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比较

梁洁

关键词:腹腔镜, 开腹手术, 宫颈癌,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该院收治的8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手术,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个数、输血例数、排气时间、尿管留置天数、住院天数、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宫颈癌,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改善预后、安全可行、疗效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肝技术在重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重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易导致产妇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病死率高.传统内科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应用人工肝技术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该文对人工肝技术在重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莫祖聪;黄寨;秦文波;黄鹏;陆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球囊探查加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与凝血酶胸膜腔粘连术治疗难治性气胸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球囊探查加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与凝血酶胸膜腔粘连术治疗难治性气胸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呼吸内科2006-01 ~ 2016-04经胸腔穿刺及胸腔置管引流术、负压吸引等措施7~14d后自发性气胸仍未愈合的难治性气胸患者71例,接受球囊探查加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26例,凝血酶胸膜腔粘连术45例(两法重合4例),比较两种方法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球囊探查加封堵术组成功率为69.2%(18/26),凝血酶胸膜腔粘连术组成功率为48.9% (22/45);球囊探查加封堵术组有效率为84.6%(22/26),凝血酶胸膜腔粘连术组有效率为71.1%(32/45).球囊探查加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组疗效优于凝血酶胸膜腔粘连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难治性气胸均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全身情况差、肺功能明显减退以及不愿接受手术者,但球囊探查加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疗效优于凝血酶胸膜腔粘连术.

    作者:王智勇;郑勋伯;陈志斌;陈黎仙;陈朝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噻托溴铵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已经确诊的50例COPD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用噻托溴铵联合NAC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治疗,疗程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耐量、生活质量、急性加重次数.结果 治疗组肺功能、运动耐量、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与对照组相比较各项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应用噻托溴铵联合NAC可以更好地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增强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次数.

    作者:彭美华;张媚霞;孙志芬;曲桂红;孙树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Ligasure在经腹宫颈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评价Ligasure在经腹宫颈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01~2015-10收治的宫颈癌Ⅰa2~Ⅱa期并行经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193例,其中采用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组(观察组)98例,采用传统缝扎技术组(对照组)95例,对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淋巴引流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淋巴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用于经腹宫颈癌根治术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淋巴引流量,具有安全可靠和体内无残留异物的优点,可取代传统的缝扎止血方法.

    作者:梁岚;赵仁峰;黄伟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肺癌伴变异性心绞痛一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8岁,因肺腺癌术后8月余入院,患者诉8个月前因体检行胸部CT检查,提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结节,考虑肿瘤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两肺下叶外基底段结节,胸膜下异常密度影,性质待定(炎症?转移?),于2015-10-29在我院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下右下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右下肺)腺泡状腺癌,送检肺组织以及支气管残端均未见癌残留.肺门淋巴结3/26转移.查体:功能状态评分(PS)0分,生命征平稳,神情精神可,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侧胸壁见长度为8 cm陈旧性手术瘢痕,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下腹部见长度为10 cm陈旧手术瘢痕,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郭红云;冯国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清蛋白磷酸酯酶2A水平测定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血清蛋白磷酸酯酶2A(PP2A)的水平及活性变化,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就诊的32例宫颈癌患者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sHPV)感染者30例,同期选取体检健康女性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入组对象PP2A水平,并通过酶活性测定试剂盒对PP2A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hsHPV组和宫颈癌组血清PP2A水平及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宫颈癌组PP2A水平及活性显著低于hsHPV组(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血清PP2A表达水平和酶活性均下降,PP2A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宫颈癌的实验室检查潜在标志物.

