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燕;刘海燕;蔡庆;杨柳娟
目的 探讨早孕期常规超声联合三维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脊柱裂畸形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单胎妊娠11 ~13+6周的孕妇3 6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具有三维成像功能的高分辨率超声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胎儿脊柱裂畸形进行检测,通过腹部扫查获取正中矢状切面,在颈部自然姿势下测量胎儿头臀径,尽可能放大头部及上胸部图像,测量胎儿颈后透明层(NT)和颅内透明层(IT),结合胎儿脊柱二维扫查及三维成像情况以及各项检测参数对胎儿脊柱裂畸形进行诊断分析.结果 在3 600例孕妇中发现胎儿脊柱裂16例,均表现为背部囊性或混合性包块,其中IT消失10例,IT存在但测得值明显变小3例,IT值在正常范围3例.3 584例无脊柱裂畸形胎儿均获得正中矢状切面清晰影像,他们的IT值分别为:11~11+6周(1.42±0.18)mm,12 ~ 12+6周(1.60±0.20) mm,13 ~ 13+6周(2.05±0.20) mm,IT测值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早孕期常规超声联合三维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脊柱裂畸形,能提供更直观、更形象、更丰富的三维图像,结合IT测值、二维及三维直接征象能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翠娟;王维春;黄秋媚;杨莉芬;陈剑虹;曾慧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医五音疗法联合中药足部熏洗对老年失眠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因失眠来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中药足部熏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五音疗法治疗.疗程1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状况.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以及睡眠质量指数(PQSI)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义(P<0.01).结论 中医五音疗法联合中药足部熏洗治疗能有效缓解老年失眠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冯玉香;刘秀芳;张金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痛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显著减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高,观察者患者的LVEDD、LVESD显著小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同工酶(CKMB)、脑利纳肽(BNPP)、心肌肌钙蛋白(cTn Ⅰ)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者患者的CKMB、BNP、cTn 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78.4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轻心肌细胞损害,显著提高临床效果,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张法宁;马伟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采用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方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临床护理带教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新入职护士8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名.对照组护士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带教,观察组护士采用技能培养结合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带教.选取各临床科室业务能力较强的主管护师22名作为带教老师,负责新入职护士的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带教结束之后对新入职护士的业务能力和人文素质进行考核,比较两组护士的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评分以及对护理带教的满意度.结果 带教结束之后,观察组护士的专业理论、护理文书、护理操作、护理查体评分以及护理技能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士的法律素质、审美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各项评分以及人文素质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士对护理带教的满意度(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方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临床护理带教,有利于提高护士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提高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以及对护理带教的满意度,提高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孙菊梅;王新平;王淑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呼吸科接受治疗的COPD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显著降低,对照组患者SDS、SA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环境、心理、社会、生理四个项目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1个月后对照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娄瑞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前临床上对于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除了药物治疗之外,主要采取辅助装置治疗,后者对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治疗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以左心室辅助装置为主,大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随着的工艺与材料的不断研发成功,辅助装置已经大规模被应用于临床,使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从中受益.随着临床治疗证据得到不断完善,应用患者的不断增加,使患者获得治疗益处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到其相关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机械故障、血栓等.本文就近年来左心室辅助装置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段文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和多发的生殖器肿瘤,肺是晚期宫颈癌转移的主要靶器官,大多数情况下在胸部CT上可见到典型的转移灶,但也有一部分患者表现不典型,极易造成误诊.本文对1例宫颈癌肺转移患者的诊治过程、CT表现、形成机理以及相关文献进行了介绍和复习.
作者:张衡中;达春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精细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化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采用生命质量量表(SF-36)、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SEMCD)、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SEMC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SEMC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PSSS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与常规心理干预比较,精细化心理干预能更有效提高MHD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度,从而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贺晓芬;徐培;李彬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癌症门诊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社会支持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在我院门诊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治疗依从性、社会支持得分、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半年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97.1%)显著高于对照组(6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总社会支持、主观和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BI指数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癌症门诊化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社会支持度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关雪丽;邓志文;章淑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2岁,因“反复腰痛伴头晕、乏力2月余”于2015年4月20日人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乏力,双下肢麻木,凌晨及夜间加重,面色呈进行性苍白,伴活动后胸闷、气促,碰撞后皮肤易出现瘀斑,无鼻衄,无牙龈出血,无月经量增多.查体:体温(T)36.6℃,脉搏(P)76次/min,呼吸(R)20次/min,血压(BP)98/58 mmHg,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皮下出血点及瘀斑.全身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哕音;心界无扩大,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昕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脊柱前屈侧屈均受限.骨盆挤压试验(-),左侧4字试验(+),右侧4字试验(-),双侧直腿抬高试验(-).血常规:HGB:79 g/L、PLT:58×109/L、WBC:1.04×109/L.
