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其兵
目的 探讨PPH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单纯采用PPH治疗以Ⅲ~Ⅳ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15.2 min.术后1 d疼痛发生率22.8%,术后尿潴留8.9%,术后大便带血20.32%,术后水肿15.5%,无感染及复发.结论 PPH治疗Ⅲ~Ⅳ期混合痔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是治疗混合痔的理想方法 .
作者:谢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在治疗痔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多普勒超声痔动脉结扎仪对11例有内痔及内痔出血为主的混合痔施行手术治疗.结果 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随访2周至3个月,无复发和大便失禁.结论 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痔动脉结扎术具有安全、有效、术后痛苦少、住院时间短和恢复快等优点,它满足了低侵袭性外科手术的要求.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孙志勇;孙巍;李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背景慢性特发性肛门痛是一常见良性症状,病因尚不清楚,传统治疗常无效,本研究对骶神经刺激治疗慢性特发性肛门痛的效果作一分析.
作者:龚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一种疗效确切、并发症和后遗症少的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方式.方法 将120例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小切口、多切口外剥内扎硬注术;对照组(60例)采用外剥内扎硬注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后遗症、切口愈合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在疗效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并发症排尿障碍、疼痛、肛缘水肿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脱落期出血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遗症肛管直径、肛门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切口愈合时间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多切口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作者:舒洪权;罗云玲;张雷钧;张永锋;钱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为开拓微创技术治疗肛裂的新思路.方法 我科采用长效止痛配合手指扩肛治疗肛裂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将140例肛裂患者行长效止痛配合手指扩肛(治疗组72例)和肛裂切除术配合括约肌松解术(对照组68例)进行治疗对比.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肛门疼痛、出血、渗血、肛门控便功能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及治愈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长效止痛配合手指扩肛治疗肛裂的方法 操作简便、手术创口小、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不失为治疗各期肛裂的微创方法 .
作者:李建国;牛婧;贺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腹茧症(abdominal cocoon)是一种罕见的腹部疾患,由Foo等于1978年首先报道并命名[1].本病原因不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肠梗阻,以小肠全部或部分小肠被茧状包裹在一层异常的纤维膜内为特征,腹痛,腹部包块和肠梗阻为其特点.此前, 由于该病的特点为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致密灰白色、质韧硬厚的纤维所包裹, 因此各家命名不同, 如局限性小肠系膜包绕症,特发性硬化性腹膜炎,小肠茧状包裹症.目前, 腹茧症之名为众家所接受.
作者:朱勇;刘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药煎剂灌肠加西药柳氮磺胺吡啶口服与单纯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的治疗效果比较.方法 将79例病例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煎剂加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对照组单纯口服柳氮磺胺吡啶.两组治疗时间与评价标准相同.结果 观察组近期治愈32例(82.1%)、总有效率为97.5%,较对照组的近期治愈18例(45.0%)、总有效率80.0%为优(P<0.01).结论 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使用中药煎剂灌肠加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比单纯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效果好.
作者:覃春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采用吻合器内痔切闭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6例重度混合痔患者分为二组,其中72例采用江苏常州医用吻合器做内痔切闭术加外剥术为A组,44例采用传统内扎外剥术治疗为B组.结果 A组:手术时间平均15 min,住院时间2~5 d,术后疼痛6例,轻度疼痛27例,肛门不适的42例,未出现术后大出血,15例术后1~2 d排便少量滴血,随访半年效果良好.B组:手术时间平均30 min,住院时间8~15 d,术后疼痛24例,轻度疼痛20例,未见术后大出血,术后3~5 d排便滴血的35例.结论 通过两组治疗观察,A组具有手术及住院时间短,疼痛轻,恢复快,疗程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治愈率100%,而B组6例复发,治愈率86.3%.
作者:陈映标;庄映如;陈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仅次于肺癌[1].低位直肠癌是指位于齿状线8 cm以内直肠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以往低位直肠癌在切除癌肿肠段行手工吻合时,常遇到术野深、窄、暴露不佳等困难,甚至临时更改手术方式.近几年来由于吻合器的广泛使用,使保肛手术(Dixon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该术式的开展充分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大多数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福音.我院自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共完成Dixon术31例,现将手术配合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贮袋-阴道瘘(Pouch-Vaginal Fistula,PVF)是指位于贮袋与阴道间的病理性通道,是结直肠切除贮袋成形术(restorative proctocolectomy, RPC)后发生于女性的并发症.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因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且非常顽固,手术治疗后易复发,临床处理极为棘手.
作者:徐慧民;王振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位后马蹄形肛周脓肿的手术方法 .方法 齿线处内口以下部位完全切开、内口以上部位脓腔顶端挂线,后位切口虚挂橡皮筋对口引流.结果 50例全部治愈,疗程15~35 d,无后遗肛瘘,无肛门失禁、狭窄、畸形、缺损,肛门功能正常.结论 手术一次性成功,避免了二期手术,缩短疗程,减轻患者需多次手术痛苦,术后随访至今,无复发,肛门功能良好.