    作者:范琳;余彩明;杨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我院2013~2014年儿科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为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目标性监测对2013-04~2014-03入住儿科新生儿病房出生在28 d内的新生儿开展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分析.结果 1 540例新生儿中,发生医院感染46例,发病率为2.99%.医院感染常见的部位为呼吸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住院时间、出生体重、实施机械通气、气管插管、留置胃管静脉高营养治疗、输血、腰穿等因素与医院感染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1 000 g、住院时间>7d和实施机械通气是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高,极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是重点监测对象,减少侵袭性操作,缩短住院天数,将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茹健;范雪娇;谢培彦;陈解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King互动达标理论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门诊督导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King互动达标理论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门诊督导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10-01~2015-11-30在该院结核门诊治疗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50例为观察组,取2015-08-01~2015-09-30在该院结核门诊治疗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43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2HREZ/4HR方案治疗、全程督导方式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督导方式进行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King互动达标理论进行督导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第2个月末及第5个月末痰菌转阴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结核病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包括服药依从性、定期复查、健康生活方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月末痰菌转阴49例(98%),高于对照组35例(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月末痰菌转阴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结核病感染率均为0.结论 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门诊督导管理中应用King互动达标理论,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2月末痰菌阴转率及治疗效果.

    作者:韦柳迎;赵红;朱凤梅;黄利雪;韦小英;唐玉秀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多功能保留颈清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多功能保留颈清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03 ~2014-11该院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改良颈清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多功能保留颈清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病例,颈部外观正常,恢复良好.术后随访,2年内无复发与死亡病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多功能保留颈清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能够有效保留耳廓区、颈部、锁骨上区的感觉,根治肿瘤,具有合理性、可行性,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林;邓伟;劳景茂;余居殿;韦小波;罗永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该院收治的8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手术,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个数、输血例数、排气时间、尿管留置天数、住院天数、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宫颈癌,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改善预后、安全可行、疗效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梁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协议护理在预防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出口处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应用协议护理对导管出口处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5-01~ 2015-12居家腹膜透析患者320例为观察组,实施协议护理,另选取2014-01~2014-12 240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导管出口处感染情况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导管出口处感染发生率为3.13%,腹膜炎发生率为3.75%,对照组导管出口处感染发生率为14.58%,腹膜炎发生率为8.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50%,对照组为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议护理应用于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效果满意,对导管出口处感染具有预防作用,可控制腹膜炎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尹燕;邱敏智;王利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全麻鼻咽部病理活检术在诊断黏膜下型鼻咽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麻鼻咽部病理活检术对诊断黏膜下型鼻咽癌的意义.方法 对8例在门诊做过3次以上常规局麻鼻内镜鼻咽部病理活检术未能确诊的疑似鼻咽癌患者,改用气管内插管进行全身麻醉行鼻内镜鼻咽部病理活检术.结果 8例患者在改用全麻鼻内镜鼻咽部病理活检术后均确诊为鼻咽癌.结论 对于常规局麻确诊困难的部分黏膜下型鼻咽癌患者,建议行全麻鼻咽部病理活检术以提高确诊率.

    作者:覃扬达;翁敬锦;王勇利;韦海明;杨涌;孙金杰;司勇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诊治性发育异常11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性发育异常(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DSD)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家医院2009-01~2015-10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或)腹腔镜探查术、病理确诊的11例DSD患者及术后激素替代治疗效果.结果 11例患者中6例为46,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1例混合性腺发育不全,1例完全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AIS),2例不完全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PAIS),1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11例中有1例为21-羟化酶缺乏,1例病理诊断为性腺母细胞瘤,2例考虑肿瘤细胞,不能确定1例.人工周期维持月经5例.结论 对于DSD患者尽可能早期诊断及选择治疗,避免按“不孕症”误治.

