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银娣;吕宏光;陈敏
2013年1月1日起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出庭质证是每一位鉴定人必须面对的事情,本人结合工作实际,浅析鉴定人出庭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鉴定人出庭质证存在的问题(1)心理准备不足.虽然鉴定人出庭质证是鉴定人的一项工作和义务,但实际工作中出庭质证的案件还是少数.在鉴定中没有意识到要出庭质证,故而在受理案件时对材料的收集、程序的把握上不严谨,导致出庭质证时匆忙上阵,心里没底.(2)知识储备不足.有些鉴定机构的鉴定人员,多由医疗机构转岗而从事司法鉴定工作,法医专业知识差.(3)出庭经验不足.大多数鉴定人法庭经验不足,甚至是零,面对经验丰富的辩护人、公诉人,无从应对.(4)鉴定人出庭制度不完善.新《刑事诉讼法》诸条款分别对鉴定意见的性质、鉴定工作、鉴定人出庭质证、鉴定人在诉讼中的保护、鉴定人出庭的费用等有关鉴定事项进行了规定,但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给鉴定人出庭质证增加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作者:袁银娣;陈敏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常遇到将眼眶内侧壁结构改变诊断为骨折,导致对鉴定结论不服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如何界定是否骨折及骨折的新旧程度,结合实际案例加以分析.1 眼眶的骨性结构组成眼眶呈四棱锥形,是容纳眼球的骨性腔隙,眼球和眼眶之间充填脂肪,与眼睛功能密切相关的神经、血管穿行其间.眶的四壁厚薄不等.眶上壁与颅前窝相邻.下壁下方为上颌窦,下壁上面可见眶下沟,向后延续达眶下裂,向前经眶下管出眶下孔.眶内壁由前向后依次由上颌骨、泪骨、筛骨和蝶骨构成,筛骨纸板是其内壁的主要结构.外侧壁厚,其后部和眶下壁之间有眶下裂通颞下窝和翼腭窝,和眶上壁之间有眶上裂通颅中窝(图1).
作者:刘杰;杨文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及病历资料某男,12岁.因车祸受伤后腹痛、腰痛、恶心呕吐,至某医院急诊住院治疗.查体:血压测不清.神志淡漠,心率130次/min,律整.下腹部隆起,表面淤斑、压痛,轻度肌紧张,腰部两处淤斑隆起,约10cm×10cm,明显触痛;阴囊肿胀、淤斑;骨盆挤压试验阳性.骨盆平片:耻骨联合分离移位.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耻骨联合分离、创伤失血性休克.入院后经快速补液、止血、输血800ml等抗休克治疗,血压回升至110/60mmHg,脉搏100次/min.入院后10h,血压再次下降至60/30mmHg,快速补液维持血压.考虑肠破裂、局限性腹膜炎,遂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回盲部附近小肠系膜处有两处裂口,乙状结肠约10cm浆膜基层“脱套”伤,均予以缝合修补.诊断为腹腔闭合性损伤,肠破裂,耻骨联合分离,创伤失血性休克.术后患儿持续昏迷、躁动,手向颈部抓挠,呕吐乳白色胃内容物,双侧眼睑水肿,瞳孔对光反射迟钝,考虑脑水肿,血压98/52 mmHg,尿量约600ml/24h,给予甘露醇静点和地塞米松静点,输血浆200mL.手术后8h,患儿呼吸、心跳停止,死亡.家属对某医院诊疗过程提出异议,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作者:谷舞;刘亚利;裴永学;宋光涛;金鑫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本文通过对2004年至2012年间的118例眶壁骨折的法医学损伤鉴定资料进行分析,旨在阐述外伤性眶壁骨折的法医学损伤鉴定的观点.1案例资料118例眶壁骨折伤者,男性86例、女性32例;年龄12~68岁.所有伤者均为钝性外力致伤,其中拳脚致伤64例(54.2%),棍棒类致伤46例(39.0%),摔倒致伤3例(2.6%),车辆撞击1例(0.9%),致伤过程不明4例(3.4%).全部行眶壁CT检查,发现单纯性眶壁骨折89例(75.4%),其中眶内壁骨折58例(49.1%),眶下壁骨折22例(18.7%),眶上壁骨折8例(6.8%),眶外壁骨折1例(0.9%);复合型骨折29例(24.6%),其中内壁+下壁骨折15例(12.7%),上壁+内壁骨折5例(4.2%),外壁+上壁骨折2例(1.7%),内壁+上壁+下壁骨折3例(2.6%),外壁+上壁+内壁骨折3例(2.6%),各壁均有骨折1例(0.9%).88例伴有眼周软组织淤血肿胀、眼结膜充血、眉弓部挫裂创、眼球损伤,30例邻近组织器官未见明显损伤.鉴定意见:轻伤108例,重伤6例,未评定4例.
