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政;翁敬锦;杨嘉珍;陈甲信;王勇利;覃扬达;孙金杰;覃颖;李冰;司勇锋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33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33例,采取保守治疗13例,手术治疗20例,随访3~6个月,按照GOS评价预后恢复良好21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4例。结论如能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以降低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和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唐志清;胡继忠;廖世保;蒋永祥;李艳红;苏润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BiPAP面罩式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68例,随机抽样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BiPAP面罩式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氧分压( PaO2)、血氧饱和度( SaO2)显著升高,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面罩式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指标,疗效满意,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颜文美;林素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气胸数字X线摄影( DR)的特点,探讨DR在新生儿气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5例新生儿气胸病例,均摄仰卧胸部前后位DR,其中有5例经临床治疗(1~2 d内进行多次DR复查)。结果根据临床特征及DR表现确诊20例,经临床治疗确诊5例。 DR分别表现为外侧气胸3例,内侧纵隔旁气胸13例,肺下部气胸3例,前胸腔气胸6例。结论新生儿气胸有一定影像特征,经DR后处理技术产生的高质量图像,能及时对新生儿气胸作出正确诊断。
作者:李颖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颅内压( 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监测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广泛运用于神经外科、神经病学等专业。临床上ICP监测的方法很多,总体上可分为有创性和无创性两种,该文对ICP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徐柯贝(综述);肖泉;叶劲(审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作者:《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Terson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18例(19眼)Terso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眼术后玻璃体腔清晰,视网膜平伏,18例(19眼)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18眼(94.7%)术后视力改善,1眼(5.3%)术后视力下降;2个月后19眼视力均恢复至0.5以上,视力改善(维持)率为100.0%;随访术后2个月1例患者出现视网膜脱离,发生率为5.3%。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Terson综合征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郝晓艳;王鲜;潘涵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枢性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该院21例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低钠血症恢复正常;2例因合并颅内感染,高热不退,1例死亡,1例经控制感染后,低钠血症恢复正常,但仍昏迷不醒。结论低血钠、高尿钠和意识状态改变是中枢性低钠血症的诊断依据,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 SIADH)应限水治疗,脑性盐耗综合征( CSWS)则作水化和补盐治疗。
作者:胡庆荣;尹元;唐志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凯时注射液联合托拉塞米对高血压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在该科住院由高血压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凯时联合托拉塞米组)和对照组(单用凯时组),每组33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凯时注射液1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中缓慢静推,托拉塞米注射液2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中缓慢静推;对照组给予凯时注射液1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中缓慢静推,14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结果两组治疗前后SCr、BUN和24 h尿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三项指标均降低(P<0.01),但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凯时注射液与托拉塞米联合应用对高血压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良好的疗效。联合应用比单用凯时疗效更好。
作者:贺仙光;迟少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地区壮族人群中ABO和RhD血型分布及基因频率,为指导本地区制定合理的采血、储血计划以及防治新生儿ABO溶血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南宁市的隆安、武鸣、上林三县壮族无关个体4527名进行ABO、RhD血型鉴定和分析。结果广西南宁地区壮族ABO血型分布特征为O>B>A>AB;其基因频率p( A)=0.1312、q( B)=0.1761、r( O)=0.6927。 ABO血型表型分布及基因频率相对稳定,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法则。民族指数为0.7636。南宁地区壮族人群Rh( D)阳性频率为99.8012%,Rh( D)阴性率为0.1988%,d基因频率为0.044587。结论南宁地区壮族人群Rh( D)阴性发生率较低;其ABO血型分布显示南方地区少数民族特征,即O基因频率较高,A基因频率偏低。
作者:黎海澜;焦伟;莫柱宁;阳子骥;朱春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从8种新合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VEGFR2)靶向抑制剂中筛选有效抑制VEGFR2的药物,并检测其抗肿瘤效果。方法8种VEGFR2靶向抑制剂(标记为1~8号)各配成6种浓度分别作用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和舌癌细胞株(Tca8113)细胞,同时设置5-氟尿嘧啶(5-FU)为阳性对照组,无药物组为空白对照组。用噻唑蓝( 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饱和浓度VEGFR2抑制剂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VEGFR2表达,以验证抑制剂对VEGFR2的作用效应。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能显著抑制这两种细胞的生长增殖( P<0.05),不同浓度各VEGFR2靶向抑制剂组对这两种细胞生长增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Tca8113细胞和HUVEC细胞膜上VEGFR2高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饱和浓度不同抑制剂组的Tca8113细胞中只有6号试剂组可以显著下调细胞膜上VEGFR2表达( P=0.000),而HUVEC各组VEGFR2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这些VEGFR2靶向抑制剂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和舌癌细胞生长增殖无抑制作用,其中只有6号抑制剂能显著下调舌癌细胞VEGFR2表达,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候选药物。
