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 临床效果

丁洪亮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 纳洛酮, 阿昔洛韦
摘要: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9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NSE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体征和症状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后遗症发生率为8.16%,低于对照组的22.45%(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阿昔洛韦治疗效果.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性护理在小儿疝气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在小儿疝气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疝气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下床及住院时间、术后6 h及24 h的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24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在小儿疝气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姜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恩替卡韦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按常规标准进行抗结核治疗,其中Ⅰ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Ⅱ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不同施治阶段两组的HBV-DNA水平及肝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施治4周、8周时HBV-DNA水平和各项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半年后,Ⅱ组的HBV-DNA水平显著低于Ⅰ组,各项肝功能指标显著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结核治疗基础上,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半年后改善肝功能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治疗.

    作者:兰小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引导式教育联合应用行为分析训练对孤独症患儿社交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联合应用行为分析训练对孤独症患儿社交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孤独症患儿,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引导式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行为分析训练.观察两组患儿社交能力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语言、感知、社交及健康行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情感功能、生理功能、社交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对孤独症患儿实施引导式教育联合应用行为分析训练相较于引导式教育,可有效改善语言、感知、社交障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许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父母养育方式、童年创伤经历及防御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和焦虑障碍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童年创伤经历及防御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和焦虑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运用父母养育方式(EMBU)、童年创伤经历(CTQ)、防御方式(DSQ)三种因素对精神分裂症63例(精神分裂症组)、情感障碍75例(情感障碍组)、焦虑障碍53例(焦虑障碍组)进行评定,以及对三组防御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及童年创伤经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组、情感障碍组和焦虑障碍组在父母养育方式、童年创伤经历及防御方式三种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防御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及童年创伤经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为,三组患者采取的防御方式多与患者父母养育方式和童年创伤经历有一定关系.结论: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焦虑障碍三种精神疾病的父母养育方式、童年创伤经历及防御方式无明显差异,父母养育方式的缺陷和童年创伤经历将影响上述三种精神疾病患者的防御方式.

    作者:王虎;谢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个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1例乳腺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1例;术后护理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76%),明显低于对照组(27.50%),(P<0.05);观察组满意度(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黄梅兰;邓晓薛;罗笑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对于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80例,根据治疗时所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使用泮托拉唑治疗)和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在进行常规治疗与研究用药方案治疗后,比较两组常见临床指标(黑便次数、呕血次数、再出血、止血时间、治疗费用)、空腹胃液pH动态监测和疗效.结果:研究组止血时间、再出血率、黑便次数、呕血次数及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7 d及28 d后,两组平均pH值和pH 4.0~6.0的占比均明显上升(P<0.05),研究组用药7 d后两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28 d后,研究组pH 4.0~6.0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90.00%,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效果优于奥美拉唑.

    作者:王淑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脉冲振荡测定在胸闷变异型哮喘患者肺功能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脉冲振荡测定在胸闷变异型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确诊的30例胸闷变异型哮喘(CTVA)患者为CTVA组,同时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28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同时行肺通气功能法和IOS法两种检查,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基础状态下,肺通气法测定时,除FVC%pred外,CTVA组FEV1%pred、FEV1/FVC%、PEF%pred、FEF25%pred、FEF50%pred、FEF75%pred、MMEF%pred等其他肺通气功能参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OS法测定时,除R 20%外,CTVA组Zrc%、Fres、R 5%、R 5-R 20、X5等参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VA组IOS的各参数与肺通气功能参数有显著相关性,其中Zrc%、R5%与PEF%pred均有负相关性.结论:脉冲振荡测定在胸闷变异型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作者:邱妍妍;赵桂华;王文涛;杨丽红;李帅兵;王伯乐;张娜;徐金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问卷、量表及监护仪检测在心脏外科术前患者焦虑抑郁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9项病例健康问卷(PHQ-9)、7项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及监护仪检测在心脏外科术前患者焦虑抑郁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9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PHQ-9问卷、GAD-7量表评分得分不同分为焦虑抑郁组和非焦虑抑郁组,均应用HXD-1多功能组合式监护仪检测患者相关脑指标,总结其在心脏外科术前患者焦虑抑郁评估中的应用效果.结果:①焦虑抑郁组脑指标是(53.89±22.19),无焦虑抑郁组患者的脑指标是(36.14±16.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7,P=0.042);②监护仪检测脑指标与PHQ-9问卷、GAD-7量表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评估中的一致率是89.47%.结论:监护仪检测脑指标与PHQ-9问卷、GAD-7量表对心脏外科手术术前患者焦虑抑郁评估的一致性较高.