作者:王印冬;刘焕君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手是人体重要的运动和感觉器官,其中拇指的功能尤为重要.拇指受损虽不致命,但却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痛苦,且治疗难度大、要求高,容易遗留残疾.本文对拇指末节掌侧皮肤缺损的伤情鉴定进行讨论,供同行参考.
作者:王宏兴;周亚东;王克军;杜丙寅;李书田;李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2007年11月24日凌晨,在某路北侧的绿化带内发现一女尸.经现场访问得知,死者为王某.尸体上身着天蓝色棉袄,衣襟敞开,上有血迹,内衣向上翻至乳房上方;下身穿牛仔裤,外裤、内裤均退至双膝关节下方,双脚穿白色休闲旅游鞋,完好.头面部由左额部至右面部、鼻部、口唇、下颌部广泛皮肤挫伤,左侧额颞部至右眉弓内侧有一14cm×5cm之不规则挫裂创口,可见泥土、颅骨碎片及破碎的脑组织,创底颅骨粉碎性骨折.口唇部多处挫裂伤,--21+123-牙齿脱落,牙槽骨骨折.胸腹部大量血迹,右侧乳房及乳晕处上、下均有规则、均匀排列成弧形的小片状表皮剥脱伴皮下出血.乳晕下方的损伤弧度较小,构成弧形的挫伤共5处,其中一处挫伤痕有扭转.小肠由阴道拉出,向上经右侧乳房放于颈右侧.左侧乳头处有类似损伤.
作者:张小让;张彦民 刊期: 2013年第z1期
道路交通事故损伤中,受伤人员可以是驾驶员、乘员,也可以是行人,其成伤的原因和方式复杂而多变.笔者结合一起交通事故中疑似驾驶员损伤的成因进行探析.1案例资料2011年10月2日,犯罪嫌疑人成某驾驶的小客车在S4高速公路莘庄道口与被害人宣某(女,46岁)驾驶的小客车发生碰撞,双方车辆行驶至S4高速公路颛桥向阳路收费口处后,再次发生碰撞,随即双方驾驶员引发口角,后成某采用掌掴、脚踹的方式对被害人宣某进行殴打,致使宣某受伤.
作者:徐跃灵君;于红卫;江东华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笔者现将法医鉴定人出庭的一些注意事项介绍如下,供法医同仁出庭时借鉴.1 鉴定人出庭前应注意的问题1.1 全面回顾鉴定意见的出具过程鉴定人出庭质证是鉴定人全面阐述个人观点及鉴定意见如何得出的过程,也是让非专业人员包括合议庭成员在很短时间内,消除疑虑、认知鉴定结论的过程.因此鉴定人出庭前要准备充分,首先是调取相关案件卷宗,根据卷宗材料重新进行审查,发现有误时,需查找原因,立即向鉴定机构领导汇报,商讨补救措施.
作者:史肖倩;霍家润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指甲缝处于手指的末端,在受害者与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挠、扭打等激烈抵抗或徒手搏斗的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的皮肤组织或微量血液经常会被刮附遗留在死者的双手指甲缝内.准确提取到死者双手指甲缝内脱落皮屑细胞并送DNA实验室检出犯罪嫌疑人的DNA数据,将为案件侦破提供关键线索和科学证据.
作者:张维灿;李东玫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笔者在十多年的法医鉴定工作中,发现一些交通事故法医鉴定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大家交流并希望相关部门重视和解决.1 法律的滞后和相互不配合法律的滞后和相互不配合,给交通事故处理工作造成的不便,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例如:甲饮酒驾驶机动车或无证驾驶机动车将乙撞成肢体骨折,甲在事故中负主要责任.根据1990年出台的《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二十五条,乙进行即时鉴定只能构成轻伤,甲的饮酒或是无证驾驶机动车行为,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或第九十九条仅能处以罚款或是拘留十五天,十五天后公安机关对甲将无任何约束措施,甲完全可以脱离公安机关的控制.而乙作为受伤的个体,按照目前的物价水平要承担至少2~3万元左右的医疗和其他损失费用.根据法医学的判断标准,乙的鉴定时间应该是在伤后3-6个月,此时即使乙已经完全康复,再想通过法律的手段要回经济损失恐怕很是要费一番周折.如果乙是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数万元的经济损失由于甲的失控而无法得到赔偿,加之其身体损伤带来的巨大痛苦,其心理上一定会产生对社会的不满.
作者:王宇飞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9例伤者,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20~ 40岁3人,40 ~ 60岁6人;左眼5例,右眼3例,双眼1例;受检时间2~ 30天不等.7例初次CT检查时,报告为眶内侧壁骨折,但经复查CT薄层平扫及三维重建后发现眶内侧壁骨仅向内凹陷,骨质连续,未见明显骨折;2例在初次CT示眶内壁凹陷,骨质连续.9例的损伤评定结果,均未构成轻伤.
