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陆
在实际工作中,法医学鉴定人应用医学知识和理论来解释和论证检案中的活体损伤、死亡过程和机制,并应用法律知识分析与各种伤情、死因相关的法律责任问题.高效完成检验、鉴定工作,必须规范检验、鉴定的全过程,使同一个案例在不同的检验、鉴定实验室取得相同的结论,以维护司法公平和公正.为此,法医学鉴定人必须在收集、检验和使用证据时,遵照统一而且明确的规则,包括对检验、鉴定机构(实验室)的要求;对检验、鉴定人员资质的要求;对实验室检验、鉴定设备的要求;对案件受理和检验、鉴定过程的要求;对文件和记录进行有效控制的要求等等.
作者:张凯;苏春林;李国;张伟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交通事故是颅脑损伤常见的致伤原因之一.本文收集了670例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的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对颅脑损伤中的参与因素及其与不同类型的后遗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1案例资料670例资料均来源于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受理的交通事故人体损伤鉴定案例.男性470例(70.15%),女性200例(29.85%),男女之比为2.35:1;年龄小者2岁,大85岁,其中6岁以下(童年组)3例(0.45%),7~17岁(少年组)22例(3.28%),18~ 40岁(青年组)228例(34.03%),41~65岁(中年组)345例(51.49%),66岁以上(老年组)72例(10.75%).在670例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的伤者中,颅骨骨折401例(59.85%);硬膜外出血182例(27.16%);硬膜下出血225例(33.58%);蛛网膜下腔出血352例(52.54%);脑内出血148例(22.09%);脑损伤431例(64.33%),其中脑挫伤403例(86.30%),脑干损伤63例(13.49%),弥漫性轴索损伤33例(7.07%).
作者:沈文军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笔者多年从事法医临床鉴定工作,现就损伤分析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与同行探讨.1 损伤形态与鉴定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常见的损伤形态是皮肤的创口形态和骨骼骨折的形态.1.1 皮肤创口形态创是致伤物或外力作用于皮肤组织造成皮肤及以下组织解剖学结构完整性破坏的结果,其表现形式为皮肤全层开裂.在实际鉴定工作中应注意观察创口形态特征,把握两个问题:①钝器创还是锐器创?
作者:兰樟彩;林发生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案例1 喻某,2011年某日在某看守所,因冠心病急性发作猝死.相关就医资料记录:喻某有高血压病史,且在押期间一直服用珍菊降压片.法医学尸体解剖:冠状动脉内膜见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达Ⅳ级.案例2 丁某,2012年某日在某监狱,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猝死.监狱门诊病历资料记录:丁某2012年某日凌晨3点自觉上腹部胀痛不适伴恶心,因疼痛加重,4小时后到监狱卫生所治疗.10点28分送到某市医院门诊部继续治疗,40分钟后心跳、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法医学尸体解剖:胰腺肿大、淤血明显,切面呈暗灰棕红色,与周围组织粘连;组织病理学检验见胰腺广泛出血、坏死,细胞结构不清,周围灶性炎细胞浸润,伴脂肪坏死.
作者:袁银娣;吕宏光;陈敏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新《刑事诉讼法》对鉴定人出庭作出了专门规定,出庭接受质询已成为鉴定人的法定义务.笔者就鉴定人出庭浅谈一点看法.1 如何面对出庭一是要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以后,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询将成为一种常态.鉴定人一定要在思想上树立“出庭作证”意识,对于很少或者从未参加过出庭的鉴定人,在第一次出庭时多少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但我们要坚定信心,克服畏难情绪,勇于迎难而上,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庭审,不怕挫折,不怕刁难,正面展示鉴定人员的公正形象.
作者:沈凯;蒋晓三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刘某某,男,10月龄婴儿.2012年4月28日“因感冒、发烧、咳嗽,在家曾静脉滴注药物(磷霉素钠半支+ 0.9%G.S 60 ~ 70mL)3天,不见明显好转,伴喘息、口唇发绀”到某卫生院就诊.查体:不发烧,P:120次/min,口唇发绀,重度营养不良貌,胸部畸形,三凹征阳性,双肺明显哮鸣音及水泡音,心脏Ⅲ级吹风样及滚桶样杂音,诊断为:①重度先天性心脏病,②支气管肺炎.给予门诊输液、对症治疗,10:30患儿哭闹不止,伴呼吸急促,口唇发绀,予镇静、吸氧、呼吸兴奋剂、强心剂等不见好转,后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刘力军 刊期: 2013年第z1期
路边发现的尸体,情况非常复杂,干扰因素很多,法医容易先人为主,错定案件性质.作者遇一路边尸体,通过翔实的法医损伤检验分析,主导案件分析,为确定案件性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某日,一夜大雨后,某坡道路边发现一具男尸,尸体脚后约2m处有一倒地的加重老式自行车,U型支撑处于支撑位,车后座物品与地面之间有一左脚胶鞋.
