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亮
白血病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吉西他滨、柔红霉素等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进而导致皮肤黏膜及重要脏器出血而使化疗终止,甚至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输注血小板、应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等展开对症治疗.该文对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输血治疗、rhTP0和rhIL-11等促血小板生长因子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胡晓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1 病例介绍病例1 患者,男,56岁,因“咽痛2个月余,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好.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隐窝内见大量黄白色分泌物,口咽黏膜见多个散在分布的浅溃疡,溃疡大径约0.1~0.3cm,边界清楚,基底干净,其余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血常规及肝功能检查示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口咽MRI检查结果:双侧扁桃体明显肿大,以左侧明显,3.6 cm×3.0 cm,其内信号较均匀,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边界较清楚,软腭肥厚,咽后壁轻度肿胀,双侧颈部可见多发性肿大淋巴结.
作者:罗茹予;周敏燕;谢思怡;莫祥兰;冯振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及随访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68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在AMI常规治疗下,分别用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疗6个月患者的血脂、血糖、炎性因子和心血管相关功能项目指标改变情况,以及随访6个月药物不良反应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并比较.结果 经治疗后,三种他汀类药物较治疗前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P<0.05);瑞舒伐他汀治疗后患者的hs-CRP降低程度和HDL-C升高程度较其他两种药物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使得患者空腹血糖(FPG)浓度显著升高(P<0.05),瑞舒伐他汀治疗后患者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升高程度较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他汀类药物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P<0.05),各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不良药物反应率分别为4.23%、5.77%和4.44%,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63%、9.62%和6.67%,各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他汀药物在AMI治疗中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在具体的调脂、抗炎作用和改善外周血管舒张功能作用上大致相似也略有不同,对患者血糖产生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应注意个体化用药.
作者:余伟清;黄维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7岁.在学校体检时发现心音异常后来我院门诊就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二维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上方有一囊性肿物,大小约33 mm×30 mm,内透声差,其活动与心动周期不同步(见图1).三维超声心动图(RT-3 DE)示肿物立体形态(见图2),肿物见包膜,形状不规则,毗邻上腔静脉及升主动脉.诊断:左房上方囊性肿物,纵隔肿瘤?心内结构未见异常.肺部CT诊断:后纵隔肿块,考虑前肠囊肿可能性大.以“后纵隔占位性质待查”入院.
作者:罗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应用超声检查诊断各类肺脏疾病已经成为近年来临床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其具有无辐射性,价廉便捷,可床边进行的优点,与HR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及肺功能有良好的相关性.该文就肺脏超声在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检查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向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期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PL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01 ~ 2016-10该院收治的96例经临床确诊为PLC的患者MSCT图像资料,总结其图像特征.结果 96例中共检出396个病灶.平扫发现64例(66.7%),表现为低密度或以低密度为主;多期增强扫描:动脉期有93例(96.9%)显示为不均匀高密度强化,内可见细小肿瘤血管影,门静脉期有78例(81.3%)显示为病灶强化逐渐减退,延迟期有89例(92.7%)显示为病灶强化继续减退,呈低密度改变,整个强化过程表现为“速升速降”特征.结论 MSCT多期扫描能更清楚地显示PLC的特征,对PLC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玉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有着较高的病死率.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s) HOX转录反义RNA (HOTAIR)与多种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等密切相关.该文就Lnc RNA HOTAIR在乳腺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邓玉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10~2016-10血液净化中心采用高位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维持血液透析治疗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血管状态,定位动静脉端穿刺点穿刺内瘘血管.对照组由血透专业护理人员经验性判断内瘘血管走向、深浅度确定动静脉端穿刺点穿刺内瘘血管.结果 观察组血透患者内瘘穿刺首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通路的并发症如皮下血肿、局部血管硬化和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上臂高位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前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血管定位穿刺点,可以指导首次穿刺顺利进行,明显提高内瘘穿刺成功率.
作者:李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伤椎置钉GSS系统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0-03~2016-03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伤椎置钉GSS系统进行治疗.术后第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椎体后缘高度、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伤椎置钉GSS系统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中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黄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膀胱灌注羟喜树碱和吡柔比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2-01~ 2015-12收治的膀胱癌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TURBT术后的NMIBC患者分为羟喜树碱组和吡柔比星组,各38例,于术后1周进行膀胱灌注化疗,比较两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化疗费用.结果 随访时间12 ~60个月,羟喜树碱组1年内复发率高于吡柔比星组(P<0.05),但两组2年内、5年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吡柔比星组灌注后膀胱刺激征发生率高于羟喜树碱组(P<0.05).结论 羟喜树碱和吡柔比星均可有效预防NMIBC术后复发,吡柔比星对预防术后短期内复发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多且价格较贵,而羟喜树碱不良反应少且价格有优势.
