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调节性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尿毒症血透患者的动态变化与临床意义

张俊涛;周文英;彭蔚芳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 透析,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因子
摘要:目的 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细胞因子在尿毒症血透患者的动态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初诊尿毒症及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各80例,对以上患者连续3次透析,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及胞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介素10(IL-10)百分含量;并比较透析前后肾功能变化;将Treg、TGF-β1及IL-10与肾功能及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健康对照组的Treg、TGF-β1及IL-10百分含量分别为4.27±1.29、2.89±0.93及3.76±1.13,显著高于初诊组及维持透析组(P<0.05).在3次透析中,初诊患者的Treg、TGF-β1及IL-10均显著低于维持组(P<0.05);随着透析的进展,两组患者的Treg、TGF-β1及IL-10均明显下降(P<0.05),且下降幅度均以初诊组较维持组大(P<0.05).初诊组BUN及Scr均显著高于维持组(P<0.05).随着透析的进展,两组患者的BUN及Scr均明显下降(P<0.05),且下降幅度均以初诊组较维持组大(P<0.05).初诊尿毒症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4.16±5.16及11.39±6.84 d,显著短于维持透析组的18.29±7.72及15.69±8.39 d(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Treg、TGF-β1及IL-10三者均与BUN、Scr、肾功能恢复正常所需天数及住院天数均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Treg、TGF-β1及IL-10显著下降,随着透析的进展三者可进行性下降,与肾功能及临床指标密切相关.
分子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人高血压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程5年以上)326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老年健康人群320例作对照.对选择对象采用中文版简易智能量表评定认知功能,对两组人群采用对照分析的方法.结果 (1)高血压组患者的简易智能量表得分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患者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随着血压分级的升高,简易智能量表得分呈下降趋势,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也随之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3)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与高血压分级、LDL-c、OGTT2 h血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1)高血压疾病与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发生关系密切,并且高血压程度越高,认知障碍越严重;(2)老年人认知障碍与高血压分级、低密度脂蛋白、OGTT2 h血糖等危险因素相关.

    作者:罗志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收集从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行超声检查的孕中期(16~27周)孕妇247例.根据测量胎儿股骨长度的结果,分为正常股骨长度组和股骨短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与妊娠结局.结果 232例(93.9%)胎儿股骨长度正常,15例(6.1%)存在孤立型股骨短.股骨长度正常组孕妇的身高、妊娠前体质量以及分娩体质量均高于胎儿股骨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股骨短组孕妇在孕期吸烟的概率高于胎儿股骨长度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股骨短组出现小于胎龄儿、足月低出生体质量、早产的概率均高于胎儿股骨长度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会增加发生早产、胎儿足月低出生体质量以及小于胎龄儿的风险.

    作者:孙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胃癌的液相活检

    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循环细胞外核酸在胃癌早期诊断、预后评估、治疗监测中的作用,阐述其作为新型生物标记物的可能性,介绍胃癌液相活检的概念由来和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达;李婷婷;雷尚通;刘浩;李国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微创腔镜影像系统应用于妇产科临床教学的体会

    以腔镜技术为主要代表的微创外科是21世纪外科学发展的主旋律.将微创外科的理念与实践纳入妇产科的临床教学工作符合教学实际和时代要求.腔镜外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完善了盆宫腔疾病诊断及治疗的影像资料,提供了真实、生动、直观及多层次的教学素材.与传统临床教学方法相比,微创腔镜影像辅助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掌握盆宫腔内脏解剖结构及妇产科疾病的病理改变;提高了医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同时,微创外科腔镜影像系统积累的直观真实、可重复的临床诊疗案例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张丽瑞;杨新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尿酸下降幅度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尿酸下降幅度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冠状动脉介入溶栓术(PCI)后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尿酸是否下降>30%为界限,收集STEMI并PCI患者分为>30%及<30%两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左室射血分数(LEF%)差异;比较1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结果 发病8周及24周时,>30%组患者LEF%均显著高于<30%组(P=0.039).随访1年,两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30%组的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30%组(P=0.026).结论 尿酸下降幅度大约30%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小于30%幅度的STEMI行PCI术后的患者,且前者的心梗再发率明显降低,因此尿酸下降幅度与该类患者预后具有密切联系.

