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

季文所

关键词:益气活血解毒汤, 气虚, 血瘀, 心绞痛
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解毒汤在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绞痛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解毒汤。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总胆固醇( TG)、三酰甘油(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和C反应蛋白( CRP)。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TG、TC、LDL-C较对照组降低(P<0.05),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该方剂能纠正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脂代谢紊乱,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黏度,改善冠状微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缓解心绞痛。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存活组(22例)与死亡组(3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部位、血肿形态及出血量。结果:存活组患者的出血部位、血肿形态、出血量情况均要好于死亡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的病情程度和脑出血部位、血肿形态、出血量等有着密切关系,需要及早确诊,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降低颅内压,减少患者死亡。

    作者:陈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精神专科医院新护士院内轮转培训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精神专科医院实施新护士院内轮转培训的效果。方法:选择新上岗护士68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人。对照组护士为非轮转组,观察组护士为轮转组。比较两组护士入科前后自评及他评结果及两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士在入科1年后除自我评价比较无差异(P>0.05)外,理论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有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3.667、8.964;P值均小于0.01),两组护士对培训满意度有显著差异(x2=10.350;P<0.01)。结论:精神专科医院新护士院内轮转培训后的专业理论和临床实践能力均优于未轮转培训的新护士。

    作者:张丽;宋乃云;张佩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液基薄层细胞学联合 HPV-DNA检测对宫颈癌患者筛查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与HPV检测联合应用后在宫颈癌患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患者共360例临床资料,每位患者给予薄层液基细胞学联合HPV检测,后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比较单独TCT检查、单独HPV检查及两种检查联合检测在诊断患者宫颈慢性炎症、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敏感程度、准确性和假阳性率。结果: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患者,行阴道镜下活检的患者360例。3种筛选方法中,联合应用TCT及HPV的敏感性、特异性高,对重度不典型增生( CIN-III)及宫颈癌患者无漏诊情况,对诊断为中度不典型增生( CIN-II)及轻度不典型增生( CIN-I)的患者中有漏检的情况发生。结论:子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临床筛查中积极采用TCT联合HPV-DNA检测,可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联合阴道镜下活检为临床手术治疗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提供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阿立哌唑治疗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治疗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8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奋乃静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阿立哌唑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8周,然后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状态,同时根据患者PANSS的减分率对疗效进行评价;应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得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体质量增加、静坐不能、肌张力增高、震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奋乃静。

    作者:金莲玉;刘忠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开放手术与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传统开放手术与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差异,将10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8例,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46例,行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够显著减轻术中损伤,抑制术后并发症发生,并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齐颖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下床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和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疝修补术。

    作者:崔力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与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遗传及大肠腺瘤等密切相关,并且结直肠癌发病年龄趋老年化,临床常规治疗手段为结直肠癌根治手术。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推广,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已成为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热点,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进展浅谈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许明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社会功能锻炼在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社会功能锻炼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8例精神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社会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分别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D、PSSS评分差异均较干预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AD评分及PSSS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社会功能锻炼对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社会适应性效果优于单纯实施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张继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尿激酶与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观察并对比尿激酶和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临床效果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这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分析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关系。患者从服用利培酮0.5 mg/d开始,逐渐增至5 mg/d。用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 TESS)分别评定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的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作相关性分析。结果:经12周给药治疗后,患者有效率为82%。其中显效68例(45.33%),有效55例(36.66%),无效27例(18%)。治疗后BPRS评分为(26±7)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5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锥体外系症状42例(28%),其中静坐不能24例,嗜睡6例,头晕4例,便秘5例,口干3例。上述不良反应均为中度或轻度。入组患者均有较好的依从性,无1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患者的血药浓度与TE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呈正相关。结论: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监测患者血药浓度并及时调整,有助于减少或避免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晓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患者全麻维持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患者全麻维持的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胸科手术治疗的132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每组各33例。4组患者采用芬太尼和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维持麻醉,即Ⅰ组患者采用3μg/(kg·h)芬太尼维持麻醉;Ⅱ、Ⅲ、Ⅳ组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维持麻醉:Ⅱ组患者0. 3μg/(kg·h);Ⅲ组患者0.43μg/(kg ·h);Ⅳ组患者0.6μg/(kg·h)。观察并对比4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MAP变化,综合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4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点HR、MAP均较基础值发生明显变化(P<0.05),其中Ⅱ组患者各时间点MAP与基础值比较,显示高度差别(P<0.05);Ⅲ、Ⅳ组患者各时间点HR、MAP与基础值比较,均显示高度差别(P<0.05)。Ⅱ、Ⅲ、Ⅳ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全部短于Ⅰ组,且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Ⅰ组(P<0.05,P<0.01);另外,Ⅱ、Ⅲ、Ⅳ组患者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全部比Ⅰ组低(P<0.05,P<0.01)。结论: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胸科手术患者全麻维持的麻醉效果也不尽相同,其中0.6μg/(kg·h)舒芬太尼效果佳。

