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丽波
目的:观察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对肾病综合征(NS)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NS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可减少NS患儿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艳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9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NSE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体征和症状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后遗症发生率为8.16%,低于对照组的22.45%(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阿昔洛韦治疗效果.
作者:丁洪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外伤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外伤性脑出血患者88例,根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比较两组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清炎性因子和NSE水平.结果:观察组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NSE为(19.18±2.44)mg/L、IL-2为(21.06±2.64)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1±2.84)mg/L和(28.47±2.88)mg/L(P<0.05),IL-4为(16.03±2.40)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26±3.54)mg/L(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2/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8/44)(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ADL评分(66.24±8.87)明显高于对照组(60.21±7.21)(P<0.05),NIHSS评分(13.3±2.98)明显低于对照组(18.41±3.23)(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减轻外伤性脑出血患者机体炎症反应,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日常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有利于改善其预后.
作者:李炳卓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心血管康复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心血管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各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34%(50/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6%(4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LVDD、BNP、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住院率、心源性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心血管康复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效果.
作者:钟艳;杨建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胃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胃小弯全切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0%(3/25)和16.0%(4/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8/25)和32.0%(8/2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根治术治疗.
作者:张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童年创伤经历及防御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和焦虑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运用父母养育方式(EMBU)、童年创伤经历(CTQ)、防御方式(DSQ)三种因素对精神分裂症63例(精神分裂症组)、情感障碍75例(情感障碍组)、焦虑障碍53例(焦虑障碍组)进行评定,以及对三组防御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及童年创伤经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组、情感障碍组和焦虑障碍组在父母养育方式、童年创伤经历及防御方式三种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防御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及童年创伤经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为,三组患者采取的防御方式多与患者父母养育方式和童年创伤经历有一定关系.结论: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焦虑障碍三种精神疾病的父母养育方式、童年创伤经历及防御方式无明显差异,父母养育方式的缺陷和童年创伤经历将影响上述三种精神疾病患者的防御方式.
作者:王虎;谢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儿缓解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5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行康复护理的5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肺功能、生活质量及哮喘发作次数.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呼气峰值流速(PEF)水平及哮喘生活质量(AQO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哮喘发作次数.
作者:张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消化性溃疡患者9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联疗法)与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每组47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的变化以及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2%(P<0.05).治疗后观察组嗳气反酸、胃脘疼痛、口干口苦、畏寒肢冷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半夏泻心汤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
作者:丁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作为分子伴侣的热休克蛋白协助蛋白质在胞质、线粒体、内质网中正确折叠、翻译和组装以及调控雄激素受体的进出,它们在细胞分裂和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发现,睾丸组织细胞热休克蛋白表达与男性不育关系密切,现对睾丸中主要热休克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分子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林冬静;黄栀华;田洪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应用于手部烧伤瘢痕挛缩整形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手部烧伤瘢痕挛缩整形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手指关节总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30/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2%(2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案治疗手部烧伤瘢痕挛缩整形术后,可加快患者手指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该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李大为;杨子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巩固维持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79名精神分裂症巩固维持期治疗患者,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从人口学资料、症状学、治疗药物三个方面寻找与血脂异常相关的因素.结果:患者的教育水平(β=-0.572,P=0.039)与TG水平显著相关,而性别(β=0.475,P=0.013)和PANSS总分(β=-0.27,P=0.024)则与HDL-c的水平显著相关.结论:患者的受教育水平、性别和巩固维持期精神分裂症的残留症状为巩固维持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
作者:蒋庆;曹亚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家属参与型护理应用于多动症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多动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给予家属参与型护理将其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家属参与型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CABS)评分、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评分及斯诺佩评估量表(SNAP-IV)评分;比较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CABS因子感觉运动、生活自理、个人取向、社会责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SQ因子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型护理应用于多动症患儿的效果值得肯定,可明显改善患儿的核心症状,提高适应行为能力.
作者:郁林倩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法);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
作者:苏威强;王红梅;付艳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100例EB病毒感染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更昔洛韦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咽痛消退时间、扁桃体肿大消退时间及肝脾肿大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BV-DNA转阴率为96.00%、EBV-CA-IgM转阴率为56.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20.00%(P<0.05).两组EBV-NA-IgG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调,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调,且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上调幅度,CD8+水平下调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肝肾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疗效理想,可快速缓解患儿症状,改善免疫功能,降低EB-DNA含量,促进EB病毒转化.
作者:李明友;贾鹏;吕巍巍;于俊洲;张志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术后采用加速康复理念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7例粘连性肠梗阻并进行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行加速康复理念指导下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排气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排气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2.39±17.18)h和(4.11±1.3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1.97±16.61)h和(6.38±1.89)d(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1/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6/58)(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术后采用加速康复理念进行护理可明显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娟;张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脉冲振荡测定在胸闷变异型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确诊的30例胸闷变异型哮喘(CTVA)患者为CTVA组,同时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28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同时行肺通气功能法和IOS法两种检查,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基础状态下,肺通气法测定时,除FVC%pred外,CTVA组FEV1%pred、FEV1/FVC%、PEF%pred、FEF25%pred、FEF50%pred、FEF75%pred、MMEF%pred等其他肺通气功能参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OS法测定时,除R 20%外,CTVA组Zrc%、Fres、R 5%、R 5-R 20、X5等参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VA组IOS的各参数与肺通气功能参数有显著相关性,其中Zrc%、R5%与PEF%pred均有负相关性.结论:脉冲振荡测定在胸闷变异型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作者:邱妍妍;赵桂华;王文涛;杨丽红;李帅兵;王伯乐;张娜;徐金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对于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80例,根据治疗时所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使用泮托拉唑治疗)和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在进行常规治疗与研究用药方案治疗后,比较两组常见临床指标(黑便次数、呕血次数、再出血、止血时间、治疗费用)、空腹胃液pH动态监测和疗效.结果:研究组止血时间、再出血率、黑便次数、呕血次数及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7 d及28 d后,两组平均pH值和pH 4.0~6.0的占比均明显上升(P<0.05),研究组用药7 d后两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28 d后,研究组pH 4.0~6.0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90.00%,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效果优于奥美拉唑.
作者:王淑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PCI术后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预后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值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8/4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5/4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随访患者12个月,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为8.2%(4/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5%(9/4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的降血脂、护心肌效果优于单纯阿托伐他汀.
作者:王永豪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在小儿疝气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疝气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下床及住院时间、术后6 h及24 h的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24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在小儿疝气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姜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联合应用行为分析训练对孤独症患儿社交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孤独症患儿,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引导式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行为分析训练.观察两组患儿社交能力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语言、感知、社交及健康行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情感功能、生理功能、社交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对孤独症患儿实施引导式教育联合应用行为分析训练相较于引导式教育,可有效改善语言、感知、社交障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许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