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威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胆囊息肉患者6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33例)和开腹组(32例)。开腹组患者采取胆囊息肉传统开腹术;腹腔镜组患者采取胆囊息肉腹腔镜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排气时间、卧床时间、胃肠恢复时间、疼痛评分、住院天数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并发症低于开腹组,手术操作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排气时间、卧床时间、胃肠恢复时间、疼痛评分、住院天数均少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治疗胆囊息肉患者的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术。
作者:吴鹤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丁苯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丁苯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早期康复效果。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效果优于单纯丁苯肽治疗。
作者:张芳权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原因、分型和临床特点等,提高对老年人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老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率、病因、临床表现和预后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总结老年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肝损害患者平均年龄为70.37±8.46岁。引起老年人药物性肝损的药物排名前3位的是:抗结核药(42.55%)、中药和中成药(20.21%)和降血脂药(10.64%)。药物性肝损类型分别为:肝细胞型61例(64.89%)、胆汁淤积型24例(25.53%)和混合型9例(9.58%)。肝损伤程度:0级无,1级11例(11.70%),2级32例(34.04%),3级49例(52.13%),4级2例(2.13%),5级无。中度和重度肝损伤男女性别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老年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防治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作者:冯金辉;李金强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MRI检查,并对所得影像学结果进行临床对比分析,以进一步了解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临床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将多囊卵巢综合征疑似患者72例分为CT组和MRI组,每组各36例;选取20例正常成年女性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卵巢。比较各组研究对象卵巢的影像学结果、卵巢面积( TA)、间质面积( SA)以及SA/TA比值、卵巢间质血流搏动指数( PI)和阻力指数( RI);分析三种影像学检查卵巢的优缺点。结果:疑似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个参数指标均明显偏离(P<0.05)。结论:多层螺旋CT、MRI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诊断都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经阴道超声更优于经腹部超声;医生可酌情采取单一或联合检查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诊断。
作者:佟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期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89例于陪护病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对照组。复发组患者114例(排除不服药因子,实际为107例),为住院治疗期间出现复发者;对照组患者675例,为以1:3比例按照随机抽样法选取无复发者321例。分析引起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789例患者中,住院期间出现复发107例,复发率为13.56%,复发时距离入院的时间为(13.42±2.55) d,以1、4、12月份较为多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期内复发与女性、年龄<20岁、急性起病、有自杀风险、合并电休克治疗、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等因素明显相关(P<0.01)。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20岁、病前存在自杀风险、合并电休克治疗、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是引起患者在治疗期内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P<0.01)。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期内复发与自身因素和治疗因素有关,除了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和预防外,建议患者的住院时间不宜少于20 d。
作者:罗维肖;李华斌;孙志国;李逸鸿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服务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生活质量,自拟健康教育调查表评定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状况,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满意度,统计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总分及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维度评分病情相关知识掌握率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服务对其康复的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
作者:薛敏;程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单纯药物治疗与高压氧联合治疗突发性耳聋( SHL)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耳鼻喉科治疗SHL患者165例,随机分为高压氧联合组、银杏达莫组和鼓室内治疗组,每组各55例。高压氧联合组患者在高压氧舱连续治疗20 d,同时联合银杏达莫静脉治疗1周。银杏达莫组患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5 ml连续治疗1周。鼓室内注射组患者给予甲强龙40 mg和1 ml利多卡因注入骨膜的后下象限内,每3天1次,共3次。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结果:3组患者间的耳聋分级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高压氧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银杏达莫组和鼓室内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达莫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鼓室内注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银杏达莫治疗SHL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使听觉功能得到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悦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强化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颈动脉斑块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98例冠心病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行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行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颈动脉指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较对照组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PA)值均较对照组小,颈动脉内径(CAD)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阿托伐他汀对缩小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效果优于常规阿托伐他汀。
作者:张丽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疾病患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9例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乳腺微小钙化灶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疾病患者诊断中的作用。结果:69例触诊阴性乳腺疾病患者中,良性钙化患者中有肿块影11例,无肿块影37例,以无肿块影居多;恶性钙化患者中有肿块影16例,无肿块影5例,以有肿块影居多;良性肿瘤患者微小钙化灶定位活检结果以乳腺增生为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微小钙化灶定位活检结果以浸润性导管癌为常见;良性乳腺疾病患者簇状钙化数、钙化点数目以及簇状钙化中钙化颗粒数均较少,钙化灶直径小,簇状钙化密度较低,钙化颗粒大小均匀;恶性乳腺疾病患者则刚好相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X线摄影对钙化灶敏感性高,对乳腺疾病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大,再加上费用低,操作简单,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勇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胃十二指肠息肉患者行无痛内镜下高频电与微波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胃十二指肠息肉患者9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借助无痛内镜切除,且根据治疗时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2例,行微波切除治疗;观察组患者54例,行高频电切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息肉切除率、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息肉切除率98.70%,比对照组70.69%高,且总并发症率1.85%,比对照组19.05%低(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体健康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息肉患者行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息肉切除率和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孔凡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对其代谢的影响。方法:将72例服用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后病情稳定且有继发代谢症状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原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在治疗开始及治疗第2、4、8、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并观察其不良反应。在入组开始到第8、12周末,检测两组患者的体重、血糖、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观察各阶段均有较好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第8、12周末,观察组患者的体重、血糖、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持续疗效,并对其代谢指标有改善作用。