作者:龙骏;林海松;莫曾南;韦苏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RFA)联合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特殊部位肝癌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进行了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的41例特殊部位肝癌患者的49个瘤体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49个瘤体的治疗方法:43个经皮超声引导PEI+ RFA,3个腔镜超声引导PEI+RFA,3个开腹超声引导PEI+ RFA.PEI+ RFA的方法:超声引导实时监控下对肿瘤的RFA高危侧,即特殊部位侧进行至少5 mm以上的完整覆盖的PEI,然后对肿瘤行RFA治疗,RFA治疗的布针保持在特殊部位肿瘤内距离比邻器官或管道的5 mm处.疗效评价:术后一月进行肝脏超声造影或增强CT扫描评价术后消融率.结果 经皮PEI+ RFA的43个瘤体的完全消融率为93.02% (40/43),腔镜及开腹PEI+ RFA 6个瘤体的完全消融率均为100% (6/6),全部患者均无邻近器官损伤及腹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有轻度的术后疼痛、低烧等轻微不良反应,无需特殊处理.全部患者治疗后7d康复出院.结论 超声引导PEI+ RFA可很好地解决特殊部位肝癌消融治疗的彻底性和安全性,是特殊部位肝癌的效果确切、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开腹和腹腔镜下消融可提高消融的彻底性.
作者:姚思扬;杨福茂;陈元元;唐耘天;周燕秋;许春梅;刘天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泌尿外科中位居第二的恶性肿瘤,晚期RCC的治疗方法有限,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近开展的靶向治疗为RCC患者带来了福音.肿瘤的靶向治疗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增殖.肿瘤血管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受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多种因子调节.促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已被表明是血管形成的一个关键因子.有临床研究证明,通过阻断VEGF来治疗RCC已经成为一种有效方法.Ang-2和VEGF在调节血管形成的过程中呈协同作用.随着对Ang-2、VEGF的深入研究发现,Ang-2不仅可能作为靶点运用 于RCC治疗,而且可能联合VEGF应用于RCC的治疗.该文就Ang-2和VEGF在RCC治疗中作用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王杰;韩晖;秦珍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orteinases-9,MMP-9)在胰头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0-01~ 2007-12外科手术切除的胰头癌患者癌组织标本38例(份)、邻近正常的胰腺组织标本11例(份),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9蛋白在胰头癌组织和邻近正常的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胰头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患者的术后的生存率.结果 38例(份)胰头癌中MMP-9的表达率为71.1%(27/38),而11例(份)邻近正常的胰腺组织未见MMP-9表达.MMP-9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而MMP-9蛋白的表达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是否转移、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P均>0.05).生存曲线显示,胰头癌患者MMP-9(一)组的生存状况明显好于MMP-9(+)组(P<0.05).Cox回归分析表明,胰头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分化程度、TNM分期及MMP-9阳性表达(P均<0.05).结论 胰头癌中MMP-9蛋白表达升高,可能与胰头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MMP-9表达升高预示预后差.
作者:雷霆;贾富鑫;刘江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研究证实埃克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明确,并具有放疗增敏效果.国内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埃克替尼联合放疗能显著提高NSCLC患者生存时间,特别是对老年患者或脑转移患者,且不良反应较小.因此,埃克替尼联合放疗有可能成为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现对其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郭红云;贾亚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肝脏血管周围晕征(PVL)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5-01~ 2016-06该院68例肝脏PVL患者的MRI及临床资料,总结其MRI影像表现、病理基础及疾病类型.结果 PVL表现为门静脉主干及其各级分支周围长T1长T2信号,呈“轨道征”或“晕环征”改变,部分合并有胆囊壁水肿、肝外淋巴管扩张及淋巴结增大.68例PVL中,位于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周围者46例(67.6%);位于门静脉中远段周围者12例(17.6%);同时存在以上两种征象者10例(14.7%).疾病类型中,57例有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其中活动性肝炎18例,肝硬化20例,肝硬化并肝癌13例,药物性肝损害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肝损害1例;肾功能损害4例;心功能损害7例.结论 肝脏PVL的MRI表现及分布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病理基础为淋巴管扩张水肿,是肝小叶结构与功能改变的间接反映.
