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敏;王荣桂;周礼圆;林慧琼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居家鼻饲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7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及家属(照顾者)实施家庭干预(内容包括认知、心理、行为干预),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干预能有效地降低居家鼻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熊秀清;黄定珍;黎玮;刘春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腰背正中小切口,在椎板间开窗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同时对神经根、侧隐窝进行潜行减压以及神经根松解.结果 106例患者中随访95例,随访时间6~23个月.按Nakai疗效标准,优83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占95.8%.结论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加潜行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莫景木;马志芳;韦庆;张海;张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50例采用十二指肠镜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行十二指肠乳头插入导管进行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治疗的患者的护理配合体会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0例患者ERCP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20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3例、胆管肿瘤8例、急性胰腺炎6例、胰头癌10例、慢性胰腺炎3例,通过治疗及护理均未发生感染、胰腺炎、出血及穿孔情况.结论 ERCP术是微创肝、胆、胰系统疾病的重要诊治方法,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于秀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 对18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患者,采取肺穿前、中、后全程跟踪扫描,以确定有无并发症.结果 180例出现并发症45例,发生率为25%,其中气胸27例,占并发症的60%,肺出血18例,占并发症的40%.结论 为减少C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并发症的发生,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作者:王作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临床进修护士规范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选择在该中心进修的37名进修护士为实验组,采用导师负责制教学方法进行带教.另选25名进修护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带教作对照,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进修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应急能力、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行导师负责制,可提高护士进修教学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吴新莲;黄玲;吕海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比较阿莫西林/舒巴坦合用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78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按就诊先后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阿莫西林/舒巴坦合用氨溴索治疗,对照组单予阿莫西林/舒巴坦治疗,疗程均为14 d,对两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改善气喘、咳嗽和肺部啰音持续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莫西林/舒巴坦合用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能快速和有效缓解患者症状,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绍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抢救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72例产后出血病例的出血原因及抢救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常见原因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的护理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重视对产妇临床症状体征的护理观察,密切观察出血量,重点救治出血性休克产妇.结论 加强孕产期保健,及时识别和处理异常分娩,在休克的救治上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是成功救治产后出血产妇的关键.
作者:翁劲;王春玲;范先伟;罗海慧;梁爱婵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清理术后联合冷敷及中药薰药等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7-05~2010-07收治的87例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首先在膝关节镜下进行关节清理手术治疗,术后结合关节腔内注入玻璃酸钠、医用冷敷器冷敷、中药薰药及CPM下肢关节活动器等康复治疗,并对其中73例患者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0.5~2.5年,平均随访时间1.5年.结果 痊愈43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体优良率达82.2%.结论 应用膝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后再结合冷敷及中药薰药等相关的综合康复治疗措施,是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覃鑫;杨文彬;韦国平;蔡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子痫前期孕妇的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水平,以探讨其在子痫前期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8例子痫前期患者的外周静脉血sFlt-1水平,并与78例正常孕妇作对照.结果 子痫前期组的孕妇血清sFlt-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体重低于正常对照组,1 min Apgar评分在各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妇血清sFlt-1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存在直线负相关关系(r=-0.69,P<0.01).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Flt-1的改变,会引起内皮细胞激活和损伤,并对围产儿的结局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梁丽丽;蔡春芳;万波;冯强;关燕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在首发单一病灶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可能致病机制.方法 (1)将患者分为卒中后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分别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及SOD、MDA、P-LPO、P-VitC、P-NO的检验.(2)卒中后抑郁组按抑郁程度又分为轻、中、重度抑郁患者,并比较它们之间的SOD值和MDA值.结果 (1)卒中后抑郁组SOD、P-LPO、P-NO值较非抑郁组增高,MDA、P-VitC值较非抑郁组低;(2)重度抑郁患者SOD值高于轻、中度抑郁患者(P<0.05),而MDA值低于轻、中度抑郁患者(P<0.05).结论 (1)氧化应激效应可能参与了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理;(2)重度抑郁组可能存在更剧烈的氧化应激反应.
