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法医临床学鉴定实践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李虹;幸宇;邓世雄

关键词:法医临床学, 司法鉴定
摘要:200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新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基本制度框架.这是涉及司法体制、诉讼程序和证据制度等多方面的复杂工程,其理念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两个法系先进经验,与中国的诉讼制度相结合”.《决定》实施后,法医学鉴定工作向社会中介机构开放,给予人身伤害案件的当事各方以话语权,打破了鉴定的垄断局面,通过市场竞争,使鉴定的公开、公平、中立性等都得以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相当多的问题.现提出笔者的一些浅见,以供探讨.
中国法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死因的医疗损害司法再鉴定2例

    1案例资料1.1案例1杨某某,女,36岁.因宫内节育环嵌顿2年,到某医院住院要求取环,经全面检查,各项功能均正常,无明显手术禁忌症,行宫腔镜检查+取环术+双输卵管结扎术.术中患者心跳突然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法医病理学鉴定结论杨某某因急性心肌梗死而猝死.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属医疗事故.杨某某家属对以上法医病理学及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存在异议,遂提起医疗损害鉴定.

    作者:章锁江;沈永浩;来茂德;陈明策;骆啸;马丽琴;黄洪溪;钱晓妹;徐键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新生儿苯丙酮尿症未行筛查医疗纠纷1例

    1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马某某,男,1岁9个月.2009年8月26日出生于某县人民医院,出生后因“发育迟缓”先后至多家医院就诊,于2010年10月被确诊为“苯丙酮尿症”.家属认为县人民医院未能按照有关法规规定对马某某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致使错过佳治疗时机,导致患儿终生残疾,遂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法院就某县人民医院对马某某的诊疗过程是否存在过错行为,如存在医疗过错,其与马某某的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过错参与程度等,委托进行法医学鉴定.

    作者:贾果峰;温生新;谷建平;魏在后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眼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眼是人体重要的暴露感觉器官,也是人体组织精密、脆弱的器官,易遭受直接或间接暴力,导致视功能障碍.本文作者就眼损伤的特点及法医学鉴定进行总结和分析.眼损伤分为机械性损伤(擦伤、挫伤、穿孔、异物等)、非机械性损伤(烧伤、化学、辐射等).外伤后导致眼球解剖学结构被破坏,失去正常视觉功能的案件,具备了视力障碍的病理学基础.通过伤后就诊记录,如入院时眼科检查记录、手术记录,可以得到眼球损伤的客观指征.另外,眼球外伤后结构完整,眼球内部结构损害形成的视力障碍,则需要分析眼损伤与视力障碍的关系.细致的眼科检查是法医鉴定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作者:刁立江;刘春芳;刘大伟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法医学鉴定中的颅脑损伤MRI诊断

    法医学鉴定中,对颅脑损伤进行明确的诊断.磁共振成像(MRI)具有独特的优势.MRI可以清晰显示脑的三种基本组织,即灰质、白质与脑脊液,能分辨出脑干内的灰质核团,不受骨质伪影和部分容积效应的干扰,清楚显示幕下和脑干的损伤.随着MRI技术的进步,已证实MRI对于脑细胞微结构的损伤,特别是弥漫性轴突损伤、胼胝体损伤、皮质及皮质下灰质的非出血性损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因此,对于脑外伤后CT检查阴性,临床有明显神经症状的病人应做MRI检查.

    作者:周晖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早期妊娠外伤后流产的法医学鉴定1例分析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彭某,女,44岁.2011年10月28日15时许被人用竹竿戳中腹部,感腹部疼痛不适,遂因“停经56天、外伤致下腹部疼痛1小时余”至某医院住院治疗.彭某孕1产1,平日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1年9月2日.查体:面部多处挫伤痕,腹软,下腹痛.阴道畅,分泌物少许,色黄,未见血迹,子宫大小如孕50天,双附件无殊.当日16时40分B超检查示宫腔内可见大小约30mm×11 mm的孕囊回声,可见卵黄囊,未见胚芽及明显心管搏动,孕囊周边可见范围约12mm×8mm的液性暗区.2011年10月29日TRUST及TPPA检查为阳性,乙肝三系检查均阳性.于2011年10月30日行终止妊娠术.诊断为稽留流产、隐性梅毒.

