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igasure在经腹宫颈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梁岚;赵仁峰;黄伟龙

关键词: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 宫颈癌, 手术
摘要:目的 评价Ligasure在经腹宫颈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01~2015-10收治的宫颈癌Ⅰa2~Ⅱa期并行经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193例,其中采用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组(观察组)98例,采用传统缝扎技术组(对照组)95例,对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淋巴引流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淋巴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用于经腹宫颈癌根治术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淋巴引流量,具有安全可靠和体内无残留异物的优点,可取代传统的缝扎止血方法.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东兴市儿童血铅水平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东兴市1~7岁儿童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3-01~ 2015-12在东兴市妇幼保健院就诊且在东兴市居住超过1年的1~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进行选样,以问卷调查方式对个人情况、家庭生活环境、有无临床症状及末梢血行血铅测定等4项指标进行调查.结果 入选的1 015例儿童中,血铅均值为(81.16±19.47) μg/L,≥100μg/L者59例(占5.81%).血铅水平分布以工业区儿童血铅高,其次为东兴市中心城区、城郊区,低为农村.经多元回归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居住在电视机厂、加油站、汽车修理厂附近及新建住房等环境是影响儿童血铅水平的危险因素.结论 东兴市1~7岁儿童血铅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血铅水平在正常中高值时儿童即已出现较多类似铅中毒临床症状,应早期予积极驱铅治疗.

    作者:李定锋;张海霞;黄朝贵;覃枢明;钟文权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强化免疫抑制联合脐血输注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强化免疫抑制联合脐血输注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该院1998-06~ 2015-09诊断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54例,按有无加用CTX及输注脐血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患者均采用兔抗人胸腺免疫球蛋白(ATG)+环孢素A(CsA)+环磷酰胺(CTX)+脐血输注的方案:ATG 3.5 mg/(kg·d)D1~D5,CsA 3 ~5 mg/(kg·d).CTX总量75 mg/kg,D2~D3,脐血在ATG使用后第3~5天(其中1d)输注.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ATG+ CsA的方案,ATG 3.5 mg/(kg·d)D1~D5,CsA 3 ~5 mg/(kg·d).结果 治疗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6(7 ~28)d,血小板计数>20×109/L的中位时间为46(12 ~ 132)d,感染发生率60%,感染病死率13%.经过中位28(1.2 ~176)个月的随访,总生存率为77.0%,无病存活率为66.7%.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的中位时间为21(3~42)d,血小板计数>20 × 109/L的中位时间为56(12~ 102)d,感染发生率67%,感染病死率17%.经过中位20(0.9~118)个月的随访,总生存率为70.8%,无病存活率为62.5%.治疗组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感染发生率、病死率、总有效率及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免疫抑制治疗联合脐血输注,与标准ATG+ CsA方案相比,骨髓空虚期短,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缩短,治疗相关副作用、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未增加.

    作者:黎宇苗;王顺清;张玉平;莫文健;王彩霞;许世林;周铭;毛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疾病之一,现研究表明早产儿BPD与遗传因素、肺发育不成熟、氧中毒、机械通气肺损伤、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主要以预防为主,尚无特殊治疗方法.现主要就BPD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姜立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学文献综述写作的技巧和基本要求

    目的 指导提高广大医学专业人员医学文献综述的写作水平.方法 针对部分作者医学文献综述写作存在的问题以授课和讲解的方式重点、简明扼要地介绍文献综述写作的技巧和基本要求.结果 写好文献综述必须要做好:(1)选好题、选准题;(2)检索、阅读、收集、分析大量新的有价值的文献;(3)文献综述不能光是别人文献资料的堆积,必须有作者自己的内容充实和自己观点的评述.(4)文献综述写作必须规范.结论 文献综述是提高医学专业人员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京虹;黄晓红;潘洪平;韦颖;吕文娟;蓝斯琪;韦所苏;刘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诊治性发育异常11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性发育异常(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DSD)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家医院2009-01~2015-10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或)腹腔镜探查术、病理确诊的11例DSD患者及术后激素替代治疗效果.结果 11例患者中6例为46,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1例混合性腺发育不全,1例完全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AIS),2例不完全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PAIS),1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11例中有1例为21-羟化酶缺乏,1例病理诊断为性腺母细胞瘤,2例考虑肿瘤细胞,不能确定1例.人工周期维持月经5例.结论 对于DSD患者尽可能早期诊断及选择治疗,避免按“不孕症”误治.