作者:张德敏;王荣桂;周礼圆;林慧琼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2例(84眼)急性前葡萄膜炎行糖皮质激素滴眼治疗,观察治疗后病情恢复、视力、眼压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糖皮质激素滴眼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发症少,治愈39例(62眼),好转9例(15眼),无效4例(7眼),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能有效地减少视力降低的发生,该项技术操作简单、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梁大全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比较两组病人分别置入喉罩和气管内插管的成功率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凸显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在颈椎骨折手术麻醉中的优越性.方法 将60例ASAⅠ~Ⅲ级颈椎骨折需行手术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食管引流型喉罩组(A组)和盲插气管插管组(B组).分别按常规麻醉诱导后置入气管导管或食管引流型喉罩(下统称麻醉构件).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诱导后、置构件后1 min、3 min、拔出构件前及后5 min的SBP、DBP和HR值,还有置入构件所需的时间、成功率及并发症等.结果 成功置入构件后1 min和3 min的BP及拔出构件前后的BP、HR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高于A组;而插置构件所用的时间和低氧血症、呛咳、支气管痉挛及出血血肿等麻醉并发症B组亦明显高于A组.结论 麻醉采用PLMA是一种操作简单快捷、安全舒适、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少的呼吸支持方法,对颈椎骨折等插管困难病人尤其适用.
作者:唐晓奇;黄艳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合用银杏叶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CHF患者60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服用美托洛尔加银杏叶胶囊,美托洛尔首剂6.25 mg,2次/d,以后每周递增12.5 mg,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的心力能指标并加以分析.结果 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6.67%,6 min步行试验较治疗前时限提高(P<0.05),心率和血压明显下降(P<0.01或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依从性好,并发症少.结论 美托洛尔加银杏叶胶囊可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而且安全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耐药性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9-10~2010-10妇产科门诊疑似支原体感染患者188例进行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188例患者的标本中,支原体阳性97例,阳性率51.59%,药敏结果显示:对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敏感的药物是克拉霉素和强力霉素,其次是交沙霉素和美满霉素,耐药性高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结论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其次是Uu+Mh混合感染,女性生殖道支原体的培养及药敏对指导临床用药相当重要.
作者:龙绪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临床资料显示,颅骨缺损超过3 cm患者就可以产生临床症状,术后2~3个月是佳修复时间,此时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症状.选择颅骨修补材料的关键是生物相容性能好,术后可改善局部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改善神经功能.该文复习1993~2010年的一些相关文献,介绍颅骨修补的手术时机、不同种类修补材料性能及临床应用效果,以便为颅骨缺损的治疗提供思考与借鉴.
作者:韦祖斌;谭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腹水形成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自发性腹膜炎、肾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或肝性脑病等风险,是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该文就近几年对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贝光明;李海强;韦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患者后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者可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神经源性肺水肿和神经源性心肌损害等.对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张才儒;谢付静;蒋就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是目前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一种常用术式.它具有创伤少,术后粘连少,术后恢复快,瘢痕小等优点.作者对该术近年来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蒋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方法及疗效,并对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到来时联合运用自主呼吸试验决定序贯机械通气切换点的可行性做初步探讨.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对接受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35例(治疗组)与同期接受传统机械通气治疗26例(对照组)重症肺炎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记录两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的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住院死亡例数、再次插管例数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创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机械通气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再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相比较传统机械通气治疗耐受性好,能明显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再次插管率;(2)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能降低住院病死率;(3)以肺部感染控制窗联合自主呼吸试验为切换点行序贯机械通气是可行有效的.
作者:朱云峰;唐忠平;林凤;王河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2004~2010年采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5例,在骨折愈合时间、复位丧失、内固定失效、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肌腱损伤发生率、腕管综合征发生率、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45例患者均在5~8个月内骨折愈合,合并腕管综合征1例、拇长屈肌腱激惹1例、伸肌腱激惹2例、内固定失效2例、局部疼痛综合征1例,未发现肌腱断裂患者.腕关节功能按照Garland与Werley评分标准:优26例,良12例,可4例,差3例.结论 掌侧入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是有效的手术方式,不恰当的操作技术仍可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并正确处理,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
作者:袁炜庆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