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妇科病区的实践

庄敏

关键词:医护合作, 责任制护理, 工作效率, 医疗护理质量, 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对医疗护理质量和病区相关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妇科2014年1月~6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前),2014年7月~12月收治的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查房模式,实验组采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比较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前后医疗护理质量和病区相关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后,患者的住院天数、甲级病历病案率、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P.<0.01).结论 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改善了医护患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改进医疗护理质量,有利于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强化专科护理内涵.
分子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散装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与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博弈浅析

    目的 寻求更为合理的中药调剂方式,满足患者需求.方法 对前来就诊的中医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结合本院实际,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简便性和教育性五个方面分析散装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和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利弊.结果 散装中药饮片保持了安全、有效、经济的特性,也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但存在质量不稳定,调剂不准确的问题;中药配方颗粒简便,更适应现代生活节奏,但由于疗效不确定缺乏安全性、有效性,也不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小包装中药饮片保持了中医药特色,安全性、有效性有保障,但存在价格偏高,不方便携带,拆包繁琐等问题.结论 三种调剂方式各有利弊,应该扬长避短、互相补充,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张力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脊柱外科术中合理安置体位与压疮预防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脊柱手术病人术中正确安置体位与体位保护对机体的影响及防护措施.方法 对我院115例不同年龄段脊柱外科手术病人手术体位正确摆放,加强受压部位的护理及保护.结果 115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发生压疮.结论 合理的体位安置和体位保护可以减少病人的不适,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作者:潘婕;吴伟东;侯文进;刘芳;龙艳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8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和静脉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每组9例.分别于麻醉前1 h(T0)、麻醉后1 h(T1)、术后24 h(T2)及术后7 d(T3)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两组各时间段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值)及NK细胞(CD16+56+)水平,分析两组麻醉手术后各时间点、各指标与TO时相比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T1时与TO时比较,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及NK细胞(CD16+56+)水平均有所降低,其中A组降低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2时与TO时比较T淋巴细胞(CD3+、CD4+、CD47CD8+)及NK细胞(CD16-56+)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P<0.01,B组P<0.05),组间比较A组下降程度较B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T3时各指标均接近TO水平(P>0.05);各时间点两组患者CD8+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与静脉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均有一过性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而静脉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抑制作用较轻.

    作者:金楠;叶少方;高伟;赵年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强化降压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并高血压病的疗效

    目的 探讨强化降压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伴高血压病的治疗中对患者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入院的64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标准降压组)则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强化降压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硝酸甘油针进行强化降压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32例中显效15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无死亡病例,总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32例中显效7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65.63%(21/3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2,P<0.01).观察组中有2例出现低血压反应,经相应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 对患者进行强化降压能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邹双近;张保红;林添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内毒素血症是临床上为常见的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由于革兰氏阴性细菌释放大量的内毒素进入血液引起,其中心肌损伤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其机制目前并不明确.近年来针对内毒素血症心脏损害的机制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的研究方向有:炎症因子调控、心肌能量代谢、心肌细胞凋亡及微血管功能障碍.本文就目前关于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为今后研究和临床治疗内毒素血症心脏损伤提供新的方向和理论依据.

    作者:唐利玲;唐靖;古妙宁;梁佳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IL-8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DNA病毒,当病毒侵入机体后,结局可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无症状携带者、也可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细胞肝癌.白细胞介素-8作为一种主要的趋化因子,对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细胞有趋化作用,在抗病毒和局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白细胞介素-8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毛学锋;任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宫颈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测2013年6月~2014年9月就诊于我院的32例宫颈癌患者病灶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5例及20例正常宫颈,记录图像及测量相关数值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32例宫颈癌患者,有5例诊断为良性,5例CIN患者中,有2例诊断为恶性,对于20正常宫颈中有3例诊断为恶性,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宫颈癌的敏感度84.37%、特异度80%、准确度82.4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在宫颈癌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具有临床推广意义,但是超声弹性成像在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的评分中存在交叉,由于样本量的限制,需更大的样本量进行验证.同时超声弹性成像有望用于宫颈癌化疗效果的评价以及在临床分期中提供客观的依据.

    作者:范维;刘双双;脱淑梅;陈小芸;郭钰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房颤动治疗进展

    近年来,新型抗凝药物的不断出现和和射频消融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治疗地位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有创治疗在给房颤患者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倍受争议,房颤治疗究竟该如何选择目前尚缺乏统一标准.病因防治无疑是房颤治疗的基础,但并非所有患者均能消除其病因存在,而治疗的基础是对其发病机制的理解.本文在概述房颤病因和发病机制基础上阐述其治疗.

