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部药熨疗法治疗老年肛肠病患者术后便秘

张凤琴;姚文俊

关键词:肛肠疾病, 手术, 便秘, 腹部药熨疗法
摘要:为探讨腹部药熨疗法对老年肛肠病患者术后便秘的治疗效果,将84例肛肠病术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腹部药熨疗法对老年肛肠病患者术后排便情况进行干预,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应用腹部药熨疗法可有效改善肛肠病术后老年患者的排便情况,显著降低术后便秘的发生.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治疗老年肛门湿疹100例

    2006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们采用手术治疗老年肛门湿疹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5例,女35例;年龄60岁以上;病程5~10年,其中大部分并发混合痔.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骶管麻醉.指法扩肛后,放射状多部位切除病损皮肤全层(表皮至真皮),视病损范围大小,每个切口宽度<1 cm,切口间皮桥保留0.5 cm,结扎止血,不予缝合,于肛门创口周围皮下点状注射美蓝加0.75%布比卡因神经阻滞,伴混合痔者一并行混合痔内扎外切术,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口服通便药,中药坐浴,每日2次.

    作者:曾航;张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CT仿真内窥镜在结肠病变中的应用

    为探讨CT仿真内窥镜(CTVE)对结肠癌及息肉病变的诊断价值,利用16排螺旋CT(MSCT)对93例临床诊断为结肠癌和结肠息肉的患者进行容积扫描,再利用设备自带后处理软件对扫描数据进行重建、处理,并将影像诊断结果与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电子结肠镜检查并经取活检病理诊断结肠癌35例,结肠息肉40例,无异常发现者18例;CTVE诊断结肠癌33例,结肠息肉38例,诊断结肠占位性病变的敏感性为94.7%,特异性83.3%,假阳性率16.7%,假阴性率5.3%,准确率92.5%.CTVE更有利于占位性病变直径>5 mm病变的检出,在诊断<5 mm占位病变时,其假阴性率将增加,需结合其他相关资料进一步诊断.结果表明,在检查前充分的肠道准备的前提下,CTVE的成功率极高.在结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因无创、无痛苦,无明显禁忌证,将在结肠占位病变的诊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史万旭;刘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保护肛垫悬吊缝合术与传统分段外剥内扎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比较

    为探讨环状混合痔治疗彻底、肛门功能保护好、痛苦轻、疗程短的手术方法,将环状混合痔患者16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84例.治疗组采用保护肛垫悬吊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分段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显示,采用保护肛垫悬吊缝合术同采用分段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相比,其临床治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患者在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及其它并发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保护肛垫悬吊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以更好地保护肛垫及其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倪之虹;杨继闽;邱胜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痔浴净用于痔术后水肿效果观察

    水肿是混合痔术后常见并发症,痔浴净为我院院内制剂,对混合痔术后水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笔者采用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PPH加外痔切除术等术式治疗混合痔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钱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天祝县医院肛肠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评价

    通过调查天祝县医院肛肠外科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抗生素使用合理性分析.对940例肛肠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品种、类别、使用次数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对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进行探讨.结果显示,940例中,围手术期间共使用25种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率100%,其中喹诺酮类居首,其次为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和硝咪唑类、克林霉素类、呋喃类,临床使用率分别为27.18%、22.65%、20.12%、15.83%、9.11%、5.11%.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率为89.1%,主要为单一抗生素的应用,联合用药比率为24%.患者发生院内感染3例.没有用药指征过度应用抗生素占9%,不合理用药率2.1%,表现为联合使用抗生素、疗程长、用量大等.结果表明,肛肠外科围手术期虽存在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但整体使用情况较为合理.

    作者:孙金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高位复杂性肛瘘合并尖锐湿疣1例

    患者男,61岁.因肛周脓肿于2016年9月5日在我院行切开排脓引流,9月12日出院后门诊随访换药.患者既往有肛门尖锐湿疣病史,多次在外院行肛门尖锐湿疣激光治疗.超声示:肛瘘.9月28日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复杂性肛瘘切除术加挂线术,术中发现患者肛瘘有1点、3点2个内口,1点位内口超出肛管直肠环,2处瘘管壁组织均疏松,炎性腐败组织多,手术中予以彻底清除炎性腐败组织.

    作者:朱卫英;唐一多;曾代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肛肠病术后尿潴留240例治疗体会

    2013-2015年,笔者采用手术治疗肛肠疾病2516例,其中术后发生尿潴留240例,发生率为9.5%,发生于术后4~24 h.现将治疗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131例,女109例;年龄18~ 76岁.其中混合痔外切内扎术81例,内痔结扎术45例,肛裂切除术40例,瘘管切开术35例,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39例.麻醉方式:腰麻201例,局部浸润麻醉39例.

