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杜婷;刘兰玉;徐健;卢霞
目的 分析腰大池置管引流脑脊液治疗脊髓空洞症术后皮下囊性积液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7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28例脊髓空洞症术后皮下囊性积液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 9例采用腰穿置管腰大池引流及枕部加压包扎治疗,9例患者采用多次腰穿及枕部加压包扎治疗.结果 腰大池引流治疗组皮下囊性积液消失时间明显短于腰穿组(P<0.05),两组并发症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大池引流及枕部加压包扎治疗脊髓空洞症术后皮下囊性积液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腰穿及枕部加压包扎,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避免了手术修补硬膜带来的二次损伤.
作者:尹乾坤;李俭普;郝志勇;姚庆东;郭志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对医疗护理质量和病区相关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妇科2014年1月~6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前),2014年7月~12月收治的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查房模式,实验组采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比较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前后医疗护理质量和病区相关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后,患者的住院天数、甲级病历病案率、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P.<0.01).结论 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改善了医护患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改进医疗护理质量,有利于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强化专科护理内涵.
作者:庄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胸部CT扫描与X线平片对肺结核及肺癌空洞积液量的测量差异.方法 收集同时进行X线胸片及胸部增强CT扫描确诊空洞并积液的肺结核及肺癌患者患者各36及32例,均在CT引导下行积液穿刺,对比3种测量方法下的积液量差异.结果 结核及癌性空洞患者均表现为胸部增强CT所测得的积液量明显较X线平片多(P<0.05),且穿刺实际所抽出积液量同样较X线平片多(P<0.05),但胸部CT所测积液量与穿刺所得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同一患者在同一时间点,胸部CT增强扫描所测得的空洞积液量更加接近实际体积,提示CT的测量精度更高.
作者:肖力;腾云;揭海嫦;林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脐血中生长激素释放多肽Ghrelin、妊娠特异性β1糖蛋白(Sp1)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的关系.方法 选择不明原因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30例为观察组,正常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脐血中Ghrelin和SP1的含量.结果在观察组新生儿中,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脐血Ghrelin水平(r=-0.215,P=0.041)呈负相关,与脐血SP1水平(r=0.376,P=0.035)呈正相关.在对照组新生儿中,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脐血Ghrelin水平(r=-0.218,P=0.097),与SP1水平(r=-0.225,P=0.099)的关系均不明显.另外,观察组Ghrelin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SP1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水平的Ghrelin,低水平的SP1可能是造成特发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原因.
作者:吴宏;杜婷;刘兰玉;徐健;卢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彩超在基层医院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 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阑尾炎病人150例,术前均使用彩超对病人进行诊断,并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彩超在基层医院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结果 本组150例中,超声检查与手术结果及病理证实相符合145例,超声诊断总符合率96.7%.结论 彩超在基层医院阑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桂琴;白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胆囊癌为常见胆道恶性肿瘤之一,患者早期无特征性症状和表现.因而,提高早期诊断率为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胆囊癌的危险因素和影像学诊断、肿瘤标记物等的早期诊断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彭腊么;彭所明;朱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8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和静脉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每组9例.分别于麻醉前1 h(T0)、麻醉后1 h(T1)、术后24 h(T2)及术后7 d(T3)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两组各时间段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值)及NK细胞(CD16+56+)水平,分析两组麻醉手术后各时间点、各指标与TO时相比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T1时与TO时比较,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及NK细胞(CD16+56+)水平均有所降低,其中A组降低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2时与TO时比较T淋巴细胞(CD3+、CD4+、CD47CD8+)及NK细胞(CD16-56+)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P<0.01,B组P<0.05),组间比较A组下降程度较B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T3时各指标均接近TO水平(P>0.05);各时间点两组患者CD8+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与静脉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均有一过性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而静脉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抑制作用较轻.
作者:金楠;叶少方;高伟;赵年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的重要阶段,对完成医学生培养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3年来笔者在我院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将学生设为主导,以案例中的问题为导向,引导和协助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实现分析问题以及应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张庆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临床上一种较为罕见的胃肠道疾病,本病以胃肠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因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临床上误诊率较高.我科于2014年6月收治典型的EG患者1例,现进行报道,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作者:叶院宁;陆恒;李楠;孙文荣;汪芳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授课模式,翻转课堂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加强了老师与学生课内外学习的互动.本文通过医学本科留学生(英语授课)《对外汉语》课的教学实践分析,分享翻转课堂在医科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并对翻转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对外汉语教学的新思路.
作者:昌敬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复式脉冲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在PCNL术后残留肾结石治疗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3265例行复式脉冲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组为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残留肾结石患者,共计896例,对照组为单纯ESWL治疗肾结石患者,共计2369例.分析两组患者结石治疗的有效率、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等因素.结果 实验组患者进行2次以上ESWL治疗的比例较单纯ESWL治疗组低,结石排出率较单纯ESWL治疗组高.在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肉眼血尿、术后感染、肾脏包膜下或实质内血肿及肾功能不全的比例相当.但是,实验组患者其治疗后发生肾绞痛及形成石街的比例较单纯ESWL治疗组低.结论 复式脉冲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PCNL术后残留结石患者的治疗创伤小、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少,是处理上尿路残留结石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夏明义;吴文起;刘永达;汤凤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东莞市厚街医院肾内科血透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n=25)和对照组(单纯血液透析,n=25).观察两组治疗4周后骨痛、皮肤瘙痒等症状改善及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iPTH)、白细胞介素-6(IL-6)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骨痛、皮肤瘙痒等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磷、iPTH、IL-6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可以明显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iPTH、IL-6水平,改善血透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症状.
