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明
为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加消痔灵注射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行PPH加消痔灵注射术,对照组1行PPH,对照组2行传统外剥内扎术.比较3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创口愈合时间,以及术后肛门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情况及临床总体疗效.结果显示,在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和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创口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和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后肛门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1手术当天、术后首次排便疼痛积分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出血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1在肛门坠胀、出血、肛门水肿方面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PPH加消痔灵注射治疗重度混合痔,其大优势是术后出血少、远期复发率低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恢复快、疼痛轻,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烁;张德闻;龚银银;汪慧敏;颜景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妊娠期合并痔急性发作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治疗方法多采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 ,同时注重饮食、起居等配合.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 ,江苏省中医院肛肠外科、宝应人民医院肛肠外科共治疗妊娠期合并痔急性发作120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光明;冯乔林;史仁杰;李国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为观察结肠镜和腹腔镜双镜联合微创术治疗结直肠良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将60例结直肠良恶性肿瘤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行腹腔镜联合结肠镜双镜微创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经腹腔镜和结肠镜联合微创术治疗在术后引流量、血流量、术后镇痛次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对结直肠良恶性肿瘤患者采取结肠镜和腹腔镜双镜联合微创术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引流量,缓解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机体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高迎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我院对混合痔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全程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等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200例行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00例.观察组中 ,男60例 ,女40例;年龄23~76岁 ,平均(487.2 ± 65.7 )岁.对照组中 ,男61例 ,女39例;年龄21~75岁,平均(484.9±68.6)岁.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在腹部手术治疗后,患者常发生的并发症之一即为粘连性肠梗阻 ,其不仅会在术后引发患者生理功能紊乱 ,同时会再次造成肠管的功能病变,故此 ,术后给予患者良好的护理干预 ,对于改善患者肠梗阻状况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 ,笔者对腹部手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取得满意效果 ,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郭秋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为观察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对功能性便秘患者改善情况以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将功能性便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中成药麻仁丸治疗,1个月为1疗程,2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情况、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显示,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便秘情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治疗功能性便秘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果表明,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
作者:冯群虎;冯桂成;吴定奇;梁小霞;胡建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为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前置胎盘孕妇便秘的效果,将80例前置胎盘的孕妇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干预、药物干预、活动指导、行为干预等,对比2组孕妇排便情况.结果显示,干预组排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积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前置胎盘孕妇的排便情况,降低便秘发生率.
作者:许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为探讨美沙拉嗪和硫唑嘌呤对激素抵抗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将42例激素抵抗型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2组,A组23例采用美沙拉嗪治疗,B组19例采用硫唑嘌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Mayo评分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CRP、ESR及Mayo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RP、ESR及Mayo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但A组患者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956.5%v s 631.6%,P<00.5).2组患者恶心呕吐、肝功损伤、骨髓抑制、脱发、口干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美沙拉嗪在治疗激素抵抗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相对硫唑嘌呤可显著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疗效和较高治疗安全性.