    作者:刘林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药坐浴加龙珠软膏治疗炎性外痔48例

    笔者采用中药坐浴加龙珠软膏外涂治疗炎性外痔4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18~60岁;病程2周至2年32例,2年以上16例.药物组成及用法:大黄50 g,黄柏30 g,连翘30g,白及30 g,赤芍30 g,丹皮30 g,苦参30 g,苍术30 g,五倍子30 g,芒硝30 g,泽泻30 g,百部30 g,花椒30 g,冰片30 g,荆芥30 g,防风30 g.上述诸药煎煮取液2 000 mL,于便后和睡前先熏洗后坐浴,每次30 min,于每次坐浴完毕后肛门局部涂擦龙珠软膏.疗程7~10 d.

    作者:刘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间位结肠综合征1例

    患者女,83岁.因“腹痛1d,伴呕吐1次”于2016年8月12日急诊来院.入院1d前,患者自诉因生冷饮食出现腹痛,以脐周及右上腹为主,呈持续性的隐痛、胀痛,于当地口服“胃药”(具体不详)后症状无缓解,随之出现食药后呕吐,伴肛门停止排便1d,肛门停止排气半日,急诊来我院.既往排便每日一次,质软成形,色黄,排便通畅,高血压病史3年,高20.8/12.0 kPa,否认其他慢性病、传染病及手术和外伤史.查体:血压17.6/9.9 kPa,随机血糖5.3mmol/L.腹部丰满,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右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无移动性浊音,肠鸣弱,偶可闻气过水声.入院诊断:1)腹痛待诊断.肠梗阻?阑尾炎?肿瘤?其他?2)高血压病1级高危组.腹部平片示:小肠部分积气,右侧间位结肠,右腹团状高密度影;其余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代文婷;任叔阳;杨玉瀚;陈鹏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直肠黏膜柱状缝合加部分耻骨直肠肌松解术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55例

    为探讨直肠黏膜柱状缝合加部分耻骨直肠肌松解术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的疗效,对55例中重度直肠前突患者采用经肛门直肠黏膜柱状缝合,并行部分耻骨直肠肌松解治疗.结果显示,55例患者中,治愈43例,有效12例.住院时间7~10d,平均8.6d.经1~3年随访,未见复发.结果表明,该术式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作者:万开成;冯建文;程超;阳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改良切开引流术加管腔内灌注利凡诺甘油治疗复杂性肛瘘

    2010-2014年,我们采用内口切开外口扩大开窗引流加管腔内灌注0.1%利凡诺甘油治疗复杂性肛瘘14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4例,女54例;年龄25~71岁;病程1~15年,平均3年.其中低位复杂性肛瘘105例,高位复杂性肛瘘42例,蹄铁型肛瘘1例.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骶麻.

    作者:任浩敏;任书桥;李豆豆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痔术后并发肠梗阻1例

    患者男,32岁.因“反复便时肛门肿物脱出伴出血5月余,加重7d”入院.入院见排便时肛门肿物脱出,便后滴血,色鲜红,排便1次/d,质可.专科查体:肛缘环状赘皮增生伴皮下静脉曲张,镜检示3、5、7、11点位直肠下段黏膜呈樱桃状隆起.腰俞穴麻醉下行直肠黏膜套扎加外剥内扎术,术后回病房后患者出现呕吐、下腹部及胃脘部隐痛,次日腹部阵发性痉挛性疼痛加剧、腹胀.查体肠鸣音减弱,行腹部X线平片示腹部广泛小肠及结肠积气.腹部CT示:不完全性肠梗阻.予以禁饮禁食、抗感染、护胃、补液等治疗后,腹部疼痛及胀气好转明显,复查腹部X线平片:肠积气减少,予患者少量流质饮食,减少液体输入量,好转出院.

    作者:吴志均;史冰花;蒋尚玲;李红燕;何涛宏;刘世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消痔灵注射治疗内痔80例疗效观察

    为观察消痔灵注射治疗内痔的疗效,将160例内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消痔灵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化痔栓纳肛治疗,2组均以7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显示,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便血、肛门坠痛、脱垂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消痔灵注射治疗内痔的疗效优于化痔栓纳肛,疗效显著.

    作者:徐俊娜;卢桂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痔病诊治进展

    痔病是常见的肛肠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1].本文将借鉴国内外已经发表的有关研究,从病理生理学、临床诊断、新的痔病治疗方案(饮食及生活习惯调整、内科治疗、门诊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实际临床效果和特点进行系统评价.

