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肝硬化并发痔出血的临床观察

孙巍;孙志勇

关键词:肝硬化, 痔出血, 超声多普勒, 痔动脉结扎术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在治疗肝硬化并发痔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DG-HAL术治疗4例肝硬化并发痔出血的患者,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4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无明显疼痛、尿潴留、感染、肛缘水肿、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结论 DG-HAL术治疗肝硬化并发痔出血的患者,具有安全、有效、术后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它满足了低侵袭性外科手术的要求,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PPH治疗急性嵌顿痔及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运用PPH术治疗急性嵌顿痔的疗效及围手术期处理的注意事项.方法 对136例急性嵌顿痔患者施行PPH术,观察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4~6 d出院.术后排尿困难14例(10.3%),伤口疼痛33例(24.3%),便后出血1例(0.7%),随访3个月无大便失禁、全身脓毒血症、门静脉血栓、肛门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PPH术治疗急性嵌顿痔患者满意程度高,安全可行.

    作者:李玉英;金鑫;沈浔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结肠成形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结肠成形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结肠成形术低位直肠或肛管吻合)和对照组42例(结肠与远端直肠或肛管直接吻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控便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肛门功能观察组大便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观察组平均3次/d,对照组平均8.5次/d;术后12个月观察组平均1.5次/d,对照组平均5次/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结肠成形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直接吻合组.

    作者:孙玉宝;郭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克罗恩病合并肛周病变的诊治体会(附15例报告)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合并肛周病变诊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2009年克诊治罗恩病合并肛周病变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术后2~3个月伤口完全愈合,2例术后6个月伤口才愈合.随访1年,12例控便功能正常,1例患者控制稀粪便较差,2例失访.结论 克罗恩病合并肛周病变临床中较少见,肛肠科医生临床注意不要误诊和漏诊,治疗并不困难.

    作者:李丹;王万民;孙福堂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手术治疗的291例结直肠癌病例资料,采用单凶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占肠腔周径、肿瘤大小、大体类型、组织类型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无关,而肿瘤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术前血癌胚抗原(CEA)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和肠壁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肿瘤分化程度和肠壁浸润深度是影响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周红见;梁君林;高枫;陈利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PPH环形肛管扩张器(CAD33)的改进体会

    笔者从2005年起在我院施行了近1000例PPH术,多次遇到患者由于坐骨结节间距过窄,环形肛管扩张器(CAD33)无法正常置入肛管,从而影响术野充分显露,使手术不能正常进行的情况.

    作者:王连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肛瘘伴双肛门1例报告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是小儿比较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其种类繁多,而先天性双肛门却鲜见报道,我科于2009年8月收治一肛瘘伴双肛门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锋;郭晓晖;林丽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皮肤切除术合苦参汤坐浴治疗慢性肛门湿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肛周病变皮肤切除术配合苦参汤坐浴治疗慢性肛门湿疹的疗效.方法 60例慢件肛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肛周病变皮肤切除术配合苦参汤坐浴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派瑞松)外涂,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及复发率分别为90.0%和13.3%;对照组有效率及复发率分别为73.3%和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肛周病变皮肤切除术配合苦参汤坐浴治疗慢性肛门湿疹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须海丰;龚建明;范建明;徐琴;顾俊;杜燕红;乔俊;罗志渊;杨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亚甲蓝肛周局部封闭合加减苦参汤熏洗治疗肛门湿疹53例

    目的 探讨复方亚甲蓝注射液肛周点状封闭合苦加减参汤熏洗坐浴治疗肛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科采用复方亚甲蓝注射液肛周点状封闭合苦参汤加减熏洗坐浴治疗肛门湿疹52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显效32例(60.38%),有效18例(33.96%),无效3例(5.66%).结论 亚甲蓝肛周局部封闭合加减苦参汤熏洗治疗肛门湿疹安全有效,操作简便.

    作者:陈步强;赵自星;马丹;李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门诊手法治疗单发与多发性儿童直肠息肉136例

    目的 探讨门诊手法治疗单发与多发性儿童直肠息肉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136例单发或多发性、有蒂或亚蒂、不同大小直肠息肉采用门诊手法摘除治疗I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均治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门诊手法治疗单发性儿童直肠息肉,方法简单经济,切实可行,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此法对多发性直肠息肉亦可行.

    作者:吴晖;崔崇伟;李天煜;陈扬华;黄候添;张子恒;戴晨曦;李冬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直肠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治疗超低位直肠癌临床观察(附17例报告)

    目的 探讨超低位直肠癌使用双吻合器技术(DST)在保肛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对17例距肛缘4~6 cm的超低位直肠癌,根据直肠指检、结肠镜、盆腔CT等判断直肠癌浸润情况,在不影响根治的前提下,采用直肠拖出、双吻合器技术行保肛手术切除,观察疗效.结果 17例均成功保留了有大便控制的肛门,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随访中1例局部复发.结论 严格掌握适应证,直肠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傅其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及其在结直肠癌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表达调控是当前功能基因组学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蛋白质与DNA在染色质环境下的相互作用是阐明真核基因表达机制的基本途径.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技术近年被广泛用于研究体内染色质结构、组蛋白修饰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灵敏地检测目标蛋白与特异DNA片段的结合情况,并已成为研究染色质水平基因表达调控的有效的方法[1],活跃表达基因的启动子和增强子等调节区域呈现组蛋白的高乙酰化,而沉默基因的相应区域则呈现组蛋白的低乙酰化[2,3].