作者:王磊;宫彦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为观察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培菲康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血清炎症因子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NF-α为(205.4±35.8)ng/mL、IL-17为(2358.7±405.3)pg/mL,对照组TNF-α为(269.8±33.3)ng/mL、IL-17为(3205.7±455.5)pg/m L,观察组T N F-α和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10为(698.7±55.4)pg/m L,对照组IL-10为(587.4±52.3)pg/mL,观察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解占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为研究探讨妊娠合并肠梗阻患者在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从而提高临床上对妊娠合并肠梗阻疾病的诊断率以及治疗准确率.将2017年1~8月接诊的15例妊娠合并肠梗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妊娠合并肠梗阻疾病的主要临床特点,并分析其有效治疗方案.结果显示,15例患者中,保守治疗9例,手术治疗6例.治疗后恢复良好14例(933.3%),早产1例(66.7%),并且创口发生感染.结果表明,临床上对于妊娠合并肠梗阻患者,通过早期准确诊断、早期有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清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为观察中药熏洗坐浴汤熏洗联合地奥司明片口服对痔术后水肿的临床疗效,将64例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洗坐浴汤熏洗联合地奥司明片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1:5000 PP液熏洗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在临床疗效及肛缘水肿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中药熏洗坐浴汤熏洗联合地奥司明片口服治疗痔术后水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丽萍;张继业;尉洪利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为观察混合痔手术麻醉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效果,将9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麻醉.比较2组混合痔手术麻醉效果,麻醉前后患者生命体征,皮肤瘙痒、头晕等并发症发生率,阻滞区域疼痛评分、手术区域疼痛评分、术后高疼痛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混合痔手术麻醉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2组患者生命体征相近(P>00.5),麻醉后观察组生命体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肤瘙痒、头晕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阻滞区域疼痛评分、手术区域疼痛评分、术后高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混合痔手术中麻醉效果确切,术中生命体征稳定,可明显减轻疼痛,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朱鸿昭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为观察腹腔镜在病理分期手术治疗结肠癌中的应用效果,将10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单纯的病理分期手术和以腹腔镜为指导的病理分期手术.对2组结肠癌患者的T NM分期情况、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TNM分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个数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年存活率和5年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结肠癌患者采用以腹腔镜为指导的病理分期手术治疗的有效性高,有助于存活率的提高.
作者:孟繁举;雷天明;杜斌斌;牛世杰;魏春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为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患儿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将粘连性肠梗阻患儿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予以围术期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服务态度、护理内容、护理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粘连性肠梗阻患儿的手术效果,改善患儿的胃肠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身体康复,家属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粉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盆腔手术中骶前出血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发生率为2% ~5% [1 ] ,可导致病人在极短时间内发生失血性休克或DIC[2]危急生命 ,有一定的病死率.出现骶前静脉大出血时应采取正确的止血措施 ,现报告1例 ,并就出血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李丽;刘昕;祝颂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由于肛周神经末梢非常丰富 ,痔患者术后疼痛比较明显 ,术后良好的止痛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尿潴留、排便困难以及老年患者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病率.单一给药效果往往不理想 ,我科自2015 年以来 ,对80例痔术后患者行亚甲蓝局部注射加曲马多直肠给药 ,取得良好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马爱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为观察复元活血汤口服对脊柱骨折术后腹胀和便秘的治疗效果,将脊柱骨折术后腹胀便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复元活血汤口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症状体征评分及VAS疼痛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体征积分及VAS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复元活血汤治疗脊柱骨折术后腹胀和便秘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以及推广应用.
作者:穆廷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为对大肠癌患者化疗中辅以健脾中药降低化疗不良反应的效果进行评估,通过网络检索的方式,分别对各大数据库进行检索分析,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万方数据医药信息系统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1999-2017年所收集的有关治疗大肠癌患者化疗后遗症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将368例大肠癌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4例,观察组在化疗时辅以健脾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化疗,通过2组文献记载与分析,对2组患者的实体瘤减少率、血清提高率、术后存活率及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实体瘤减小率、患者血清的提高率、患者存活率及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在对大肠癌患者进行化疗时辅以健脾中药能够提高化疗治疗的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罗小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为观察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4月于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民医院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52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治疗组给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给予麻仁软胶囊口服.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及肛管直肠压力变化,评估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症状积分量表中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时间、大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及总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肛管直肠压力变化显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24/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8%(19/2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生物反馈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和肛管直肠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贾彦超;冀春丽;刘俊杰;杨亚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音乐疗法作为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临床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音乐疗法是将音乐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用于患者的生理机能恢复治疗以及心理调整中 ,在治疗多种身心疾病以及负面心理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1 ].本文旨在报道、研究结果及实践基础上探究肛肠科施行音乐疗法的可行性 ,以期对肛肠科治疗、护理有所裨益 ,更好地提升患者的住院感受.音乐疗法应用于肛肠科临床的优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作者:曲英华;祝颂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