作者:刘庆圣;姜春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吻合器在治疗直肠黏膜脱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国产吻合器,应用吻合器直肠下段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直肠黏膜脱垂23例.结果 治愈19例,好转4例,治愈率达82.6% ,术后尿潴留5例,出血1例,无其它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0~20 min,术后住院3~5 d.结论 吻合器治疗直肠黏膜脱垂操作方便, 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安全有效.
作者:范显文;胡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198例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病例资料.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11.5±69.2)min,中位出血量80(50~200)mL,平均切除淋巴结数为(11.5±6.4)枚,平均肛门排气时间(2.8±1.4)d,平均可下地行走时间(1.6±0.9)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1.8±6.4)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71%,常见为肠梗阻(占并发症的24.4%).中位随访时间为26.1(13.6~45.2)个月,随访率86.9%.33例出现术后复发转移,其中吻合口复发2例,盆腔局部复发3例,腹腔广泛转移4例,远处转移24例.死亡共37例 ,其中死于肿瘤相关因素28例,死于非肿瘤相关因素9例.5例带瘤生存.结论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不仅具有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在技术上也是安全可行的,而终的结果仍有待于大量的、长期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邓建中;丁卫星;朱佳成;曹金鹏;廖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探讨早期诊断、预防误诊的方法 .方法 对误诊为阑尾炎的回盲部肿瘤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回盲部肿瘤患者误诊为阑尾炎而行急诊手术.结论 对表现为右下腹持续性疼痛,伴有贫血、消瘦、大便潜血阳性的中老年患者,应警惕有回盲部肿瘤的可能,回盲部肿瘤可能以阑尾炎为首发病症.
作者:卢福明;赵忠新;李凯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为探讨通过肠镜治疗结肠息肉的多样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例经肠镜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肠镜下套扎,134例高频电摘除,45例微波或烧灼,7例氩气刀治疗.201例均一次性治愈.结果 作为微创手术的肠镜下结肠息肉的治疗,其多样性可以收到临床更多的选择.
作者:刘忠;杨传春;伏亦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运用计算机数据库(Access数据库)技术对中医肛肠方药相关临床信息进行规范化研究,发现古代医学典籍对肛肠方药相关临床信息的记载存在较多问题,给计算机的识别和利用造成困难,制约了中医肛肠的现代化进程.笔者参考大量原始文献,按照统一标准对500余首中医肛肠古方进行了系统、规范化处理,为今后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杨向东;袁学刚;张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先天性直肠阴道瘘多见儿童,形成病因复杂,手术治疗极易复发,大便失禁,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同时也给医生术后带来很多麻烦.为此很多医生对这类手术都望而却步,甚至不敢接手治疗.2000~2008年我们采用经阴道改良术式修补瘘口转移肌束瓣填充直肠阴道隔间隙方法治疗先天性直肠阴道瘘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仇放;王绍臣;黄大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成人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收治的46例成人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均行手术治疗,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恶性肿瘤32例,良性肿瘤14例,恶性肿瘤以腺癌居多,良性肿瘤以平滑肌瘤为主,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不易确诊,以剖腹探查急诊手术发现较多.结论 成人原发性小肠肿瘤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高,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
作者:梁待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简便易行,存活好、产量和纯度高,稳定的枯否细胞(Kupffer Cell, KC)分离培养方法 .方法 根据酶消化时间不同和裂解红细胞的方法 在酶消化之后和之前分方法 Ⅰ和方法 Ⅱ.分别运用0.1%的Ⅱ型胶原酶、0.05%链酶蛋白酶E和0.005%DnaseⅠ在不同方法 中离体消化肝组织并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提取KC,通过吞噬实验观察鉴定KC.结果 方法 Ⅰ和方法 Ⅱ中KC的数量分别是(0.71±0.21)×107/g和(0.96±0.20) ×107/g,细胞贴壁率分别40.1%、45.1%.用0.4%台盼蓝染色鉴定,存活率分别为90%、95%.吞噬实验发现,细胞纯度分别为90%、95%.结论 结合碾磨筛网滤过降低酶作用时间并在酶消化之前裂解红细胞分离提取枯否细胞具有存活好产量纯度高的优点.
作者:柳俊刚;高枫;张森;杨剑锋;刘传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痔是人类常见的疾病,有时会导致患者严重痛苦.部分病人需要外科治疗干预才能缓解.我院治疗痔病主要采用注射、激光、肛肠治疗仪、外剥内扎等方法.自2003年10月起开展痔上直肠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治疗重度痔21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胜祖;王劲;黎柏峰;刘细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