    作者:李天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广西散发性结直肠癌DCC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 观察广西散发性结直肠癌DCC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关系.方法 应用常规酚、氯仿法提取7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正常黏膜组织的DNA.采用PCR-SSCP结合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DCC基因第4、28、29号外显子突变的情况.结果 7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中,18例201密码子表现为纯合突变型,7例201密码子表现为野生型,48例表现为杂合突变型.另有1例突变发生在第4内含子上.第28、29号外显子未发现突变.结论 DCC基因突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发生的部位、浸润深度、组织病理、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无关.

    作者:龙陈艳;徐艳松;李卫;唐卫中;高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盆底损伤和功能退化导致的盆腔脏器脱垂(Pelvie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等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PFD)严重影响了中老年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常规治疗的手术方式是阴式子宫切除和阴道前后壁修补,但这些方法有较高的复发率[1].

    作者:林宏城;任东林;苏丹;彭慧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在直肠黏膜脱垂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在直肠黏膜脱垂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85例直肠黏膜脱垂患者行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83例治愈(97.6%),2例好转(2.4%),有效率100%,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RPH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疗效可靠,经济安全,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作者:郭锡泉;曾兵;肖桂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痔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08年应用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为15~30 min,平均20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 d;术后患者创口疼痛轻微,5例需口服去痛片缓解.50例患者内痔完全回缩肛管内,无便血,治愈率100%.随访1年至1年6个月,50例患者均无复发,无排便困难、肛门狭窄、出血等,肛门外观平整光滑.结论 PPH加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符合肛门生理,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疗效满意.

    作者:杨军;孟涛;于周满;须海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治疗肝硬化并发痔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在治疗肝硬化并发痔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DG-HAL术治疗4例肝硬化并发痔出血的患者,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4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无明显疼痛、尿潴留、感染、肛缘水肿、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结论 DG-HAL术治疗肝硬化并发痔出血的患者,具有安全、有效、术后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它满足了低侵袭性外科手术的要求,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孙巍;孙志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PPH联合消脱止-M治疗Ⅲ、Ⅳ期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消脱止-M在Ⅲ、Ⅳ期混合痔PPH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4例Ⅲ、Ⅳ期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3例为在PPH基础上联合消脱止-M治疗,对照组81例则在PPH基础上联合迈之灵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应用镇痛药频率、术后出血、创面肿胀时间、严重并发症情况(肛门失禁、肛门狭窄、肛瘘等)、住院时间、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时间、费用、用药小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疼痛时间、创面肿胀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间明显缩短(P<0.05),而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尿潴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消脱止-M仅需服用6 d,而迈之灵则需20 d,前者费用为后者的四分之一,两组服用药物期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PPH术治疗Ⅲ、Ⅳ期混合痔后用消脱止-M在术后疼痛时间、创面肿胀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括时间、用药时间和费用优于迈之灵,长期疗效尚待追踪随访.

    作者:陈恩碧;万爱萍;黄勇波;吴雄辉;李妹;洪仁华;谢虹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肿瘤并肠梗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术中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肿瘤并肠梗阻患者行一期肠道切除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38例左半结肠肿瘤并肠梗阻患者术中行左半结肠切除后.采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和甲硝唑灌洗清洁肠道后行一期肠吻合.结果 38例患者除1例死于术前并存病外,其余37例治愈出院,无吻合口漏.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有效结肠灌洗对左半结肠肿瘤并肠梗阻患者行一期肠道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周启军;韦向京;韦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PPH术联合RPH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PPH术联合RPH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81例直肠前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PPH术联合RPH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PPH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1年复发率分别为14.6%和37.5%(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PH术联合RPH术治疗直肠前突较单纯PPH术治疗疗效更佳,复发率低,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ZZ-ⅡD型肛肠综合治疗仪治疗混合痔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ZZ-ⅡD型肛肠综合治疗仪治疗混合痔方法与疗效.方法 选用120例患者应用该仪器行混合痔内外分治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120例患者,3个月后随访,其中治愈109例(90.8%),好转11例(9.2%),有效率10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ZZ-ⅡD型肛肠综合治疗仪治疗混合痔安全有效,电钳可控性好,简单易行,值得基层医院普及开展.

    作者:仲超祥;胡玉超;江飞;杨杰;余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主管:广西卫生厅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