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劲夫;葛团结;石敬文
本研究采用Vallone等[1]报道的用等位基因特异引物延伸技术建立的11个线粒体SNP位点(mtSNP)复合检测方法,对潍坊地区的11个mtSNP位点频率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新杰;罗莉静;许欣;魏金叶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 案例1.1案情某年4月7日14:20,某孕妇请无证行医者接生一女婴,患儿出生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全身发绀,于当日17:00许死亡.
作者:李默言;张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血中乙醇质量浓度与神经行为能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文第三版计算机化神经行为测试评价系统(NES-C3),通过自身对照的方式,对233名饮酒者进行神经行为能力的测试.结果当血中乙醇质量浓度≥0.157mg/mL时,视简单反应时和数字筛选能力指数有显著性下降;当血中乙醇质量浓度≥0.204mg/mL时,心算、视觉保留、线条判断能力指数有显著性下降.结论 神经行为能力随着血中乙醇质量浓度的升高而下降,然后随着乙醇的不断代谢.血中乙醇质量浓度的降低,神经行为能力逐渐恢复.
作者:卓先义;卜俊;向平;沈保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 案例案例1:某女,59岁.因双下肢水肿到私人诊所就诊,予10%GS 500 mL、复方丹参、黄芪注射液等输液治疗,换第2瓶药液不久,感胸闷、烦躁,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经抢救无效死亡.尸检:体表未见损伤.心质量320g,左心室壁厚1.7cm,右心室壁厚0.5cm,室间隔厚1.7cm,镜下见心肌间质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伴心肌变性、坏死,可见散在纤维疤痕组织.
作者:常先扬;汪枫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 案例某日,某村发生一起火灾,放火人杞某被村民抓获.捆绑后放于村小学场坝地面上.约6h把火扑灭后发现杞某已死亡.
作者:杨红川;李秀江;危涛艺;罗成忠;白正军;洪仕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 案例1.1 案情某女,53岁,平日体健.因突发胸痛、左侧手臂不适,在家人陪同下前往当地的乡村诊所治疗,途中倒地死亡.据其家属所述,死者从发病到死亡约20min.
作者:颜峰平;刘友春;何珏;杨庆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 案例1.1 简要案情某女,42岁,某日在一较偏僻的养鸡场与某男发生争执后被对方用钝器击打致死.当晚,该男子将尸体放置于养鸡场的一大铁桶内,加入大量木炭并点火焚烧.
作者:李丽;司徒沛尧;邓云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尿液中可卡因(cocaine,COC)及其代谢物苯甲酰爱康宁(benzoylecgonine,BZE)的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方法 尿液经固相萃取后,用Allure PFP丙基柱分离.以Vf甲醇):V(20mmol/L乙酸胺和0.1%甲酸的缓冲溶液)=80:20为流动相,采用二级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COC和BZE.按10mg/kg的剂量对豚鼠腹腔注射可卡因,给药后收集7d尿液.结果 尿液中COC和BZE在2.0~100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低检测限(LOD)为0.5 ng/mL;回收率大于90%: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6%;豚鼠尿液中主要检测目标物是BZE,且BZE检测时限也较COC长.结论所建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适用于尿液中可卡因和苯甲酰爱康宁的检测.
作者:孙其然;向平;严慧;沈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曲马多为中枢非麻醉镇痛药,通过作用于μ阿片受体、抑制去甲肾上腺素与5-羟色胺再摄取等双重作用机制的协同作用,镇痛效果较好.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中、重度急、慢性疼痛的治疗.但目前有关曲马多不良反应与曲马多滥用中毒的案例报道正日益增多.本文从曲马多的镇痛机制、不良反应以及依赖滥用等方面.综述了导致曲马多中毒的可能因素,以期唤起人们对曲马多安全性的注意.
作者:王华新;王玲;官大威;王明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 案例案例1:某年冬天,某6岁男孩晚饭后独自一人外出大便,约半小时后仍未回.父母亲便外出寻找,发现其死在距家宅100m左右的空旷地上,遂报案.
作者:艾拉地力·乌拉斯汉;王治民;马开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周围神经损伤是法医学鉴定中较为常见的损伤,而电生理检测作为一种客观辅助检查手段,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法医学意义.目前常用的电生理检测方法有:强度一时间曲线、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和体感诱发电位.由于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的电生理检测可以反映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的情况,因此,电生理检测对于周围神经损伤预后评估和鉴定时机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法医学意义.在法医学鉴定中,对于周围神经损伤.除根据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外.还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综合评定.
作者:张馨元;刘技辉;崔勇;汤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 案例某男,48岁.某年6月9日,因病到一个体诊所就诊治疗,静脉点滴青霉素及激素类药物20 d,于7月5日死亡.
作者:张立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脑肠肽,既是胃肠道主要调节激素之一,还广泛存在于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中以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的形式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CCK基因上存在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其中-45C/T,-196G/A变异与多种精神状态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自杀行为、帕金森病等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些SNP多态性可应用于法医物证学的亲子鉴定和个人识别,并且可能成为某些特殊案例如涉及精神病鉴定、法医病理学的疾病鉴定、异常行为(自杀倾向等)鉴定的辅助指标之一.
