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的液相活检

王达;李婷婷;雷尚通;刘浩;李国新

关键词:胃癌, 液相活检, 循环肿瘤细胞, 循环细胞外核酸
摘要: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循环细胞外核酸在胃癌早期诊断、预后评估、治疗监测中的作用,阐述其作为新型生物标记物的可能性,介绍胃癌液相活检的概念由来和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分子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尿酸下降幅度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尿酸下降幅度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冠状动脉介入溶栓术(PCI)后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尿酸是否下降>30%为界限,收集STEMI并PCI患者分为>30%及<30%两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左室射血分数(LEF%)差异;比较1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结果 发病8周及24周时,>30%组患者LEF%均显著高于<30%组(P=0.039).随访1年,两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30%组的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30%组(P=0.026).结论 尿酸下降幅度大约30%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小于30%幅度的STEMI行PCI术后的患者,且前者的心梗再发率明显降低,因此尿酸下降幅度与该类患者预后具有密切联系.

    作者:施宏建;邓洁红;刘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微量接触类生物检材的游离DNA问题分析

    目的 探究接触类生物检材的游离DNA问题,游离DNA和细胞内DNA含量的比例问题,以及游离DNA在法医检验中的影响.方法 对手部、面部和足部的皮肤及口腔粘膜进行模拟微量接触类检材的制备,对模拟检材进行浸泡,对游离DNA进行定量和STR扩增,对剩余检材使用常规程序进行DNA提取、定量和STR扩增,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实验观察到,78.55%的样品检测到了游离DNA,其中,手部模拟检材的游离DNA检测率为82.1%,脸部模拟检材的游离DNA检测率为82.1%,口腔模拟检材的游离DNA检测率为96.4%,足部模拟检材的游离DNA检测率为53.6%,微量接触类检材中游离DNA量占DNA总量的12.9%.结论 接触类生物检材中提取到的DNA,除了包括细胞内DNA,还存在一定比例的细胞外游离DNA,这为微量接触类检材的DNA有效提取和检验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董会;魏丽;张涛;王晶;李彩霞;刘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ACE基因I/D多态性与动脉血栓性脑梗死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D多态位点与动脉血栓性脑梗死的关联性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动脉血栓性脑梗死患者112例和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组180例,采用PCR-AFLP技术对ACE基因I/D位点进行分型.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病例组收缩压水平(138.1±19.7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126.6±20.6mmHg)(t=4.716,P<0.001);病例组舒张压水平(88.9±10.1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79.9± 10.0 mmHg) (t=7.450,P<0.001).病例组中ACE基因I/D位点D等位基因频率和DD基因型频率分布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等位基因:x2=4.953,P=0.026;基因型:x2=6.303,P=0.043).病例组和对照组中ACE基因I/D位点基因型DD携带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显著高于基因型ID及Ⅱ携带者.结论 ACE基因I/D位点等位基因D可能是汉族人群动脉血栓性脑梗死遗传易感基因.等位基因D可能通过升高个体血压的机制导致动脉血栓性脑梗死发生.

    作者:何深文;李旺英;林南生;刘凯;黄海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消化道毒物消除的集束化护理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分析应用消化道毒物消除集束化护理针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该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均进行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常规护理,研究组则进行消化道毒物消除的集束化护理.将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住院情况、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肠道清洁时间、阿托品化时间以及CHE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合格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研究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应用消化道毒物消除集束化护理,可以显著提升疗效,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传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克唑替尼治疗1例晚期ALK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及文献复习

    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随着EGFR-TKI靶向药物的出现与临床应用,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EML4-ALK)相关信号通路,以及针对此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研究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研究的热点.在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中,EML4-ALK信号通路靶向药物克唑替尼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除EML4-ALK信号通路外,克唑替尼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到其他多个信号通路.本文报道1例克唑替尼治疗晚期ALK阴性的非小细胞肺癌短期内取得明显疗效,但该患者终死于多种并发症.现对该病例进行报告并进行文献复习.

    作者:陈雪姣;王朝杰;白冰;温一阳;仓顺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肝尾叶与右叶径线及比值变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肝尾叶与肝右叶的各径线及比值的变化与菲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在我院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变的病例147例及普通健康体检者227人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其肝尾叶上下径、前后径、横径及肝右叶横径、大斜径,计算肝尾叶横径与肝右叶的横径和肝尾叶上下径与肝右大斜径比值,分析其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健康成人肝尾叶与不同程度的脂肪肝病人肝尾叶的上下径、前后径、横径及肝右叶横径、大斜径均在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P<0.05),在各径线中重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轻度脂肪肝>正常肝脏;轻、中、重度脂肪肝肝尾叶横径与肝右叶横径比值,以及肝尾叶上下径与肝右叶大斜径比值均比较接近,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肝尾状叶与右叶各径线变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轻重程度密切相关,肝尾叶与右叶径线的(P>0.05)比值变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轻重程度关系不密切.