作者:陆树健;于大海;闫红;李晶;罗婷婷;卿海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有效的一种手段。移植的适应证及疗效因白血病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预处理方案的选择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移植相关并发症主要为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肝静脉闭塞病。该文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蓝梅(综述);林金盈(审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眼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8例缺血性眼病患者行经颞浅旁注射治疗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128例136眼中,98眼视力提高≥5行,25眼视力提高<5行,90%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尽早使用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眼病效果明显,安全、副作用小,对高血压、高血糖患者疾病影响小。
作者:黄爱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其发病原因与不合理饮食、咽周围邻近器官感染、变态反应、心理压力、化疗放疗损伤、职业、环境等因素的单一作用或共同作用有关,慢性咽炎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全身其他疾病同时并发。现就慢性咽炎的发病原因、治疗、预防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蒙慧菊;梁逸;何月洁;覃延意;韦绍句(综述);谭毅(审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 ESPEN)制定的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营养风险筛查方法2002( NRS2002),是可以预测住院患者的临床结局,判断是否需要营养干预的一种有效工具,被ES-PEN推荐为住院患者营养筛查的首选工具。营养风险是指与营养因素有关的出现临床并发症的风险,而不是出现营养不良的风险。通过发现患者的营养风险,可以预测患者的临床结局,监测患者使用临床营养支持的效果。而目前国内营养支持治疗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不合理性。该文旨在对NRS2002及其在国内临床护理中应用的情况等予以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作者:黄云花;宋怀宇;李宁;尹丹;刘洋(综述);谭毅(审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市2009~2011年孕产妇艾滋病流行情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南宁市2009~2011年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报表、HIV阳性孕产妇个案信息表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1年南宁市孕产妇共检出HIV感染者317例,感染率为0.103%,各年感染率分别为0.100%、0.096%和0.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2,P=0.456);HIV感染者年龄以20~34岁为主,占总数的86.1%;民族以汉族(156例/49.2%)和壮族(143例/45.1%)为主;职业以无业(106例/33.4%)和农民为主(112例/35.3%);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239例/75.4%);性传播227例,2009~2011年艾滋病性传播率分别为0.061%、0.071%、0.087%,各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27,P=0.085);2009~2011年HIV感染孕产妇终止妊娠率分别为4.49%、8.08%、1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19, P=0.004)。2009~2011年实施母婴阻断人数为290人,阻断率为91.48%,年度阻断率分别为93.26%、90.91%、90.70%,各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4,P=0.777)。结论2009~2011年南宁市孕产妇HIV感染率呈平稳趋势,性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艾滋病母婴阻断效果显著,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有必要继续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及措施控制其流行。
作者:蒋武;何林;毛良勤;韦金露;邱宝强;言京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首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TURBT)的诊断价值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12例初步诊断为非肌层侵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首次TURBT切除肿瘤并确定病理结果,与术后2~6周二次电切术(93例)、部分切除术(9例)和根治切除术(10例)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首次TURBT切除标本组织形态人为改变23例(20.54%),标本组织肌层缺失35例(31.25%)。比较发现,首次TURBT后肿瘤残余47例(41.96%),病理结果一致84例(75.00%),病理被低估28例(25.00%)。肿瘤进展风险、肿瘤位置、电切方法和术者经验与首次TURBT肿瘤残余有关( P<0.05);Logistic分析得出影响首次TURBT肿瘤残余的因素依次为:肿瘤进展风险>电切方法>术者经验>肿瘤位置;电切方法、术者经验与标本组织肌层缺失有关(P<0.05);电切设备与标本组织形态改变有关(P<0.05);标本肌层缺失、标本组织形态改变与首次TURBT病理结果正确率有关( P<0.05)。结论首次TURBT存在肿瘤残余、病理低估等缺陷,主要原因是无法保证高质量的TURBT并留取符合要求的标本,提倡有经验的医师通过双极等离子电刀系统来进行诊断性TURBT,对于高危膀胱肿瘤二次TURBT是有必要的。
作者:容祖益;梁建波;李伟;莫默;韦金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加味三黄汤冷冻液预防鼻咽癌颈部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首诊鼻咽癌患者入组研究,颈部右侧涂抹加味三黄汤冷冻液为用药组,颈部左侧为空白对照组。结果颈部右侧皮肤出现损伤的时间为(15.26±6.15)d,颈部左侧皮肤出现损伤时间为(11.14±5.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组和对照组的皮肤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4.19%(23/31)和87.10%(27/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肤损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和对照组重度疼痛发生率分别为35.48%和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皮肤反应用药组为13.04%(3/23)出现于照射20 Gy以前,对照组为59.26%(1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三黄汤冷冻液可预防鼻咽癌颈部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具有降低皮损程度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政;翁敬锦;杨嘉珍;陈甲信;王勇利;覃扬达;孙金杰;覃颖;李冰;司勇锋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