作者:严卫国;卓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单人操作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阑尾炎患者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单人操作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双人操作阑尾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与排便时间分别为(87.24±13.98) h和(103.98±18.13) h,明显低于对照组(103.98±18.13) h和(92.76±11.99)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未见胃肠道脏器损伤、胆漏或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单人操作小切口患者阑尾切除术应用效果优于传统双人操作。
作者:张翀;田祖豪;张宗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多系统多脏器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常合并认知障碍,给患者带来更加不利的影响,使其疾病负担加重。然而SLE合并认知障碍患者的诊断并不简单,需要多学科共同诊治。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SLE并发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疾病负担、诊断困境及相应神经精神评估方面的认知和研究现状,旨在提升SLE合并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
作者:顾卫强;孟彬;李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6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情况、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疱疹消退、退热时间、咽部红肿消退时间及总病程均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PLT、AST、WBC指标水平均显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疗效优于利巴韦林。
作者:陈国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调查分析综合性医院护士性健康的现况,为促进护士的性健康提供相应依据。方法:选择市区5家综合医院中工作超过1年的80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调查小组自行设计的护士性健康调查表开展研究,由专业的研究人员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护士对于性保持肯定的态度,且对性关系保持期待。超过75%的护士不愿意和他人分享性经历;80%以上的护士有性幻想;分析护士的性态度:在21~40岁年龄段,性期待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愿意分享性经历和接受朋友层发生性关系的人数越少;分析护士的女性性功能指数(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病例组得分低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性医院护士的性态度较为开放;护士的年龄因素影响性态度,护士SFI纬度得分较高的比例低,提示护士有着较高的可能性出现女性性功能障碍( 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
作者:贺莉;柳英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对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脑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和研究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护理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量表给予两组患者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术后并发症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较护理前均降低,研究组患者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降低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徐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血脂水平变化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孕妇为身体健康者;观察组孕妇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者。分别检测两组孕妇妊娠期的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 (APOB)、脂蛋白(a)[LP(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以及载脂蛋白AI( APOA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变化程度显著高于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孕妇需重视其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尤其是APOAI、HDL-C以及LP( a)等指标的水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与HIFU联合甲氨蝶呤( MXT)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妊娠( CS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瘢痕妊娠患者46例,随机分为HIFU组和联合组,每组各23例。 HIFU组患者给予HIFU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HIFU和MX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费用和清宫术中出血量的多少。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血HCG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费用明显高于HIF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00 ml、100~200 ml的发生率显著高于HIF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U联合MXT治疗CSP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HIFU治疗。
作者:刘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美多巴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总结。方法:选取帕金森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独口服美多巴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口服盐酸普拉克索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治疗前、治疗后,根据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 UPDR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用药期间,观察两组患者头晕、失眠、恶心呕吐、开关现象及精神症状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UPDRSⅠ、UPDRSⅡ、UPDRSⅢ、UPDRSⅣ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头晕、失眠、恶心呕吐、开关现象、精神症状为主;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0%(7/56),对照组为25.00%(14/56),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多巴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威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失眠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NYHA Ⅰ~Ⅱ级)患者125例,分为失眠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失眠组患者为失眠伴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者;对照组患者为同期慢性心力衰竭者。观察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钠尿肽(BNP)、肌钙蛋白Ⅰ(cTnI)和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及心脏超声参数左心房内径( 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射血分数及E/A比值变化差异。结果:观察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血糖、血压、血脂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后,失眠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较对照组升高,心脏超声指数LAD增加,E/A比值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后壁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眠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脏舒张功能损害尤为显著。
作者:郝英霞;贾秀珍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