    作者:秦海霞;刘强;刘华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学文献综述写作的技巧和基本要求

    目的 指导提高广大医学专业人员医学文献综述的写作水平.方法 针对部分作者医学文献综述写作存在的问题以授课和讲解的方式重点、简明扼要地介绍文献综述写作的技巧和基本要求.结果 写好文献综述必须要做好:(1)选好题、选准题;(2)检索、阅读、收集、分析大量新的有价值的文献;(3)文献综述不能光是别人文献资料的堆积,必须有作者自己的内容充实和自己观点的评述.(4)文献综述写作必须规范.结论 文献综述是提高医学专业人员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京虹;黄晓红;潘洪平;韦颖;吕文娟;蓝斯琪;韦所苏;刘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与全胃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与全胃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2-11 ~2014-11收治的食管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全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观察组行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胸胃综合征、肺部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胃排空障碍、胃食管反流等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观察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15.6±3.4)个]显著多于对照组[(12.8 ±2.6)个](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胸胃综合征、肺部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胃排空障碍、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分别为23.7%、36.8%、26.3%、28.9%、28.9%,观察组为5.3%、15.8%、7.9%、7.9%、1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全胃代食管吻合术比较,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食管癌能更有效地清扫淋巴结,减少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作者:于苗子;刘朋涛;许海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采用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03~ 2014-03该院妇产科收治的64例PCOS合并不孕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分别给予B超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术治疗和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黄体生成素(LH)、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而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FSH稍上升,雌二醇(E2)稍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妊娠率、自然排卵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流产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PCOS合并不孕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妊娠率高,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晓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插管导入器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插管导入器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插管导入器组(A组)和直接喉镜组(B组).A组采用插管导入器辅助气管插管,B组直接喉镜下直视气管插管.记录并比较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 min(T3)、气管插管后5 min(T4)各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两组的插管时间和成功率,观察插管后有无咽喉口腔黏膜损伤、牙齿牙龈损伤、咽喉疼痛以及声音嘶哑等并发症发生.结果 两组在T2、T3时间点的MAP、HR均明显高于插管前(P<0.05);且B组较A组明显升高(P<0.05);A组插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短于或低于B组(P<0.05).结论 插管导入器辅助气管插管比直接喉镜更能有效地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对提高老年患者全麻诱导和气管插管期间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龙平;刘颖;房明;吴万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清MMP-9及IL-35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白细胞介素-35(IL-35)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ACI)患者44例(ACI组)及同期正常人40名(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MMP-9和IL-35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IL-3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MMP-9和IL-35可能在急性脑梗死缺血性炎性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燕华;韦俊杰;范秉林;李晓峰;封浑;韦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枸缘酸他莫昔芬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价值评估

    目的 评估枸缘酸他莫昔芬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12-01 ~ 2014-12间276例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48例,采用枸缘酸他莫昔芬、维生素E、三磷酸腺苷二钠治疗,对照组128例单纯采用维生素E和三磷酸腺苷二钠治疗,经过3个月的治疗周期后,观察患者的精子参数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精子参数在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每次精子总数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均比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每次射精精子总数低于对照组,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枸缘酸他莫昔芬能够改善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参数,但对精子总数的提高没有对照组明显,临床中对于少精子症患者的使用值得进一步商榷.

    作者:李刚;陈伟斌;刘晃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观察急性肾衰竭(ARF)患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PRB)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该院2006-01 ~2016-01收治的84例ARF患者为研究样本,均行PRB病理诊断,比较PRB术前及术后病理对ARF病因判断的准确性,记录PRB后治疗方案的调整情况以及治愈率,并对实施PRB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 84例ARF患者在PRB前明确病因60例,占71.43%.与术后病理对照,60例患者中56例判断正确,正确率为93.33%.PRB前未知病因24例,经PRB明确21例,分别为肾小管病变12例,急性间质性肾炎7例,新月体肾炎2例.PRB后病因明确81例,占96.43%,与PRB前病因诊断率(71.43%)比较显著增高(x2=19.461,P<0.01).PRB病理诊断后40例未调整治疗方案,34例调整治疗方案,10例改为其他治疗,如肿瘤所致ARF配合抗肿瘤干预,增生硬化性肾炎给予长期血透以及血管内瘘成形术干预.1个月后治愈患者49例,占58.33%.PRB后出现轻度并发症2例,表现为轻度肉眼血尿,未经干预自行缓解;重度并发症1例,有重度肉眼血尿,血色素较术前降低10 g/L.并发症发生率为3.57%.结论 ARF患者病因的准确判断是临床治疗的基本前提,实施PRB可显著提高病因诊断率,根据活检病理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可使临床获益,且PRB实施的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清华;谢寿城;薛少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