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腹水形成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贝光明;李海强;韦刚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 形成机制, 治疗
摘要: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腹水形成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自发性腹膜炎、肾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或肝性脑病等风险,是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该文就近几年对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联合抗震颗粒对帕金森病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联合抗震颗粒对帕金森病(PD)大鼠的神经保护治疗作用.方法 将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成功制作的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A组)及HBO联合抗震颗粒组(B组),用分光光度计检测两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B组GSH-Px、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TH阳性神经元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1或P<0.05)、GFAP平均光密度及Bax蛋白的表达降低(P<0.01或P<0.05).结论 HBO联合抗震颗粒治疗PD大鼠,能抑制大鼠脑部氧化应激反应,提高大鼠的抗氧化及抑制细胞凋亡功能,是一种有效的神经保护和治疗措施.

    作者:盘晓荣;胡玉英;樊秋萍;俸道荣;张青萍;许立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治疗术式的研究进展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将很快成为治疗心房颤动的常用手段,然而与阵发性房颤相比,对数量更多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单纯行环肺静脉消融致电隔离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取得更高的成功率,还需要基质消融、碎裂电位消融、线性消融、房颤巢消融等多种消融策略相结合.

    作者:邓金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45例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 探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2004~2010年采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5例,在骨折愈合时间、复位丧失、内固定失效、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肌腱损伤发生率、腕管综合征发生率、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45例患者均在5~8个月内骨折愈合,合并腕管综合征1例、拇长屈肌腱激惹1例、伸肌腱激惹2例、内固定失效2例、局部疼痛综合征1例,未发现肌腱断裂患者.腕关节功能按照Garland与Werley评分标准:优26例,良12例,可4例,差3例.结论 掌侧入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是有效的手术方式,不恰当的操作技术仍可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并正确处理,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

    作者:袁炜庆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颅骨修复治疗与材料选择的进展

    临床资料显示,颅骨缺损超过3 cm患者就可以产生临床症状,术后2~3个月是佳修复时间,此时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症状.选择颅骨修补材料的关键是生物相容性能好,术后可改善局部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改善神经功能.该文复习1993~2010年的一些相关文献,介绍颅骨修补的手术时机、不同种类修补材料性能及临床应用效果,以便为颅骨缺损的治疗提供思考与借鉴.

    作者:韦祖斌;谭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研究进展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患者后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者可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神经源性肺水肿和神经源性心肌损害等.对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张才儒;谢付静;蒋就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选出住院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79份(例),并对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用药时间、疗程、用法用量和联合用药等方面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共67份(例),占抽查病历的37.4%,其中,选药不合理占13.4%,用药时间不准确占12.3%,病程记录不完整占7.8%,用法用量不合理占2.8%,联合用药不合理占1.1%.结论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需继续加强管理.

    作者:雷宇;黄天文;潘文;李胜;邓秋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食管引流型喉罩在颈椎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通过比较两组病人分别置入喉罩和气管内插管的成功率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凸显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在颈椎骨折手术麻醉中的优越性.方法 将60例ASAⅠ~Ⅲ级颈椎骨折需行手术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食管引流型喉罩组(A组)和盲插气管插管组(B组).分别按常规麻醉诱导后置入气管导管或食管引流型喉罩(下统称麻醉构件).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诱导后、置构件后1 min、3 min、拔出构件前及后5 min的SBP、DBP和HR值,还有置入构件所需的时间、成功率及并发症等.结果 成功置入构件后1 min和3 min的BP及拔出构件前后的BP、HR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高于A组;而插置构件所用的时间和低氧血症、呛咳、支气管痉挛及出血血肿等麻醉并发症B组亦明显高于A组.结论 麻醉采用PLMA是一种操作简单快捷、安全舒适、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少的呼吸支持方法,对颈椎骨折等插管困难病人尤其适用.

    作者:唐晓奇;黄艳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报告

    目的 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腰背正中小切口,在椎板间开窗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同时对神经根、侧隐窝进行潜行减压以及神经根松解.结果 106例患者中随访95例,随访时间6~23个月.按Nakai疗效标准,优83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占95.8%.结论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加潜行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莫景木;马志芳;韦庆;张海;张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吸痰及灌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全身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组予纤支镜肺泡吸痰和灌洗治疗,对照组常规吸痰治疗,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气分析变化、肺部感染控制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成功撤机、院内死亡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行纤支镜肺泡灌洗可改善通气和预后,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廖鸥飞;林松;吴华平;曾成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首发单一病灶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氧化应激的研究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在首发单一病灶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可能致病机制.方法 (1)将患者分为卒中后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分别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及SOD、MDA、P-LPO、P-VitC、P-NO的检验.(2)卒中后抑郁组按抑郁程度又分为轻、中、重度抑郁患者,并比较它们之间的SOD值和MDA值.结果 (1)卒中后抑郁组SOD、P-LPO、P-NO值较非抑郁组增高,MDA、P-VitC值较非抑郁组低;(2)重度抑郁患者SOD值高于轻、中度抑郁患者(P<0.05),而MDA值低于轻、中度抑郁患者(P<0.05).结论 (1)氧化应激效应可能参与了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理;(2)重度抑郁组可能存在更剧烈的氧化应激反应.