    作者:施宏建;邓洁红;刘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类风湿关节炎继发肺间质病变患者激素冲击治疗前后CD8+CD28-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继发肺间质病变(ILD)患者激素冲击治疗前后CD8+CD28-T细胞的变化与意义.方法 共入选23例RA-ILD患者(A组),选取同期就诊的RA患者25例(B组)、非RA致ILD患者25例(C组)、25例健康人(D组)作为对照.对以上具有甲泼尼龙冲击适应症的A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4组外周血CD8+CD28-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百分含量变化.结果 与D组比较,A、B及C三组的CD8+CD28-T细胞、IL-10及TGF-β1均明显升高,含量由高至低均表现为A>C>B>D,且四组间任意两组上述三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患者CD8+CD28-T细胞、IL-10及TGF-β1均较治疗前明显降(P<0.05).结论 CD8+CD28-T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继发肺间质病变发病过程可能起到重要作用,而甲泼尼龙可显著抑制该细胞活性,有望作为结缔组织病致肺间质病变的病情观察及疗效评价指标.

    作者:吴卫锋;吴洁文;邢窕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HSP90抑制剂对食管鳞癌细胞株TE-1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抑制热休克蛋白90(Hsp90)对食管鳞癌细胞株TE-1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0.25、0.5、1.0、2.0 μmol/L)、不同时间(24、48、72 h)HSP90抑制剂17-烯丙胺-17-脱甲氧格尔德霉素(17-AAG)处理食管鳞癌细胞株TE-1,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及westemblot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及Hsp90、Hsp70、Akt、Fas蛋白表达.结果 17-AAG对TE-1细胞体外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有明显促进作用,并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17-AAG处理后TE-1细胞Hsp90、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Hsp70、Fas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17-AAG可显著抑制TE-1增殖,促进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sp90活性、影响其相关信号通路所致.

    作者:陈斯泽;李玉齐;杨曙;莫贤毅;舒阳春;莫凯岚;丁颖;陈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克唑替尼治疗1例晚期ALK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及文献复习

    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随着EGFR-TKI靶向药物的出现与临床应用,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EML4-ALK)相关信号通路,以及针对此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研究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研究的热点.在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中,EML4-ALK信号通路靶向药物克唑替尼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除EML4-ALK信号通路外,克唑替尼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到其他多个信号通路.本文报道1例克唑替尼治疗晚期ALK阴性的非小细胞肺癌短期内取得明显疗效,但该患者终死于多种并发症.现对该病例进行报告并进行文献复习.

    作者:陈雪姣;王朝杰;白冰;温一阳;仓顺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食物不耐受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目的 探讨食物不耐受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522例体检者进行研究,抽血检查血脂水平及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比较食物不耐受阳性和阴性人群中高脂血症的发病情况.结果 该组体检者中高脂血症患者158例(30.1%),食物不耐受阳性的检出率为34.7%,181例.食物不耐受阳性组中高脂血症的检出率为41.3%,75例高于食物不耐受阴性组中高脂血症检出率24.3%,83例,x2=16.37,P<0.01;食物不耐受人群中高脂血症的患病风险较高(OR=2.199, 95% CI:1.496~3.234).结论 食物不耐受阳性人群中高脂血症的患病率高于食物不耐受阴性人群,可依据食物不耐受的检测结果进行饮食管理,减少高脂血症的发病.

