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发;裴永恩
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完善,庭审方式日趋成熟,鉴定人出庭作证将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鉴定人在出庭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其中重要的是作证提纲的撰写,本人依据一个具体案例,模拟撰写如下:1 关于鉴定资格本鉴定人大学法医学专业毕业后在XX市公安局物证鉴定所从事法医工作至今,XXXX年取得主检法医师资格,鉴定人资格证书编号为45090010004.
作者:张海陆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临床医学诊断与法医临床学诊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法医临床学诊断是鉴定人在全面了解伤者受伤经过的基础上,对伤者就诊期间的病历资料及法医临床学检验等内容的概括和总结,是伤情鉴定的精华、核心,要求准确、全面、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作者:申立;金晓虎;高明;伏建斌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某男,2012年11月22日晚被他人用钝器伤及头部,当即头部疼痛难忍,额部、鼻腔出血,随即送当地县医院诊治.入院诊断:硬脑膜外血肿;颅内积气;开放性颅骨骨折;上颌窦骨折;眼眶骨折;眶内积气;头皮挫裂伤;鼻部损伤.治疗5d后双侧鼻腔仍反复出血,遂转至当地市级医院.给予鼻孔填塞后再无出血,治疗15d后再次出现鼻腔大量出血,较凶猛,出血量400~ 600mL,遂转至当地省级人民医院.辅助检查:右侧颈内动脉造影+3D造影示:右颈内动脉眼动脉起始部位,动脉期异常染色,呈类圆形,大小约3.5mm ×5.5mm(图1).侧位像示:病变位于右颈内动脉眼动脉起始部位前内侧.右颈外动脉造影未见异常.印象:右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假性动脉瘤.后诊断:鼻出血;蝶窦外侧壁骨折;右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右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假性动脉瘤.行大动脉、双锁骨下、全脑血管造影;颈内动脉瘤固体栓塞术.术后诊断:右侧颈内动脉(眼段)外伤性假性动脉瘤.
作者:王东;史建忠;田亮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在法医临床鉴定中,伪盲一直是鉴定中的难点.视觉电生理技术是法医临床学鉴定中一项常用的视觉客观检查技术,对伪盲的鉴别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本文就鉴别伪盲所涉及的视觉电生理检查技术做简要说明,并提出一种联合应用多种检查技术共同鉴别伪盲的方法.
作者:穆达文;王涛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丁某,男,25岁.2013年2月5日,在本市区内被轿车撞伤,后被送至医院就诊.病历记载:神志清,P 90次/min,R 22次/min,BP 14.7/10.7kPa(110/80mmHg),右肩部肿胀,触痛,可及骨擦感,右肩关节活动受限,双小腿中下段肿胀,畸形,压痛明显,局部可及骨擦感,有反常活动,左眉弓处可见约1.5cm皮肤裂伤,左手腕桡侧可见长约3cm皮肤裂伤,腰背部可见2处皮擦伤,右胸锁关节处肿胀,触痛明显.颅脑、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X线片:右胫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左胫骨粉碎性骨折,右肱骨外科颈骨折.2月6日7时被家人发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查体双侧瞳孔4mm,光敏,血压18.3/12.7kPa(137/95mmHg),体温38.5℃,心率不稳,高210次/min,呼吸较平稳,约25次/min,考虑是否有迟发性颅脑血肿及脂肪栓塞可能,复查颅脑及胸部CT.
作者:李庆刚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人体损伤鉴定在法医学领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应用损伤形成机制分析损伤形态,依据损伤形态特征推断致伤物及凶器认定,为侦查破案、检察起诉、审判定罪量刑提供必不可少的关键证据.本文作者利用几何学、物理力学原理对薛某死亡案的致伤物及致伤方式进行科学分析,消除了死者亲属的质疑,避免了上访.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跃进;于云辉;董庆;刘尚峰;陈蓬波;吕国庆;任杰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司法鉴定投诉,作为一种社会监督形式,为司法鉴定执业活动及司法鉴定机构体系管理提供重要的反馈信息.正确分析和处理投诉,是提高司法鉴定机构管理水平、保证鉴定质量的重要环节.现就本院87例司法鉴定投诉案件进行分析.1 司法鉴定投诉案件数据统计1.1按鉴定类别统计2008~2011年度司法鉴定投诉案件87例(表1~3),从鉴定类别的数据统计看出,司法鉴定投诉量呈逐渐上升趋势.