    作者:严燕琼;马显送;郑韬;何源;邹辉;陈惠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钢丝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关节置换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钢丝环扎术在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13例72岁以上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使用钢丝环扎固定术,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钢丝环扎固定术的应用能较好地恢复股骨解剖标志,能提高股骨近端假体稳定性及手术的准确性,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经济、方便的优势,值得应用.

    作者:陈巧凤;曾荣东;闻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异丙酚对小鼠海马锥体神经元膜特性和突触后电流的影响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小鼠鼠海马锥体神经元膜特性和突触后电流的影响.方法 用冰冻切片的方法将C57小鼠海马半脑切成300 μm厚度.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海马锥体神经元在异丙酚作用前后动作电位反应、Ⅰ-Ⅴ曲线及突触后电流反应后变化情况.结果 异丙酚明显减少不同刺激强度下胞体动作电位产生的个数,加入异丙酚后使锥体细胞动作电位发放个数由5±3个降至2±1个(P<0.01),而对动作电位幅度无显著影响.异丙酚可改变海马锥体神经元对兴奋性电压刺激的I-V曲线平台期反应,使大电流幅度由1647.63±124.02 pA增加至2955.08± 119.10 pA(P<0.01).异丙酚可降低锥体神经元突触后电流,加入异丙酚前为146.5±25.89 pA,加入异丙酚后为72.8±18.71 pA(P<0.01),20 min洗脱异丙酚后电流幅度恢复至132.1±30.2 pA(P<0.01).结论 异丙酚可降低海马锥体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数,改变Ⅰ-Ⅴ曲线兴奋性平台期反应和可逆地降低神经元突触后电流反应.

    作者:傅鸣宇;缪吉昌;李树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A族链球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及应用

    目的 建立一种以胶体金为基础的A族链球菌(Strep-A)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以双抗体夹心的原理研制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以及临床应用进行评价.结果 低检出浓度为105 CFU/mL;10 min内即可观察结果;与B族链球菌、D族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无交叉反应;检测229例临床样本,以传统的细菌培养鉴定结果为对照,敏感度为97.30%,特异度为98.06%,kappa值为0.950,一致性检测表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该方法方便、快捷,能有效的辅助诊断A族链球菌感染,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的研制为Strep-A进行现场快速诊断与筛查奠定了基础.

    作者:龚成;张晓丽;潘秀华;汤永平;赵肃清;欧阳众;何华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对鼻咽癌Ⅰb区淋巴结是否行预防性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本研究拟分析鼻咽癌患者Ⅰb区淋巴结是否需要行预防性放射治疗,为准确进行颈部放疗靶区的个体化设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初步的临床证据.方法 对本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病理确诊的初治鼻咽癌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1组进行Ⅰb区淋巴结的常规预防性放疗,1组不给予该区域淋巴结的预防性放疗.观察对比两组之间肿瘤细胞远处转移能力,5年局部无复发生存率、总生存率,放疗急性毒性以及远期毒性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之间的PR(部分缓解)或者CR(完全缓解)百分率,5年局部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未行预防性放疗组和预防性放疗组相比,放疗急性毒性以及远期毒性都较低.结论 对特定的鼻咽癌患者Ⅰb区淋巴结不予预防性放疗在不影响患者PR,CR,5年局部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同时,可以减轻放疗所致的急性及远期毒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谭洁媚;李明毅;梁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腓骨前方外侧入路结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

    目的 观察经腓骨前方外侧入路结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纳入GustiloⅢ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经腓骨前方外侧入路结合外固定架,对照组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并发症等).采用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对手术前后患者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OFAS评分方面,研究组疼痛、功能、对线、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经腓骨前方外侧入路结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能够减轻对患者的创伤,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陈诗强;熊文华;张松生;陈洪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清LDH、TPS、CEA和β2-MG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癌胚抗原(CEA)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速率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2例NHL患者、8例淋巴结良性病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LDH、TPS、CEA和β2-MG水平.结果 (1)NHL组血清LDH、TPS、CEA和β2-MG水平明显升高,与淋巴结良性病组和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良性病组和健康体检组比较,四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LDH、TPS、CEA和β2-MG水平在NHL中的高度恶性组、中度恶性组、低度恶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LDH、TPS、CEA和β2-MG的检测,对NHL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陈维;魏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管理方式探索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的目标是培养专业技能强、素质水平高、科研创新并重的医学生.研究生的管理方式对研究生的管理工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作者:林伟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穿刺易出现并发症的肺部炎性假瘤的影像学特征

