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丁曙晴
目的 探讨Ⅰ期根治性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常见的失败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Ⅰ期根治性手术治疗肛周脓肿常见的失败表现及原因.结果 常见的失败表现是复发(或形成肛瘘)和肛门失禁.结论 Ⅰ期根治性手术是治疗肛周脓肿的首选,关键是正确处理内口,保护肛管肌肉,术后换药,通畅引流.
作者:覃建雄;邓松华;黄桂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可行性及全直肠系膜切除加双吻合器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10年118例直肠癌患者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加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吻合口漏4例,发生率为3.38%;吻合口狭窄12例,发生率为10.17 %.术后复发8例,复发率为6.7%,本组无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结论 全直肠系膜切除和双吻合器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明显提高保肛成功率.
作者:温健;赵胜雷;张新校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用三联疗法治疗重度环形混合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23例重度环形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13例,使用三联疗法;对照组11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7%.结论 三联疗法具有创口小,疼痛轻,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三联疗法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作者:王悦辉;余智涛;李绮瀚;李学化;侯辉;温圣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消肿止痛汤坐浴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消肿止痛汤坐浴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外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消肿止痛汤坐浴熏洗是中医临床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蓝海波;杨向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I期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10年34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行Ⅰ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无吻合口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切口不同程度液化感染3 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在选取合适病例的前提下Ⅰ期切除吻合术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温健;赵胜雷;张新校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利用互联网技术,组建中国肛肠界的专业网络系统,加快肛肠学的发展.方法 回顾肛肠学科发展现状、患者需求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情况.结果 肛肠学科的发展迫切需要互联网提供一个信息共享、交换的平台.结论 中国肛肠网[www.chgcw.com]作为网上医疗信息资源专业咨询平台,必将推动肛肠学科的发展.
作者:曾友元;龚文敬;吴志前;孙苓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60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593例治愈无复发,2例延迟愈合,6例进行二次手术,治愈率98﹪.结论 一次性根治术操作简便、易于施行,可以缩短病程,患者容易接受.是一种可行的、疗效可靠的治疗肛周脓肿的术式.
作者:王连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术中排便减压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3月间对45例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患者行术中排便或/和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与同期行Hartmann术的28例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肿瘤部位、分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一期切除吻合组与Hartmann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7%和28.6%(P=0.682);手术死亡率分别为2.2%和3.6%(P=0.35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一期切除吻合组总住院时间为(17.1±6.9)d,住院费用为(51087.5±37916.4)元;Hartmann术组首次手术切除和二次关瘘术的总住院时间为(25.7±8.9)d,两次总住院费用为(78624.2±31734.7)元;两组比较,分别为P=0.001和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基本操作,对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术中排便减压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可行的、安全的.
作者:高友福;孙颢;陈宏;吴学勇;姜波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高位肛瘘,因其瘘道穿越外括约肌深层以上,且多有支管,难以对其的形态、走向及与括约肌的关系作出准确的判断,尤以细小支管不易被发现,无论是术前的诊断还是治疗都比较困难,以至于高位肛瘘有时不能一次治愈.所以高位肛瘘尤其是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已经被国内外医学界列为现代外科的难题之一.高位肛瘘的治疗方法繁多,总的来说疗效比较满意,但仍存在着住院时间较长,患者痛苦较大,肛门的精细功能不能完全保证等缺点.迄今为止,手术治疗仍为治愈肛瘘的有效方法[1].挂线疗法作为肛瘘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高位肛瘘临床应用中有所不同,综述如下.
作者:雷超;王业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肛门紧缩术合并注射术治疗全层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5月至2010年6月,采用肛门紧缩术合并注射术治疗全层直肠脱垂15例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15例,治愈率100%.术后6个月随访,15例均无复发.结论 肛门紧缩术合并注射术治疗全层直肠脱垂有较好的效果,创伤小,实用经济,是全层直肠脱垂的治疗的一条新途径.
作者:杨中权;赵英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12例多原发结直肠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原发结直肠癌占同期结直肠癌的2.3%,同时癌占0.6%,异时癌占1.7%,12例中行根治性手术9例,姑息性手术3例.结论 提高对多原发结直肠癌的警惕,术前全面检查,术中仔细探查,术后定期复查,积极治疗,可提高确诊率和生存率.
