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CA护理模式用于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效果分析

尹清

关键词:老年性左半结肠癌, 肠梗阻, PDCA护理模式
摘要:为分析研究PDCA护理模式用于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的效果,将80例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PDC A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健康教育掌握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造瘘口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引流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目的掌握、诊疗过程中注意事项掌握以及术后常见并发症与处理掌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PDCA护理模式用于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疗效显著.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产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产后便秘的疗效,将产后便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药物组,每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方案治疗,药物组在给予常规方案的基础上加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产妇大便性状积分情况、排便困难程度;排便困难、疼痛、大便干硬消失时间等指标.结果显示,药物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72.50%,药物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药物组在大便性状积分、排便困难程度以及排便困难、疼痛、大便干硬消失时间方面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果表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产后便秘疗效显著.

    作者:邓青芸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与心电图检查结果研究

    为分析急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对其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急性胃肠炎患者44例,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ST-T段改变及心律失常的检查结果,并对急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常规心电图检查ST-T段改变、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的阳性率分别为6.8% 、1.36% 和22.7%;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ST-T段改变、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的阳性率分别为22.7% 、31.8% 和43.2%;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ST-T段改变及心律失常的阳性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年龄<40岁的患者ST-T段改变、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中重度脱水的占比分别为20.0% 、28.6% 、31.6% 和33.3%;年龄≥40岁的患者ST-T段改变、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中重度脱水的占比分别为80.0% 、71.4% 、68.4% 和66.7%;年龄40岁以上患者中重度脱水、ST-T段改变及心律失常的占比高于40岁以下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心电图检查可以明确急性胃肠炎患者是否伴有ST-T段改变及心律失常情况,对于年龄≥40岁且合并中重度脱水的患者,应采取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进行临床监护.

    作者:王正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结合剪口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自动痔疮套扎术结合剪口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将混合痔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结合剪口结扎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1.0%,对照组为79.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自动痔疮套扎术结合剪口结扎术可以有效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健宇;肖明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为观察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干预后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体质量增加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大便成形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精细化护理应用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可有效减少不良症状的发生,使患者肠道功能迅速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崔付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肛裂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中的效果观察

    为观察整体护理干预在肛裂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中的效果,将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肛裂患者74例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肛裂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肛裂患者干预后的两项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8项生活质量指标的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果表明,对肛裂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杨彩红;何彩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直肠上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Ⅱ~Ⅳ度内痔63例疗效观察

    为观察直肠上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Ⅱ ~ Ⅳ度内痔的疗效,将Ⅱ ~ Ⅳ度内痔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痔疮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直肠上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及各项临床指标的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肛门失禁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创面出血评分及肛缘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Ⅱ ~ Ⅳ度内痔采用直肠上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手术创口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

    作者:杨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评价

    为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评价,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的临床相关资料,并对腹腔镜下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作出分析评价.结果显示,行右半结肠切除且右侧附件切除3例,行回盲部及右侧附件切除3例,行左侧附件切除8例,行乙状结肠切除且双侧附件切除3例,行全子宫切除(或者Dixon手术)13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复发,无严重并发症.结果表明,腹腔镜下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以及治疗的效果确切,探查范围广泛,且具有微创优势,具有诊断明确及同时实施治疗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逍遥散加减治疗产后便秘51例疗效观察

    为观察中药逍遥散加减治疗产后便秘的疗效,将102例产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给予中药逍遥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福松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每次排便时长、排便间隔时间和周排便次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中药逍遥散加减治疗产后便秘疗效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海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超声在肿瘤性肠梗阻的定性及定位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为探讨超声在肿瘤性肠梗阻的定性及定位诊断中的价值,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治疗疑似肿瘤性肠梗阻患者48例,采取超声检查,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与术后病理结果的定性率与定位率.结果显示,超声检查肿瘤性肠梗阻的敏感度为95.00%(38/40)、特异度为25.00%(2/8)、阳性预测值为86.36%(38/44)、阴性预测值为50.00%(2/4)、准确率为83.33%,2组方式诊断肿瘤性肠梗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位诊断肠梗阻部位29例,其中小肠肿瘤13例,大肠肿瘤16例,定位准确率为60.42%(29/48).结果表明,肿瘤性肠梗阻采用超声检查,可尽早有效且无创地确定肿瘤性肠梗阻疾病,且超声检查具备的定性与定位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陈道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PDCA护理模式用于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效果分析

