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芳
为探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效果,将2014年5月至2018年1月我科收治的102例结直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 、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2组切除标本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 、术后排气时间 、肠鸣音恢复时间 、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可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根治效果,而且机体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宁志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为探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回顾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复杂性肛瘘患者资料,其中45例行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研究组),43例行切开挂线术治疗(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总体疗效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后疼痛程度 、住院时间 、创口愈合时间,以及术前与术后1个月 、6个月时肛门功能.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中出血量 、术后3 d内疼痛评分 、住院时间 、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术后1个月和6个月肛门功能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虽手术时间略长于切开挂线术,但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对肛门功能影响更小,更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张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 ,FC)是指排便困难或费力 、排便不畅 、排便次数减少 、粪便干结量少 . FC 常见于老年人群 ,女性发病多于男性 .在 FC 治疗方面 ,西医一般以调整饮食 、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为主 ,但临床疗效欠佳 . 吾师刘世茹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 ,从脏腑辨证出发 ,运用参苓白术散合五仁丸加减治疗功能性便秘 ,取得良好疗效 . 本文将其经验总结概述如下 .
作者:周黎红;李红燕;刘世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腰俞穴麻醉实质为简易低位骶管阻滞麻醉 ,即在腰俞穴内注入麻醉药物 ,达到麻醉效果 . 其为肛肠科常用的麻醉方式之一 . 笔者思考 、探索腰俞穴麻醉的传统及改良用法 ,将临床新用法与操作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以期临床推广 ,使更多患者受益 .
作者:康健;樊文彬;赵安琪;杨向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为观察围术期系统化护理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及自护能力的影响,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术期系统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 、自我概念 、自我责任感 、自我护理技能及自我护理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 、术后疼痛 、术后焦虑 、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对肛肠外科患者实施围术期系统化护理,能够显著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其康复.
作者:张瑞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为探讨64排螺旋CT扫描在肠道肿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45例肠道肿瘤患者的术前64排螺旋CT检查资料.结果显示,45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肠道肿瘤性病变.其中小肠肿瘤6例(包括腺癌1例,间质瘤4例,淋巴瘤1例),回盲部肿瘤4例(均为腺癌),结肠肿瘤25例(腺癌19例,间质瘤5例,淋巴瘤1例),直肠肿瘤10例(均为腺癌).25例结肠肿瘤中,升结肠13例,横结肠5例,降结肠3例,乙状结肠4例.肿瘤并发肠梗阻2例(4.44%),合并肠套叠1例(2.22%),肿瘤穿孔1例(2.22%),肿瘤侵及深肌层32例(71.11%),突破浆膜层侵犯周围脂肪间隙18例(40.00%),周围淋巴结转移12例(26.67%),肝转移1例(2.22%).结果表明,64排螺旋CT扫描能够准确判断肠道肿瘤病变部位及其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而且可协助对肿瘤进行定性,用于术前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姚鹏鹏;李润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为探讨术前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老年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60例老年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前接受一般围手术期准备,术后给予辅助化疗;观察组术前给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化疗,术后给予辅助化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 、术后患者生活质量(Spitzer评分),以及治疗前后血清Bcl-2、Cox-2、CEA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腹腔感染率 、术后初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Spitz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血清Bcl-2、Cox-2、CEA水平显著降低,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Bcl-2、Cox-2、CEA水平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果表明,术前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老年患者康复质量,主要表现在术后消化功能的恢复 、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肿瘤相关指标的改善等方面.其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并深入研究.
作者:李英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肛周脓肿合并感染结核杆菌的患者绝大多数无明显结核病症状 ,术前行胸部 X 线检查也很难明确诊断是否感染结核杆菌 . 一般在术后换药恢复期 ,才能在术后创面的变化过程中察觉 . 一般的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虽疼痛 、瘙痒 、有分泌物 ,但创缘光滑 ,肉芽组织颜色鲜活 ,且随时间的变化 ,疼痛及分泌物等情况会逐渐缓解 ,终创面得以愈合 . 而感染结核杆菌的肛周脓肿患者 ,术后创面一般在术后7 ~ 14 d 出现异常 ,主要表现为创面局部颜色晦暗 、红而不鲜 ,肉芽组织虚浮 ,创缘呈灰白色 ,分泌物稀薄 ,严重者可出现创面不长反而加深的症状 ,并伴有局部酸胀感[1] . 本文就肛周脓肿合并感染结核杆菌术后创面延迟愈合情况的治疗作一概述 .
作者:张斌;祝颂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为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结合康复锻炼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将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个体化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康复锻炼.对比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肠梗阻 、感染 、下肢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 、肛门排气时间 、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肠梗阻 、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对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及康复锻炼,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肠梗阻 、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乔丽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随着手术治疗直肠癌技术的不断发展 ,腹腔镜的应用在直肠癌手术中已得到普遍发展 . 与开腹手术相比 ,腹腔镜手术可在保证肿瘤学结果的前提下 ,减少手术创伤 ,使创口愈合时间缩短 ,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然而 ,腹腔镜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为克服其局限性 ,目前新开展的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瞩目 ,关于 TaTME 的文章在全球许多杂志陆续报道 ,国内也开展了相关课题 . 本文就 TaTME 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作者:孙瑞彩;史学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为探讨系统化护理在新生儿肠造口病例中的应用价值,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接受肠造口的5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系统化护理,比较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 、造口周围皮肤情况及其家属护理能力.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造口周围皮肤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家属护理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对新生儿肠造口病例实施系统化护理,可提高家属护理技能,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造口周围皮肤情况,促进患儿健康成长.