    作者:丁绍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全身淋巴结组织胞浆菌病PET/CT误诊为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1月前无明显诱因8d未解大便,伴腹胀、暖气,无腹痛、发热,15d前自觉乏力,食欲减退,发病以来体质量减轻6 kg.肠镜:结肠脾曲粘膜内多量巨噬细胞聚集,内有吞噬物,取活检未找到癌细胞.有糖尿病病史6年,肺结核病史4年.查体:左侧锁骨上触及2个直径约1.5 cm肿大淋巴结,左侧腋窝触及直径约1 cm肿大淋巴结.

    作者:姜丽莎;王欣璐;尹吉林;王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大肠埃希菌引起阑尾炎所致腹壁坏死性筋膜炎CT影像学分析:附1例报告

    目的 对大肠埃希菌引起阑尾炎所致腹壁坏死性筋膜炎案例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总结1例由盲肠癌侵犯阑尾,由大肠埃希菌感染引起腹壁坏死性筋膜炎的影像学、组织细胞学、及病理学综合分析.结果 该病例CT平扫表现为全腹壁弥漫性水肿,皮下广泛性积气,腰大肌脓肿,增强后呈环形强化,盲肠管壁不规则增厚,阑尾包绕其中,阑尾远端增粗、短缩,增强后明显强化,阑尾周围炎性渗出,取腹壁脓液细菌培养为大肠埃希菌,经肠镜及病理检查,证实盲肠腺癌,阑尾开口闭塞,经临床有效治疗后复查,腹壁脓肿、皮下积气明显减少.结论 对于大肠埃希菌继发引起阑尾炎所致腹壁坏死性筋膜炎,应根据腹壁坏死性筋膜炎症状、体征及特点早期做出诊断,采取正确的检查方法,了解病变的范围及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及时、准备的信息.

    作者:林坚全;冯秀珍;黄强钦;许晓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32例脑室外引流术加尿激酶脑室注入溶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体会

    目的 应用脑室外引流术加尿激酶脑室注入溶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临床体会研究.方法 以本院本科2012年2月~2014年10月期间住院的32例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行侧脑室外引流术加尿激酶脑室注入溶血肿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总结临床经验.结果 32例患者中,5例(15.63%)患者术后死亡;10例(31.25%)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17例(53.13%)生活可自理.死亡原因分析为:1例患者术后出现颅内感染死亡,2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患者脑室积血进行性扩张死亡,1例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破日脑室患者早期应用脑室外引流术加尿激酶脑室注入术溶血种治疗,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孟强;黄耿滨;徐冉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39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23项血液生化检测指标分析

    目的 为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健康评估、康复治疗及其生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年10月~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资料齐备的39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23项血液生化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构成比(%)统计分析各项指标的异常发生率及主要异常指标间的关联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低于正常参考值发生率≥10%的生化指标有:高密度脂蛋白74.36%、总蛋白56.41%、载脂蛋白B 46.15%、钙46.15%、氯46.15%、钠35.9%、血糖25.64%、白蛋白25.64%、钾25.64%、二氧化碳23.08%、肌酐15.38%、尿酸12.82%;高正常参考值发生率≥10%的生化指标有:低密度脂蛋白20.51%、尿素氮18.75%、肌酐17.95%、血糖15.38%、甘油三酯12.82%;检测结果异常总发生率≥10%的生化指标有:高密度脂蛋白74.36%、总蛋白56.41%、载脂蛋白B 48.71%、钙46.15%、氯46.15%、血糖41.02%、钠35.9%、肌酐33.33%、白蛋白25.64%、钾25.64%、低密度脂蛋白25.64%、二氧化碳23.08%、尿素氮21.88%、尿酸20.51%、甘油三酯12.82%.其中发生异常关联度较高的项目有总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钾、钠、氯、钙等生化指标.结论 对于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应注意其基础性疾病、营养状况及电解质的平衡治疗与照护.

