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亮;李健东
目的 总结糖尿病颈部多间隙感染伴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糖尿病颈部多间隙感染伴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结果 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后血糖控制尚可,痊愈出院.结论 糖尿病颈部多间隙感染,脓肿一旦形成,及时切开引流,积极控制感染,调整血糖,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并发症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高磊;黄茂华;杨琴;杨蓓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检查确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贴敷,连续1年为1个疗程.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疗法可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比西药常规疗法,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刘秋丰;孙海波;冷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局部晚期喉、喉咽癌的治疗仍面临挑战,应在不影响肿瘤控制前提下,大限度减少治疗对喉功能的影响.随着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和新的化疗药物应用,期望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治疗损伤.本文通过系统文献复习,探讨局部晚期喉、喉咽癌放化疗进展.
作者:高军茂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喉部微创手术的麻醉处理与手术中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通过麻醉前评估发现存在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的喉部微创手术患者.采取静吸复合麻醉下可视喉镜插入较细普通气管插管,应用麻醉可视喉镜暴露术野联合彭氏电刀完成手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现邻近组织损伤和严重循环波动等并发症.结论 在静吸复合麻醉下用麻醉可视喉镜暴露术野的可控性好,循环稳定,能够满足声门暴露困难喉部手术时间短、刺激大、麻醉深、苏醒快的特殊要求.
作者:林青;蒋丽云;吕小波;张庆泉;王贝贝;孙立丽;王丽娜;王宁;辛志军;林秋里;王春雨;张芬;赵元阳;李志芸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甲状腺显示胸腺样分化癌的影像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2例患者资料.病例1,女,66岁,颈前肿块7个月入院,甲状腺右叶8.0 cm×4.0 cm质硬肿块.MRI见T1W1呈不均匀等低信号,T2W2呈不均匀较高信号,肿瘤边界不清;CT见甲状腺右叶肿块呈软组织密度,界限不清;超声见甲状腺肿块以低回声为主,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匀.行甲状腺全切+右颈部Ⅱ~Ⅴ区淋巴清扫术,气管浅层受累组织削除,喉返神经及受累带状肌切除.术后适形调强放疗,66 Gy/33 F/52 d,未行化疗.病例2,女,56岁,颈前肿块4 d入院,甲状腺右叶4.0 cm×3.0 cm质硬肿块.超声检查见甲状腺右叶低回声实性结节,边界清楚,血流不丰富.行甲状腺右叶+峡叶切除+左叶部分切除+右侧中央区淋巴清扫术+右侧喉返神经切除,气管表面受累组织削除.术后适形调强放疗,66 Gy/33 F/52 d.放疗后TP方案化疗4周期.结果 病例1,术后9个月复查,左侧额顶叶转移并全身多发骨转移,颈部(-).患者拒绝治疗,术后13个月死于脑转移.病例2,术后17个月复查,双肺及胸膜多发转移.给予ADOC方案化疗2周期无效;术后22个月复查,胸膜及肺转移结节约2.0 cm大小.结论 甲状腺显示胸腺样分化癌缺乏特异性影像及临床表现.本组2例患者进展较快,提示其并不总是呈现惰性过程,治疗和随访应该强调个体化.
作者:张建伟;王军;满国栋;李波;武元元;陆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甲状腺癌(TC)是发病率高的内分泌系统肿瘤,其中85%以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桥本甲状腺炎(HT)也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PTC与HT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因为这一问题涉及到炎症与肿瘤发生的关系这一根本问题,同时,在胃癌和肝癌中,都证实了炎症与肿瘤发生存在确切的关系,然而,在甲状腺癌中,慢性炎症与肿瘤的发生是否也存在类似的关联,仍然没有确切的证据.本文将从4个角度对PTC与HT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作者:冯冬冬;刘宝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浅表留置针是临床输液较好的方法 ,可以减少患者输液时的穿刺次数,保护外周血管,对护士可降低针刺伤发生几率.为提高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本文就留置针的穿刺部位选择及其固定浅谈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留置针穿刺常用部位的解剖结构的对比,选择出较好的穿刺部位,并对各个部位的固定方法加以说明.结论 留置针的穿刺首选前臂贵要静脉和头静脉,手背静脉也可作为常选部位,由于肘正中静脉和前臂正中静脉受自身解剖位置原因不作为常选血管,一般不选用下肢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固定方法 因留置针穿刺部位而定,在贴留置针敷贴前用一条3M胶带加以固定能更好防止留置针的移位和脱出.
作者:魏莎;黄茂华;夏秦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热毒宁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40例患者进行观察,将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的70患者做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86%、5.71%;参照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2.86%、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效果明显,有抗炎、抗病毒、清热的功效,过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少,适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肺炎、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选用.
