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叶性肺炎导致感染性休克死亡医疗事故鉴定1例

裴永学;谷舞;刘亚利;宋光涛;金鑫

关键词:法医临床学, 大叶性肺炎, 感染性休克, 医疗事故
摘要:1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病历资料王某,男,47岁.因发烧、咳嗽、头晕、右上腹疼痛两周,于2012年5月28日下午到当地医院治疗.查体:一般状态欠佳、嗜睡、面色苍白,体温38.5℃,脉搏110次/min,血压60/40mmHg,诊断:胆囊感染,感染休克.给予:25%葡萄糖100ml+VC2.5g/iv;安痛定3ml+地塞米松5mg/iv,5%葡萄糖500ml+先锋霉素5.5万单位+地塞米松10mg,静脉点滴.静点液还余100mL时,突然癫痫发作,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两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抢救无效死亡.患方认为是药物过敏或用药不当导致患者死亡,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中国法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妊娠外伤后流产的法医学鉴定1例分析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彭某,女,44岁.2011年10月28日15时许被人用竹竿戳中腹部,感腹部疼痛不适,遂因“停经56天、外伤致下腹部疼痛1小时余”至某医院住院治疗.彭某孕1产1,平日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1年9月2日.查体:面部多处挫伤痕,腹软,下腹痛.阴道畅,分泌物少许,色黄,未见血迹,子宫大小如孕50天,双附件无殊.当日16时40分B超检查示宫腔内可见大小约30mm×11 mm的孕囊回声,可见卵黄囊,未见胚芽及明显心管搏动,孕囊周边可见范围约12mm×8mm的液性暗区.2011年10月29日TRUST及TPPA检查为阳性,乙肝三系检查均阳性.于2011年10月30日行终止妊娠术.诊断为稽留流产、隐性梅毒.

    作者:姜昌明;陆俊龙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浅析鉴定人出庭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年1月1日起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出庭质证是每一位鉴定人必须面对的事情,本人结合工作实际,浅析鉴定人出庭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鉴定人出庭质证存在的问题(1)心理准备不足.虽然鉴定人出庭质证是鉴定人的一项工作和义务,但实际工作中出庭质证的案件还是少数.在鉴定中没有意识到要出庭质证,故而在受理案件时对材料的收集、程序的把握上不严谨,导致出庭质证时匆忙上阵,心里没底.(2)知识储备不足.有些鉴定机构的鉴定人员,多由医疗机构转岗而从事司法鉴定工作,法医专业知识差.(3)出庭经验不足.大多数鉴定人法庭经验不足,甚至是零,面对经验丰富的辩护人、公诉人,无从应对.(4)鉴定人出庭制度不完善.新《刑事诉讼法》诸条款分别对鉴定意见的性质、鉴定工作、鉴定人出庭质证、鉴定人在诉讼中的保护、鉴定人出庭的费用等有关鉴定事项进行了规定,但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给鉴定人出庭质证增加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作者:袁银娣;陈敏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脂肪栓塞的法医学鉴定1例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丁某,男,25岁.2013年2月5日,在本市区内被轿车撞伤,后被送至医院就诊.病历记载:神志清,P 90次/min,R 22次/min,BP 14.7/10.7kPa(110/80mmHg),右肩部肿胀,触痛,可及骨擦感,右肩关节活动受限,双小腿中下段肿胀,畸形,压痛明显,局部可及骨擦感,有反常活动,左眉弓处可见约1.5cm皮肤裂伤,左手腕桡侧可见长约3cm皮肤裂伤,腰背部可见2处皮擦伤,右胸锁关节处肿胀,触痛明显.颅脑、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X线片:右胫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左胫骨粉碎性骨折,右肱骨外科颈骨折.2月6日7时被家人发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查体双侧瞳孔4mm,光敏,血压18.3/12.7kPa(137/95mmHg),体温38.5℃,心率不稳,高210次/min,呼吸较平稳,约25次/min,考虑是否有迟发性颅脑血肿及脂肪栓塞可能,复查颅脑及胸部CT.

    作者:李庆刚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流产的法医学鉴定

    1概述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妊娠者称为流产.流产发生于妊娠12周以前者为早期流产;发生在12周至不足28周者为晚期流产¨].按流产的原因不同,流产又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两大类.由于母体疾病或胎儿发育不良等因素致妊娠终止者为自然流产.自然流产占全部妊娠的10%~15%,其中80%以上为早期流产[2].常见原因为胚胎染色体异常,占早期流产的50%~60%.机械或药物等人为因素终止妊娠者为人工流产.将以实施计划生育或为妇女保健、疾病治疗为目的,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由医疗单位有经验的医务工作者实施的流产成为合法的人工流产.报有某种特殊目的(敲诈、勒索等)或由于害怕暴露真相,由非医务人员或妇产科专业人员,甚至妊娠者本人自己秘密进行的流产为非法的人工流产.

