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2O2造影下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在复杂性肛瘘诊治中的应用

高荣青;王志民;张辉;陈璐;武国亮

关键词:复杂性肛瘘, H2O2造影, 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 术前检查
摘要:为探讨H2O2造影下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在复杂性肛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将22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观察组患者术前接受H2 O2造影下三维超声检查,对照组术前接受常规三维超声检查,2组均以手术探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2种检查方法术前对主瘘管 、支瘘管 、内口显影准确率,以及术后复发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主瘘管:观察组术前检出主瘘管准确率为100%(16/16),对照组为93.33%(14/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支瘘管:观察组术前检出支瘘管准确率为93.33%(14/15),对照组为64.29%(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内口:观察组术前检出内口准确率为87.50%(14/16),对照组为62.50%(1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9.09%(1/11),对照组为27.27%(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H2 O2造影下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复杂性肛瘘,能够提高其支瘘管及内口检出率,对指导临床手术治疗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降低术后复发率.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硫酸吗啡栓用于肛肠疾病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笔者将硫酸吗啡栓用于肛肠疾病术后镇痛 ,效果满意 ,现总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2017 年 10 月至 2018 年 5 月 ,我院肛肠科共收治拟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 160例 ,年龄 18 ~ 85 岁 ,ASA 级 Ⅱ ~ Ⅲ 级 . 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 80 例 . 2 组患者性别 、年龄 、病种及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具有可比性 .

    作者:王梅;赵万彬;于慧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预见性护理在脊柱科卧床患者便秘预防中的应用

    为探讨预见性护理预防脊柱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效果,选择2014年7月至2018年2月于我科接受治疗且需绝对卧床的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排便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防治便秘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脊柱科卧床患者排便情况,有效降低便秘发生率.

    作者:刘小宁;杨庆红;杨莹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乌梅丸联合驻车丸方保留灌肠治疗宫颈癌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乌梅丸联合驻车丸方保留灌肠治疗宫颈癌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效果,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因宫颈癌放疗所致的88例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乌梅丸联合驻车丸方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身体机能状态量表(KPS)得分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乌梅丸联合驻车丸保留灌肠治疗宫颈癌放疗所致急性直肠炎疗效显著,而且可提高患者机体功能状态,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宋晓婕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系统化护理对新生儿肠造口术后并发症 、造口周围皮肤及家属护理能力的影响

    为探讨系统化护理在新生儿肠造口病例中的应用价值,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接受肠造口的5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系统化护理,比较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 、造口周围皮肤情况及其家属护理能力.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造口周围皮肤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家属护理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对新生儿肠造口病例实施系统化护理,可提高家属护理技能,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造口周围皮肤情况,促进患儿健康成长.

    作者:李元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

    为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观察组行ESD治疗,对比2组手术效果 、治疗前后炎性指标水平,以及并发症.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变整块切除率和完全切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组患者CRP、TNF-α 、IL-6水平均较术前上升,但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 、术后出血率高于对照组,P<0.05;肠穿孔 、感染 、吻合口漏等发生率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2.38%,1/42)低于对照组(7.14%,3/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具有良好的切除效果,术后复发率低,疗效确切,而且术后机体应激反应小,但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应注意防范.

    作者:常树勋;申辰;位乐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葛根芩连汤联合仙桔汤在慢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为探讨葛根芩连汤联合仙桔汤在慢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肛肠一病区收治的12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即柳氮磺吡啶肠溶片(2 g/次,4次/d)和诺氟沙星胶囊(0.2 g/次,3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汤+仙桔汤口服.2组均治疗8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 、病理检查 、结肠镜检查评分,以及临床总体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显示,2组治疗前中医症状 、病理检查 、结肠镜检查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 、病理检查 、结肠镜检查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1.67%),P<0.05.结果表明,葛根芩连汤联合仙桔汤治疗慢性结肠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体征和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作者:程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为探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效果,将2014年5月至2018年1月我科收治的102例结直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 、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2组切除标本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 、术后排气时间 、肠鸣音恢复时间 、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可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根治效果,而且机体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宁志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浅论肛周脓肿合并感染结核杆菌患者的术后创面愈合

    肛周脓肿合并感染结核杆菌的患者绝大多数无明显结核病症状 ,术前行胸部 X 线检查也很难明确诊断是否感染结核杆菌 . 一般在术后换药恢复期 ,才能在术后创面的变化过程中察觉 . 一般的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虽疼痛 、瘙痒 、有分泌物 ,但创缘光滑 ,肉芽组织颜色鲜活 ,且随时间的变化 ,疼痛及分泌物等情况会逐渐缓解 ,终创面得以愈合 . 而感染结核杆菌的肛周脓肿患者 ,术后创面一般在术后7 ~ 14 d 出现异常 ,主要表现为创面局部颜色晦暗 、红而不鲜 ,肉芽组织虚浮 ,创缘呈灰白色 ,分泌物稀薄 ,严重者可出现创面不长反而加深的症状 ,并伴有局部酸胀感[1] . 本文就肛周脓肿合并感染结核杆菌术后创面延迟愈合情况的治疗作一概述 .

    作者:张斌;祝颂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围术期系统化护理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为观察围术期系统化护理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及自护能力的影响,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术期系统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 、自我概念 、自我责任感 、自我护理技能及自我护理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 、术后疼痛 、术后焦虑 、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对肛肠外科患者实施围术期系统化护理,能够显著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其康复.