作者:孟凡珂;曾慧兰;谭智琼;黄凯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康菜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化疗组患者53例,采用AC化疗方案治疗,康莱特组患者53例,给予康莱特注射液+AC化疗方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标志物水平等变化情况.结果 康莱特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1.13%)显著高于化疗组(62.26%),临床疗效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EA)及癌抗原153 (CA153)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康莱特组患者的CEA及CA153水平显著低于化疗组;康莱特组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优于化疗组(P<0.01).康莱特组患者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贫血及粒细胞减少情况均显著轻于化疗组(P<0.01).结论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浓度,提高患者免疫力,治疗安全性高.
作者:王丰莲;楚爱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奥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奥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和对照组(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各34例,疗程12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评价临床效果,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价药物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第12周末,两组患者的BPRS总分和BPRS各项因子得分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PRS总分及各项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1.76%,对照组患者为73.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TES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肯定,其疗效与氯氮平联合利培酮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覃电泽;周芳珍;石广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对未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预存耐药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预存耐药检测对抗病毒治疗方案选择的意义.方法 选择清远市人民医院感染科2016年7~12月未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4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0例.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进行预存耐药基因检测,根据预存耐药检测结果选择合适核苷类似物(NAs)治疗;对照组不进行耐药检测,依患者意愿选择药物进行治疗,疗程48周.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耐药率及血清HBV-DNA定量情况.结果 治疗36周和4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HBeAg阴转率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24周、36周、4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和血清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HBV-DNA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BV-DNA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进行预存耐药基因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抗病毒治疗应答,减少原发耐药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有效防控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郴华;陈凤娣;李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14G和12G型号艾贝尔中心静脉导管在气胸闭式引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气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采用14G和12G型号艾贝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显著低于B组(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下气肿、脱管、感染、创伤性胸腔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堵管发生率(13.3%)显著高于B组(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气胸闭式引流中,与采用14G导管比较,采用12G艾贝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气胸患者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堵管发生率更低.
作者:许树雄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联合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HD)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CCHD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64层螺旋CT、超声心动图以及二者联合检测心脏畸形的诊断效能.结果 88例患者手术治疗共发现146处畸形,其中心脏部分畸形52处,心脏-大血管连接部分畸形31处,大血管部分畸形63处.64层螺旋CT检查共检测出133处畸形与手术所见符合,诊断符合率为91.10%;超声心动图检查共检出129处畸形与手术所见符合,诊断符合率为88.36%;64层螺旋CT和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查共检出142处畸形与手术所见符合,诊断符合率为97.26%.64层螺旋CT检查诊断畸形的诊断符合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检查诊断畸形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单独用64层螺旋CT检查或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CCHD具有无创、准确、快速、价廉的特点,两者各有优势和不足,联合诊断能够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正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心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嚼服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嚼服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疗程28 d.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CK、CKM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K、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MACE事件的发生率(5.33%)显著低于对照组(1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STEMI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MACE事件的发生,但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王胜敏;刘永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痛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降糖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疗程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及硝酸甘油使用量变化情况;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与心绞痛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为86.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恢复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缺血表现改善率(69.77%)显著高于对照组(4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硝酸甘油停减率为76.74%,对照组为46.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与餐后血糖(PPG)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FPG与PP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降血糖与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硝酸甘油的用量,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伟燕;潘伟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癫痫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常规组各53例.强化组患者给予强化心理护理,常规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评分、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QOLIE-31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QOLIE-31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强化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常规组(P<0.01).强化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率(92.45%)显著高于常规组(75.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强化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34%)高于常规组(77.36%),强化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癫痫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明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Norton、Braden及Waterlow量表对内科老年患者进行评估,对3个量表评估患者压疮发生风险的效度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在我院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等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37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Norton、Braden及Waterlow量表对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进行评估,计算各量表评估压疮发生风险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以及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分析3个量表评估患者压疮发生风险的效度.结果 使用Braden量表及Norton量表预测压疮发生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6.67%、73.63%、30.95%和88.89%、71.21%、29.63%;使用Braden、Norton、Waterlow量表预测压疮发生约登指数指标分别为0.603、0.601、0.498.结论 使用Braden量表评估患者压疮发生风险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预测值、ROC曲线下面积等各项数据较为平衡,对内科老年患者压疮的预测效果较好,能较好地区分开压疮高危患者及低危患者.
作者:李英珍;洪昌兰;龙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诊断老年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在湖北省黄石人福医院诊治的老年心血管病高危对象8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查的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检出率.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老年心血管病高危对象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总检出率分别为54.8%和57.1%、对无临床症状对象的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46.5%和44.2%;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心律失常总检出率分别为25.0%和31.0%、对无临床症状对象的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11.6%和18.6%,两种心电图检查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常规心电图比较,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老年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价值更高,能显著提高无临床症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检出率,减少漏诊.
作者:雷蕾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