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肠套叠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杨惠琴

关键词:小儿, 肠套叠, 围手术期, 护理, 效果
摘要:为探讨小儿肠套叠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将90例小儿肠套叠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儿采取整体性护理措施,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费用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将直接影响小儿肠套叠手术患者预后,全面 、整体 、综合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饮食护理干预对孕妇痔疮发生率的影响

    为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孕妇痔疮发生率的影响,将88名孕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44名.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的孕期护理方法,饮食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比较2组干预效果.结果显示,饮食护理组孕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饮食护理组孕期饮食知识认知水平 、孕期合理饮食依从性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后饮食护理组排便顺畅程度 、每次排便时间 、排便频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饮食护理组孕期痔疮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果表明,孕妇进行饮食护理对痔疮发生率可产生积极影响,其通过提高孕妇对孕期饮食重要性的认知并坚持合理饮食,改变排便情况,从而降低孕期痔疮的发生率,提高孕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桂秀;马玉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宫颈癌与肛门HPV病毒感染及肛门细胞异常的研究

    为探讨肛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阳性率和肛门细胞异常等级与宫颈癌的相关性.随机选取2016年1~10月在我院就诊的液基薄层细胞学患者367例,宫颈炎152例,宫颈癌前病变127例,宫颈癌88例,观察3组患者肛门HPV病毒感染阳性率和肛门细胞异常等级.结果显示,宫颈炎组宫颈高危HPV感染阳性率为22.37%(34/152),癌前病变组宫颈高危HPV感染阳性率为59.84%(76/127),宫颈癌组宫颈高危HPV感染阳性率为94.32%(83/8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宫颈炎组肛门高危HPV感染阳性率为4.61%(7/152),癌前病变组肛门高危HPV感染阳性率为37.01%(47/127),宫颈癌组肛门高危HPV感染阳性率为60.23%(53/8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宫颈癌组和癌前病变组患者肛门细胞异常等级高于宫颈炎组患者(P均<0.05),且宫颈癌组患者肛门细胞异常等级高于癌前病变组(P<0.05).结果表明,宫颈癌患者肛门高危HPV病毒感染阳性率和肛门细胞异常等级升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蒲成林;崔江潮;张春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盐酸罗哌卡因长强穴注射用于混合痔术后镇痛疗效观察

    为观察盐酸罗哌卡因长强穴注射对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将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于术后取长强穴注射盐酸罗哌卡因,对照组术后外用吲哚美辛栓.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2组患者术后6、12、24、48和72 h疼痛情况.结果显示,2组患者术后6 h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24、48和72 h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盐酸罗哌卡因长强穴位注射对混合痔术后疼痛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桂成;潘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药熏洗配合口服治疗产后痔

    2016 年 3 月至 2017 年 9 月 ,笔者采用中药熏洗配合口服治疗产后痔患者 44 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将 88 例产后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44 例 . 治疗组初产妇 27 例 ,经产妇17 例 ;年龄 22 ~ 35 岁 ,平均(27 .24 ± 2 .13)岁 ;发病时间 1 ~ 5 d ,平均(3 .51 ± 0 .25) d . 对照组初产妇28 例 ,经产妇 16 例 ;年龄 22 ~ 36 岁 ,平均(27 .27 ± 2 .15)岁 ;发病时间 1 ~ 5 d ,平均(3 .52 ± 0 .26) d . 2组产后痔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

    作者:陈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雌 、雄激素对肛周脓肿发病影响的探讨

    为研究雌 、雄激素与成人肛周脓肿发病的关系,以50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组,选取50例混合痔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对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测定2组患者的血清睾酮 、雌二醇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研究组男性睾酮水平低于对照组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睾酮水平的下降可能与疾病的发生 、发展相关.雄性激素可能参与了成人男性肛周脓肿的发病.

