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恒成
目的 探讨古拉定联合三七脂肝丸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古拉定联合三七脂肝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甘草酸二铵和硫普罗宁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748,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8.9%,对照组2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古拉定联合三七脂肝丸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志勇;谢林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及心肌酶谱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变化,分析其在病情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病毒性脑炎患儿123例,根据临床病情的轻重分为轻症病脑组(n=87)和重症病脑组(n=36),并选取同时期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及心肌酶谱水平差异.结果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S100B、NSE、MBP、NGF水平和心肌酶谱相关指标CK、CK-MB、AST、LD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且重症病脑组患儿血清中神经功能相关指标S100B、NSE、MBP、NGF水平和血清心肌酶谱相关指标CK、CK-MB、AST、LDH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病脑组(均P<0.05).经治疗后,患儿各指标水平均有下降,入院后第1、2周S100B、NSE、MBP、NGF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 在病毒性脑炎的诊疗中,神经功能指标和心肌酶活性均能用作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转归的重要指标.
作者:曹嫚;邓立普;赵红;姚平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间接ELISA法定性检测矛头蝮蛇血凝酶,用于巴曲亭蛇毒种属来源检测.方法 将矛头蝮蛇血凝酶为抗原免疫小鼠,与尖吻蝮蛇血凝酶、白眉蝮蛇血凝酶交叉筛选获得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优化矛头蝮蛇血凝酶单抗(一抗)、HRP标记的羊抗鼠(二抗)IgG、矛头蝮蛇血凝酶(抗原)工作浓度,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考察方法的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确定方法的适用性.采用膜超滤法将巴曲亭中辅料去除,按照建立的ELISA法检测,判定种属来源.结果 矛头蝮蛇血凝酶单抗具有强特异性,一抗的佳工作浓度1∶4000(250 ng),二抗的佳工作浓度1∶4000(250 ng),抗原浓度2μg/孔,该法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较好.巴曲亭与矛头蝮蛇血凝酶单抗有特异性反应,与其它蛇毒来源血凝酶单抗无交叉反应,确定巴曲亭来源于矛头蝮蛇蛇毒.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ELISA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作为巴曲亭蛇毒种属来源判断的方法.
作者:李秀娜;孙东;李秀琳;崔亮亮;丁忠福;宁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完善社区护理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13日~2015年2月15日我社区护理管理完善后对高血压患者65例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情况,并记录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患者血压得到良好控制,血压值明显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发生心力衰竭1例,心肌梗死1例,急性脑梗死1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62%.结论 完善社区高血压护理管理对患者血压控制有一定的效果,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
作者:何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联合检测在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和凝固法分别检测2008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40例HPS患者(HPS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SF和FIB水平.结果 SF和FIB在HPS组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将HPS组按治疗效果分为病情缓解组(n=18)与病情恶化组(n=22),比较治疗前的SF和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SF和FIB在噬血细胞综合征中的联合表达对其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有参考价值.
作者:王英;李佩章;黄玲莎;黄蕾;朱春燕;谭晓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纳米银联合桂枝茯苓浓缩水丸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社区已婚育龄女性宫颈糜烂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米银联合桂枝茯苓浓缩水丸治疗,对照组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消糜栓治疗,两组均7天为1疗程,均治疗4个疗程,8周后复查宫颈糜烂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81例,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64例,有效率71.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银联合桂枝茯苓浓缩水丸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显著,且无毒副反应,使用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田凤;姜胜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TBL、CBL整合教学法在急诊电除颤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50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医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名,实验组采用TBL、CBL整合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两组培训后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并进行教学方法评价调查.结果 经过系统的电除颤临床技能培训,实验组的住院医生在理论知识、综合能力考核等方面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实验组教学方面评价指标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TBL、CBL整合教学法较传统LBL教学法能明显提高急诊科住院医师规划化培训的临床技能水平.
作者:李政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以案例、工作情境为载体,让学生模拟实训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内科护理教学,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中职教育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学生通过对情境病例进行病情评估、判断、操作等模拟实训,巩固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结果 通过模拟实训,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明显提高,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进行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结论 情境教学法体现了教学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和系统性,值得在内科护理教学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李常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红斑、水疱,并常伴明显的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是临床常见病.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等.临床上以全身抗病毒治疗,局部止痛、消炎、干燥收敛及防止继发感染为治则,以缩短病程、减轻痛苦、防止并发症为目的.临床上西医治疗以抗病毒为主,辅以免疫制剂、营养神经、消炎镇痛、对症支持等方法治疗.而季德胜蛇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在上世纪60、70年代就有临床报道,到80、90年代被广泛认同,报道也渐增多.目前,采用季德胜蛇药治疗带状疱疹较为常见,有单用也有配合其他药物或配合多种复合方法治疗的.