    目的 穿刺易出现并发症的肺部炎性假瘤的影像学特征,为提高CT引导穿刺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15例穿刺导致并发症(A组)及32例未出现并发症(B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比较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A组以女性为主,而B组以男性为主,两组性别构成有统计学差异(P=0.036);A组以青年为主,B组以中年为主,两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A组病程显著短于B组,假瘤体大直径显著大于B组(P=0.033),且CT值显著低于B组(P=0.009).A组以左肺假瘤为主,而B组以右肺稍多,两组好发肺侧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39);A组多数无完整包膜,而B组多数有包膜(P=0.021).A组有纵膈淋巴结肿大患者稍多,而B组大多数无淋巴结肿大(P=0.029).A组多数假瘤呈不规则外形,但B组多数呈圆形或接近圆形,外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A组假瘤多数呈不均匀密度,而B组大多数呈均匀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 对于发病时间较短的青年女性肺部炎性假瘤患者,尤其是发生于左肺、瘤体直径较大、外形不规则、密度不均匀、CT值偏低、包膜不完整,伴有纵膈淋巴结肿大者,应警惕CT引导穿刺所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力;腾云;揭海嫦;林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组织中hTERTmRNA与NF-κB、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程度的妊娠高血压孕妇与正常妊娠孕妇胎盘组织中hTERT及NF-κ.B、survivin的表达,探索妊娠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2013~2014年的在我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共计90例,其中正常孕妇30例,足月轻度子痫前期孕妇30例,足月重度子痫前期孕妇30例,采用定量实时RT-PCR的方法检测胎盘中hTERT mRNA的水平,采用Westemblot对NF-κB、survivin表达量的细胞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与正常孕妇的胎盘组织相比,hTERTmRNA在足月重度子痫前期和足月轻度子痫前期的胎盘组织的表达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孕妇的胎盘组织相比,NF-κ3、survivin在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的表达显著降低,而轻度子痫前期孕妇的胎盘组织Survivin的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hTERTmRNA与NF-κB和Survivin的表达呈负相关系数分别为R1 =-0.793,R2=-0.827,P<0.05.结论 对于轻度子痫和重度子痫的病人,hTERTmRNA表达均显著上升、NF-κB和Survivin的表达均不同程度的下降,推测hTERT及NF-κB和survivin的表达与妊娠高血压的发病过程有密切关系.

    作者:周小娜;刘春城;刘国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食物不耐受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目的 探讨食物不耐受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522例体检者进行研究,抽血检查血脂水平及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比较食物不耐受阳性和阴性人群中高脂血症的发病情况.结果 该组体检者中高脂血症患者158例(30.1%),食物不耐受阳性的检出率为34.7%,181例.食物不耐受阳性组中高脂血症的检出率为41.3%,75例高于食物不耐受阴性组中高脂血症检出率24.3%,83例,x2=16.37,P<0.01;食物不耐受人群中高脂血症的患病风险较高(OR=2.199, 95% CI:1.496~3.234).结论 食物不耐受阳性人群中高脂血症的患病率高于食物不耐受阴性人群,可依据食物不耐受的检测结果进行饮食管理,减少高脂血症的发病.

    作者:江海霞;裘宇容;王从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诊消化内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目的 观察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效果,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本研究从2013年12月~2015年04月期间来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2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之后比较不同治疗方法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24h止血共4例,占6.67%,48h止血共22例,占36.67%,72 h止血共29例,占48.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显效共23例,有效共3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共2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满意共59例,不满意共1例,满意度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应该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可靠,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伟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进展

    术前新辅助化疗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标准化治疗方案,随着新辅助化疗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疗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能无创、及时、准确、有效的评价化疗疗效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等方法,同时对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因子的研究也在迅速开展.现将各种评价方法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刘超;邓智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龄段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手术前后血压与尿杏仁酸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对比不同龄段肾上腺嗜铬细胞瘤(APC)患者手术前后血压与尿杏仁酸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灶直径、病程、血压与24 h尿香草基杏仁酸变化.结果 两组均以女性偏多,但两组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以左侧偏多,但分布同样无统计学差异.老年组病灶直径明显大于中青年组(P=0.003),且老年组病程显著长于中青年组(P=0.026).治疗前,中青年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尿杏仁酸均显著低于老年组.术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尿杏仁酸均较自身术前显著降低,且均以中青年组显著低于老年组.结论 直径偏大、病程较长是老年APC的重要特征;手术可显著降低APC患者血压水平及尿杏仁酸的含量.

    作者:林长煜;邢窕思;郭盛锦;叶珩;黄澄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折叠式人工玻璃体体外缓释小鼠神经生长因子

    目的 通过折叠式人工玻璃体(FCVB)对小鼠神经生长因子(NGF)在体外缓释作用的研究,为FCVB能否建成眼内药物缓释系统提供初步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实验在透皮仪中进行,将4mL浓度为3μg/ml的NGF注入FCVB,浸没于含15 mL无菌水的小烧杯中,收集30 min、1、2、4、8和12 h FCVB外的缓释液,用分光光度法制作NGF溶液标准曲线,并检测样品中NGF的浓度,吸收波长定为280 nm.结果 实验数据显示,FCVB能够缓释NGF,并且缓释浓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长.结论 FCVB能够在体外物理缓释NGF,并且缓释浓度呈时间依赖性增长.此研究为进一步研究FCVB能否建成眼内药物缓释系统提供依据,同时为临床相应疾病的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徐宁;安平;李艳丽;蒋瑶祁;贺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分子影像学杂志

分子影像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