    作者:张德敏;王荣桂;周礼圆;林慧琼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并发症45例的发生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 对18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患者,采取肺穿前、中、后全程跟踪扫描,以确定有无并发症.结果 180例出现并发症45例,发生率为25%,其中气胸27例,占并发症的60%,肺出血18例,占并发症的40%.结论 为减少C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并发症的发生,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作者:王作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阿莫西林/舒巴坦合用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39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比较阿莫西林/舒巴坦合用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78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按就诊先后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阿莫西林/舒巴坦合用氨溴索治疗,对照组单予阿莫西林/舒巴坦治疗,疗程均为14 d,对两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改善气喘、咳嗽和肺部啰音持续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莫西林/舒巴坦合用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能快速和有效缓解患者症状,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绍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88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培养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耐药性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9-10~2010-10妇产科门诊疑似支原体感染患者188例进行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188例患者的标本中,支原体阳性97例,阳性率51.59%,药敏结果显示:对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敏感的药物是克拉霉素和强力霉素,其次是交沙霉素和美满霉素,耐药性高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结论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其次是Uu+Mh混合感染,女性生殖道支原体的培养及药敏对指导临床用药相当重要.

    作者:龙绪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关节镜清理术后联合冷敷及中药薰药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目的 探讨关节镜清理术后联合冷敷及中药薰药等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7-05~2010-07收治的87例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首先在膝关节镜下进行关节清理手术治疗,术后结合关节腔内注入玻璃酸钠、医用冷敷器冷敷、中药薰药及CPM下肢关节活动器等康复治疗,并对其中73例患者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0.5~2.5年,平均随访时间1.5年.结果 痊愈43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体优良率达82.2%.结论 应用膝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后再结合冷敷及中药薰药等相关的综合康复治疗措施,是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覃鑫;杨文彬;韦国平;蔡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2例(84眼)急性前葡萄膜炎行糖皮质激素滴眼治疗,观察治疗后病情恢复、视力、眼压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糖皮质激素滴眼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发症少,治愈39例(62眼),好转9例(15眼),无效4例(7眼),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能有效地减少视力降低的发生,该项技术操作简单、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梁大全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五味消毒饮合用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衣原体性慢性前列腺炎3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五味消毒饮合用阿奇霉素胶囊治疗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服阿奇霉素胶囊,治疗组加服五味消毒饮,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100.00%)也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衣原体性前列腺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毛胜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西部非洲妇女妊娠晚期子宫破裂47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西部非洲妇女妊娠子宫破裂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西部非洲尼日尔马拉迪医院2008-11~2010-11收治子宫破裂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中产妇死亡4例,治愈43例,病死率为8.5%.不完全性子宫破裂5例,胎儿存活.完全性子宫破裂42例中,3例胎盘未剥离,胎儿存活;其余39例胎儿均死亡,占83.0%.4例剖宫产术后4~30 d出现膀胱阴道瘘.结论 妊娠子宫破裂如果能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可降低孕妇及胎儿死亡率.熟练处理阴道难产,合理使用催产素,能大限度地预防子宫破裂的发生.

    作者:吴月莲;黄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和适宜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小儿脑瘫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综合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6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脑神经营养药物、针灸、按摩、配合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及全面、周到的护理.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χ2=6.56,P<0.05),未见高压氧治疗并发症.结论 高压氧综合治疗配合全面、周到的护理,能提高脑瘫患儿康复的疗效.

    作者:宋献丽;许立民;樊秋萍;孔磊;黄剑平;谢金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某交通运输学校学生对心肺复苏知识掌握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广西某交通运输学校新生对心肺复苏(CPR)知识掌握现况.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广西某交通运输学校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广西某交通运输学校新生知晓率仅有22.3%,可以现场正确实施CPR者仅占0.4%,但90%的学生愿意参加CPR培训.结论 中职学校学生掌握心肺复苏知识水平不高,应作为CPR全员培训的对象.

    作者:覃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产后出血72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抢救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72例产后出血病例的出血原因及抢救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常见原因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的护理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重视对产妇临床症状体征的护理观察,密切观察出血量,重点救治出血性休克产妇.结论 加强孕产期保健,及时识别和处理异常分娩,在休克的救治上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是成功救治产后出血产妇的关键.

    作者:翁劲;王春玲;范先伟;罗海慧;梁爱婵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