    作者:江海霞;裘宇容;王从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异丙酚对小鼠海马锥体神经元膜特性和突触后电流的影响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小鼠鼠海马锥体神经元膜特性和突触后电流的影响.方法 用冰冻切片的方法将C57小鼠海马半脑切成300 μm厚度.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海马锥体神经元在异丙酚作用前后动作电位反应、Ⅰ-Ⅴ曲线及突触后电流反应后变化情况.结果 异丙酚明显减少不同刺激强度下胞体动作电位产生的个数,加入异丙酚后使锥体细胞动作电位发放个数由5±3个降至2±1个(P<0.01),而对动作电位幅度无显著影响.异丙酚可改变海马锥体神经元对兴奋性电压刺激的I-V曲线平台期反应,使大电流幅度由1647.63±124.02 pA增加至2955.08± 119.10 pA(P<0.01).异丙酚可降低锥体神经元突触后电流,加入异丙酚前为146.5±25.89 pA,加入异丙酚后为72.8±18.71 pA(P<0.01),20 min洗脱异丙酚后电流幅度恢复至132.1±30.2 pA(P<0.01).结论 异丙酚可降低海马锥体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数,改变Ⅰ-Ⅴ曲线兴奋性平台期反应和可逆地降低神经元突触后电流反应.

    作者:傅鸣宇;缪吉昌;李树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参芩白术丸对脾虚型子宫颈癌术后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目的 从影像学角度探讨参苓白术丸对脾虚型子宫颈癌术后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 对辨证为脾虚的26例子宫颈癌患者使用参苓白术丸,28例对照组患者未使用该药,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增强CT下的腹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存活率.结果 观察组首次发现腹腔淋巴结转移时间间隔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1),转移淋巴结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9),且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6).结论 参苓白术丸有助于延缓脾虚型子宫颈癌术后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时间,并减轻其侵润程度

    作者:邝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冠状动脉内与外周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与外周静脉两种途径使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R)的影响.方法 72例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ACS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冠脉内应用组(C组,n=36)和替罗非班外周静脉应用组(V组,n=36).探讨给药后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PAR在组内的变化以及在两组间的差异,并记录两组患者出血不良事件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组内给药后与给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冠状动脉血样中,给药后1 min C组较V组的PAR降低幅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给药后5 min,两组的PAR降低趋势统计学差异消失(P>0.05);在外周静脉血样中,两组PAR的降低幅度始终相似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并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内或外周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均能快速有效地降低冠状动脉局部及静脉内的PAR,冠状动脉途径内直接注射替罗非班后冠状动脉血样内PAR较外周静脉途径给药后冠状动脉血样内下降更明显,两组给药途径均不增加出血风险及血小板减少症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周罡;王楠;徐盛开;王效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基于seminar的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

    该文针对天然药物化学的学科特点,在研究生课堂中开展seminar教学研究.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研究生提出问题,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启发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该模式在课堂中取得初步成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国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影像学方法诊断创伤性膈疝的体会

    目的 通过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两例创伤性膈疝的过程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探讨并寻找价廉的、能方便快捷地、较为准确地诊断创伤性膈疝的方法,同时又要避免因患者不能配合所造成的干扰:如昏迷、烦躁、乱动等.方法 收集两例创伤性膈疝患者影像学及临床、手术资料:一例因值班医师考虑不充分,仅作胸腹部CT平扫+膈肌薄层三维重建;一例经充分考虑后作胸腹部CT检查(平扫+膈肌薄层三维重建)+透视+摄片(留取影像记录).比对两例病例作出的诊断结果,征询临床意见及手术结果.结果 临床反馈意见及手术结果均证实,透视下的诊断结果结合临床能较为快捷、准确地作出诊断,且有其独到的科学性.结论 充分认识膈疝的影像学表现、熟练掌握各种鉴别诊断、认真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对于快捷准确地诊断创伤性膈疝并不难,从而更有效地减少死亡率、降低并发症以及提高治愈率.

    作者:高雷;廖杨;刘杰;熊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钢丝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关节置换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钢丝环扎术在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13例72岁以上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使用钢丝环扎固定术,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钢丝环扎固定术的应用能较好地恢复股骨解剖标志,能提高股骨近端假体稳定性及手术的准确性,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经济、方便的优势,值得应用.