作者:李元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为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减轻肛周脓肿患者术后疼痛 、尿潴留及负性情绪的效果,将88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观察2组患者术后疼痛 、尿潴留发生情况及负性情绪.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5 h、12 h、1 d、2 d疼痛评分及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焦虑 、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对肛周脓肿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缓解其焦虑和抑郁情绪,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尿潴留发生率,效果满意.
作者:李会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为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急性肠炎患儿睡眠质量 、生命体征及疗效的影响,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肠炎患儿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小儿急性肠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接受袋鼠式护理.对比2组患儿睡眠质量 、生命体征及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心率 、呼吸频率及血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袋鼠式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肠炎患儿睡眠质量,稳定其生命体征,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丰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为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可切除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观察组患者术前接受辅助化疗,对照组患者不接受化疗.对比2组患者根治率 、保肛率及淋巴结转移率.结果显示,观察组Dixon手术21例,Miles手术6例,Hartmman手术2例,单纯造瘘术1例,保肛率为70.00%(21/30),根治率为90.00%(27/30);对照组Dix-on手术12例,Miles手术9例,Hartmman手术5例,单纯造瘘术4例,保肛率为40.00%(12/30),根治率为70.00%(21/30).观察组保肛率及根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淋巴结转移率(37.04%,10/27)明显低于对照组(66.67%,14/21),P<0.05.结果表明,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中低位直肠癌保肛率及根治率,降低淋巴结转移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鑫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为探讨H2O2造影下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在复杂性肛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将22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观察组患者术前接受H2 O2造影下三维超声检查,对照组术前接受常规三维超声检查,2组均以手术探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2种检查方法术前对主瘘管 、支瘘管 、内口显影准确率,以及术后复发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主瘘管:观察组术前检出主瘘管准确率为100%(16/16),对照组为93.33%(14/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支瘘管:观察组术前检出支瘘管准确率为93.33%(14/15),对照组为64.29%(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内口:观察组术前检出内口准确率为87.50%(14/16),对照组为62.50%(1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9.09%(1/11),对照组为27.27%(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H2 O2造影下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复杂性肛瘘,能够提高其支瘘管及内口检出率,对指导临床手术治疗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高荣青;王志民;张辉;陈璐;武国亮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为探讨葛根芩连汤联合仙桔汤在慢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肛肠一病区收治的12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即柳氮磺吡啶肠溶片(2 g/次,4次/d)和诺氟沙星胶囊(0.2 g/次,3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汤+仙桔汤口服.2组均治疗8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 、病理检查 、结肠镜检查评分,以及临床总体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显示,2组治疗前中医症状 、病理检查 、结肠镜检查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 、病理检查 、结肠镜检查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1.67%),P<0.05.结果表明,葛根芩连汤联合仙桔汤治疗慢性结肠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体征和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作者:程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为探讨预见性护理预防脊柱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效果,选择2014年7月至2018年2月于我科接受治疗且需绝对卧床的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排便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防治便秘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脊柱科卧床患者排便情况,有效降低便秘发生率.
作者:刘小宁;杨庆红;杨莹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为探讨帕瑞昔布钠用于肛肠疾病患者术前超前镇痛的效果,将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且拟于蛛网膜下腔麻醉下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一组术前半小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和5 mL生理盐水的混合液超前镇痛(观察组),另一组同时间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的疼痛程度 、躁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2组患者术后4 h、8 h、12 h、24 h疼痛评分均逐渐降低,同时点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11.11%,5/45)明显低于对照组(31.11%,14/45),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6.67%,3/45)与对照组(2.22%,1/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帕瑞昔布钠静脉给药用于肛肠疾病患者术前超前镇痛安全可行且效果显著.
作者:付梦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为探讨乳酸清除率联合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监测对于肛肠疾病大出血休克患者复苏情况的评估价值,选取2014年9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肛肠疾病大出血休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患者复苏前及复苏后6 h心率 、平均动脉压(MVP)、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乳酸含量与Pcv-aCO2水平.复苏24 h后根据PICCO监测导管所监测的数据判断患者复苏情况,分为复苏充足组和复苏不足组,对比2组患者复苏6 h时的Pcv-aCO2、乳酸清除率 、ScvO 2;应用ROC曲线分析Pcv-aCO2、乳酸清除率 、ScvO2对于患者复苏的评估价值.结果显示,与复苏前相比,复苏后6 h患者MVP、CVP、ScvO 2显著升高,心率 、乳酸含量 、Pcv-aCO2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不足者Pcv-aCO 2显著高于复苏充足者,乳酸清除率和ScvO 2均显著低于复苏充足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复苏不足的预测价值显示,ScvO 2敏感度为0,特异度为100%;乳酸清除率敏感度为47.1%,特异度为96.4%;Pcv-aCO2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78.3%.结果表明,乳酸清除率 、Pcv-aCO2对于肛肠疾病大出血休克患者复苏预后的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陶维朝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为探讨四物消风散加减内服联合肤痔清软膏外用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将2014年1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慢性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内服四物消风散加减联合外用肤痔清软膏治疗,对照组内服氯雷他定片联合外用肤痔清软膏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复发率.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且研究组复发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果表明,四物消风散加减内服联合肤痔清软膏外用治疗慢性肛周湿疹总有效率高,复发率低,近远期疗效均满意.
作者:庞红威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