作者:卫东风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于某,女,68岁.某年9月10日2时20分许遭人人室抢劫受伤,于3时35分人院.伤后感头、胸部疼痛,伴恶心、呕吐,无原发昏迷,无四肢抽搐,小便有失禁.查体:GCS评分E4V5M6,神志清楚,言语应答切题.头面部肿胀明显,面部感觉异常,两侧鼻唇沟对称,吞咽反射正常.颈抵抗阴性.四肢肌张力正常,膝反射等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查CT示左额叶脑挫伤、头面部广泛皮下血肿,右侧第6、7肋骨骨折伴右侧皮下气肿,右侧桡骨远端骨折,左手环指近节指骨骨折.当日10时复查头颅CT示左额叶挫伤灶较前片吸收.患者于当日18时25分突呕吐淡褐色液体,后感胸闷、呼吸困难,监测示脉氧40%,经抢救后患者浅昏迷状态.9月12日复查头颅CT示左额叶脑挫伤灶基本吸收.患者持续浅昏迷状态,后转入上级医院治疗,于伤后一个月治愈出院.
作者:张磊;陈梅梅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朱某,女,40岁.于2012年10月17日9时许,被他人拳击伤及左眼部,当时有鼻出血.伤后10小时到县级医院就诊;主诉:左眼外伤后,左眼胀,视物不清;查体:裸眼视力:右1.0、左0.6.左眼睑轻度肿胀,结膜轻度充血,角膜上皮点状脱失,前房中深,房水清,瞳孔圆,直径3mm,对光反应灵敏.当日(10月17日)县级医院眼眶CT报告单示左侧眶内壁骨折,左侧内直肌挫伤.伤后第二天(10月18日)市级医院眼眶CT报告示:左侧眶内壁骨折,眼外肌正常.同年11月1日眼眶CT报告示:左侧眼眶内侧壁骨质欠连续,左侧眼眶内侧壁骨折CT表现.伤者申请进行损伤程度鉴定.
作者:于毅;张宇鹏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林某某,女,20岁.某日被其男朋友在床上用裤子勒颈数分钟后昏迷,林某某男朋友即叫同住一出租屋的同事一起送林某某至镇医院治疗,后转至区人民医院治疗.1.2主要病历摘录患者2h前在宿舍被人卡脖子后不省人事,呼之不应伴烦躁,由他送地方区医院治疗.检体:患者急性面容,表情淡漠,被动体位,脉搏91次/min,呼吸15次/min,血压74/31 mmHg.头面部见广泛皮下出血,颈前靠近下颌处可见两道皮下瘀斑.双侧结膜出血,双侧瞳孔大小2.5mm,对光反射消失.生理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人院诊断:①窒息;②缺血缺氧性脑病.
作者:廖振瑜;林国生;叶国英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文证审查是检察技术部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手段,是由检察机关具有相应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运用专门知识,根据案件承办部门的委托,对技术性证据的合法性、科学性、客观性、规范性等进行审查的专门性活动.本文作者通过对2012年委托检察技术部门进行文证审查的100例法医临床学鉴定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法医临床学鉴定水平,保障涉及人身伤害案件公平、公正审理.
作者:王文静;杨洪波;孙显锋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由于外伤、发育的畸形、老年性骨质疏松腰椎退变、绝经期后妇女骨质疏松等原因,病人腰部X线片检查都呈楔形变,临床医生一般根据病人的介绍、X线片表现常常诊断为“腰椎骨折”,会对法医的鉴定起误导作用,可能会因错误的诊断作出错误的鉴定.本文作者通过对2007年至2012年在临床法医学鉴定中50例涉及腰椎楔形变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其法医鉴定时的注意事项.
作者:束长宝;吴泽 刊期: 2013年第z1期
鼓膜多发性穿孔较为少见.本文就所遇的鼓膜多发性外伤性穿孔的典型案例做一分析,供同行参考.1案例资料例1 张某,女性,37岁.因“被掌击至右耳耳鸣、听力下降半天”到当地医院就诊.检验见右耳鼓膜紧张部后下象限不规则大穿孔;前下象限梭形穿孔.穿孔周围见血迹.