    作者:姜昌明;陆俊龙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颅脑损伤后致昏迷鉴定1例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于某,女,68岁.某年9月10日2时20分许遭人人室抢劫受伤,于3时35分人院.伤后感头、胸部疼痛,伴恶心、呕吐,无原发昏迷,无四肢抽搐,小便有失禁.查体:GCS评分E4V5M6,神志清楚,言语应答切题.头面部肿胀明显,面部感觉异常,两侧鼻唇沟对称,吞咽反射正常.颈抵抗阴性.四肢肌张力正常,膝反射等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查CT示左额叶脑挫伤、头面部广泛皮下血肿,右侧第6、7肋骨骨折伴右侧皮下气肿,右侧桡骨远端骨折,左手环指近节指骨骨折.当日10时复查头颅CT示左额叶挫伤灶较前片吸收.患者于当日18时25分突呕吐淡褐色液体,后感胸闷、呼吸困难,监测示脉氧40%,经抢救后患者浅昏迷状态.9月12日复查头颅CT示左额叶脑挫伤灶基本吸收.患者持续浅昏迷状态,后转入上级医院治疗,于伤后一个月治愈出院.

    作者:张磊;陈梅梅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法医如何认识外科医疗事故的术前防范要点

    在当今的社会中,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现,已经成为目前社会突出矛盾之一,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在众多的医疗纠纷中,外科的医疗纠纷占据了很大的部分.因此,如何有效地防范外科医疗纠纷的出现,对于缓解医患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子清;李树;秦治家;辛彩瑞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新《刑事诉讼法》下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随着人身伤害案件和经济纠纷的增多,鉴定在案件处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05年10月1日施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十八条规定:“各鉴定机构之间没有隶属关系;鉴定机构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不受地域范围的限制”.由于司法鉴定无属地管辖,无层级限制,各鉴定机构无隶属关系,当事人可以任意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还可以委托多家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挑选对自己有利的鉴定意见用于诉讼.面对“多头鉴定”、“重复鉴定”,法官由于缺乏必要的专门知识,难以对鉴定意见是否正确作出判断.而通过鉴定人出庭作证,就鉴定意见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阐述,接受控辩双方就鉴定意见的制作是否合法、鉴定的过程是否科学、鉴定意见是否可靠等进行的质证,利于查明案情、认定事实和排除合理怀疑.

    作者:王斌;张阿众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法医出庭作证现状及对策探讨

    近五年来,我省公安机关鉴定人出庭作证88例,其中法医55例,占绝对多数.在命案、非正常死亡、轻重伤鉴定等案(事)件的刑事、民事庭审过程中,法医的出庭为正确处理案(事)件提供了科学证据保障,同时也给法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法医出庭作证存在着不容乐观的现状和困境,现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窦国宴;张开乔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211例鼻部单纯性骨折法医学鉴定分析

    由于鼻骨相邻于上颌骨额突、眼眶内侧壁,且鼻部突出于面部,骨质薄弱,易形成骨折.单纯性骨折伤影像学诊断与伤情程度判断是法医学实践中的难点.本文对211例鼻部单纯性骨折法医学鉴定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诊断依据、鉴定方法和原则.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河南唯实司法鉴定中心2006年1月~2013年3月法医临床损伤程度鉴定档案中鼻部单纯性骨折(包括鼻骨骨折、上颌骨额突骨折、眼眶内侧壁骨折)案,排除伤者既往鼻部有陈旧性损伤案件,共211例.

    作者:窦乃迪;张孝刚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胎死宫内医疗纠纷鉴定1例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郑某,女,29岁.2011年7月6日因“孕2产0孕41+周阴道流液10+小时”入住某医院,人院诊断为孕2产0孕41+周,LOA,胎膜早破.人院后第二天,患者突发无痛性阴道流血,胎心消失,急查B超显示:胎死宫内,遂行剖宫产取胎术,娩出一女死婴.郑某对诊疗过程存在异议,申请医疗过错鉴定.

    作者:赵昌龙;王洪伟;霍家润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法医学鉴定1例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颅脑损伤后出现的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它可发生在颅脑外伤的当时,也可发生在颅脑外伤之后的迁延恢复期,发生率占颅脑外伤的1.16%~10%[1],但是在道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中,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 toma,CSDH)较为少见,现将鉴定中所见一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青青;余家树;胡祖平;程刚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100例法医临床学鉴定的文证审查分析

    文证审查是检察技术部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手段,是由检察机关具有相应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运用专门知识,根据案件承办部门的委托,对技术性证据的合法性、科学性、客观性、规范性等进行审查的专门性活动.本文作者通过对2012年委托检察技术部门进行文证审查的100例法医临床学鉴定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法医临床学鉴定水平,保障涉及人身伤害案件公平、公正审理.

