造模法建立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A组和B组予生理盐水保留灌肠,C组、D组分别予以中药灌肠方、地塞米松稀释液保留灌肠.观察大鼠造模情况,并对比观察各组大鼠造模前、造模后治疗前、治疗后血清IgA和IgG含量,以及各造模组肠黏膜组织损伤情况.结果显示,各造模组均成功建立UC大鼠模型.造模后,B~D组血清IgA和IgG含量均明显升高,与A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P<0.01.治疗3周后,C组和D组血清IgA和IgG含量明显降低,基本恢复正常,明显低于B组,PP<0.05;但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0.05. C组、D组肉眼及电镜下观察肠黏膜损伤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P<0.05或PP<0.011;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0.05.结果表明,中药灌肠方保留灌肠可促进UC大鼠肠黏膜组织修复,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实现的.
作者:张立华;袁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为探讨消痔灵注射加肛门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效果,将122例直肠前突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采用消痔灵注射加肛门括约肌松解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阴道直肠前突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结果显示,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后遗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1).结果表明,消痔灵注射加肛门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直肠前突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少等优点.
作者:孙广龙;蒋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为观察评价一期根治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根治效果,将86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采用传统分期手术治疗,观察组43例采取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支管对口引流一期根治术治疗,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切口愈合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和复发率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为79.0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一期根治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具有操作简便,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可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与感染控制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侯来成;罗莹;王小芳;霍振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为观察芪蓉润肠口服液内服配合中药坐浴治疗肛门病术后直肠型便秘的疗效,对140例肛门病术后排便困难患者采用芪蓉润肠口服液内服及中药坐浴治疗,并观察术后排便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显示,本组治愈84例,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87.1%,VAS评分良好.结果表明,芪蓉润肠口服液内服配合中药坐浴治疗肛门病术后直肠型便秘疗效显著.
作者:沙巴义丁·吐尔逊;马云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笔者应用改良排粪造影诊断便秘患者60例,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60例均符合罗马Ⅲ便秘诊断标准.其中男6例,女54例;年龄21~82岁,平均53岁;病程6个月至30年.51例患者长期持续或间断服用不同泻药.方法:检查前用自动恒温灌肠机清洁灌肠,检查时患者取头低臀高位,先取左侧卧位,经肛管注入150%~200%(w/v)硫酸钡混悬液500 mL灌肠,后改为右侧卧位,保持3 min.站立位摄腹部平片图像,左右旋转观察,必要时加拍斜位片;然后坐在特制排粪造影桶上侧位拍摄静坐、提肛、力排、排空后黏膜图像.
作者:李新茂;吴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为了了解甘肃省成人现阶段肛肠疾病的患病情况,以甘肃省18岁及以上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阶段按地区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记录被访问者的肛肠疾病患病情况,通过样本测算总体.结果显示,甘肃省肛肠疾病总患病率为49.45%,痔患病率为40.64%,明显高于其他肛肠疾病患病率,占所有患病总数的82.17%.少数民族、农村居民,久坐、久站等特殊职业者,有生育史的妇女,丧偶者,有肛肠疾病家族史及待业或失业居民肛肠疾病患病率均较高,为肛肠疾病患病的高危人群.结果表明,甘肃省肛肠疾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大防治和宣传教育力度,重点关注高危人群.
作者:赵高斯;商俊芳;许智荣;王志东;张小元;史树勋;邢喜平;李淑霞;胡春阳;张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为了探讨舒适护理在痔围手术期患者中应用的效果,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痔手术患者7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2组患者舒适度及临床服务质量评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患者舒适度方面,观察组(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4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方面,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果显示,舒适护理应用于痔围手术期可以使患者身心舒适,对于病情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罗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为了探究高悬低切术式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将16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高悬低切组)和对照组(外剥内扎组),每组80例.记录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术后8 h、24 h、48 h、72 h、首次排便后、术后1周、术后2周)、排尿情况、创缘水肿情况、创口愈合情况及外痔处理情况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术后8 h、24 h、48 h、72 h、首次排便后、术后1周及术后2周的疼痛评分、创口愈合情况及外痔处理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5),2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及创缘水肿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高悬低切术式创新采用先内后外,高位悬吊,低位切除,环形保留肛管皮肤的方法,可减少对肛管及肛周皮肤的损伤,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创口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栋;贾小强;赵卫兵;程芳;曹威巍;权隆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为探讨单孔腹腔镜经肛门微创手术(TAMIS)治疗直肠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对我院21例直肠肿瘤患者行单孔腹腔镜下TAMIS治疗.选用适当的体位,行肠壁全层或黏膜下切除,保证切缘完,创面连续缝合关闭.分析单孔腹腔镜下TAMIS在直肠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21例患者直肠病变均获完整切除,术时间为(50.6±30.5)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5±1.6) d.术后患者出现便血1例,绒毛状管状腺瘤复发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果表明单孔腹腔镜下TA瘤具经济、安全、有效的优点.
作者:张维胜;杨熊飞;燕东;冯丽莉;杜斌斌;王涛;胡东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近年来,我科对混合痔术后患者予康复新液坐浴、龙珠软膏纱条换药,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4.0±10.1)岁;平均病程(8.0±4.2)年.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5.4±11.2)岁;平均病程(7.8±4.2)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董伟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为了探讨局部外用生肌散对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作用,选取同期在河南省中医院肛肠外科就诊且行肛瘘切除术治疗的62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术后第1天开始,治疗组用生肌散换药,对照组用云南白药换药,对比2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2(VEGFR-2)水平.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总显效率和治愈率,术后第7天和第14天创面组织VEGF、 VEGFR-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表明,局部外用生肌散可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
作者:李培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科对120例痔术后患者给予中药熏洗坐浴联合肛周局部微波理疗,以防治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0例患者中,男86例,女34例;年龄23~72岁,平均47岁.治疗方法:应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局部微波理疗.中药组方:芒硝、黄柏、大黄、花椒、五倍子、苦参、炒苍术、蒲公英、地榆炭等,我院煎药机代煎,制成200 mL /袋.每天用温水清洁肛门后,取1袋中药倒入智能熏洗坐浴器(黄石市雄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中,设定时间20 min,熏洗完后稍卧床休息.患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用探头对准患处照射,每次微波治疗10 min,输出功率30 W,以患者感到局部温热为宜.7 d为1个疗程.如果创面较大或较深可延长治疗时间.
作者:方煊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