    为分析研究PDCA护理模式用于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的效果,将80例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PDC A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健康教育掌握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造瘘口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引流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目的掌握、诊疗过程中注意事项掌握以及术后常见并发症与处理掌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PDCA护理模式用于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尹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护理中延续性服务的实施及预后评价

    为了解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护理中延续性服务的实施及预后,将78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服务组和延续性服务组,每组39例.常规服务组采用常规护理,延续性服务组采用延续性服务,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护理前后生存质量分值水平、自我形象紊乱评分、卡氏评分;患者和家属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意义认知、造口自我护理技能及永久性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显示,延续性服务组患者满意度为100%,常规服务组为76.92%,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性服务组在生存质量分值水平、自我形象紊乱评分、卡氏评分、患者和家属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意义认知、造口自我护理技能以及永久性结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常规服务组(P<0.05).结果表明,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患者实施延续性服务效果理想.

    作者:石学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药热熨疗法促进肛肠病术后患者排尿的疗效观察

    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我们采用中药热熨疗法促进肛肠病术后患者排尿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10 例肛肠病术后患者中 ,男 132例 ,女78例;年龄18~90岁 ,平均43岁 ;病程0.5~13年.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硫酸镁联合红外线照射对产后痔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为观察产后痔患者采用硫酸镁联合红外线照射进行针对性护理效果,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我院产后痔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硫酸镁联合红外线照射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产后痔水肿评分、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痔水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2h、24h、48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产后痔患者采用硫酸镁联合红外线照射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痔水肿,减轻疼痛,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丽萍;齐学宏;王云云;郑长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肌酶和心电图检测在婴幼儿 手足口病与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为探讨心肌酶和心电图检测在婴幼儿手足口病与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手足口病与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68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试验组为手足口病患儿,对照组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对比2组患儿心肌酶的检测结果,并对患儿异常心电图种类和比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ST-T段改变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手足口病患儿的心肌损害较重,同时应用心电图检查能够对心肌损害做出明确的诊断,而病毒性肠炎对患儿心肌损害相对于手足口患儿症状较轻.

    作者:陈梦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对性护理在腹部手术患者预防粘连性肠梗阻中的效果观察

    为观察针对性护理在腹部手术患者预防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将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腹部手术患者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6.67%,对照组33.3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胃肠道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针对性护理可降低腹部手术患者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肠炎55例疗效观察

    为观察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和安全性.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确诊为慢性肠炎患者110例,按患者入院进行诊治的先后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采用口服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诺氟沙星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腹痛、大便次数、肛门坠胀、镜检)积分以及治疗半年后2组患者的复发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疗效、各项症状积分及复发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慢性肠炎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有效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高.

    作者:王效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加速康复护理 应用于胃肠道肿瘤患者中对肠功能和各项指标的影响

    为探究胃肠道肿瘤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加速康复护理对肠功能和各项指标的影响,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11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加速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前后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评分、心率、血压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后焦虑情绪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心率、血压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将肠内营养支持与加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胃肠道肿瘤患者中,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促进胃肠功能快速恢复,使各项指标水平保持稳定.

    作者:王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

    为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将7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腹部手术患者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2组患者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例(2.86%),对照组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8例(22.8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26±1.93)分,对照组为(75.63±4.06)分,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预防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显著,并且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聚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治疗Ⅲ、Ⅳ度脱垂性环状痔疗效观察

    为观察自动弹力线套扎术治疗Ⅲ 、Ⅳ度脱垂性环状痔的临床疗效,对358例脱垂性环状痔患者施行自动弹力线套扎术(部分患者附加外痔切除术)治疗.结果:随访342例,随访3个月至3年不等.一次性治愈331例,其中204例患者2~3周治愈.发生术后大出血3例,并发直肠下端黏膜环状狭窄6例,并发肛周脓肿1例,切除术后肛缘水肿组织获治愈24例.结果表明,自动弹力线套扎术治疗脱垂性环状痔疗效好、康复快,术后大出血发生率低,但应避免过度套扎所引起的直肠下端黏膜环状狭窄.

    作者:戎放;叶能红;孙优昶;陈旭东;叶绍顺;程权;郑必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聚桂醇注射治疗内痔45例疗效观察

    为观察聚桂醇注射治疗内痔的疗效,将Ⅰ 、Ⅱ期出血性内痔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聚桂醇硬化剂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消痔灵硬化剂注射治疗,观察2组患者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71.1%,对照组治愈率6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3.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聚桂醇注射治疗内痔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并且术中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义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