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中肠腔减压在左半结肠癌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

高友福;孙颢;陈宏;吴学勇;姜波健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 肠梗阻, 一期切除吻合术, 排便减压, 肠瘘, Hartmann术
摘要: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术中排便减压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3月间对45例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患者行术中排便或/和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与同期行Hartmann术的28例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肿瘤部位、分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一期切除吻合组与Hartmann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7%和28.6%(P=0.682);手术死亡率分别为2.2%和3.6%(P=0.35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一期切除吻合组总住院时间为(17.1±6.9)d,住院费用为(51087.5±37916.4)元;Hartmann术组首次手术切除和二次关瘘术的总住院时间为(25.7±8.9)d,两次总住院费用为(78624.2±31734.7)元;两组比较,分别为P=0.001和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基本操作,对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术中排便减压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可行的、安全的.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术中肠腔减压在左半结肠癌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术中排便减压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3月间对45例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患者行术中排便或/和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与同期行Hartmann术的28例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肿瘤部位、分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一期切除吻合组与Hartmann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7%和28.6%(P=0.682);手术死亡率分别为2.2%和3.6%(P=0.35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一期切除吻合组总住院时间为(17.1±6.9)d,住院费用为(51087.5±37916.4)元;Hartmann术组首次手术切除和二次关瘘术的总住院时间为(25.7±8.9)d,两次总住院费用为(78624.2±31734.7)元;两组比较,分别为P=0.001和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基本操作,对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术中排便减压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可行的、安全的.

    作者:高友福;孙颢;陈宏;吴学勇;姜波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挂线疗法对高位肛瘘的治疗进展

    高位肛瘘,因其瘘道穿越外括约肌深层以上,且多有支管,难以对其的形态、走向及与括约肌的关系作出准确的判断,尤以细小支管不易被发现,无论是术前的诊断还是治疗都比较困难,以至于高位肛瘘有时不能一次治愈.所以高位肛瘘尤其是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已经被国内外医学界列为现代外科的难题之一.高位肛瘘的治疗方法繁多,总的来说疗效比较满意,但仍存在着住院时间较长,患者痛苦较大,肛门的精细功能不能完全保证等缺点.迄今为止,手术治疗仍为治愈肛瘘的有效方法[1].挂线疗法作为肛瘘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高位肛瘘临床应用中有所不同,综述如下.

    作者:雷超;王业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三联疗法治疗重度环形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用三联疗法治疗重度环形混合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23例重度环形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13例,使用三联疗法;对照组11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7%.结论 三联疗法具有创口小,疼痛轻,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三联疗法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作者:王悦辉;余智涛;李绮瀚;李学化;侯辉;温圣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Ⅰ期根治肛周脓肿失败43例的体会

    目的 探讨Ⅰ期根治性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常见的失败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Ⅰ期根治性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常见的失败表现及原因.结果 常见的失败表现是复发(或形成肛瘘)和肛门失禁.结论 Ⅰ期根治性手术是治疗肛周脓肿的首选,关键是正确处理内口,保护肛管肌肉,术后换药,通畅引流.

    作者:覃建雄;邓松华;黄桂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腹腔镜直肠癌Miles术与传统Miles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腹腔镜直肠癌Miles术与传统Miles术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指标.方法 对本院2004年8月至2009年10月行腹腔镜下直肠癌Miles术与传统Miles术的临床资料作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术式在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Miles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并具有明确的微创优势.

    作者:罗启军;崔敏;李胜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肛管直肠内超声在复杂肛瘘诊断中的价值(附45例报告)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内超声在复杂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5例复杂性多分支肛瘘管患者进行肛管直肠内超声检查,并结合术中所见以及术后随访对超声结果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肛管直肠内超声可以清晰显示复杂肛瘘瘘管在肛周组织中的走行,并可协助寻找内口.术中探查证实与术前腔内超声提示窦道走形一致者占97.78%.结论 肛管直肠内超声技术对于复杂肛瘘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艾克拜尔·苏里坦;陈敏;龚旭晨;高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慢性肛瘘继发黏液腺癌诊治分析(附4例报告)

    目的 探讨肛瘘继发黏液腺癌临床特点、病理、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4例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刺激是肛瘘癌变的主要诱因,确诊依靠瘘管及相关肿物的病理学活检.结论 对于长期不愈的脓肿和/或肛瘘患者,应保持警惕黏液腺癌可能,对于瘘道或脓肿周围组织活检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吴瑶;刘连成;陈希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外剥内扎注射加多切口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急性嵌顿痔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嵌顿痔佳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72例急性嵌顿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行传统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注射加多切口括约肌松解术,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有效率、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水肿、狭窄、尿潴留,随访6个月后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在提高手术有效率、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复发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外剥内扎注射加多切口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患者嵌顿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彭旭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肛门紧缩术合并注射术治疗全层直肠脱垂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肛门紧缩术合并注射术治疗全层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5月至2010年6月,采用肛门紧缩术合并注射术治疗全层直肠脱垂15例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15例,治愈率100%.术后6个月随访,15例均无复发.结论 肛门紧缩术合并注射术治疗全层直肠脱垂有较好的效果,创伤小,实用经济,是全层直肠脱垂的治疗的一条新途径.

