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荣;张莉萍
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建立经皮肾通道失败的原因,探讨建立经皮肾通道失败的防治对策。方法对2008-02~2012-12采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5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42例由于穿刺不成功或穿刺成功后扩张时通道丢失未能建立经皮肾通道,但无穿刺及扩张相关大出血、肾周血肿、尿瘘、结肠及胸膜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穿刺失败原因:体型肥胖10例,脊柱畸形6例,多囊肾3例,肾脏旋转不良3例;穿刺成功后扩张时通道丢失原因:有患侧肾开放取石史再次行经皮肾镜取石术7例,肾重度积水4例,鹿角形结石9例。结论体型肥胖、脊柱畸形、多囊肾、肾脏旋转不良、有患侧肾开放取石史、肾重度积水、鹿角形结石均是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建立经皮肾通道失败的原因,术前术者应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可能对手术产生的影响,认真设计经皮肾通道,可减少建立经皮肾通道失败的概率。
作者:杨新彪;诸葛冬桂;李善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2-01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病例资料。结果左半结肠癌肠梗阻者71例,行左半结肠根治术一期吻合26例,Hartmann术19例,行结肠造口后二期肿瘤切除术7例,腹腔多发转移行结肠造口19例;直肠癌肠梗阻者32例,行肠梗阻套管减压后行直肠癌Dixon根治术5例, Hartmann术16例,因腹腔广泛转移行乙状结肠双腔造口术11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6例,切口感染6例,均经积极非手术治疗痊愈。术后肺炎死亡2例。结论老年人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治疗的首要目标是解除梗阻及挽救患者生命,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及医院的医疗条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春礼;王红山;李影;余江涛;孙德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缺牙及义齿修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26例研究对象,其中2型糖尿病63例作为糖尿病组,非糖尿病人6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缺牙数、牙周病牙数及龋病牙数等相关指标的差异。调查两组牙列缺损及义齿修复情况,分析糖尿病人缺牙的相关因素。结果糖尿病组缺牙数、牙周病牙数及复杂牙列缺损病例数均较对照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两组在牙周病牙数、复杂牙列缺损病例数及定期口腔健康检查例数方面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糖尿病组缺牙数、牙周病牙数及复杂牙列缺损病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牙周病牙数、复杂牙列缺损例数及定期口腔健康检查与糖尿病缺牙关联密切。
作者:周嫣;彭利辉;刘红燕;欧晓丽;韦艺;陈燕;张大灵;李菊;卢其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湖南天地人公司生产的TDR.200B细菌分析系统对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我院2010-02~2012-02分离的113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1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以亚胺培南低(10.6%),其次为阿米卡星(12.4%);其中敏感株7株(6.2%),多重耐药株25株(22.1%),泛耐药株8株(7.1%),其余耐药株73株(64.6%)。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19种常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的耐药性,应加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同时应对多重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多重和泛耐药株的暴发流行。
作者:周家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卡维地洛及多巴胺联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EHF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将116例EHF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常规采用抗病毒、止血、维持内环境平衡,及早使用利尿剂、导泻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卡维地洛及多巴胺。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尿蛋白消失快,进入多尿期早,尿素氮降至正常时间短,各种并发症低,透析病人数减少,能改善透析病人的预后,提高治愈率。结论缬沙坦、卡维地洛及多巴胺联合治疗EHF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代国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臀先露及肩先露者剖宫产时取胎的方法,减少或避免新生儿股骨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的发生。方法以顺胎体滑出方向用力行臀牵引方法取胎。结果臀先露及肩先露剖宫产者436例中发生新生儿骨折者2例,发生率为0.46%。结论行臀牵引取胎时避免暴力,顺胎体滑出方向用力可减少新生儿股骨骨折及髋关节脱位的发生。
作者:洪红;唐佳华;张桂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住院阴道分娩产妇会阴状况,为提高产妇会阴完整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01~2013-06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阴道分娩产妇会阴状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产妇阴道分娩2608例中,会阴完整274例,会阴完整率为10.51%;会阴侧切1375例,会阴侧切率为52.72%;会阴裂伤959例,会阴裂伤率为36.77%;会阴侧切后并会阴裂伤16例,发生率为1.16%。结论合理掌握分娩技巧,可以提高会阴完整率,降低会阴侧切及会阴裂伤率。