作者:倪伟勇;肖定科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汪某因邻里纠纷被人咬伤右耳廓.我市某县检察院送来关于汪某耳部伤情的4份法医学鉴定书,要求对伤情鉴定书进行文证审查,分析汪某损伤属何种伤情,应如何采信鉴定.病历摘要某县人民医院病历记录:右耳部中下1/3处与右耳部与面部交界处可见三角形不完全离断伤总长共约5.0cm,边缘不齐,未缝合,可见脓性分泌物.人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给予抗感染对症处理.出院诊断:右耳不完全离断伤.
作者:王旭 刊期: 2013年第z1期
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人们法律维权意识逐渐提高,从而对医疗技术及服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我国的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仍处在摸索阶段,鉴定过程中各类问题凸显,众多学者都在积极探寻解决的方法.通过分析当前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现状,笔者认为,运用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方法,尽快建立一套完善且符合中国国情的医疗损害赔偿鉴定程序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黄京璐;罗斌;高迪;郝博;汤大为;孔小平;汪冠三;石河;肖柳珍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1.1案例1杨某某,女,36岁.因宫内节育环嵌顿2年,到某医院住院要求取环,经全面检查,各项功能均正常,无明显手术禁忌症,行宫腔镜检查+取环术+双输卵管结扎术.术中患者心跳突然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法医病理学鉴定结论杨某某因急性心肌梗死而猝死.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属医疗事故.杨某某家属对以上法医病理学及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存在异议,遂提起医疗损害鉴定.
作者:章锁江;沈永浩;来茂德;陈明策;骆啸;马丽琴;黄洪溪;钱晓妹;徐键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彭某,女,44岁.2011年10月28日15时许被人用竹竿戳中腹部,感腹部疼痛不适,遂因“停经56天、外伤致下腹部疼痛1小时余”至某医院住院治疗.彭某孕1产1,平日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1年9月2日.查体:面部多处挫伤痕,腹软,下腹痛.阴道畅,分泌物少许,色黄,未见血迹,子宫大小如孕50天,双附件无殊.当日16时40分B超检查示宫腔内可见大小约30mm×11 mm的孕囊回声,可见卵黄囊,未见胚芽及明显心管搏动,孕囊周边可见范围约12mm×8mm的液性暗区.2011年10月29日TRUST及TPPA检查为阳性,乙肝三系检查均阳性.于2011年10月30日行终止妊娠术.诊断为稽留流产、隐性梅毒.
作者:姜昌明;陆俊龙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病历资料王某,男,47岁.因发烧、咳嗽、头晕、右上腹疼痛两周,于2012年5月28日下午到当地医院治疗.查体:一般状态欠佳、嗜睡、面色苍白,体温38.5℃,脉搏110次/min,血压60/40mmHg,诊断:胆囊感染,感染休克.给予:25%葡萄糖100ml+VC2.5g/iv;安痛定3ml+地塞米松5mg/iv,5%葡萄糖500ml+先锋霉素5.5万单位+地塞米松10mg,静脉点滴.静点液还余100mL时,突然癫痫发作,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两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抢救无效死亡.患方认为是药物过敏或用药不当导致患者死亡,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作者:裴永学;谷舞;刘亚利;宋光涛;金鑫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人体损伤鉴定在法医学领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应用损伤形成机制分析损伤形态,依据损伤形态特征推断致伤物及凶器认定,为侦查破案、检察起诉、审判定罪量刑提供必不可少的关键证据.本文作者利用几何学、物理力学原理对薛某死亡案的致伤物及致伤方式进行科学分析,消除了死者亲属的质疑,避免了上访.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跃进;于云辉;董庆;刘尚峰;陈蓬波;吕国庆;任杰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为了提升鉴定人出庭应对质询的质量,开展出庭应询能力的指导和培训是极为必要的.本文作者试图就出庭应对焦点争议、制作出庭预案等问题,提供一些初浅体会,与同仁交流.1 明确法医鉴定人出庭的性质按照法律规定,“鉴定意见”被赋予进入诉讼的资格,体现司法证据属性.把“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正是其集客观性、科学性和主观性于一身的完整体现,其“主观性”特征决定了鉴定意见具有不稳定性,出庭应询具有不可避免性.法医鉴定人出庭的主要任务是展示鉴定意见,答复对方疑问,是鉴定工作的继续.
作者:王家昱;王明双;王颖富 刊期: 2013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