    作者:范新宇;方锡才;丁美胜;彭胜建;赵世明;陈银;应月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B超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分析

    为探讨B超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将84例肠套叠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2例.A组采用B超下水压灌肠治疗,B组采用X线下空气灌肠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A组复位成功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复位时间 、大便隐血恢复时间 、住院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5);A组复发率 、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治疗后的TNF-α 、IL-6、胃动素 、神经降压素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结果表明,B超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复位率高,操作时间短,可有效降低胃肠激素,减轻炎性反应,患儿恢复快,并发症少及复发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秦红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综合疗法治疗肛门尖锐湿疣50例疗效观察

    肛门尖锐湿疣是患者受到人类乳头状病毒感染而出现的肛门处皮肤增生性疣状赘生物 ,其主要发生于肛门以及生殖部位的皮肤黏膜交接处 ,因其发病部位较为特殊 ,临床治疗存在一定的难度 . 2016年 1 ~ 10 月 ,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肛门尖锐湿疣患者 50 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

    作者:马永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间入路全系膜微创切除在右半结肠癌患者中的手术效果分析

    为探讨中间入路全系膜微创切除在右半结肠癌患者中的手术效果,将右半结肠癌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9例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41例患者接受中间入路全系膜微创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 、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 、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淋巴结清扫个数 、切除标本长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开始进食时间 、首次肛门排气时间 、肠鸣音恢复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中间入路全系膜微创切除在右半结肠癌患者中的手术效果较好,能有效清除淋巴结,提高微小病灶切除率,减少并发症,保护胃肠功能.

    作者:席多宏;席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MRI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应用价值分析

    为探讨核磁共振(MRI)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共45例,均进行X线及MRI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统计X线和MRI检查对肠梗阻定性和定位诊断的符合率,进一步分析肠梗阻的MRI表现及病因诊断情况.结果显示,MRI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的定性和定位符合率分别为95.6% 、97.8%,显著高于X线检查的73.3% 、77.8%(P<0.05);MRI检查肠梗阻病因(肿瘤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 、肠扭转 、粪石梗阻 、肠套叠)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4.4% 、91.7% 、100.0% 、100.0% 和100.0%,1例小肠肿瘤误诊为炎症,1例粘连性肠梗阻漏诊.结果表明,MRI诊断肠梗阻能够准确显示梗阻部位及病因,可为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树荣;唐育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凝血酶冻干粉在肛肠病手术中的应用

    手术中微小血管的出血不易止血 ,导致创面渗血 ,使手术部位视野受阻 ,不利于手术进行 ,为了减少肛肠病患者术中出血 ,更好地暴露手术视野 ,既能缩短手术时间又提高手术成功率 ,自 2017 年 3 月始 ,笔者将凝血酶冻干粉用于肛肠病手术中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

    作者:孟海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STARR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采用STARR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直肠前突和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35例.结果显示,平均手术时间42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4 mL,术后尿潴留1例,术后随访1例出现吻合口狭窄,扩肛后,改善明显.术后无其他并发症,总有效率85.7%.术后Wexner便秘评分为(4.5±2.9)分,明显低于术前(14.3±3.6)分(P<0.05).结果表明,STARR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斌;刘小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自动弹力线套扎注射术治疗老年直肠前突38例临床观察

    为观察自动弹力线套扎注射术治疗老年直肠前突的疗效,对38例老年直肠前突患者采用自动弹力线套扎注射术治疗.结果显示,本组手术时间18.7 min,住院时间5~7 d.近期排便困难症状均明显改善,随访3个月,丢失2例,再次出现排便困难8例,总有效率为73.68%.术后无大出血 、感染 、肛门失禁及肛门狭窄,无直肠阴道瘘.结果表明,自动弹力线套扎注射术治疗老年直肠前突疗效确切,安全 、有效.