作者:肖长长;葛南海;姜惠芳;胡志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为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健康评估、康复治疗及其生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年10月~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资料齐备的39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23项血液生化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构成比(%)统计分析各项指标的异常发生率及主要异常指标间的关联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低于正常参考值发生率≥10%的生化指标有:高密度脂蛋白74.36%、总蛋白56.41%、载脂蛋白B 46.15%、钙46.15%、氯46.15%、钠35.9%、血糖25.64%、白蛋白25.64%、钾25.64%、二氧化碳23.08%、肌酐15.38%、尿酸12.82%;高正常参考值发生率≥10%的生化指标有:低密度脂蛋白20.51%、尿素氮18.75%、肌酐17.95%、血糖15.38%、甘油三酯12.82%;检测结果异常总发生率≥10%的生化指标有:高密度脂蛋白74.36%、总蛋白56.41%、载脂蛋白B 48.71%、钙46.15%、氯46.15%、血糖41.02%、钠35.9%、肌酐33.33%、白蛋白25.64%、钾25.64%、低密度脂蛋白25.64%、二氧化碳23.08%、尿素氮21.88%、尿酸20.51%、甘油三酯12.82%.其中发生异常关联度较高的项目有总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钾、钠、氯、钙等生化指标.结论 对于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应注意其基础性疾病、营养状况及电解质的平衡治疗与照护.
作者:汤海南;陈雪平;林振良;谢立茂;于宗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做薄层CT及MRI扫描,观察三叉神经的跨越岩骨嵴处的解剖学特点找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靠的CT定位的放疗靶点.方法 我们对9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采用17~29 Gy的剂量进行X刀放疗,应用50例患者进行薄层CT研究,扫描层厚为1.25 mm及0.625 mm,同时进行1.25 mm层厚MRI扫描,并进行CT和MRI图象融合研究.结果 结果发现在1.25 mm层厚压迹发现率94%,0.625 mm压迹发现率100%,CT和MRI图象融合发现MRI图象显示的三叉神经穿越岩骨嵴形成的凹陷完全一致,准确率100%.放疗效果有效率为85.26%.结论 三叉神经跨越岩骨嵴处存在压迹,这一骨性标志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放疗的可靠标志点.
作者:郭化东;张本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肺癌是目前死亡率高的的恶性肿瘤,且整体5年生存率偏低.尽管近年来放化疗技术和手术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肺癌的病死率基本保持不变,因此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防一直是近些年恶性肿瘤研究的热点.MicroRNA是一种非编码小分子RNA,可以调控50%以上的蛋白编码基因,且MicroRNA在血液和组织中都很稳定,因此它可以作为肺癌的标志物运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随着MicroRNA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将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
作者:穆颖;许朝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临床上护士发错药、打错针的医疗事故常有发生.为了自动纠正护士的差错,本研究研制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护理系统.该研究在某医院的试点临床科室进行了临床测试,并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护士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护理系统能够显著地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和自动纠正护士的差错,在临床护理信息化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勾成俊;于士坤;彭逢安;程远雄;郝立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描述乳腺癌超声指标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74名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住院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共计194个乳腺癌病灶的超声BI-RADS指标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的肿瘤Ki-67表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94个乳腺癌病灶中,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86.1%,i-67阳性表达123例,阳性表达率63.4%(123/194).单因素分析显示Ki-67阳性表达的乳腺癌肿块中边缘成角、边缘毛刺、内部微钙化、血流丰富指标出现比率高于阴性肿块(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边缘毛刺和血流丰富进入回归模型(P<0.05).结论 乳腺癌超声BI-RADS指标与Ki-67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根据乳腺癌的超声表现初步预测其预后,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郑琼;李胜利;陈琮瑛;王文韬;梁冠男;袁鹰;余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强化心理护理措施对性早熟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 病例选取为2008年1月~ 2014年1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性早熟儿童,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取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强化心理护理,两组患儿同样进行曲普瑞林治疗,采用艾氏儿童行为量表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外显行为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儿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总体而言观察组患儿外显行为问题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性早熟患儿的心理状况,减少患儿的外显行为问题,在性早熟患儿的治疗中有着确切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李丽群;江陵;陈咏莲;巫丽琼;欧常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1月前无明显诱因8d未解大便,伴腹胀、暖气,无腹痛、发热,15d前自觉乏力,食欲减退,发病以来体质量减轻6 kg.肠镜:结肠脾曲粘膜内多量巨噬细胞聚集,内有吞噬物,取活检未找到癌细胞.有糖尿病病史6年,肺结核病史4年.查体:左侧锁骨上触及2个直径约1.5 cm肿大淋巴结,左侧腋窝触及直径约1 cm肿大淋巴结.
作者:姜丽莎;王欣璐;尹吉林;王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DNA病毒,当病毒侵入机体后,结局可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无症状携带者、也可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细胞肝癌.白细胞介素-8作为一种主要的趋化因子,对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细胞有趋化作用,在抗病毒和局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白细胞介素-8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毛学锋;任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