作者:李森全;徐海涛;蒋晓三 刊期: 2013年第z1期
1案例资料2013年1月24日,在某村的废弃灌溉渠内发现一女童尸体.尸体手臂上身与头一起装在蓝紫色条纹编织袋中;下身外露赤裸,一件粉红色的童装外衣包裹在脚踝处.打开编织袋发现尸体头部包裹一块白色枕套.上身毛衣及内衣沾染大量呕吐物,粉色外衣口袋内发现有小牙膏.尸长103cm,全身尸僵已缓解,背部及四肢未受压处暗红色尸斑;面部大面积皮下出血,颜色深浅不一;右眼球结膜充血,广泛性头皮下血肿;四肢躯干存在大量点、片状表皮剥脱及皮下出血,颜色深浅不一;大小便失禁.
作者:王兵;缑元斌;刘勇;罗伟;范钧 刊期: 2013年第z1期
近年来,随着人身伤害案件和经济纠纷的增多,鉴定在案件处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05年10月1日施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十八条规定:“各鉴定机构之间没有隶属关系;鉴定机构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不受地域范围的限制”.由于司法鉴定无属地管辖,无层级限制,各鉴定机构无隶属关系,当事人可以任意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还可以委托多家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挑选对自己有利的鉴定意见用于诉讼.面对“多头鉴定”、“重复鉴定”,法官由于缺乏必要的专门知识,难以对鉴定意见是否正确作出判断.而通过鉴定人出庭作证,就鉴定意见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阐述,接受控辩双方就鉴定意见的制作是否合法、鉴定的过程是否科学、鉴定意见是否可靠等进行的质证,利于查明案情、认定事实和排除合理怀疑.
作者:王斌;张阿众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在实际工作中,法医学鉴定人应用医学知识和理论来解释和论证检案中的活体损伤、死亡过程和机制,并应用法律知识分析与各种伤情、死因相关的法律责任问题.高效完成检验、鉴定工作,必须规范检验、鉴定的全过程,使同一个案例在不同的检验、鉴定实验室取得相同的结论,以维护司法公平和公正.为此,法医学鉴定人必须在收集、检验和使用证据时,遵照统一而且明确的规则,包括对检验、鉴定机构(实验室)的要求;对检验、鉴定人员资质的要求;对实验室检验、鉴定设备的要求;对案件受理和检验、鉴定过程的要求;对文件和记录进行有效控制的要求等等.
作者:张凯;苏春林;李国;张伟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在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的案件中,常常遇到护理依赖赔偿的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法医临床鉴定中护理依赖鉴定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重庆法医验伤所法医临床鉴定的500名伤者数据资料,且满足只做过伤残等级鉴定而没有做护理依赖程度、期限鉴定.
作者:邢扬;邓世雄 刊期: 2013年第z1期
200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新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基本制度框架.这是涉及司法体制、诉讼程序和证据制度等多方面的复杂工程,其理念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两个法系先进经验,与中国的诉讼制度相结合”.《决定》实施后,法医学鉴定工作向社会中介机构开放,给予人身伤害案件的当事各方以话语权,打破了鉴定的垄断局面,通过市场竞争,使鉴定的公开、公平、中立性等都得以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相当多的问题.现提出笔者的一些浅见,以供探讨.
作者:李虹;幸宇;邓世雄 刊期: 2013年第z1期
2012年10月20日11时许,梁某(男,35岁)报案称:在某医院住院部医生办公室与医生发生纠纷,被医生用椅子砸伤自己面部.但医生予以否认,并称梁某系自己摔倒时面部与椅子碰撞致伤.双方当时各有4人在场,且各执一词,办案单位提请法医对伤者的损伤方式进行鉴定.
作者:石河;冯宝圣;黄奕才 刊期: 2013年第z1期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交通事故中常见,约占胸腰椎骨折的64% ~81%.现就我所鉴定的32例胸腰椎骨折伤残评定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标准予以探讨.1案例资料2009~2012年受理交通事故所致单纯胸腰椎骨折伤残评定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15~78岁,平均42.6岁.单节段骨折27例(T91例、T112例、T126例、L19例、L25例、L32例、L41例、L51例);双节段骨折5例(T11~T121例、T12~L13例、L1~L41例).
作者:王宏兴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外力作用致牙损伤并不少见,部分牙损伤程度评定存在一定困难.《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十二条(二)款规定:牙脱落或者折断两枚以上,应评定为轻伤.但对部分年龄较大,且又不如实陈述受伤情况及牙齿健康状况的伤者,给损伤程度的评定带来一些困难.本文报道3例牙损伤鉴定案例,供同仁参考.
作者:邓德锐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笔者多年从事法医临床鉴定工作,现就损伤分析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与同行探讨.1 损伤形态与鉴定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常见的损伤形态是皮肤的创口形态和骨骼骨折的形态.1.1 皮肤创口形态创是致伤物或外力作用于皮肤组织造成皮肤及以下组织解剖学结构完整性破坏的结果,其表现形式为皮肤全层开裂.在实际鉴定工作中应注意观察创口形态特征,把握两个问题:①钝器创还是锐器创?
作者:兰樟彩;林发生 刊期: 2013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