    作者:陈巧凤;曾荣东;闻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龄段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手术前后血压与尿杏仁酸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对比不同龄段肾上腺嗜铬细胞瘤(APC)患者手术前后血压与尿杏仁酸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灶直径、病程、血压与24 h尿香草基杏仁酸变化.结果 两组均以女性偏多,但两组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以左侧偏多,但分布同样无统计学差异.老年组病灶直径明显大于中青年组(P=0.003),且老年组病程显著长于中青年组(P=0.026).治疗前,中青年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尿杏仁酸均显著低于老年组.术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尿杏仁酸均较自身术前显著降低,且均以中青年组显著低于老年组.结论 直径偏大、病程较长是老年APC的重要特征;手术可显著降低APC患者血压水平及尿杏仁酸的含量.

    作者:林长煜;邢窕思;郭盛锦;叶珩;黄澄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Orem自理与心理护理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Orem自理理论和心理护理在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放疗科的14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分级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Orem自理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焦虑与抑郁不良情绪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经过4~6周Orem自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焦虑和抑郁不良心理状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73.3%),P<0.05.结论 对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进行Orem自理和心理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减少胃肠道反应的发生.

    作者:侯婷;何玉;何莲;刘美;张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CA125下降幅度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患者术后随访的意义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CA125下降幅度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致不孕患者术后随访的意义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以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患者的7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CA125是否下降1/2将患者分为>1/2组及<1/2组,分别在术后3月、6及12月随访,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K)含量,并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 术后6月及12月>1/2组的NK含量显著高于<1/2组(P=0.031,0.023).<1/2组患者的EMS复发及卵巢囊肿破裂发生率显著高于>1/2组(P=0.027,0.033),而1年内妊娠率显著低于>1/2组(P=0.036).两组的卵巢癌变率无统计学差异(0.078).结论 CA125下降幅度与EMS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关,且对妊娠、复发及卵巢囊肿破裂等预后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杨伟梅;郭赛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穿刺易出现并发症的肺部炎性假瘤的影像学特征

    目的 穿刺易出现并发症的肺部炎性假瘤的影像学特征,为提高CT引导穿刺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15例穿刺导致并发症(A组)及32例未出现并发症(B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比较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A组以女性为主,而B组以男性为主,两组性别构成有统计学差异(P=0.036);A组以青年为主,B组以中年为主,两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A组病程显著短于B组,假瘤体大直径显著大于B组(P=0.033),且CT值显著低于B组(P=0.009).A组以左肺假瘤为主,而B组以右肺稍多,两组好发肺侧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39);A组多数无完整包膜,而B组多数有包膜(P=0.021).A组有纵膈淋巴结肿大患者稍多,而B组大多数无淋巴结肿大(P=0.029).A组多数假瘤呈不规则外形,但B组多数呈圆形或接近圆形,外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A组假瘤多数呈不均匀密度,而B组大多数呈均匀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 对于发病时间较短的青年女性肺部炎性假瘤患者,尤其是发生于左肺、瘤体直径较大、外形不规则、密度不均匀、CT值偏低、包膜不完整,伴有纵膈淋巴结肿大者,应警惕CT引导穿刺所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力;腾云;揭海嫦;林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组织中hTERTmRNA与NF-κB、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程度的妊娠高血压孕妇与正常妊娠孕妇胎盘组织中hTERT及NF-κ.B、survivin的表达,探索妊娠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2013~2014年的在我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共计90例,其中正常孕妇30例,足月轻度子痫前期孕妇30例,足月重度子痫前期孕妇30例,采用定量实时RT-PCR的方法检测胎盘中hTERT mRNA的水平,采用Westemblot对NF-κB、survivin表达量的细胞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与正常孕妇的胎盘组织相比,hTERTmRNA在足月重度子痫前期和足月轻度子痫前期的胎盘组织的表达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孕妇的胎盘组织相比,NF-κ3、survivin在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的表达显著降低,而轻度子痫前期孕妇的胎盘组织Survivin的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hTERTmRNA与NF-κB和Survivin的表达呈负相关系数分别为R1 =-0.793,R2=-0.827,P<0.05.结论 对于轻度子痫和重度子痫的病人,hTERTmRNA表达均显著上升、NF-κB和Survivin的表达均不同程度的下降,推测hTERT及NF-κB和survivin的表达与妊娠高血压的发病过程有密切关系.

    作者:周小娜;刘春城;刘国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分子影像学杂志

分子影像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