    作者:王文静;杨洪波;孙显锋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浅析医疗纠纷司法鉴定的思路和原则问题

    近年来,医疗纠纷逐年上升,社会广泛关注,已经成为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也逐渐成为法医临床司法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纠纷司法鉴定过程中,委托单位通常就以下三个问题要求司法鉴定机构予以鉴定:(1)医院在被鉴定人的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医疗过失;(2)过失与被鉴定人的损害后果是否存在因果关系;(3)过失参与度为多少.根据上述委托要求,笔者尝试从医疗过失的认定、损害事实的认定、因果关系的分析和过失参与度的确定四个方面,浅析医疗纠纷司法鉴定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作者:王伟国;蒯应松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胸腰椎骨折伤残评定标准探讨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交通事故中常见,约占胸腰椎骨折的64% ~81%.现就我所鉴定的32例胸腰椎骨折伤残评定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标准予以探讨.1案例资料2009~2012年受理交通事故所致单纯胸腰椎骨折伤残评定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15~78岁,平均42.6岁.单节段骨折27例(T91例、T112例、T126例、L19例、L25例、L32例、L41例、L51例);双节段骨折5例(T11~T121例、T12~L13例、L1~L41例).

    作者:王宏兴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浅谈高血压病人保外就医

    自1990年《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以下称《办法》)实施以来,罪犯保外就医工作得到了有效规范.但高血压病人的保外就医在医学上有一定争议.本文就高血压病人保外就医的有关法律规定和医学问题进行讨论,旨在引起医学和法医学工作者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规范相关标准和检查,使高血压病人的保外就医有序开展.

    作者:陈猛;周雪迎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多生牙损伤的法医学鉴定1例

    多生牙又名额外牙,可发生于牙弓的任何部位,常见的是“正中多生牙”,位于上中切牙之间或者其腭侧.多生牙形态多为小锥形或过小牙,与正常牙形态相似的较少,且单发者多见,3颗以上者少见[2].目前在多生牙损伤的鉴定中,存在的争议很大:其一认为多生牙也属于“牙齿”,应该参照“轻伤标准”给予损伤程度评定;其二认为多生牙属变异牙,不属于正常乳牙或恒牙,临床上都建议尽早拔除,且常常伴有牙根短小、不在正常部位,造成脱落所需的外力也较正常牙齿所需的外力要小,其损伤不应属于“轻伤标准”所列情形.

    作者:周晓明;刘鑫;侯振宇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医疗损害鉴定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本文结合笔者在医疗损害鉴定发现的几个问题,提出个人观点探讨如下.1 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现状目前我国医疗损害鉴定体制存在双轨制的问题,既有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导的、各级医学会组织进行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也有在司法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法医司法鉴定机构组织进行的医疗过错鉴定.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对医疗损害鉴定缺乏统一明确的法律规定,没有统一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导致医疗损害鉴定双轨制长期存在.

    作者:杨轶囡;白延东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家庭暴力致儿童死亡1例

    1案例资料2013年1月24日,在某村的废弃灌溉渠内发现一女童尸体.尸体手臂上身与头一起装在蓝紫色条纹编织袋中;下身外露赤裸,一件粉红色的童装外衣包裹在脚踝处.打开编织袋发现尸体头部包裹一块白色枕套.上身毛衣及内衣沾染大量呕吐物,粉色外衣口袋内发现有小牙膏.尸长103cm,全身尸僵已缓解,背部及四肢未受压处暗红色尸斑;面部大面积皮下出血,颜色深浅不一;右眼球结膜充血,广泛性头皮下血肿;四肢躯干存在大量点、片状表皮剥脱及皮下出血,颜色深浅不一;大小便失禁.

    作者:王兵;缑元斌;刘勇;罗伟;范钧 刊期: 2013年第z1期

  • 87例司法鉴定投诉的原因分析

    司法鉴定投诉,作为一种社会监督形式,为司法鉴定执业活动及司法鉴定机构体系管理提供重要的反馈信息.正确分析和处理投诉,是提高司法鉴定机构管理水平、保证鉴定质量的重要环节.现就本院87例司法鉴定投诉案件进行分析.1 司法鉴定投诉案件数据统计1.1按鉴定类别统计2008~2011年度司法鉴定投诉案件87例(表1~3),从鉴定类别的数据统计看出,司法鉴定投诉量呈逐渐上升趋势.

    作者:鄂晓霏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主办:中国法医学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