    作者:张亚锋;刘宁;董文娟;杜文武;陈伟;杨元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中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疗效的影响,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干预疗效;腹痛 、腹泻 、黏液脓血便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症状评分 、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 、腹泻 、黏液脓血便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症状评分 、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症状评分 、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中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促使腹痛 、腹泻 、黏液脓血便消失,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

    作者:冯秀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直肠黏膜柱状缝扎加生物补片肛门环缩治疗直肠脱垂28例疗效观察

    为观察直肠黏膜柱状缝扎加生物补片肛门环缩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将28例直肠脱垂患者采用直肠黏膜柱状缝扎加生物补片肛门环缩治疗,使术后肛门因环状无菌炎症狭窄紧缩,达到治疗直肠脱垂的目的 .结果显示,手术时间45~92 min,平均77.1 min.住院时间6~12 d,平均8 d.术后随访复查2个月至2年,好转率为100%,治愈率为92.9%,有2例患者术后1年后出现部分直肠黏膜脱出,其余患者排便时均无脱出,无出血 、感染 、肠瘘等并发症和后遗症.结果表明,直肠黏膜柱状缝扎加生物补片肛门环缩术治疗直肠脱垂具有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念国;高连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PPH术后大出血原因及预防措施

    2011-2016 年 ,我科收治 PPH 术后大出血患者32 例 ,现就出血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32 例内痔 PPH 术后大出血患者中 ,男 25 例 ,女 7 例 ;年龄 23 ~ 74 岁 ,平均 45 岁 . 原发出血 2 ~ 4 h 7 例 ,继发出血 6 ~ 30 d 25 例 ,其中包括术中出血 . 出血量 500 ~ 1000 mL .

    作者:马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在重度痔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为探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在重度痔中的应用效果,将重度痔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痔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疗效 、术后并发症及炎症因子.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6%(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 、出血评分及水肿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炎症因子均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果表明,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较传统痔外剥内扎术可明显提高重度痔治疗有效率 、减缓患者术后疼痛 、出血及水肿等并发症,并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程永升;李雪辉;李超;方龙;陈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紫草油外涂防治婴幼儿腹泻所致肛周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

    为探讨紫草油外涂防治婴幼儿腹泻所致肛周皮肤损伤的效果,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6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和蒙脱石散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患儿肛周皮肤仅接受基础护理(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皮肤,然后用湿巾擦拭肛周,自然风干),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肛周涂抹紫草油.对比2组患儿肛周皮肤损伤发生率及损伤发生时间和损伤程度.结果显示,观察组肛周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皮肤损伤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2组肛周皮损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外涂紫草油可以有效防治婴幼儿腹泻所致的肛周皮肤损伤.

    作者:尚小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挑痔疗法促进混合痔术后痔核脱落的效果观察

    2013 - 2017 年 ,我科于混合痔术后应用挑痔疗法以促进内痔核脱落 ,减少患者肛门坠痛 、缩短疗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20 例混合痔患者中 ,环状混合痔 57例 ,痔嵌顿 18 例 ;合并肛裂 30 例 、肛门湿疹 27 例 、哨兵痔 27 例 、肛乳头肥大 54 例 、皮下瘘 8 例 . 男72 例 ,女 48 例 ;年龄 19 ~ 84 岁 ,平均 37 .45 岁 . 将120 例患者随机分为 2 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0例 ,观察组术后患者采用挑痔疗法 ,对照组不使用挑痔疗法 . 2 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作者:吉祥;冯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硫酸镁治疗产后痔45例疗效观察

    对于晚期妊娠女性来说 ,子宫对门静脉和下腔静脉产生强烈的压迫作用 ,可显著升高静脉压力 ,增加妊娠静脉回流 ,从而诱发痔 ,导致病情加重 . 在分娩第二产程因屏气用力和收缩腹肌 ,可导致腹压升高而阻碍下腔静脉和门静脉回流 ,导致痔静脉瘀血加重而增加痔水肿 ,引起痔脱垂 . 产后痔的存在可影响产妇产后康复和睡眠 、生活 、排便 ,需及时治疗 .2016 年 3 月至 2017 年 9 月 ,笔者采用硫酸镁湿热敷治疗产后痔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复方黄连油膏外敷治疗混合痔TST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复方黄连油膏外敷治疗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疗效,将60例混合痔TST手术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术后均常规处理,治疗组术后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黄连油膏外敷.通过量化评分,观察2组在术后24 h、72 h、5 d、7 d疼痛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术后72 h、5 d、7 d时肛门局部疼痛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观察期间无不良反应.结果表明,复方黄连油膏能有效减轻混合痔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平;方丽英;季利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