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英霞;贾秀珍
目的::对美多巴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总结。方法:选取帕金森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独口服美多巴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口服盐酸普拉克索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治疗前、治疗后,根据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 UPDR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用药期间,观察两组患者头晕、失眠、恶心呕吐、开关现象及精神症状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UPDRSⅠ、UPDRSⅡ、UPDRSⅢ、UPDRSⅣ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头晕、失眠、恶心呕吐、开关现象、精神症状为主;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0%(7/56),对照组为25.00%(14/56),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多巴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威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干预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胆囊炎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时所用不同方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特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并发症及心理状态进行对比。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总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改善幅度显著。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行特殊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患者术后感染和并发症发生,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应予推广。
作者:韩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单纯药物治疗与高压氧联合治疗突发性耳聋( SHL)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耳鼻喉科治疗SHL患者165例,随机分为高压氧联合组、银杏达莫组和鼓室内治疗组,每组各55例。高压氧联合组患者在高压氧舱连续治疗20 d,同时联合银杏达莫静脉治疗1周。银杏达莫组患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5 ml连续治疗1周。鼓室内注射组患者给予甲强龙40 mg和1 ml利多卡因注入骨膜的后下象限内,每3天1次,共3次。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结果:3组患者间的耳聋分级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高压氧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银杏达莫组和鼓室内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达莫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鼓室内注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银杏达莫治疗SHL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使听觉功能得到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悦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血脂水平变化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孕妇为身体健康者;观察组孕妇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者。分别检测两组孕妇妊娠期的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 (APOB)、脂蛋白(a)[LP(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以及载脂蛋白AI( APOA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变化程度显著高于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孕妇需重视其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尤其是APOAI、HDL-C以及LP( a)等指标的水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胃十二指肠息肉患者行无痛内镜下高频电与微波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胃十二指肠息肉患者9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借助无痛内镜切除,且根据治疗时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2例,行微波切除治疗;观察组患者54例,行高频电切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息肉切除率、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息肉切除率98.70%,比对照组70.69%高,且总并发症率1.85%,比对照组19.05%低(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体健康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息肉患者行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息肉切除率和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孔凡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失眠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NYHA Ⅰ~Ⅱ级)患者125例,分为失眠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失眠组患者为失眠伴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者;对照组患者为同期慢性心力衰竭者。观察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钠尿肽(BNP)、肌钙蛋白Ⅰ(cTnI)和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及心脏超声参数左心房内径( 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射血分数及E/A比值变化差异。结果:观察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血糖、血压、血脂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后,失眠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较对照组升高,心脏超声指数LAD增加,E/A比值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后壁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眠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脏舒张功能损害尤为显著。
作者:郝英霞;贾秀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8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护理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PANSS总分以及护理前和护理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两组患者的NOSIE总分。结果:护理后第12周末,观察组患者的PANSS量表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第8周和护理后第12周,观察组患者的NOSIE评分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促进其精神症状的有效缓解,有助于恢复其社会功能。
作者:李彦;廖波;熊梨花;卢迪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超声波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由专业护理人员予以超声波溶栓治疗,2次/d,30 min/次。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2周。治疗前后,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结果:治疗前后14 d,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超声溶栓治疗的NIHSS评分明显下降,Barthel评分明显增高,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超声波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改善其脑缺血状态,促进其功能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作者:杨清泉;周婷婷;林乔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带髂胫束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对足跟后区组织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足跟后区组织缺损患者118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带髂胫束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足背皮瓣移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皮瓣情况,并评定治疗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为44.07%(26/59)、89.83%(53/5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34%(12/59)、74.58%(44/59)。观察组患者皮瓣淤血、皮瓣肿胀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皮瓣成活率为91.53%(5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97%(46/59)。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带髂胫束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对足跟后区组织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显著,对患者的不良心理影响更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吕荼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强化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组建课题组,确定研究课题;培训研究人员,学习与掌握相关法规知识;调查分析特殊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制定与完善合理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评价标准15项60余款,达到85分为用药合理;应用与实施。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18.43%、使用强度降低9.87%、标本送检率提高16.53%;抗菌药物占药品总费用的比例降低12.72%;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0.14%、使用强度降低0.11%、标本送检率提高20.89%;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有效性提高20.3%、安全性提高16.3%、合理性提高42.7%;该院通过国家三乙等级评审。结论:《合理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评价标准》具有全面性、可行性,可在二、三级医院推广应用,对促进特殊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能够发挥很好作用。