    作者:秦海霞;刘强;刘华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人工肝技术在重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重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易导致产妇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病死率高.传统内科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应用人工肝技术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该文对人工肝技术在重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莫祖聪;黄寨;秦文波;黄鹏;陆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采用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03~ 2014-03该院妇产科收治的64例PCOS合并不孕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分别给予B超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术治疗和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黄体生成素(LH)、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而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FSH稍上升,雌二醇(E2)稍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妊娠率、自然排卵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流产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PCOS合并不孕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妊娠率高,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晓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与全胃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与全胃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2-11 ~2014-11收治的食管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全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观察组行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胸胃综合征、肺部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胃排空障碍、胃食管反流等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观察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15.6±3.4)个]显著多于对照组[(12.8 ±2.6)个](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胸胃综合征、肺部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胃排空障碍、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分别为23.7%、36.8%、26.3%、28.9%、28.9%,观察组为5.3%、15.8%、7.9%、7.9%、1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全胃代食管吻合术比较,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食管癌能更有效地清扫淋巴结,减少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作者:于苗子;刘朋涛;许海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肺癌伴变异性心绞痛一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8岁,因肺腺癌术后8月余入院,患者诉8个月前因体检行胸部CT检查,提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结节,考虑肿瘤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两肺下叶外基底段结节,胸膜下异常密度影,性质待定(炎症?转移?),于2015-10-29在我院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下右下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右下肺)腺泡状腺癌,送检肺组织以及支气管残端均未见癌残留.肺门淋巴结3/26转移.查体:功能状态评分(PS)0分,生命征平稳,神情精神可,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侧胸壁见长度为8 cm陈旧性手术瘢痕,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下腹部见长度为10 cm陈旧手术瘢痕,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郭红云;冯国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该院收治的8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手术,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个数、输血例数、排气时间、尿管留置天数、住院天数、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宫颈癌,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改善预后、安全可行、疗效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梁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卵巢手术采用不同缝合方法对卵巢分泌性激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残留卵巢皮质采用2种不同的缝合止血方法对术后卵巢分泌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单侧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60例施行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手术,应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A组30例术中创面采用基底部连续U型缝合法,B组30例采用囊外连续缝合法.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分别抽外周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对两组以上指标进行比较,以评判不同缝合方法对卵巢分泌性激素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E2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FSH、LH较术前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E2水平较术前稍升高,FSH、LH较术前稍降低,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B组对卵巢激素的影响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中无论采用基底部连续U型缝合或囊外连续缝合法止血法,在术后3个月内均对卵巢分泌性激素造成影响,尤以囊外连续缝合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所有患者卵巢分泌性激素的功能在术后3个月内可恢复正常.

    作者:刘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网膜素-1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网膜素-1主要由内脏脂肪分泌,是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及舒张血管作用的新型脂肪因子.研究发现其在心血管疾病、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肥胖症等患者体内表达较正常人群降低,而在有氧运动和体重减轻后表达升高.网膜素-1未来可能成为防治心血管相关疾病的新靶点.

    作者:蒋凌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该文就同型半胱氨酸自身特性、代谢途径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致病机制、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韦世文;韦玉鲁;覃维含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协议护理在预防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出口处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应用协议护理对导管出口处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5-01~ 2015-12居家腹膜透析患者320例为观察组,实施协议护理,另选取2014-01~2014-12 240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导管出口处感染情况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导管出口处感染发生率为3.13%,腹膜炎发生率为3.75%,对照组导管出口处感染发生率为14.58%,腹膜炎发生率为8.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50%,对照组为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议护理应用于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效果满意,对导管出口处感染具有预防作用,可控制腹膜炎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尹燕;邱敏智;王利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King互动达标理论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门诊督导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King互动达标理论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门诊督导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10-01~2015-11-30在该院结核门诊治疗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50例为观察组,取2015-08-01~2015-09-30在该院结核门诊治疗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43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2HREZ/4HR方案治疗、全程督导方式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督导方式进行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King互动达标理论进行督导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第2个月末及第5个月末痰菌转阴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结核病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包括服药依从性、定期复查、健康生活方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月末痰菌转阴49例(98%),高于对照组35例(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月末痰菌转阴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结核病感染率均为0.结论 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门诊督导管理中应用King互动达标理论,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2月末痰菌阴转率及治疗效果.

    作者:韦柳迎;赵红;朱凤梅;黄利雪;韦小英;唐玉秀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CD71在IgA肾病肾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关系

    目的 研究CD71在人类IgA肾病肾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及与IgA肾病临床病理关系,分析其作为IgA肾病病理和预后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该院180例肾穿刺活检为IgA肾病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IgA肾病半定量评分等方法检测IgA肾病组肾组织中CD71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CD71与病理严重程度及临床的相关性.结果 (1)在IgA肾病组,CD7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CD71的表达强度随肾组织病理损害加重而增强;(2)IgA肾病肾组织中CD71表达量与IgA肾病组织学半定量评分法中的系膜细胞增生指数(MsHI)和系膜基质增多指数(MsMI)呈正相关(P<0.05);(3)IgA肾病肾组织中CD71的表达量与患者的蛋白尿水平呈正相关,与肌酐清除率水平呈负相关(P<0.05),而与患者血尿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D71在IgA肾病不同病理肾组织表达不同,随病理损害的加重而增强,且CD71的表达与反应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多指数相关,提示CD71与系膜细胞增殖关系密切;另外,CD71表达量与蛋白尿呈正相关,与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提示其与IgA肾病肾功下降及预后不良有关.因此,肾组织CD71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该症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生物学标记物之一.

