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小芩;金献萍
抗菌药物的日新月异,给临床用药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使许多疾病得以控制,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特别是滥用,使细菌耐药,不良反应增加,也给临床用药带来许多问题[1].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更安全、合理、经济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现将我院2006年第三季度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黎凯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病因.方法 对58例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患者进行病因初步诊断,并经过针对性治疗证实.结果 52例患者明确诊断,确诊率89.7%(52/58),其中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占38.5%,咳嗽变异型哮喘(CVA)占34.6%,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占26.9%.结论 CVA、PNDs、GER是慢性咳嗽常见的病因 ;试验性病因治疗有效是确定病因诊断的重要环节.
作者:黄凤萍;石文;韦超健;覃海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与功能性胃肠病,慢、急性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方法 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50例肠易激综合征(IBS)、35例消化性溃疡及3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38例急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进行评定,并以52例正常人为对照.结果 各组患者中焦虑、抑郁及焦虑合并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FD 44.2%、46.2%、25%,IBS 72%、42%、34%,消化性溃疡31.4%、20%、17.1%,肝硬化21.2%、48.5%、24.2%,急性消化系统疾病7.9%、5.3%、0%,与正常人群对比(7.7%、3.8%、0%),FD、IBS、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患者中焦虑、抑郁及焦虑合并抑郁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结论 功能性胃肠病及消化性溃疡、肝硬化等慢性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作者:彭乃宝;黄培宁;黄晓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脉压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经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300例,男221例,女79例,年龄(63.92±10.74)岁.外周肱动脉压力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用冠脉病变的血管支数表示.根据WHO标准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脉压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P<0.05);脉压≥60 mmHg的冠心病患者2支和3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脉压<60 mmHg的冠心病患者(P<0.05).结论 高血压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脉压差越大,冠脉病变越严重,越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作者:杨中锋;孙晓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对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无内瘘或内瘘闭塞患者和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患者,建立合适的血液通路是血液净化治疗的必备条件之一.作为一种有效、简便、易掌握的置管技术,中心静脉置管目前已在血液净化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1].为探讨这项技术的安全性,我们在近年来尝试将循证护理的模式运用于其并发症的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漫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农村老年患者中的作用,分析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而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200例农村老年患者,予以分析心理原因及分别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 经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心理状态均有改善,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终得以痊愈.结论 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自信心,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从而提高疾病的好转率.
作者:黄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其中温自身抗体在37℃中仍可影响正确血型定型和配血.笔者通过冷吸收和热吸收的方法,为1例AIHA患者正确定型和交叉配血,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骥;庞启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珍佛散结合西医治疗睌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对62例晚期肝癌患者根据病情采用中草药(珍佛散)加放疗、化疗、导管介入治疗,同国内单纯西医治疗相比较.结果 按WHO规定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本组病人癌灶控制、生存质量提高、疼痛缓解、生存期延长,优于单纯西医治疗(P<0.01).结论 珍佛散结合西医综合治疗晚期肝癌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宇清;梁善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高血压病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120例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和指导用药等综合性干预措施,比较观察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变化、高血压知晓率和规律服药率、生活方式变化、血脂与血糖以及肥胖变化.结果 综合干预后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干预前明显降低(P<0.001),高血压知晓率和规律服药率明显增高(P<0.001),合理膳食、经常参与运动、戒烟限酒等良好的生活方式明显增多(P<0.001),血脂异常、肥胖、血糖异常发生率明显降低(P<0.001).结论 综合干预可以强化患者的健康意识,提高防治效果,大限度地降低高血压的危险性.
作者:吴雨平;黎秋明;李洪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舒血宁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方法 将90例进展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常规治疗基本相同.治疗组加用舒血宁,脑苷肌肽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48 h、治疗2周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S)和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NDS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8 h、治疗2周有统计学差异,治疗4 周后临床疗效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血宁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早期应用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李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无创通气是指利用鼻罩或面罩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术,它使用方便,能减少创伤和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和降低病死率.我科从2003年开始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2型呼吸衰竭患者3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苏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风湿病学. 大量研究证明人体内雌激素靶器官和一些非雌激素靶器官及恶性肿瘤细胞中均存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雌激素必须与靶组织细胞浆或核内ER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生发展受多基因控制,有家族聚集性、易感性,多个基因表达综合作用导致个体出现SLE.近年来ER在SLE发病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就ER及其基因多态性与SLE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文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士语言行为在人性化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规范护士语言行为,并培训和强化,纳入护理质量考评体系.结果 病人满意率由规范前的90%上升到目前的97.6%,受到患者及家属广泛好评.结论 规范护士语言行为,是当今实施人性化护理的重要举措之一.
作者:黄流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冠心病预后改善的基础是由于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和有效的早期风险干预治疗,而一系列有效的早期干预治疗关键在于要求冠心病危险度评估更为准确、更为量化以便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作者:严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众所周知,呼吸系统分上、下呼吸道,其感染按部位亦相应区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作者:徐国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根据血管不同情况选择松、握拳方式,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机制.方法 根据血管不同情况,选择松、握、半握拳方式进行手背静脉的穿刺.结果 该方法明显提高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论 根据不同血管情况选择松、握、半握拳的方法,静脉穿刺成功率高,病人痛苦小.
作者:田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体位干预对急诊PCI术后患者舒适度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156例行急诊PCI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对照组76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给于综合体位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舒适度和术后24 h内心率变化.结果 实验组术后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 h心率较术前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12~24 h心率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 体位干预可有效地提高急诊PCI术后患者舒适度,并能显著降低焦虑情绪引起的心率增快.
作者:邱小芩;金献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防治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对社区69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糖尿病健康知识普及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包括膳食指导、规律运动、用药指导、心理指导和定期随访监测,确立控制治疗目标,采取分级分类管理,根据病人的情况对各指标进行个体量化和评估,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及家属了解糖尿病的症状、并发症及治疗方面的知识.结果 干预后69例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体重指数(BMI)、血压均值均较干预前有改善,差异是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有目的 、有计划的健康教育,使糖尿病患者和家属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有了正确的认识,掌握了合理的膳食,规律的服药方法,适宜的运动锻炼等;通过与家属配合,对患者进行持续的监督和促进,延缓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周乐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有资料表明,全球约有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约25%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死于与之相关的肝病和肝癌.自1981年乙肝疫苗获准使用后,乙肝感染率较之前明显下降,疫苗的免疫原性、保护性、安全性获得一致认可.
作者:韦颖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血管壁上钙过量沉积称为血管钙化.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过程中均有血管钙化,其程度与疾病的严重性呈正相关,并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恶化.
作者:左江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