作者:刘君;曹晖;蔡光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肛瘘继发黏液腺癌临床特点、病理、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4例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刺激是肛瘘癌变的主要诱因,确诊依靠瘘管及相关肿物的病理学活检.结论 对于长期不愈的脓肿和/或肛瘘患者,应保持警惕黏液腺癌可能,对于瘘道或脓肿周围组织活检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吴瑶;刘连成;陈希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内超声在复杂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5例复杂性多分支肛瘘管患者进行肛管直肠内超声检查,并结合术中所见以及术后随访对超声结果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肛管直肠内超声可以清晰显示复杂肛瘘瘘管在肛周组织中的走行,并可协助寻找内口.术中探查证实与术前腔内超声提示窦道走形一致者占97.78%.结论 肛管直肠内超声技术对于复杂肛瘘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艾克拜尔·苏里坦;陈敏;龚旭晨;高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UPFS)是指人体排便时盆底肌反射性或随意性舒缩功能异常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其临床特征是便质软排便费力,肛门阻塞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功能性便秘[1],占慢性顽固性便秘的55%[2].A型肉毒毒素可以暂时性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的释放使靶肌肉松弛.因此,南京市中医院盆底中心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7月,采用在肌电图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静;丁曙晴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多切口隧道浮线术治疗低位蹄铁型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 将63例低位蹄铁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治疗组B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均采用多切口隧道浮线术(A组采用橡皮浮线、B组采用多股丝线浮线),对照组采用多切口隧道引流术.结果 治疗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但治愈率、平均创面瘢痕面积、肛门功能状况以及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切口隧道浮线术治疗低位蹄铁型肛周脓肿疗效显著.
作者:陈步强;马丹;李林;邓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PPH术荷包缝合深度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混合痔患者180例,术中切除直肠黏膜送病理检查,病理见肌层者为观察组,说明荷包缝合深度达肠壁肌层,共89例,切除标本未见肌层,说明荷包缝合达黏膜下层,共91例,以上两组均附加外痔切除.结果 观察组远期疗效比对照组好,有统计学意义,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PH术荷包缝合缝合达肠壁肌层可提高远期手术疗效.
作者:李亮;刘铮;隋粱;吕国庆;李粤;李冠;白植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连栀矾溶液保留灌肠治疗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3例肛门坠胀者予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33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治愈率62.3%,总有效率92.4%.结论 连栀矾溶液保留灌肠治疗肛门坠胀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杨向东;孙弋淇;李振宇;赵希忠;贾英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一期手术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左半结肠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患者施行一期切除吻合术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无术后吻合口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切口液化感染7例,肺部感染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重视对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认识,正确掌握手术时机,术中有效肠道减压,正确的吻合技术及作好围手术期的处理,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是可行的.
作者:王栋亭;王学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切口复方甲硝唑注射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136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采用切口复方甲硝唑注射加常规换药,对照组68例常规换药,观察两组术后2 d、3 d、5 d创面疼痛、水肿情况,评分量化比较,并统计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术后2 d、3 d、5 d,治疗组创面疼痛、水肿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切口复方甲硝唑注射用于混合痔术后创面能缩短创面炎症反应期时间,缓解局部疼痛、水肿症状,加速创面愈合过程.
作者:黄秀疆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黑变病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10年6月结肠镜检查结直肠黑变病4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为首次确诊.年龄大于60岁的28例,占70%.便秘者26例,占65%.长期口服泻药者24例,占60%.无明显口服泻药者16例,占40%.合并溃疡性结肠炎1例,占2.5%.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者2例,占5%.内镜下:结直肠黏膜呈黑色、棕色、暗灰色,呈虎皮纹状,槟榔切面样或斑片状,呈局部或弥漫分布.结论 结直肠黑变病多见于老年人,主要病因是便秘,长期服用蒽醌类泻剂.溃疡性结肠炎,术后化疗及腹泻也可能是结直肠黑变病的另一原因.
作者:俞益生;鲁顺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