作者:鄂晓霏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交通事故致头面部损伤的伤者,其嗅觉障碍在适用《交通事故及人身损害标准》评残时,暂不予以评定.这表明外伤性嗅觉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未得到合理的维护,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损司法鉴定宗旨.本文为了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探外伤性嗅觉障碍在司法鉴定评残活动中的适用.
作者:周伟赋;骆啸;郑银兵 刊期: 2013年第z1期
胸腹损伤影响因素很多.本文笔者对5例胸腹损伤剖胸、剖腹术后鉴定的案例进行总结分析,供同行参考.1案例资料案例1 2013年2月22日,曾某在酒吧被人用刀和啤酒瓶殴打刺伤,医院诊断:轻型脑伤、头皮裂伤、肺挫伤、右侧血气胸、第5肋骨折、左上肢鹰嘴骨折、全身多处皮肤裂伤.查体:T35.5℃P91次/minR30次/min BP120/98mmHg,嗜睡,查体不合作,双瞳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肩胛骨下一4cm伤口,左背部11肋骨下1cm处一斜形伤口长约6cm,伤口较深,可探及肋骨深及内脏,有气体间断排出.
作者:张嘉陵 刊期: 2013年第z1期
GB 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以下简称《道标》)施行至今10余年间,作为我国第一部关于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国家标准,《道标》的权威性和执行力毋庸置疑.随着国际伤残评定科学迅速发展,我国的司法鉴定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在骨关节损伤[1][2][3][4]、精神障碍[5][6]和五官损伤[7]的伤残评定等方面,《道标》无论从理论上和实践中也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之处,因而对《道标》做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势在必行.
作者:张晓彤;王云介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司发[1990]70号《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伤》)和司发[1990]6号《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轻伤》)自发布以来已经二十余年,但两个标准的部分条款尚有不足之处,笔者进行浅析总结,为新标准的修订提供一些信息.
作者:王静;胡健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在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的案件中,常常遇到护理依赖赔偿的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法医临床鉴定中护理依赖鉴定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重庆法医验伤所法医临床鉴定的500名伤者数据资料,且满足只做过伤残等级鉴定而没有做护理依赖程度、期限鉴定.
作者:邢扬;邓世雄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患儿,男,4岁.不能站立,智力严重低下.家属认为医院在4年前对其母(时年35岁)引产过程中存在严重过错导致患儿活产,要求法院就医院当时的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进行法医学鉴定.1案例资料据病历记载,徐某因“停经31“周、发现胎儿畸形1天”于2009年10月21日人住某医院妇产科要求引产.院前B超提示单活胎、头位、羊水偏多.入院诊断为晚孕31+4周、左枕位.次日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引产,10月23日1时30分出现宫缩,2时50分胎膜自破,3时自然娩出一男婴.
作者:裴军昌;郑建兵;殷永红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病历资料张某,男,17岁,学生.2010年6月8日在学校被他人打伤左上肢,随即送往A医院住院治疗.检查:X线片见左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远端向后移位.入院后行手术内固定治疗,术中见肱骨髁间劈裂有碎骨块,部分缺损,旋转移位,取右髂骨3cm×3cm×1cm修整骨折,放置于骨折端.术后石膏托屈肘90°位固定.诊断为左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一年后左前臂旋转功能受限,遂至B医院住院治疗,X线片示左肱骨髁间陈旧性骨折,关节对位关系好,左尺骨冠突周围有大量骨质增生.诊断为左肘关节强直;左肘关节骨化性肌炎.人院后行左肘关节术后松解术治疗.