    作者:杨中权;赵英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切口复方甲硝唑注射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切口复方甲硝唑注射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136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采用切口复方甲硝唑注射加常规换药,对照组68例常规换药,观察两组术后2 d、3 d、5 d创面疼痛、水肿情况,评分量化比较,并统计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术后2 d、3 d、5 d,治疗组创面疼痛、水肿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切口复方甲硝唑注射用于混合痔术后创面能缩短创面炎症反应期时间,缓解局部疼痛、水肿症状,加速创面愈合过程.

    作者:黄秀疆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PPH术中荷包缝合深度对痔病远期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PPH术荷包缝合深度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混合痔患者180例,术中切除直肠黏膜送病理检查,病理见肌层者为观察组,说明荷包缝合深度达肠壁肌层,共89例,切除标本未见肌层,说明荷包缝合达黏膜下层,共91例,以上两组均附加外痔切除.结果 观察组远期疗效比对照组好,有统计学意义,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PH术荷包缝合缝合达肠壁肌层可提高远期手术疗效.

    作者:李亮;刘铮;隋粱;吕国庆;李粤;李冠;白植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多原发结直肠癌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12例多原发结直肠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原发结直肠癌占同期结直肠癌的2.3%,同时癌占0.6%,异时癌占1.7%,12例中行根治性手术9例,姑息性手术3例.结论 提高对多原发结直肠癌的警惕,术前全面检查,术中仔细探查,术后定期复查,积极治疗,可提高确诊率和生存率.

    作者:刘君;曹晖;蔡光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一期手术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左半结肠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患者施行一期切除吻合术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无术后吻合口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切口液化感染7例,肺部感染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重视对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认识,正确掌握手术时机,术中有效肠道减压,正确的吻合技术及作好围手术期的处理,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是可行的.

    作者:王栋亭;王学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术中诊断结肠癌的处理

    目的 探讨急诊腹部手术情况下,术中诊断为结肠癌的处理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中诊断结肠癌26例诊治经过.临床以急性腹膜炎剖腹探查12例,急性肠梗阻6例,急性消化道大出血2例,阑尾炎手术6例(并存4例).结果 一期肿瘤切除率达100%,均未发现淋巴转移或肝转移及远处转移.一期肿瘤切除吻合21例(80.78%),一期肿瘤切除加肠造瘘5例(19.23%),术后切口裂开须二期缝合3例,切口感染5例,无吻合口漏、严重腹腔感染或死亡病例.术后病理确诊结肠腺癌26例,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100%.结论 术中诊断结肠癌一期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措施,即使不能做病理确诊,临床经验诊断也应采取积极措施.急诊手术右半或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都是安全的,正确的判断与处理可提高一期吻合率和手术成功率.

    作者:龙仁平;陆浩;潘常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TST手术治疗痔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评价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治疗痔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对我科2009年10月至2011年2月行TST手术治疗的105例痔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是术前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 105例患者全部平稳度过围手术期,74例患者的痔块术后当即完全回缩,17例患者在术后3天时回缩,14例患者在术后1周内完全回纳.结论 加强TST围术期护理对增加患者手术信心、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白丽;李艳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34例Ⅰ期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I期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10年34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行Ⅰ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无吻合口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切口不同程度液化感染3 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在选取合适病例的前提下Ⅰ期切除吻合术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温健;赵胜雷;张新校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TST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附100例临床报告)

    目的 探讨TST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对成都肛肠专科医院施行TST的100例痔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均一次完成手术,术后大出血2例,尿潴留12例,疼痛18例,下腹部坠胀感16例,术后便次增加9例.随访1~6个月,无复发.结论 TST是临床上一种较理想的痔病治疗方法,只要术中坚持正规操作和术后积极处理,预后较好.

    作者:杨向东;贾英田;赵希忠;孙弋淇;李振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120例肛周湿疹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局部封闭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2.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78%.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湿疹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吕灵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连栀矾溶液保留灌肠治疗肛门坠胀53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连栀矾溶液保留灌肠治疗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3例肛门坠胀者予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33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治愈率62.3%,总有效率92.4%.结论 连栀矾溶液保留灌肠治疗肛门坠胀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杨向东;孙弋淇;李振宇;赵希忠;贾英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互联网对现阶段加快发展肛肠学科的探讨

    目的 利用互联网技术,组建中国肛肠界的专业网络系统,加快肛肠学的发展.方法 回顾肛肠学科发展现状、患者需求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情况.结果 肛肠学科的发展迫切需要互联网提供一个信息共享、交换的平台.结论 中国肛肠网[www.chgcw.com]作为网上医疗信息资源专业咨询平台,必将推动肛肠学科的发展.

    作者:曾友元;龚文敬;吴志前;孙苓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主管:广西卫生厅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