    作者:张瑞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对直肠阴道瘘患者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为探讨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对直肠阴道瘘(RVF)患者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我科收治的RVF患者82例,根据入院顺序编号,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各41例,奇数组予以常规基础护理,偶数组予以人性化优质护理,评价2组患者施护前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变化,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及施护效果.结果显示,2组患者施护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OL)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偶数组患者施护后较同期奇数组SDS、SAS及QOL评分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偶数组术后恢复效果总显效率(92.68%)明显高于奇数组(75.61%),P<0.05.偶数组施护满意率(90.24%)明显高于奇数组(68.29%),P<0.05.结果表明,人性化优质护理能够明显改善RVF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对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护理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利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肛瘘患者术后自理能力及康复情况的影响

    手术治疗是根治肛瘘的唯一方法 ,术后肛门疼痛 、水肿等并发症较严重 ,患者痛苦较大 ,生活质量明显降低 . 积极术后护理对肛瘘患者病情恢复非常重要 . 笔者对部分肛瘘患者术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取得满意效果 . 本研究对比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对肛瘘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及康复情况的影响 ,总结报道如下 .

    作者:曹绍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Ⅰ 期根治术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坐骨直肠窝脓肿为肛肠科较为常见的疾病 ,合并糖尿病者临床上也屡见不鲜 ,一般主张于肛缘做弧形切口 ,切开引流 ,控制临床症状 ,待肛瘘形成后再做二期手术 . 我科 2017 年 11 月至 2018 年 8 月 ,应用多切口挂线 Ⅰ 期根治术治疗坐骨直肠窝脓肿并糖尿病患者 16 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

    作者:蒋俊杰;袁海健;林思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锌制剂口服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价值评估

    为探讨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锌制剂口服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我科收治的12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思密达保留灌肠及锌制剂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止泻时间 、住院时间等.结果显示,观察组显效4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56/60);对照组显效29例,有效16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5.0%(45/6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止泻时间[(1.2±0.4)d]明显短于对照组[(3.0±0.7)d],P<0.05.结果表明,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锌制剂口服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确切,且起效快,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谷惠茹;王江涛;李雪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64排螺旋CT扫描在肠道肿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为探讨64排螺旋CT扫描在肠道肿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45例肠道肿瘤患者的术前64排螺旋CT检查资料.结果显示,45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肠道肿瘤性病变.其中小肠肿瘤6例(包括腺癌1例,间质瘤4例,淋巴瘤1例),回盲部肿瘤4例(均为腺癌),结肠肿瘤25例(腺癌19例,间质瘤5例,淋巴瘤1例),直肠肿瘤10例(均为腺癌).25例结肠肿瘤中,升结肠13例,横结肠5例,降结肠3例,乙状结肠4例.肿瘤并发肠梗阻2例(4.44%),合并肠套叠1例(2.22%),肿瘤穿孔1例(2.22%),肿瘤侵及深肌层32例(71.11%),突破浆膜层侵犯周围脂肪间隙18例(40.00%),周围淋巴结转移12例(26.67%),肝转移1例(2.22%).结果表明,64排螺旋CT扫描能够准确判断肠道肿瘤病变部位及其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而且可协助对肿瘤进行定性,用于术前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姚鹏鹏;李润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复方黄柏液熏洗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早期肛周脓肿的效果研究

    为探讨复方黄柏液熏洗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早期肛周脓肿的效果,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小儿早期肛周脓肿病例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黄柏液熏洗治疗.比较2组总体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2组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结果表明,复方黄柏液熏洗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早期肛周脓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漆晓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美沙拉嗪联合肠道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为探讨美沙拉嗪联合肠道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将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肠道益生菌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患者炎性因子[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23(IL-23)]和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IL-17、IL-23、LPO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2组治疗后SOD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治疗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结果表明,与单用美沙拉嗪治疗相比,美沙拉嗪联合肠道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显著提高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IL-17、IL-23等炎症因子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LPO水平,保护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吉强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口服补锌辅助治疗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口服补锌辅助治疗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治疗效果,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科收治的80例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补锌治疗.对比2组总体疗效 、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而且观察组止泻时间[(4.35±1.84)d]和住院时间[(7.31±3.2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7.25±2.31)d,(12.59±5.16)d],P<0.05.结果表明,口服补锌辅助治疗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小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术前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老年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

    为探讨术前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老年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60例老年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前接受一般围手术期准备,术后给予辅助化疗;观察组术前给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化疗,术后给予辅助化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 、术后患者生活质量(Spitzer评分),以及治疗前后血清Bcl-2、Cox-2、CEA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腹腔感染率 、术后初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Spitz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血清Bcl-2、Cox-2、CEA水平显著降低,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Bcl-2、Cox-2、CEA水平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果表明,术前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老年患者康复质量,主要表现在术后消化功能的恢复 、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肿瘤相关指标的改善等方面.其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并深入研究.

    作者:李英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四物消风散加减内服联合肤痔清软膏外用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为探讨四物消风散加减内服联合肤痔清软膏外用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将2014年1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慢性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内服四物消风散加减联合外用肤痔清软膏治疗,对照组内服氯雷他定片联合外用肤痔清软膏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复发率.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且研究组复发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果表明,四物消风散加减内服联合肤痔清软膏外用治疗慢性肛周湿疹总有效率高,复发率低,近远期疗效均满意.

    作者:庞红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分娩后盆底肌群锻炼对于产妇排尿及肛门功能的影响

    为探讨分娩后盆底肌群锻炼对于产妇排尿及肛门功能的影响,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分娩的80名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对照组产妇分娩后给予常规产后处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干预措施基础上接受盆底肌群功能训练.比较2组产妇妊娠晚期及产后尿失禁发生率,以及肛门功能相关指标.结果显示,2组产妇妊娠晚期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1个月内 、1~3个月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产后3个月观察组产妇肛管静息压 、肛管收缩压 、直肠排便压及盆底肌电值均显著升高,P<0.05;直肠静息压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分娩后盆底肌群锻炼能够显著降低产妇产后尿失禁发生率,改善肛门功能,对产妇产后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宋林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