    作者:谢莹;易韦;查艳;林鑫;黄平;杨迎春;袁静;曾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合并高血压(HT)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08~ 2015-09确诊的OSAHS患者157例,其中血压正常者为单纯OSAHS组57例,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为OSAHS+HT组100例,以正常人15名作为对照组.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检查,观察指标包括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LSaO2)及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等;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结果 血清TNF-α:OSAHS组、OSAHS+ HT组较对照组增高(P均<0.05),OSAHS+ HT组较OSAHS组增高(P<0.05).MSaO2和LSaO2:OSAHS组、OSAHS+ HT组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就诊收缩压和舒张压:OSAHS组、OSAHS+ HT组均较对照组增高(P均<0.05),OSAHS +HT组较OSAHS组增高(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OSAHS组和OS-AHS +HT组AHI与rNF-α呈显著正相关(P<0.05),AHI、TNF-α与MSaO2和LSaO2均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结论 OSAHS及OSAHS合并HT的发生均可能与炎症因子TNF-α水平增高有关.

    作者:梁大华;谢宇萍;刘建红;王武;韦彩周;蒋丽君;雷志坚;梁碧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品行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品行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10 ~2016-05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童心理门诊就诊后确诊为ADHD的患儿56例,对照组为分层随机抽取的南宁市某小学在读的健康儿童74名.分别对两组儿童家长进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B-MA)和Cornners父母问卷(PSQ)评估.结果 (1)ADHD患儿与对照组儿童在品行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2)不同多动类型的ADHD儿童在儿童行为问卷各维度及总量表上无显著差异(P>0.05).(3)ADHD患儿组父母教养方式中溺爱性和专制性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民主性因子得分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不同多动类型的ADHD儿童在父母教育方式各维度及总量表上无显著差异(P>0.05).(5)小学低年级儿童各种行为问题与家庭教养方式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1)ADHD儿童与对照组儿童品行和父母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2)ADHD儿童家庭存在不良的养育方式.(3)儿童品行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不一致性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相关性.

    作者:雷灵;郑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观察急性肾衰竭(ARF)患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PRB)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该院2006-01 ~2016-01收治的84例ARF患者为研究样本,均行PRB病理诊断,比较PRB术前及术后病理对ARF病因判断的准确性,记录PRB后治疗方案的调整情况以及治愈率,并对实施PRB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 84例ARF患者在PRB前明确病因60例,占71.43%.与术后病理对照,60例患者中56例判断正确,正确率为93.33%.PRB前未知病因24例,经PRB明确21例,分别为肾小管病变12例,急性间质性肾炎7例,新月体肾炎2例.PRB后病因明确81例,占96.43%,与PRB前病因诊断率(71.43%)比较显著增高(x2=19.461,P<0.01).PRB病理诊断后40例未调整治疗方案,34例调整治疗方案,10例改为其他治疗,如肿瘤所致ARF配合抗肿瘤干预,增生硬化性肾炎给予长期血透以及血管内瘘成形术干预.1个月后治愈患者49例,占58.33%.PRB后出现轻度并发症2例,表现为轻度肉眼血尿,未经干预自行缓解;重度并发症1例,有重度肉眼血尿,血色素较术前降低10 g/L.并发症发生率为3.57%.结论 ARF患者病因的准确判断是临床治疗的基本前提,实施PRB可显著提高病因诊断率,根据活检病理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可使临床获益,且PRB实施的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清华;谢寿城;薛少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固定矫治技术结合微种植体支抗矫治成年女性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初步探讨

    目的 初步探讨固定矫治技术结合微种植体支抗矫治成年女性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颅颌牙面结构变化.方法 选择10例成年女性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年龄18 ~39(24.1±5.98)岁,尖牙、磨牙完全近中关系,ANB角平均-6.46°,SN-MP角平均33.47°.用固定矫治技术结合下颌颊棚区微种植体支抗进行矫治,并辅助舌肌进行功能训练.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变化值进行两样本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 10例成年女性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矫治后SNA角、ANB角、H角、上下唇突距差(Lip-Diff)增大,SNB角、U1-NA角、APDI及LL-Sn ⊥ FH值减少,矫治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定矫治技术结合下颌颊棚区微种植体支抗并配合舌肌功能训练可大幅内收下牙列,有效控制下颌平面高度,协调骨性Ⅲ类错(牙合)上下颌骨矢状向不调,改善成人女性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咬(牙合)异常及侧貌美观.

    作者:周嫣;黄敏方;方志欣;张大灵;林宝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