作者:龙贵峰 刊期: 2013年第z1期
近年来,随着人身伤害案件和经济纠纷的增多,鉴定在案件处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05年10月1日施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十八条规定:“各鉴定机构之间没有隶属关系;鉴定机构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不受地域范围的限制”.由于司法鉴定无属地管辖,无层级限制,各鉴定机构无隶属关系,当事人可以任意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还可以委托多家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挑选对自己有利的鉴定意见用于诉讼.面对“多头鉴定”、“重复鉴定”,法官由于缺乏必要的专门知识,难以对鉴定意见是否正确作出判断.而通过鉴定人出庭作证,就鉴定意见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阐述,接受控辩双方就鉴定意见的制作是否合法、鉴定的过程是否科学、鉴定意见是否可靠等进行的质证,利于查明案情、认定事实和排除合理怀疑.
作者:王斌;张阿众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司法实践中,我国法医鉴定人不出庭、不愿意或不敢出庭参加质证的现象比较普遍.笔者现就有关问题作一浅析.1法医鉴定人不出庭作证现状及原因分析1.1 法官过于相信鉴定意见实践中,许多法官过于“迷信”鉴定意见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在对鉴定意见未加严格审查或者未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的情况下,就将其作为定案的依据,这种做法剥夺了当事人对鉴定意见要求行使质证的权利,甚至可能导致案件事实审查错误.
作者:林宇新;茆怀海;高进文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某男,2012年10月7日因交通事故受伤“左踝部肿痛1小时”至某医院住院治疗.查体见左踝部肿胀,畸形,压痛(+),活动受限.X线片示左内外踝骨折伴脱位.诊断为左内外踝骨折、左踝关节脱位.入院后给予跟骨牵引,患者拒绝手术治疗出院.1 1月12日复查X片见左踝关节陈旧性骨折,支架固定,位置良好.12月17日因“外伤致左踝部疼痛、活动障碍2月”再次住院治疗,诊断为左内外踝陈旧性骨折伴踝关节半脱位.患者及其家属再次放弃手术治疗出院.12月19日因“左踝跌伤疼痛活动不利70余天伴踝疼痛、肿胀、畸形、活动不利”第三次入院.诊断为左双踝骨折伴半脱位(陈旧性).入院后行左双踝骨折伴半脱位“踝关节融合术”.法院委托对其进行交通伤残等级评定.
作者:周伟赋;戴海;郑银兵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多生牙又名额外牙,可发生于牙弓的任何部位,常见的是“正中多生牙”,位于上中切牙之间或者其腭侧.多生牙形态多为小锥形或过小牙,与正常牙形态相似的较少,且单发者多见,3颗以上者少见[2].目前在多生牙损伤的鉴定中,存在的争议很大:其一认为多生牙也属于“牙齿”,应该参照“轻伤标准”给予损伤程度评定;其二认为多生牙属变异牙,不属于正常乳牙或恒牙,临床上都建议尽早拔除,且常常伴有牙根短小、不在正常部位,造成脱落所需的外力也较正常牙齿所需的外力要小,其损伤不应属于“轻伤标准”所列情形.
作者:周晓明;刘鑫;侯振宇 刊期: 2013年第z1期
2012年全国人大修改并通过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已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两大诉讼法的修改均涉及到有关鉴定内容.本文就两大诉讼法中对鉴定的不同规定进行探讨,分析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提升司法鉴定人员对目前我国司法鉴定体制的认识.
作者:梅增辉;余汉春;阮海根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2013年1月24日,在某村的废弃灌溉渠内发现一女童尸体.尸体手臂上身与头一起装在蓝紫色条纹编织袋中;下身外露赤裸,一件粉红色的童装外衣包裹在脚踝处.打开编织袋发现尸体头部包裹一块白色枕套.上身毛衣及内衣沾染大量呕吐物,粉色外衣口袋内发现有小牙膏.尸长103cm,全身尸僵已缓解,背部及四肢未受压处暗红色尸斑;面部大面积皮下出血,颜色深浅不一;右眼球结膜充血,广泛性头皮下血肿;四肢躯干存在大量点、片状表皮剥脱及皮下出血,颜色深浅不一;大小便失禁.
作者:王兵;缑元斌;刘勇;罗伟;范钧 刊期: 2013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