    作者:刘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同期行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行磁共振成像常规平扫结合扩散加权成像,比较研究对象的正常宫颈与宫颈癌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值差异及FIGO分期和平均ADC值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DC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的平均ADC值,Ⅱa期较Ib、Ⅱb、Ⅲ~Ⅳ期值明显偏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病变中呈高信号,其 ADC 值显著低于正常宫颈,对宫颈癌患者的诊断及分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42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4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血脂水平、SAS及SDS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TC、TG、LDL-C及血清hs-CRP的水平均高于研究组,且SAS及SDS评分均多于研究组,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精神病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认知及态度调查

    目的::探讨和研究精神病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认知态度情况,提出合理护理对策。方法:选取190例精神病患者家属,初诊患者家属106名和复诊患者84名,分别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心理准备、理解情绪及家属对患者在被约束期间担心的问题。结果:复诊患者家属中对保护性约束措施有心理准备、可以理解的显著高于初诊患者家属(P<0.05);认为有必要征得家属同意的复诊患者家属显著低于初诊患者家属(P<0.05);家属担心患者出现心理伤害的为70.0%。结论: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认知不足,要向患者家属说明保护性约束的意义,消除其担忧,满足家属的合理需求。

    作者:耿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脂肪层下置管引流在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脂肪层下置管引流在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脂肪层下置管引流,对照组患者予以非置管引流,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愈合情况及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创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层下置管引流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手术的效果优于非置管引流效果。

    作者:王冠;高君;于鸿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鼻窦置换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护理心得

    目的::浅谈鼻窦置换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 CN)患者的针对性护理经验和心得。方法:选择均接受置换疗法治疗的78例CN患者,以随机性原则将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针对性护理组,每组各39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针对性护理组患者的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助于提升鼻窦置换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加以实践。

    作者:张明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 BMI)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BMI划分为甲组36例、乙组41例、丙组38例和丁组32例。分别对4组患者开展神经功能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等相关检查,并给予统计学处理分析及比较。结果:甲组、乙组、丙组患者的外周末梢神经功能指标、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指标与神经病变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丁组患者的外周末梢神经温觉、踝振动阈、MNCV与外周末梢神经病变发生率同其他组别比较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存在相关性,过度肥胖患者( BMI>35 kg/m2)的外周末梢神经病变较为严重。

    作者:王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77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9例),除了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外,再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差别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明确,安全性较好。

    作者:慕经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300例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

    目的::观察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主要护理方法,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0例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胃癌92例,肺癌130例,肝癌78例。比较持续性、间断性用药和不用药患者的比例。将拒绝用药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化疗的280例患者作为化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或加重情况,探讨晚期癌症疼痛的评估方法、护理措施及临床疗效。结果:持续性、间断性用药和不用药患者之间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化疗组患者疼痛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癌症晚期患者通常伴有疼痛,应指导患者持续性给药进行止痛,同时鼓励癌症晚期患者接受化疗,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干预。

    作者:孙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尼群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5.0%,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4.50,P=0.03);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40.0%,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尼群地平。

    作者:张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