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如何正确使用进口宠物疫苗

余华

关键词:进口, 宠物, 疫苗, 药物, 病毒
摘要:疫苗是什么?有人认为疫苗是很好的药物,殊不知疫苗是一种经过弱化、降低了活力的病毒.
检验检疫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ABS塑料中含溴阻燃剂前处理方法的探讨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ABS塑料制品中含溴阻燃剂的方法.[方法]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法以甲苯为提取溶剂,索氏抽提法提取ABS塑料制品中的总溴,再使用X射线荧光分析法测定溴含量.[结果]X射线荧光分析法的精密度实验(n=11)的RSD值均小于5.0%.

    作者:许骅;卫碧文;缪俊文;郑翊;方能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进出境植物源性食品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通过对进出境植物源性食品安全卫生隐患的评估,提出农药残留、生物毒素、添加剂及工业染料、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植物有害生物等是主要的植物源性食品的风险因素,风险源自农作物种植管理松散、农药管理不规范、企业缺乏安全质量意识、除害处理缺乏科学有效方法,以及环境污染等.提出了建立食品原料可追溯体系、企业诚信体系、风险预警体系和加强种植基地管理等风险管理措施.

    作者:黄昕恒;黄裕源;罗利娟;蓝柯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入境缅甸水产品病原微生物感染携带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入境缅甸水产品中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情况,掌握各类入境水产品的疫病疫情动态,为口岸入境食品的监测预警和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标和检验检疫行标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从进口鲜鳝鱼及其包装箱内水样中检出O139群霍乱弧菌6批、O1群小川血清型霍乱弧菌1批.从进口冰冻鱼、冰冻虾中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34批,从进口冰冻鱼中检出单增李斯特菌27批,从进口冰冻鱼、冰冻牡蛎鱿鱼和鲜螃Ζ蟹、鲜海螺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52批,从进口冰冻带鱼中检出异尖线虫73批,病原微生物合计检出率冰冻鱼为13.8%,冰冻虾为9.2%,牡蛎等其他冰冻水产品为0.3%,鲜螃蟹为8%,鲜鳝鱼为3.8%,海螺等其他鲜活水产品为0.2%.[结论]从缅甸进口的各类水产品中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携带情况有明显不同,在口岸检验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品种,选择性地开展实施检验项目,不仅可以提高检测准确性,降低检验检疫风险,还可以减少重复劳动,节约检验成本.

    作者:肖荣海;李亚平;杨瑞清;苏慧;韦树超;赵颜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天然彩色棉纤维与染色棉纤维鉴别方法的研究

    [目的]为天然彩色棉纤维的鉴别提供快速、准确的方法.[方法]通过测试纤维的断裂强力、用显微镜投影仪观察纤维纵切面和横切面形态及横截面色彩分布、以20h日晒牢度级数差别、剥色处理后的掉色情况鉴别和判断样品是否为天然彩色棉纤维.[结果]1)相同支数的天然彩色棉的断裂强力较染色棉低约20%~30%.2)纤维纵切面基本无区别,棕色天然彩棉比绿色彩棉成熟度高.3)在纤维横截面上,天然彩棉色彩呈片状,且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次生细胞壁及细胞腔内,染色棉色彩均匀分布在整个细胞内.4)日晒10h、40h处理下色牢度差异不明显,天然彩棉与染色棉纤维在日晒20h处理下的色牢度差异明显.5)加入二甲基甲酰胺振荡5min或在(70+2) ℃、pH=6条件下振荡10min,再加入连二亚硫酸钠振荡5min对纤维样品进行剥色处理后,天然彩棉与染色棉掉色差异明显.[结论]通过测试断裂强力可粗略判断天然彩棉与染色棉织物;纤维横截面形态、日晒20h色牢度、剥色处理后的色牢度等均可作为鉴别彩棉纤维与染色棉纤维的依据.这些方法可满足进出口商品检验的要求.

    作者:洪华;徐鑫华;吴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浅析进出口机电商品检验规程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文对进出口机电商品检验规程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改进建议,供今后管理者、制定者和修订者参考.

    作者:王水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散货船漂心符号判别初探

    1 前言在利用水尺计量原理对散货船的装载(或卸载)货物量进行计算时往往需要对在一定吃水下的船舶漂心的符号进行判别.由于在船舶设计中,规定为漂心位置在舯前时符号为正,在舯后时为负;而在实际的水尺计算中却规定为漂心位置在舯前时符号为负,在舯后时为正.现实当中,船舶静水力表对漂心符号的标定有的按照船舶设计,有的却按照水尺计算.造成了静水力表中漂心符号的混乱,也给水尺计量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笔者就此问题,借用船舶原理中的一些知识进行探究.

    作者:陈享锋;庄海兵;俞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国际航行船舶动植物检疫查验现状及改进建议

    用回顾和统计的方法对我国各海港和湛江国际航行船舶动植物检疫查验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国际航行船舶动植物检疫查验工作存在的技术支持、信息渠道不畅、后续监管不足等问题,提出要有效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及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国际航行船舶传入我国,必须采取构建畅通的信息网络、建立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体系、加强入境船舶动植物性废弃物的检疫监管和开展生物疫情监测等对策.