作者:韦彩丽;廖东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苗灵鼻爽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结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变应性鼻结膜炎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9例经鼻吸入苗灵鼻爽喷剂,1 ml/次(每侧鼻腔各0.5 ml),2次/d,疗程20 d;对照组41例经鼻喷雾吸入安慰剂(生理盐水),1 ml/次(每侧鼻腔各0.5 ml),2次/d,疗程14 d,另口服氯苯那敏片1片(4 mg),1次/d,疗程14 d。随访1周、1个月、3个月及1年。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38例(64.4%),有效18例(30.5%),无效3例(5.1%);对照组显效11例(26.8%),有效21例(51.2%),无效9例(22.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苗灵鼻爽喷剂经鼻吸入治疗变应性鼻结膜炎有显著疗效,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德荣;张莉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女性2型糖尿病(T2DM)无症状菌尿(ASB)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应用抗菌素。方法对2010-06~2011-12住院的324例女性T2DM伴ASB患者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培养阳性率为65.7%,其中G-杆菌占60.7%,G+球菌占34.6%,念珠菌属占4.7%。 G-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居多,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及复方新诺明普遍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G+球菌中以肠球菌属多见,对大多数药物不敏感,对万古霉素极少耐药。结论女性T2 DM伴ASB患者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多见,对多数常用的抗生素不敏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用药。
作者:赵云慧;刘兴颖;刘根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比完全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ASD)的效果。方法 ASD修补术患者30例分为心脏跳动下电视胸腔镜组(15例)和传统开胸组(15例)进行手术。比较两组体外循环时间、完成手术时间、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外科治疗效果。结果体外循环时间、完成手术时间、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及外科治疗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电视胸腔镜组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切口疼痛发生率少于或低于传统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胸腔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特点,心脏不停跳下完成胸腔镜ASD手术是可行的。
作者:钟齐庆;杜正隆;凌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01~2011-07行胸腔置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21例经3次治疗,14例经5次治疗,20例经7次治疗后均抽净或引流净胸腔积液,4例出现穿刺部位酸痛,1例出现胸痛难忍,处理后均缓解。结论胸腔置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能加快胸液的吸收,减轻胸膜增厚和粘连,副作用小,安全有效。做好心理、术中、术后、疼痛、引流管等护理,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疗效。
作者:杨燕;宁康娟;黄文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尿沉渣法)与人工镜检法检测尿中白细胞的结果。方法分别采用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和人工镜检法对采集的845份尿标本进行白细胞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以人工显微镜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845份受检尿液中,干化学法分析尿液白细胞阳性符合率为89.69%,阴性符合率为66.82%,假阳性率为33.12%,假阴性率为10.31%,阳性似然比为2.71,阴性似然比为0.15,总符合率为72.07%,两者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尿沉渣法分析尿液白细胞阳性符合率为95.87%,阴性符合率为83.56%,假阳性率为16.44%,假阴性率为4.13%,阳性似然比为5.80,阴性似然比为0.05,总符合率为86.39%,两者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比较阳性符合率为89.41%,阴性符合率为76.81%,假阳性率为23.19%,假阴性率为10.59%,总符合率为81.18%,阳性似然比为3.85,阴性似然比为0.13,两者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尿液中有形成分复杂,全自动仪器法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镜检,只是大批量标本分析时的一种过筛手段,对检测结果阳性者仍需用显微镜复检,以提高报告结果的准确性。三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航;马春燕;李相磊;李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马尔尼菲青霉病( PSM )的发病诱因以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PS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引起PSM的诱因中HIV阳性患者占48.4%,为主要的诱因。非HIV阳性患者,有肺部基础疾病患者多见,占68.3%。其他可能诱因有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及与病原体有密切接触史等。结论对有上述既往史或者基础疾病者,应警惕PSM的可能性。
作者:李屏;莫武宁;李山;秦雪;林发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泌尿系统疾病,部分患者需手术治疗解除尿路梗阻。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开放性手术和腔内镜手术。腔镜方式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手术方式,其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但是,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也涌现较多的新型腔内治疗方法。该文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腔内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玉海(综述);梁建波;李伟(审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膜后伴有异源性横纹肌肉瘤和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去分化脂肪肉瘤分子遗传学特征、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伴有异源性横纹肌肉瘤和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去分化脂肪肉瘤临床病理过程、免疫组织化学、组织形态学特点、诊断,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光镜下肿瘤由两种不同分化成分和形态结构组成,分化成分为分化良好的脂肪瘤样脂肪肉瘤及炎症性、黄色肉芽肿性成分;去分化成分为高度恶性的多形性未分化肉瘤及低度恶性的侵袭性纤维瘤病和黏液纤维肉瘤样成分。去分化成分中可见异源性横纹肌肉瘤及神经内分泌分化。免疫组化:Viment (+);CD68(+);CDK4(+);FLi-1(+);MyOD1(+);Myogenin(+);NSE (+);CD56(+);CgA (+/-);Syn (+/-);Bcl-2(+);S-100(+/-);CD99(+/-);Desim(+);CD34(-);LCA(-);MDM2(-);CK-AE1/AE3(-);Ki-67阳性增殖指数>60%。