作者:杨俊;王保捷;丁梅;庞灏;孙雪菲;李忠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 案例1.1 案情某男,32岁,某日10:00许在建筑工地因故与他人发生口角并厮打,打斗中手扶搅拌机时.双手被卡住并严重挤压,后经他人帮助把机器拆卸后将其救出,14:00许入院治疗.入院时T37.0℃,BP 13/10kPa.P80次/min,R20次/min,诊断为双手挤压伤并掌骨多发性骨折.15:00手术,术中出现躁动、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经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李学博;莫耀南;陈为刚;胡乃平;张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 案例资料1.1 案情2004年10月24日晚21:00许,死者徐某(男,15岁,某学院学生)在宿舍楼寝室内与同学发生争执,在扭打过程中徐某右脸部被他人用手按住并往床上靠,致左侧颈部紧贴在安装在双层床外侧的防护栏杆上(由直径1.5cm的空心钢管制成,距地面160cm),约5~10s,同宿舍的其他同学过来拉架,见徐面色苍白,被拉开后徐当即瘫倒在地.20min后,徐被送到医院急救,入院时检见呼吸、心跳已停止,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立即予心肺复苏,经抢救55min后,患者自主呼吸、心跳恢复,收住院继续抢救治疗,但意识持续未恢复.
作者:彭明琪;彭新;程家祥;沈鸿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一种用于种属鉴定的线粒体DNA16SrRNA基因和细胞色素b基因荧光标记复合扩增检测体系.方法 利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5.0对mtDNA序列的16SrRNA基因和细胞色素b基因各设计一对引物,建立复合扩增体系.分别扩增人和牛、猪、狗、鸡、草鱼5种常见动物.用310遗传分析仪对产物进行分析.结果 人和5种动物DNA扩增产物均出现两个峰.Cytb通用引物的扩增产物为人与动物的共有峰,为358bp;16SrRNA基因的扩增产物为人与动物间存在位置差异的特异峰,位于231~256bp之间.结论 该复合扩增体系可以明确区分人和5种动物样本.可用于种属鉴定.
作者:叶懿;吴谨;罗海玻;王卓;李英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鉴定是近年来司法精神病学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其中如何识别诈病者也相应地成为业内人员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是由于此障碍所涉及的创伤性事件多种多样,症状表现纷繁复杂,且信息来源主观性成分较大,同时又易有其他多种精神疾患与之共病.因而要作出完全正确的诊断或鉴定结论相当困难.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归纳整理,分析了国内外在有关伪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特点、识别方法和测试手段等领域开展的研究现状,期望能为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处理相关问题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作者:黄乐萍;谢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损伤区磷酸化JNK(p-JNK)的变化及不同损伤时间p-JNK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皮肤切创后各个时间段p-JNK的变化情况.结果正常组织中有少量p-JNK阳性着色.伤后3~12h损伤区p-JNK阳性着色主要在中性粒细胞,1~5d p-JNK阳性着色主要为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7~14d p-JNK阳性着色以成纤维细胞为主.阳性细胞率3 h~1 d逐渐增高,1 d达到峰值,3~5 d有所下降,7 d阳性细胞率达第二峰值,10~14 d逐渐降低.Western blot显示各个时间段均有p-JNK的阳性条带,其中12h和3 d为p-JNK含量的2个高峰.结论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p-JNK在损伤区对诱导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凋亡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p-JNK的规律性变化可用于损伤时间推断.
作者:熊昌艳;官大威;杨玫;赵锐;郑吉龙;王玲;于天水;程子惠;胡更奕;朱宝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综述了近年来在硅藻检验、水中浮游生物叶绿素(A)检测、血液化学和组织化学检验等方面的新文献报道,并对各种溺死检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在硅藻检验中.硝酸乙醇法、破机罐法及微波消解法,可缩短检验时间,提高办案效率;酶消化法及PCR法硅藻检出率高,适用于可疑水样中硅藻密度低等情况.早期器官组织中浮游生物叶绿素(A)、血液和组织中其他生化指标,可作为鉴定溺死的重要参考.微量元素锶检测可用于鉴定海水中溺死.另外,硅藻及其他浮游生物遗传多态性片断PCR,可望成为新的、灵敏的溺死检测方法.
作者:汪家文;于晓军;王晓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 案例1.1 简要案情某日,在某市一偏僻河沟内发现一拉杆箱和一黑色垃圾袋.拉杆箱内装有石块、夹杂部分青草的泥块及人体尸块(人体躯干部连左上肢).黑色垃圾袋内装沥青块、水泥块、人体尸块(右上肢、右大腿、右小腿连足、左大腿、左小腿连足、胃组织及部分肠管)及大量衣物.
作者:杨胜杰;杨字雷;闫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