    作者:汤海南;陈雪平;林振良;谢立茂;于宗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强化心理护理对性早熟患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和研究强化心理护理措施对性早熟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 病例选取为2008年1月~ 2014年1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性早熟儿童,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取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强化心理护理,两组患儿同样进行曲普瑞林治疗,采用艾氏儿童行为量表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外显行为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儿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总体而言观察组患儿外显行为问题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性早熟患儿的心理状况,减少患儿的外显行为问题,在性早熟患儿的治疗中有着确切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李丽群;江陵;陈咏莲;巫丽琼;欧常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三叉神经岩骨嵴压迹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目的 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做薄层CT及MRI扫描,观察三叉神经的跨越岩骨嵴处的解剖学特点找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靠的CT定位的放疗靶点.方法 我们对9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采用17~29 Gy的剂量进行X刀放疗,应用50例患者进行薄层CT研究,扫描层厚为1.25 mm及0.625 mm,同时进行1.25 mm层厚MRI扫描,并进行CT和MRI图象融合研究.结果 结果发现在1.25 mm层厚压迹发现率94%,0.625 mm压迹发现率100%,CT和MRI图象融合发现MRI图象显示的三叉神经穿越岩骨嵴形成的凹陷完全一致,准确率100%.放疗效果有效率为85.26%.结论 三叉神经跨越岩骨嵴处存在压迹,这一骨性标志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放疗的可靠标志点.

    作者:郭化东;张本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血透患者肾性骨病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东莞市厚街医院肾内科血透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n=25)和对照组(单纯血液透析,n=25).观察两组治疗4周后骨痛、皮肤瘙痒等症状改善及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iPTH)、白细胞介素-6(IL-6)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骨痛、皮肤瘙痒等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磷、iPTH、IL-6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可以明显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iPTH、IL-6水平,改善血透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症状.

    作者:肖长长;葛南海;姜惠芳;胡志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MicroRNAs在肺癌发病和诊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肺癌是目前死亡率高的的恶性肿瘤,且整体5年生存率偏低.尽管近年来放化疗技术和手术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肺癌的病死率基本保持不变,因此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防一直是近些年恶性肿瘤研究的热点.MicroRNA是一种非编码小分子RNA,可以调控50%以上的蛋白编码基因,且MicroRNA在血液和组织中都很稳定,因此它可以作为肺癌的标志物运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随着MicroRNA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将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

    作者:穆颖;许朝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腰大池引流治疗脊髓空洞症术后皮下囊性积液的效果

    目的 分析腰大池置管引流脑脊液治疗脊髓空洞症术后皮下囊性积液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7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28例脊髓空洞症术后皮下囊性积液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 9例采用腰穿置管腰大池引流及枕部加压包扎治疗,9例患者采用多次腰穿及枕部加压包扎治疗.结果 腰大池引流治疗组皮下囊性积液消失时间明显短于腰穿组(P<0.05),两组并发症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大池引流及枕部加压包扎治疗脊髓空洞症术后皮下囊性积液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腰穿及枕部加压包扎,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避免了手术修补硬膜带来的二次损伤.

    作者:尹乾坤;李俭普;郝志勇;姚庆东;郭志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于“翻转课堂”的医科大学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研究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授课模式,翻转课堂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加强了老师与学生课内外学习的互动.本文通过医学本科留学生(英语授课)《对外汉语》课的教学实践分析,分享翻转课堂在医科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并对翻转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对外汉语教学的新思路.

    作者:昌敬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妇科病区的实践

    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对医疗护理质量和病区相关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妇科2014年1月~6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前),2014年7月~12月收治的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查房模式,实验组采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比较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前后医疗护理质量和病区相关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后,患者的住院天数、甲级病历病案率、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P.<0.01).结论 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改善了医护患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改进医疗护理质量,有利于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强化专科护理内涵.

    作者:庄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胸部CT扫描与X线平片对肺结核及肺癌空洞积液量的测量差异

    目的 对比胸部CT扫描与X线平片对肺结核及肺癌空洞积液量的测量差异.方法 收集同时进行X线胸片及胸部增强CT扫描确诊空洞并积液的肺结核及肺癌患者患者各36及32例,均在CT引导下行积液穿刺,对比3种测量方法下的积液量差异.结果 结核及癌性空洞患者均表现为胸部增强CT所测得的积液量明显较X线平片多(P<0.05),且穿刺实际所抽出积液量同样较X线平片多(P<0.05),但胸部CT所测积液量与穿刺所得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同一患者在同一时间点,胸部CT增强扫描所测得的空洞积液量更加接近实际体积,提示CT的测量精度更高.

    作者:肖力;腾云;揭海嫦;林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分子影像学杂志

分子影像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