作者:梁永勤;李颖毅;杨维珍;陈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广西地区几种常见地贫基因型的血常规参数,即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探索数值差异与基因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Gap-PCR法进行α地贫(缺失型)基因检测,采用反向斑点杂交法进行α地贫(非缺失型)和β地贫的基因检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分析;使用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测定血红蛋白各项指标.结果 研究发现静止型α地贫中αQSα/αα基因型的MCV、MCH低;轻型α地贫中--SEA/αα基因型血液学表现为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α地贫和中间型α地贫HbA2减少,而轻型β地贫及复合型地贫HbA2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 CS带仅出现在αCSα/αα、-α3.7/αCSα、--SEA/αCSα等含有CS点突变的基因型中,但αCSα/αα&βCDs41-42/ββN却未表现出Hb CS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间型α地贫(血红蛋白H病)中,--SEA/αCSα、--SEA/-α4.2和--SEA/-α3.7三种基因型血红蛋白电泳结果均呈现不同程度的Hb-H带,而--SEA/αWSα中却并未发现血红蛋白电泳Hb-H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型地贫(轻型α+轻型β)同复合型地贫(静止型α+轻型β)相比,其贫血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V、MCH和血红蛋白电泳的结果与基因表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临床医师在进行地贫遗传咨询时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对于地贫防控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文杰;陈发钦;王琳;李颖;谭春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圈型耵聍钩在儿童鼻腔异物取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圈型耵聍钩对2013-09~2016-06就诊于该科的72例儿童鼻腔异物进行取出操作.结果 表麻下或无麻醉下圈型耵聍钩一次性取出67例,分两次取出3例,仅有2例全麻下采用其他器械取出,术后鼻腔黏膜出血3例,使用鼻腔黏膜收缩剂后血止,均不需鼻腔填塞.结论 圈型耵聍钩对儿童鼻腔异物的取出安全性好,效率高,特别对于鼻道内的圆滑异物.
作者:张少杰;王瑢;梁建平;陆秋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白介素22(IL-22)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以及预测价值.方法 将202例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CT检查计算钙化积分结果分为低钙化积分组(LCAC,总积分≤300)146例,为非冠心病者;高钙化积分组(HCAC,总积分>300)56例,为冠心病者.通过ELISA法测定不同组别血清IL-22水平.结果 LCAC组IL-22为(28.34±12.63) pg/ml,HCAC组IL-22为(38.59±12.90) pg/ml(t=-6.12,P<0.001).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IL-22水平与冠脉钙化积分(CCS)有明显相关性(r=0.42,P<0.01).IL-22诊断冠状动脉钙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1,佳临界值为27.50 pg/ml,此时敏感度为85%,特异度为71%.结论 严重冠状动脉钙化者血清IL-22水平显著增高,血清IL-22可能可以作为冠状动脉钙化预测因子.
作者:杨子聪;刘宇;甘剑挺;陆政德;袁军;施莹;刘伶;林英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宫颈鳞状细胞癌(鳞癌)CK5/6和p6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48例临床ⅠB-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行以顺铂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3周期,其后3周行手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病理组织学疗效;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化疗前后CK5/6和p63表达情况.结果 新辅助化疗临床总有效率为56% (27/48),病理组织学总有效率为50%(24/48),48例患者化疗前癌组织均弥漫表达CK5/6和p63,阳性表达率均为100%,化疗后有癌残留的46例患者癌组织均表达CK5/6和p63,阳性率均为100%(P≥0.05),但阳性表达强度均弱于化疗前.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宫颈鳞癌特异性标记物CK5/6和p63表达无显著影响,CK5/6和p63可用于形态学难确诊的化疗后宫颈鳞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冀玉宇;雷嘉;黎骋;黄卫;江布英;郭俊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基于CT数据的腹腔血管和胰腺三维图像在胃癌术前规划和术中指导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03~ 2016-11该院的4例胃癌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多期扫描,采集CT数据,应用自行研发的liverCAD软件,对腹腔干及其分支进行自动抽出和三维重建,对胰腺的CT数据、门静脉及其分支的CT数据进行手工分割和三维重建,形成以胰腺为中心的腹腔干及其分支、门静脉及其分支的三维图像.以获得的三维图像为基础,对胃癌手术进行术前规划和术中指导.结果 4例患者均完成以胰腺为中心的腹腔干及其分支、门静脉及其分支的三维图像.4例患者的三维图像中,发生血管解剖变异1例,即胃左静脉直接汇入门静脉.以获得的三维图像为基础,4例患者均顺利进行了胃癌根治术的术前规划和术中指导.4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260~ 330 min,术中出血量为50 ~ 400 ml,术后住院时间为7~12 d,无术中大出血、血管误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以胰腺为中心,胰腺、腹腔干及其分支、门静脉及其分支的三维图像,可以帮助外科医师术前了解腹腔干及其分支、门静脉及其分支的解剖情况,并指导术中胃癌淋巴结的清扫.
作者:吴东波;张学军;马隆佰;冯泽荣;何纯刚;董陈诚;刘超;李林德;秦希成;段永凤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