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康注射液联合包醛氧淀粉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门丽波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康注射液, 包醛氧淀粉, 生化指标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取肾康注射液联合包醛氧淀粉治疗对其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服用包醛氧淀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肾康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治疗后症状积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cr、BUN、CysC、TNF-α、IL-1β水平及各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肾康注射液联合包醛氧淀粉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能降低Scr、BUN、CysC、TNF-α、IL-1β水平和各症状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包醛氧淀粉治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性护理在小儿疝气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在小儿疝气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疝气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下床及住院时间、术后6 h及24 h的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24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在小儿疝气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姜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在早期胃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在早期胃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常规内镜检查的7521例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4214例,B组3307例,患者有新生性病变可纳入进一步研究,其中A组纳入进一步研究174例,B组纳入深入研究127例,A组采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放大技术,B组采用常规染色放大技术,比较两组患者胃黏膜微结构及诊断.结果:A组纳入进一步研究患者174例,发现病灶195个,其中胃癌15个,不典型增生19个;B组纳入进一步研究患者127例,发现病灶134个,其中胃癌12个,不典型增生9个.两组患者诊断时均能清楚显示胃黏膜微血管及胃小凹形态,且A组显示更加清晰;且A组胃癌及不典型增生诊断符合率为94.12%,B组胃癌及不典型增生诊断符合率为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在早期胃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染色放大技术效果.

    作者:张小振;徐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巩固维持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巩固维持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79名精神分裂症巩固维持期治疗患者,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从人口学资料、症状学、治疗药物三个方面寻找与血脂异常相关的因素.结果:患者的教育水平(β=-0.572,P=0.039)与TG水平显著相关,而性别(β=0.475,P=0.013)和PANSS总分(β=-0.27,P=0.024)则与HDL-c的水平显著相关.结论:患者的受教育水平、性别和巩固维持期精神分裂症的残留症状为巩固维持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

    作者:蒋庆;曹亚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康复护理应用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效果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儿缓解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5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行康复护理的5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肺功能、生活质量及哮喘发作次数.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呼气峰值流速(PEF)水平及哮喘生活质量(AQO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哮喘发作次数.

    作者:张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立体定向穿刺引流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对比

    目的:对比立体定向穿刺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实施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5.14±8.29)d、住院费用(2.63±0.53)万元及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时间(21.54±7.57)d均少于对照组的(25.11±13.47)d、(3.19±0.63)万元及(34.55±7.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及轻度偏瘫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和预后优于内科保守治疗.

    作者:张战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以增权理论为基础的社会工作介入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融入的影响——以上海市江湾街道阳光心园为例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离开医院进入社区后,面临着被尊重与被接纳等问题.本文顺应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融入需求,从社会工作视角,以社会工作增权理论为指导,通过小组工作干预,提高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生活技能,提高其自信心.实践表明,有效的社会工作介入能够帮助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优化心态,有助于这一群体更好的融入社会,回归正常生活.

    作者:严云鹤;徐文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 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9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NSE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体征和症状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后遗症发生率为8.16%,低于对照组的22.45%(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阿昔洛韦治疗效果.

    作者:丁洪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心血管康复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心血管康复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心血管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各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34%(50/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6%(4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LVDD、BNP、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住院率、心源性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心血管康复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效果.

    作者:钟艳;杨建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热休克蛋白家族在睾丸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为分子伴侣的热休克蛋白协助蛋白质在胞质、线粒体、内质网中正确折叠、翻译和组装以及调控雄激素受体的进出,它们在细胞分裂和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发现,睾丸组织细胞热休克蛋白表达与男性不育关系密切,现对睾丸中主要热休克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分子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林冬静;黄栀华;田洪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3.0 T 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检测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检测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检测,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乳腺良性病变)和观察组(乳腺恶性病变)各34例,比较两组病变形态、强化特征及TIC分型.结果:观察组病变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强化均匀的比例和TIC类型中Ⅰ型、Ⅱ型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检测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朝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法);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

    作者:苏威强;王红梅;付艳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收缩压、舒张压、LDL-C水平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及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8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肖璐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及 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6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采取常规康复治疗的5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采取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的5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手操作能力、关节活动度、手眼协调性、抓握发射能力、视觉追踪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7.09±8.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87±7.94)分(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可有效改善其上肢运动功能,有利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彦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手部烧伤瘢痕挛缩整形术后综合康复治疗的 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应用于手部烧伤瘢痕挛缩整形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手部烧伤瘢痕挛缩整形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手指关节总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30/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2%(2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案治疗手部烧伤瘢痕挛缩整形术后,可加快患者手指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该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李大为;杨子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肾康注射液联合包醛氧淀粉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取肾康注射液联合包醛氧淀粉治疗对其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服用包醛氧淀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肾康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治疗后症状积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cr、BUN、CysC、TNF-α、IL-1β水平及各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肾康注射液联合包醛氧淀粉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能降低Scr、BUN、CysC、TNF-α、IL-1β水平和各症状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包醛氧淀粉治疗.

    作者:门丽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引导式教育联合应用行为分析训练对孤独症患儿社交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联合应用行为分析训练对孤独症患儿社交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孤独症患儿,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引导式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行为分析训练.观察两组患儿社交能力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语言、感知、社交及健康行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情感功能、生理功能、社交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对孤独症患儿实施引导式教育联合应用行为分析训练相较于引导式教育,可有效改善语言、感知、社交障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许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0例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效果.

    作者:杨令湖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止嗽散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止嗽散加减联合阿奇霉素用于小儿支气管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6例支气管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奇霉素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止嗽散加减治疗,一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35%(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P<0.05);观察组咳嗽、气喘、咳痰、湿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4.65%(2/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止嗽散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可有效减少用药不良反应.

    作者:王蔼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肠内营养在克罗恩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在克罗恩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克罗恩病患者,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肠外营养,观察组行肠内营养,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8.78±1.30)d;住院费用(6708.89±1.05)元,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37±1.15)d和住院费用(9275.54±1.2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在克罗恩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肠外营养应用效果.

    作者:夏欢欢;王朝晖;金玉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父母养育方式、童年创伤经历及防御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和焦虑障碍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童年创伤经历及防御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和焦虑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运用父母养育方式(EMBU)、童年创伤经历(CTQ)、防御方式(DSQ)三种因素对精神分裂症63例(精神分裂症组)、情感障碍75例(情感障碍组)、焦虑障碍53例(焦虑障碍组)进行评定,以及对三组防御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及童年创伤经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组、情感障碍组和焦虑障碍组在父母养育方式、童年创伤经历及防御方式三种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防御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及童年创伤经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为,三组患者采取的防御方式多与患者父母养育方式和童年创伤经历有一定关系.结论: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焦虑障碍三种精神疾病的父母养育方式、童年创伤经历及防御方式无明显差异,父母养育方式的缺陷和童年创伤经历将影响上述三种精神疾病患者的防御方式.

    作者:王虎;谢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