    作者:罗伟;缑元斌;王兵;刘勇;范钧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胸腹损伤剖胸与剖腹术后的法医学鉴定分析5例

    胸腹损伤影响因素很多.本文笔者对5例胸腹损伤剖胸、剖腹术后鉴定的案例进行总结分析,供同行参考.1案例资料案例1 2013年2月22日,曾某在酒吧被人用刀和啤酒瓶殴打刺伤,医院诊断:轻型脑伤、头皮裂伤、肺挫伤、右侧血气胸、第5肋骨折、左上肢鹰嘴骨折、全身多处皮肤裂伤.查体:T35.5℃P91次/minR30次/min BP120/98mmHg,嗜睡,查体不合作,双瞳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肩胛骨下一4cm伤口,左背部11肋骨下1cm处一斜形伤口长约6cm,伤口较深,可探及肋骨深及内脏,有气体间断排出.

    作者:张嘉陵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拇指末节掌侧皮肤缺损伤情鉴定

    手是人体重要的运动和感觉器官,其中拇指的功能尤为重要.拇指受损虽不致命,但却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痛苦,且治疗难度大、要求高,容易遗留残疾.本文对拇指末节掌侧皮肤缺损的伤情鉴定进行讨论,供同行参考.

    作者:王宏兴;周亚东;王克军;杜丙寅;李书田;李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他勒后窒息致重伤1例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林某某,女,20岁.某日被其男朋友在床上用裤子勒颈数分钟后昏迷,林某某男朋友即叫同住一出租屋的同事一起送林某某至镇医院治疗,后转至区人民医院治疗.1.2主要病历摘录患者2h前在宿舍被人卡脖子后不省人事,呼之不应伴烦躁,由他送地方区医院治疗.检体:患者急性面容,表情淡漠,被动体位,脉搏91次/min,呼吸15次/min,血压74/31 mmHg.头面部见广泛皮下出血,颈前靠近下颌处可见两道皮下瘀斑.双侧结膜出血,双侧瞳孔大小2.5mm,对光反射消失.生理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人院诊断:①窒息;②缺血缺氧性脑病.

    作者:廖振瑜;林国生;叶国英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刑事诉讼法》对鉴定人出庭制度的规定及应对措施

    鉴定人出庭作证是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证的重要手段,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新《刑事诉讼法》对鉴定人出庭作证做出了一系列规定,对完善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当事人对质权、确保程序公正、实体公正得以实现的关键.

    作者:黄俊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浅谈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不足

    司发[1990]70号《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伤》)和司发[1990]6号《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轻伤》)自发布以来已经二十余年,但两个标准的部分条款尚有不足之处,笔者进行浅析总结,为新标准的修订提供一些信息.

    作者:王静;胡健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胸腰椎骨折伤残评定标准探讨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交通事故中常见,约占胸腰椎骨折的64% ~81%.现就我所鉴定的32例胸腰椎骨折伤残评定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标准予以探讨.1案例资料2009~2012年受理交通事故所致单纯胸腰椎骨折伤残评定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15~78岁,平均42.6岁.单节段骨折27例(T91例、T112例、T126例、L19例、L25例、L32例、L41例、L51例);双节段骨折5例(T11~T121例、T12~L13例、L1~L41例).

    作者:王宏兴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法医如何认识外科医疗事故的术前防范要点

    在当今的社会中,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现,已经成为目前社会突出矛盾之一,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在众多的医疗纠纷中,外科的医疗纠纷占据了很大的部分.因此,如何有效地防范外科医疗纠纷的出现,对于缓解医患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子清;李树;秦治家;辛彩瑞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法医参与医疗事故鉴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在涉及死因、伤残等级评定两种情况下,法医需参与医疗事故鉴定.法医如何在医疗事故鉴定中发挥作用,本文结合多年参与医疗鉴定工作的实际予以分析.1 目前法医参与医疗事故鉴定的现状1.1 专业领域特殊,与临床医学交叉面较小法医专业工作是应用医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的问题,它偏重于人体损伤形态、程度、关系、后果等方面的研究,与临床医学的救治、护理、检验等方面有显著的区别.虽然法医专业围绕损伤这个面与临床多个学科发生交叉,但与临床医学相比,交叉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专业的差异导致了法医无法通晓临床中的诸多核心环节,除部分从临床改行担任法医者外,多数法医的临床水平较低,无法与资深的临床专家相比.

    作者:康宁;徐彬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死因的医疗损害司法再鉴定2例

    1案例资料1.1案例1杨某某,女,36岁.因宫内节育环嵌顿2年,到某医院住院要求取环,经全面检查,各项功能均正常,无明显手术禁忌症,行宫腔镜检查+取环术+双输卵管结扎术.术中患者心跳突然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法医病理学鉴定结论杨某某因急性心肌梗死而猝死.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属医疗事故.杨某某家属对以上法医病理学及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存在异议,遂提起医疗损害鉴定.