    作者:张富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手部烧伤瘢痕挛缩整形术后综合康复治疗的 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应用于手部烧伤瘢痕挛缩整形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手部烧伤瘢痕挛缩整形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手指关节总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30/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2%(2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案治疗手部烧伤瘢痕挛缩整形术后,可加快患者手指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该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李大为;杨子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胃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胃小弯全切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0%(3/25)和16.0%(4/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8/25)和32.0%(8/2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根治术治疗.

    作者:张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技术配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5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51例.研究组应用超声乳化技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采取超声乳化技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裸眼视力、再次粘连、散光度、中央前房深度及眼压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和4周后,研究组散光度、眼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裸眼视力、前房深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4周内并发症率和再次粘连率分别为13.73%(7/51)和3.92%(2/5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73%(10/44)和15.91%(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技术配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优于超声乳化技术联合小梁切除术的疗效.

    作者:刘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消化性溃疡患者9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联疗法)与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每组47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的变化以及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2%(P<0.05).治疗后观察组嗳气反酸、胃脘疼痛、口干口苦、畏寒肢冷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半夏泻心汤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

    作者:丁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3.0 T 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检测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检测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检测,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乳腺良性病变)和观察组(乳腺恶性病变)各34例,比较两组病变形态、强化特征及TIC分型.结果:观察组病变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强化均匀的比例和TIC类型中Ⅰ型、Ⅱ型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DWI检测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朝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现状.方法:本研究主要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本市某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共398例,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结合相关资料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社区建档情况以及患者对于社区慢性病管理进行分析.结果:①在社区管理中,64.8%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档服务知晓,但只有35.1%的患者得到了建档管理;②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为54.7%(109/200),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率为50.5%(99/198),其中进行建档管理的患者慢性病控制情况均优于未进行建档管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进行建档患者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满意度(3.2±0.5)分,未进行建档管理的患者的满意度为(2.0±0.5)分.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有待提高.

    作者:李建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0例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效果.

    作者:杨令湖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及 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6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采取常规康复治疗的5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采取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的5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手操作能力、关节活动度、手眼协调性、抓握发射能力、视觉追踪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7.09±8.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87±7.94)分(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可有效改善其上肢运动功能,有利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彦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加速康复理念下粘连性肠梗阻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术后采用加速康复理念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7例粘连性肠梗阻并进行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行加速康复理念指导下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排气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排气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2.39±17.18)h和(4.11±1.3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1.97±16.61)h和(6.38±1.89)d(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1/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6/58)(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术后采用加速康复理念进行护理可明显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娟;张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巩固维持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巩固维持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79名精神分裂症巩固维持期治疗患者,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从人口学资料、症状学、治疗药物三个方面寻找与血脂异常相关的因素.结果:患者的教育水平(β=-0.572,P=0.039)与TG水平显著相关,而性别(β=0.475,P=0.013)和PANSS总分(β=-0.27,P=0.024)则与HDL-c的水平显著相关.结论:患者的受教育水平、性别和巩固维持期精神分裂症的残留症状为巩固维持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

    作者:蒋庆;曹亚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在早期胃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在早期胃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常规内镜检查的7521例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4214例,B组3307例,患者有新生性病变可纳入进一步研究,其中A组纳入进一步研究174例,B组纳入深入研究127例,A组采用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放大技术,B组采用常规染色放大技术,比较两组患者胃黏膜微结构及诊断.结果:A组纳入进一步研究患者174例,发现病灶195个,其中胃癌15个,不典型增生19个;B组纳入进一步研究患者127例,发现病灶134个,其中胃癌12个,不典型增生9个.两组患者诊断时均能清楚显示胃黏膜微血管及胃小凹形态,且A组显示更加清晰;且A组胃癌及不典型增生诊断符合率为94.12%,B组胃癌及不典型增生诊断符合率为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在早期胃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染色放大技术效果.

    作者:张小振;徐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热休克蛋白家族在睾丸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为分子伴侣的热休克蛋白协助蛋白质在胞质、线粒体、内质网中正确折叠、翻译和组装以及调控雄激素受体的进出,它们在细胞分裂和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发现,睾丸组织细胞热休克蛋白表达与男性不育关系密切,现对睾丸中主要热休克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分子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林冬静;黄栀华;田洪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