作者:姚财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人工耳蜗是一种能替代人耳功能的特殊的声-电转换电子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将环境中的机械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通过电极传入患者耳蜗,刺激患耳残存的听神经而使患者产生听觉.至今,人工耳蜗植入已成为帮助重度及极重度耳聋患者重获听力或全聋儿童恢复言语能力的一个有价值的方法.
作者:彭涟;黄茂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氯雷他定联合鼻用变应原阻隔软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经我院门诊确诊的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单独使用氯雷他定10 mg睡前口服,连续口服治疗2周.观察组使用氯雷他定10 mg睡前口服.同时应用鼻用变应原阻隔软膏治疗,疗程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结束后进行鼻腔症状评分.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第1周2组患者症状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2组间疗效比较,观察组略好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2周观察组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雷他定联合鼻用变应原阻隔软膏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效果优于单纯应用氯雷他定,但鼻用变应原阻隔软膏起效时间较长(约1周),临床使用时可考虑预防性用药.
作者:马梽轩;孙海波;任晓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干酪性鼻炎及鼻窦炎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干酪性鼻炎及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均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结果 患者CT检查多见受累鼻腔及窦腔云雾状密度增高合并有气泡影及钙化影,伴周围骨质破坏;鼻内镜检查可发现鼻腔、鼻窦干酪状恶臭团块.结论 CT和鼻内镜检查对干酪性鼻炎及鼻窦炎的诊断有一定价值.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干酪性鼻炎及鼻窦炎疗效满意.
作者:魏倩莹;余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胸乳入路腹腔镜切除术在甲状腺良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8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开放手术组(20例)和腹腔镜组(28例),分别行开放甲状腺手术和经胸乳入路腹腔镜切除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引流量、出血量、疼痛程度、美容满意度、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开放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腹腔镜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引流量明显比开放手术组更少,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比开放手术组更短(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48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对手术的美容满意度评分为(9.3±0.6)分,明显高于开放手术组的(6.2±1.3)分(P<0.05).结论 经胸乳入路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理想手段.
作者:张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常规气管切开手术后出血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常规气管切开术的1634例患者中术后并发出血的89例患者,按术前是否行气管插管分2组,探讨术前行气管插管与术后出血的关系;按术后发生出血时间进行分组,分为原发性出血和继发性出血者,分析2组患者出血原因,并提出处理措施.结果 术前行气管插管并不能降低患者术后出血的可能性;气管切开术后2周内并发出血的人数多,发生率为48.32%,其次为1天以内占所有出血患者的23.6%;原发性出血原因以凝血功能障碍、高血压为主,分别占11.24%、8.98%,继发性出血原因以套管、切口感染、颈部制动不佳导致多,分别占13.48%、34.84%、14.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血是气管切开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正确处理可降低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
作者:高竞逾;江超武;龙瑞清;杨艳莉;李书聆;程晟;阮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阻塞性角化病(KO)和外耳道胆脂瘤(EACC)是两种有相似之处的外耳道疾病,曾一度被认为是同一种疾病,近30年两者才逐渐被区分开.本文查询国内外有关文献,阐述KO和EACC在发病机制、外耳道形态、好发年龄、症状、合并症、听力变化、影像学表现、病理生理、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法都有明显的不同之处,KO和EACC应被当作两种疾病来区别对待.
作者:赵亮;李健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耳后注射与传统给药方式治疗平坦型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搜集平坦型突发性聋患者169例,随机分为耳后组(56例),鼓室组(55例),口服组(58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联合3种不同的糖皮质激素给药方式进行干预,治疗结束后评估疗效.结果 耳后组在听力及耳鸣方面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07%、90.00%,均高于鼓室组及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耳后注射治疗平坦型突发性聋的疗效优于传统给药方式.
作者:陆文敏;朱鹃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蓝天碧水,青山绿野.在这样的美景中,由河北省医师协会主办,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协办的第二届燕赵耳科沙龙于 2017年 8 月 18 ~ 20 日成功举行.
作者:李宝环;姜子刚;周永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医烙法对慢性扁桃体炎患儿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门诊行中医烙法的慢性扁桃体炎患儿62例,同期选取4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组患儿施烙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其与健康儿童之间的差别.结果 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总有效率为91.94%.施烙前治疗组患儿血清IgM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施烙后1个月血清IgM浓度较施烙前明显升高,已接近对照组水平.施烙后治疗组患儿血清CD4+含量较施烙前升高,CD8+含量较施烙前下降,CD4+/CD8+比值较施烙前提升,已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 中医烙法可有效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同时保留免疫功能,操作禁忌证较少,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李媛;孙海波;石磊;曲中源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