    作者:章锁江;沈永浩;来茂德;陈明策;骆啸;马丽琴;黄洪溪;钱晓妹;徐键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术后出现吸入性窒息死亡医疗鉴定1例

    全麻手术术后未清醒的患者容易出现吸人性窒息,一旦出现吸人性窒息,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死亡.1案例资料1.1病历资料李某,男,11岁.因上腹不适,有梗噎感1年,反复发作至某医院就诊.2h前,患儿饭后突然呕吐鲜血及胃内容物4次,约500mL,柏油便1次.查体:重度贫血貌,心率120次/min,血压90/50mmHg,腹部平坦,剑突下压痛(+).胃镜显示“幽门环溃疡达0.3cm ×0.5cm”.诊断: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于当日在全麻下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出血不多,胃黏膜广泛出血,幽门硬性结节约2.0cm×2.0cm,有溃疡.术后人ICU,15min后患者未苏醒,突然出现呼吸浅,心率110次/min,节律整,双肺水泡音,呼吸音粗.给予可拉明、洛贝林静推,加压输血.

    作者:冀振东;谷舞;刘亚利;裴永学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9例眼眶变异被误认为眶内壁骨折的分析

    1案例资料9例伤者,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20~ 40岁3人,40 ~ 60岁6人;左眼5例,右眼3例,双眼1例;受检时间2~ 30天不等.7例初次CT检查时,报告为眶内侧壁骨折,但经复查CT薄层平扫及三维重建后发现眶内侧壁骨仅向内凹陷,骨质连续,未见明显骨折;2例在初次CT示眶内壁凹陷,骨质连续.9例的损伤评定结果,均未构成轻伤.

    作者:李森全;徐海涛;蒋晓三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4例腰椎椎弓崩裂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腰椎椎弓崩裂是指椎弓峡部产生的应力骨折状态,也称峡部裂,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如双侧的峡部裂隙,椎体、椎弓根、横突和上关节突可在应力的作用下与椎板、棘突和下关节突发生滑行分离,即发生腰椎滑脱.本文分析了涉及椎弓崩裂的法医学检案,旨在探讨如何判断椎弓崩裂是否为外伤所致.

    作者:束长宝;刘长武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外伤后肘关节骨化性肌炎鉴定1例

    1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病历资料张某,男,17岁,学生.2010年6月8日在学校被他人打伤左上肢,随即送往A医院住院治疗.检查:X线片见左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远端向后移位.入院后行手术内固定治疗,术中见肱骨髁间劈裂有碎骨块,部分缺损,旋转移位,取右髂骨3cm×3cm×1cm修整骨折,放置于骨折端.术后石膏托屈肘90°位固定.诊断为左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一年后左前臂旋转功能受限,遂至B医院住院治疗,X线片示左肱骨髁间陈旧性骨折,关节对位关系好,左尺骨冠突周围有大量骨质增生.诊断为左肘关节强直;左肘关节骨化性肌炎.人院后行左肘关节术后松解术治疗.

    作者:龙贵峰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室间隔高位大面积缺损死亡1例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刘某某,男,10月龄婴儿.2012年4月28日“因感冒、发烧、咳嗽,在家曾静脉滴注药物(磷霉素钠半支+ 0.9%G.S 60 ~ 70mL)3天,不见明显好转,伴喘息、口唇发绀”到某卫生院就诊.查体:不发烧,P:120次/min,口唇发绀,重度营养不良貌,胸部畸形,三凹征阳性,双肺明显哮鸣音及水泡音,心脏Ⅲ级吹风样及滚桶样杂音,诊断为:①重度先天性心脏病,②支气管肺炎.给予门诊输液、对症治疗,10:30患儿哭闹不止,伴呼吸急促,口唇发绀,予镇静、吸氧、呼吸兴奋剂、强心剂等不见好转,后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刘力军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378例交通事故脊柱损伤分析

    脊柱损伤是临床法医学实践中一种常见的外伤,常由交通事故、高坠、房屋倒塌、打击、跌倒和枪炮弹伤等引起,其中交通事故是脊柱损伤的重要致伤原因之一.严重的脊柱损伤可累及脊髓,致残率较高.本文收集了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交通事故中的378例脊柱损伤案例,旨在对脊柱损伤的部位、损伤类型、严重程度及后遗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作者:沈文军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多生牙损伤的法医学鉴定1例

    多生牙又名额外牙,可发生于牙弓的任何部位,常见的是“正中多生牙”,位于上中切牙之间或者其腭侧.多生牙形态多为小锥形或过小牙,与正常牙形态相似的较少,且单发者多见,3颗以上者少见[2].目前在多生牙损伤的鉴定中,存在的争议很大:其一认为多生牙也属于“牙齿”,应该参照“轻伤标准”给予损伤程度评定;其二认为多生牙属变异牙,不属于正常乳牙或恒牙,临床上都建议尽早拔除,且常常伴有牙根短小、不在正常部位,造成脱落所需的外力也较正常牙齿所需的外力要小,其损伤不应属于“轻伤标准”所列情形.

    作者:周晓明;刘鑫;侯振宇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主办:中国法医学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