    作者:李天煜;罗锡庆;蔡伟杰;郑碧英;林鸿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自拟熏洗方熏洗坐浴治疗产后痔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自拟熏洗方熏洗坐浴治疗产后痔的临床疗效,将产后痔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中药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云南白药痔疮膏外涂治疗,中药组采用自拟熏洗方熏洗坐浴,1个疗程(10d)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显示,经治疗后,中药组的疼痛等级分布与疼痛评分平均水平低于对照组;中药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症状消失或减轻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应用自拟熏洗方熏洗坐浴可有效治疗产后痔.

    作者:王小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TNM分期对直肠/肛管癌结肛吻合术近期疗效影响

    回顾性分析TNM分期对直肠/肛管癌患者结肛吻合术术后近期临床疗效的影响,将行结肛吻合术的直肠/肛管癌患者138例依据TNM分期分为4组,A组(Ⅰ期)21例,B组(Ⅱ期)42例,C组(Ⅲ期)39例,D组(Ⅳ期)36例,比较4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显示,4组患者术前和术中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在住院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拔除尿管时间和拔除胃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均未发生吻合口漏和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B组和C组各1例肛周感染,D组2例肺部感染.A、B、C3组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早于D组(P<0.05),A、B、C3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结肛吻合术应用于直肠/肛管癌患者的根治性手术,术后近期疗效安全可靠.Ⅳ期直肠/肛管癌患者在行结肛吻合术等姑息性治疗后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排便、排气时间延长.术后并发症及TNM分期与行结肛吻合术疗效无明确相关性.

    作者:吴春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女性功能性便秘研究进展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指排除肠道疾病、全身器质性疾病和药物导致的便秘之外的以便秘为主症的功能性疾病.在慢性便秘中,功能性便秘占57.1%.各个年龄均可发病,成人发病率为6%~8%,女性是男性的4倍.祖国医学采用中药治疗取得了显著成效,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丹;张虹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肛门直肠内异物1例

    患者男,43岁.因肛门插入胡萝卜不能排出伴肛门坠胀,不能排气6h入院.因患痔有肿物脱出肛门外,听信民间偏方,在痔疮脱出后将胡萝卜插入肛门后排不出来,伴肛门坠胀,肛门不能排气,无恶心、呕吐.查体:左下腹部能触及包块,轻度压痛,无肌肉紧张,无反跳痛,未叩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稍亢进.肛门外观不平整,整个一圈均可见跨齿状线肿物脱出于肛门外,水肿明显,不能还纳.指检:能触及异物远端边缘,质硬.指尖无血染.

    作者:许天殊;林超宇;于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自拟承气通腑逐瘀汤治疗剖腹术后肠粘连33例临床观察

    为观察自拟承气通腑逐瘀汤口服治疗剖腹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疗效,将66例术后肠粘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自拟承气通腑逐瘀汤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72.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自拟承气通腑逐瘀汤治疗剖腹术后肠粘连疗效确切.

    作者:邓泽潭;邓萍萍;王健;邓卫卫;嵇娟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糖尿病合并肛周坏死性筋膜炎1例

    患者男,33岁.因肛旁肿痛2d就诊.入院前2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肛旁硬结,疼痛,无破溃流脓,不伴发热、畏寒等不适,内服外用药物(具体药物不详)后,肛周疼痛症状缓解不明显.并感肛门旁肿痛加重.门诊以肛周脓肿收入院.入院症见:肛旁硬结疼痛,无破溃流脓.口干口苦,无恶寒、发热等,纳眠可.排便每日1~2次,成形,小便调.体重近期无明显变化.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专科检查:截石位,肛门居中,外观无畸形.12-3-6点位肛旁可见皮肤红肿,直径约10 cm,尤以3点位为甚,3点位切口内可见浅表筋膜坏死,见脓性分泌物溢出.肛门指检:3、6、12点位肛窦深大、凹陷,肛管直肠环柔软,肛管左侧丰满触痛,肛管同点位肛窦处可扪及硬结,指套退出未见脓性分泌物;肛门镜检:3、6、12点位肛窦深大、凹陷.余(一).既往史:2011年发现糖尿病,间断服药,未监测血糖.入院后急查:血糖17.74 mmol/L.血常规:白细胞11.45×109/L,中性粒细胞数9.44×109/L,单核细胞0.84×109/L,中性粒细胞82.5%,全血C反应蛋白52.8 mg/L.

    作者:王栩芮;王成川;姚文春;黄德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