作者:马勇;贺建军;赵晓冬;王霞;陆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内科保守治疗与早期微孔手术对基底节中小量出血患者脑水肿治疗效果的探究和分析。方法:选取基底节中小量出血患者80例,按照患者的就诊次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内科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早期微孔手术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脑水肿、血肿及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术后第3天及第14天,两组患者的水肿、血肿体积均明显下降,但研究组患者的水肿、血肿体积均要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优良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5.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基底节小量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早期微孔手术能够有效缩小血肿体积、减轻脑水肿、阻止患者病情恶化,对改善患者的预后结局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刘志罡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和脂蛋白[ Lp ( a)]水平与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之间的关系,指导临床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选取168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脑卒中组;10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Hcy和Lp (a)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检测脑卒中患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和血脂水平,分析与Hcy和Lp(a)相关性。结果:脑卒中组患者血清Hcy (17.63±10.09)μmol/L和Lp (a)(287.37±177.34) mg/L水平及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cy10.05±3.89μmol/L,Lp(a)150±101.81) mg/L(P<0.001);脑卒中组患者Hcy与Lp(a)之间无相关性,同时Hcy和Lp(a)分别与CRP、纤维蛋白原和血脂水平均无相关性。结论:血清Hcy和Lp( a)水平升高都是引发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测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哲周;李美岩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服务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生活质量,自拟健康教育调查表评定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状况,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满意度,统计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总分及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维度评分病情相关知识掌握率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服务对其康复的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
作者:薛敏;程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原因、分型和临床特点等,提高对老年人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老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率、病因、临床表现和预后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总结老年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肝损害患者平均年龄为70.37±8.46岁。引起老年人药物性肝损的药物排名前3位的是:抗结核药(42.55%)、中药和中成药(20.21%)和降血脂药(10.64%)。药物性肝损类型分别为:肝细胞型61例(64.89%)、胆汁淤积型24例(25.53%)和混合型9例(9.58%)。肝损伤程度:0级无,1级11例(11.70%),2级32例(34.04%),3级49例(52.13%),4级2例(2.13%),5级无。中度和重度肝损伤男女性别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老年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防治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作者:冯金辉;李金强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多系统多脏器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常合并认知障碍,给患者带来更加不利的影响,使其疾病负担加重。然而SLE合并认知障碍患者的诊断并不简单,需要多学科共同诊治。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SLE并发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疾病负担、诊断困境及相应神经精神评估方面的认知和研究现状,旨在提升SLE合并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
作者:顾卫强;孟彬;李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丁苯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丁苯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早期康复效果。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效果优于单纯丁苯肽治疗。
作者:张芳权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对某旅行团发生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为今后防控类似疫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主动搜索,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初步确定暴露模式及可疑中毒餐次。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暴露因素与发病的关联。采集相关样品开展实验室可疑致病菌检测。结果:共搜索到40例病例。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午餐凉拌白菜海蜇皮是危险食品,在2例患者腹泻物和1份食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本次暴发是由于食用了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海蜇皮所致。
作者:孙妍妍;崔晓曼;齐齐;徐广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感觉综合训练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果。方法:选取64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盐酸哌甲酯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感觉综合训练。采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项目评分、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感觉统合评定量表项目评分、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多动得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儿的感觉统合评定量表项目评分、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多动得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感觉综合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孙宇辉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评价床旁血气分析仪与生化仪在测定患者动静脉血钾浓度时存在的差异。方法:选取156例ICU患者血液标本,根据患者血液不同pH值分为A组(51例)、B组(53例)及C组(52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床旁血气分析仪与生化仪测定动静脉血钾的浓度,对比并分析3组患者的动静脉血钾浓度差异。结果:3组患者动脉全血钾与静脉血清钾组间对比未显示明显差异(P>0.05);3组患者静脉血清钾值(4.43±0.68) mmol/L、(4.06±0.75) mmol/L、(3.59±0.61) mmol/L均比动脉全血钾值(4.01±0.73) mmol/L、(3.66±0.76) mmol/L、(3.18±0.63) mmol/L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动静脉血钾差值组间对比未显示明显差异(P>0.05)。结论:Abbott i-STAT测得动脉全血钾无法替代ROCHE DDP检测患者的静脉血清钾;患者血液的血钾浓度易受pH值的影响,但是pH值的变化并未增加两种不同检测手段所测得的钾离子浓度,此结果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张志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穴位埋线加中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中药治疗。两组患者均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量表和医生报告结局量表( Clinician-deported outcomes,CRO)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作者:刘宸睿;刘凤斌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