作者:龚旭初;曹晓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的有效方式.方法 将126例老年危重患者按照中心静脉置管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间断脉冲式冲管加脉冲式正压封管,即输液过程中间断脉冲式冲管(冲管间断时间为4 h),输液结束后脉冲式正压封管,脉冲频率均>5个/s;对照组采用普通冲封管法.两组冲封管液体均为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导管内赘生物形成情况、导管堵塞发生率及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结果 两组导管内赘生物形成情况及导管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断脉冲式冲管加脉冲式正压封管(脉冲频率均>5个/s)能有效减少老年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内赘生物的形成,降低导管堵塞发生率,延长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保证老年危重患者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罗春霞;张婧;刘惠;陈秀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膳食铁营养指导对妊娠中、晚期孕妇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初次产检的妊娠早期孕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妇学校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膳食铁营养指导,观察两组孕妇妊娠各阶段膳食铁摄入量及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妊娠中、晚期,观察组膳食铁摄入量与血红蛋白含量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早期进行膳食铁营养指导,能降低妊娠中、晚期血红蛋白下降幅度,预防贫血的发生,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万嵘;李怀刚;万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黑皮蛇、山白菜的抗细菌内毒素作用.方法 采用鲎试剂凝胶法对黑皮蛇、山白菜抗细菌内毒素作用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在灵敏度为0.5 EU/ml鲎试剂试验中,黑皮蛇、山白菜药液浓度1 g/ml,均有抗细菌内毒素作用;不同药液浓度试验,抗细菌内毒素低药液浓度:黑皮蛇为0.1 g/ml,山白菜为0.05 g/ml.结论 黑皮蛇、山白菜均有较强的抗细菌内毒素作用.
作者:林朝龙;陈小龙;昌水平;林传辉;梁志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健康知识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提高健康知识评分,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ndotracheal extubation,UEX)临床上又称之为意外拔管,主要表现为患者未经医护人员同意而出现的导管拔出或导管意外脱出.非计划性拔管是考核ICU气管插管患者护理质量的一个相对重要的指标[1].早在1998年,相关学者将UEX定义为[2,3]:患者自行拔出气管插管,并且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和相关操作时的意外拔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后容易导致患者气道黏膜受到损伤,严重者甚至引起支气管痉挛、吸入性肺炎、低血压、心肺衰竭等,严重影响患者健康[“5].相关研究显示[6,7],UEX发生后再插管的患者病死率高于UEX的7倍,增加了肺炎等疾病的发生率,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本文就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王飞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改良输液架准确调控床头高度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规范医患依从性以及术后恢复和临床护理的效能.方法 将15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改良输液架准确调控床头高度,对照组不制定特定的调控方法,按常规操作,比较两组在护士依从性、患者依从性、患者吻合口瘘、皮肤完整性受损、胃食管反流、肺部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护士依从性、患者依从性分别为98.7%、97.3%,均高于对照组的89.3%、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吻合口瘘(实验组2.7%,对照组10.7%,P=0.043)、皮肤完整性受损(实验组4.0%,对照组13.3%,P=0.037)、胃食管反流(实验组6.7%,对照组17.3%,P=0.044)、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9.3%,对照组21.3%,P=0.041)方面比较,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输液架准确调控床头高度可规范卧位护理实施,提高卧位护理质量,减少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张亚男;罗玉华;谢艳华;顾虹;梁韦清;马小玲;陈惠;谢寿梅;谢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大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术后出现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102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的诱发因素,并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制定并实施相应预见性护理干预策略后行介入治疗术的95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前后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原发性大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马从凤;罗春华;周建文;符冰;李学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模拟情景剧教学法在中医急诊教学后期临床实践教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级中医本科生238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模拟情景剧教学法教学(实验组)和传统教学法教学(对照组),并对两组学生的理论及技能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同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临床操作知识掌握、操作能力、心理素质、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比较两组学生主观评价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技能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在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临床操作熟练度、心理素质、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认可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模拟情景剧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心理素质、团队协作能力,是符合中医急诊学后期临床实践教学特点的一种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邓海霞;李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活跃期后通过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娩配合对侧侧俯卧位在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计划阴道分娩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240例,按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0例,两组产妇均确诊为枕横位或枕后位且进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娩.观察组根据枕横位或枕后位枕部位置,协助产妇取对侧侧俯卧位;对照组根据产妇喜好取舒适随意卧位.观察两组产妇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的效果.结果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第一产程耗时、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镇痛分娩配合对侧侧俯卧位可有效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缩短产程,提高自然阴道分娩率,减少母要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素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泪囊炎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386例(407眼)先天性泪囊炎患儿采用泪囊按摩、泪道冲洗、探通、再冲洗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 泪囊区按摩法一次治疗成功率1.47%,泪道冲洗+探通+再冲洗一次治疗成功率94.34%,二次治疗成功率2.70%,三次治疗成功率1.47%.结论 先天性泪囊炎患儿采取泪道冲洗+探通+再冲洗并配合临床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蒙静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术前使用指导性游戏对全麻患儿分离性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咽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指导性游戏,比较两组患儿焦虑和苏醒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患儿使用指导性游戏可减轻麻醉前的分离性焦虑,使患儿顺利度过麻醉期.
作者:蒋亮;王小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