结论发生在腹膜后的巨大肿瘤,在同一肿瘤内存在两种不同分化成分和形态结构,并伴有异源性成分分化,其复杂性、多形性常造成诊断困难。因此,掌握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凯圣;张斌;郑绍光;韦永焦;黄羽;傅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HCY)是蛋氨酸脱甲基产生的中间代谢物,通常血浆HCY水平在10μmol/L以上称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CY)。 H型高血压是指血浆HCY水平在10μmol/L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高HCY双重危险因素显著增加了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该文综述了H型高血压的定义、HCY的代谢途径、HCY在血浆中的存在形式以及H型高血压的临床意义和防控策略的研究进展,以期提高对H型高血压的关注,并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作者:陈文波(综述);谭毅(审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比观察聚乳酸防粘连凝胶和透明质酸钠在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效果,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根据患者选择抗粘连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组(427例)和透明质酸钠组(429例),于手术结束关腹前,分别涂以聚乳酸防粘连凝胶或透明质酸钠,观察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肠管通气时间以及术后6个月内肠粘连的表现。结果所有患者中,术后均无药物过敏现象出现,无脓肿、肠瘘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术后改善情况良好。观察术后1周患者发热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组均短于透明质酸钠组( P<0.01)。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组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发生肠粘连表现的例数也少于透明质酸钠组( P<0.05)。结论聚乳酸防粘连凝胶和透明质酸钠对腹部手术后预防肠粘连均有明显作用,聚乳酸防粘连凝胶预防粘连效果优于透明质酸钠。
作者:李坤;刘英姿;高会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靶器官损害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检测糖尿病靶器官损害患者( ODM组)56例和无糖尿病靶器官损害患者( DM组)40例。采用全自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尿微量蛋白,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D-二聚体(D-Dimer,D-D),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心脏及颈总动脉,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和左室重量指数( LVMI)。以检查结果异常作为判断糖尿病靶器官损害的指标并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血压。结果病程、年龄、HbA1c、TC、TG、LDL-C、高血压、UAER、hs-CRP、D-D在糖尿病靶器官损害患者中指标增高,与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DL-C、hs-CRP对糖尿病靶器官的损害有明显影响( P<0.05)。结论 LDL-C、hs-CRP与糖尿病靶器官损害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糖尿病预后及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妮;钟玫;廖珂华;谢建南;孙泽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及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睡眠监测的特征。方法观察发作性睡病组和OSAHS组各15例,分别进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MSLT)及多导睡眠图( PSG)检查,分析睡眠潜伏期、睡眠初期出现快眼动睡眠相(REM)次数(SOREMP)、总睡眠时间、睡眠有效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等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与OSAHS组比较,发作性睡病组平均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3.93±2.99)min vs (10.39±2.01)min,P<0.01];SOREMP明显增多[(2.87±0.83)次 vs (0.27±0.59)次,(P<0.01)];睡眠总时间减少[(395.77±47.74)min vs (495.95±29.15)min,(P<0.01)];睡眠有效率降低[(75.95±4.37)%vs (82.81±2.81)%,(P<0.01)]。而OSAHS组AHI高于发作性睡病组[(25.85±3.61)次/h vs (0.79±1.08)次h/,(P<0.01)]。结论与OSAHS相比,MSLT显示发作性睡病患者存在更明显睡眠结构紊乱,即平均睡眠潜伏期缩短、SOREMP增多;PSG显示其睡眠总时间减少、睡眠有效率降低、无睡眠呼吸紊乱,而OSAHS存在明显睡眠呼吸障碍。 MSLT联合PSG检查在发作性睡病及OSAH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梁大华;刘建红;谢宇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肝前脂肪厚度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不孕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的关系,为PCOS不孕症的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对91例PCOS不孕症患者行超声检测肝前脂肪厚度,并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 WC)、臀围( HC)等指标,检测性激素、胰岛素等核医学指标;检测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分析肝前脂肪厚度与上述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肝前脂肪厚度与体质量、体重指数( BMI)、WC、HC等人体测量值呈正相关(P<0.05),与身高无明显相关(P>0.05);与空腹胰岛素、血糖、尿酸、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呈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P<0.05);与性激素、甲状腺功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其他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相关( P>0.05)。结论肝前脂肪厚度在PCOS不孕症患者中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指标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在临床诊治该类患者时应全面评估,以提高妊娠率及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万里凯;何冰;谭卫红;黄莉;王琳;黄华;黄莹;覃捷;陆建柳;成俊萍;覃利华;滕敏;陈莉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