    作者:梁文;黄周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浓缩苹果汁中棒曲霉素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浓缩苹果汁中棒曲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用乙酸乙酯提取浓缩苹果汁中棒曲霉素,碳酸钠水溶液净化提取液,蒸干乙酸乙酯层,其残留物用乙酸缓冲液溶解.[结果]棒曲霉素浓度在10 μg/L~150 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0.9990;棒曲霉素回收率为98%~103%,重现性好(RSD为1.8%);灵敏度高,小检出量为10 μg/L.[结论]用HPLC测定浓缩苹果汁中棒曲霉素的含量可操作性强、准确度高.

    作者:宁水平;尤杰玉;于梅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商品煤检测结果可靠性的实验验证

    [目的]通过使用标准物质及实验室人员比对实验,保证商品煤检测结果的质量.[方法]按照国际、国家标准对标准物质及样品进行检验,利用t检验法对标准物质检验结果的显著性差异进行验证;选择同批次同一煤样品进行人员比对实验.[结果]标准值与检测平均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同批次同一煤样品人员比对实验的检测结果非常一致,完全满足相应标准的再现性要求.[结论]本实验室的分析测试具有很好的准确度,所出具的检测数据具可信性.

    作者:陈晓翔;苏彩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点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基因组分析

    [目的]准确诊断发生在福建南部点带石斑鱼育苗场的鱼病.[方法]根据基因库中已报告的石斑鱼NNV核苷酸序列,设计了8对特异性引物,用于扩增点带石斑鱼NNV的RNA1和RNA2特定片段.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确认后进行核酸测序,用相应软件进行拼接,得到点带石斑鱼NNV基因组全序列.用DNAstar软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结果]该病毒的RNA1含有一个编码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NA-dependant RNA polymerase,RdRp)的开放阅读框(ORF)为2949nt,编码1个由982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RNA2的ORF为1017nt,编码1个由338个氨基酸组成的病毒主衣壳蛋白.将这些核苷酸序列以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基因库中同属于罗达病毒科(Nodaviridae)的其他罗达病毒进行同源性比较,该病毒与其他已知的石斑鱼NNV的同源性高.系统发育进化分析也表明,点带石斑鱼NNV与其他石斑鱼NNV亲缘关系很近,同属于赤点石斑NNV血清群,与其他β罗达病毒有一定的距离,与α罗达病毒则有明显的不同.[结论]福建南部个别点带石斑鱼育苗场的石斑鱼感染了神经坏死病毒.

    作者:龚艳清;彭智发;陈信忠;朱昌福;徐淑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应用荧光RT-PCR方法定性检测H5亚型禽流感病毒

    在活禽及其产品国际贸易中,缩短对AIV的检测时间,有利于其快速通关.荧光RT-PCR是近发展和应用的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深圳匹基生物工程公司共同研制出了AIV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并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438.2-2004).本实验室参照该方法对送检的多份样品进行禽流感病毒检测,整个试验过程不到4h,与传统方法比较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值得在检验检疫系统广泛应用.

    作者:陈进会;兰敏;黄伟;李卓俊;邱杨;梅艳群;余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进口成套设备的对外索赔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每年都进口大量的成套设备,但进口成套设备常会出现供方产品规格、质量、数量不符合合同规定;产品包装不符合规定造成运输中发生设备受损、在设备保质期内出现质量问题或发生设备事故等问题而导致对外索赔.

    作者:李锦尧;许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豆粕蛋白溶解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摸索影响豆粕蛋白质溶解度测定中的关键因素及其控制方法,建立正确评价豆粕加工质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参考美国大豆协会提供的蛋白质溶解度测定方法,测定蛋白质溶解度,同时测定尿酶活性.[结果]制样粒度及其称量准确性、2%KOH溶液浓度准确度及其放置时间、豆粕溶解时的振荡器转速、振荡时间、温度等都会影响测定结果,10次平行测定的标准偏差为0.065,相对标准偏差为0.17%.[结论]该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能满足进出口检验的需要.

    作者:刘桂宾;张璐;李元;郝永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电子执法工程建设中视频监控的应用和关键控制点的研究

    1 前言建设电子执法工程,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检验检疫监管过程电子化,实行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创新,是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履行把关服务职责,促进地方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者:李西峰;胡正明;张明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拥抱检验检疫科学事业的春天

    1987年,作为<中国商检>杂志的增刊,<检验检疫科学>的前身<〈中国商检〉科技专刊>面世,并于199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以<现代商检科技>的刊名正式创刊出版.随着检验检疫科学研究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科研成果和论文不断增多,我国检验检疫系统惟一的综合性科技类专业刊物<检验检疫科学>杂志于1999年应运而生,成为传播检验检疫理论,推广科研成果,交流检验检疫执法监管经验的一个重要交流基地和展示平台.

    作者:《检验检疫科学》编辑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电信技术在检验检疫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针对检验检疫工作中,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运用比较成熟,而电信技术运用上相对薄弱的现状,在简要介绍了当前几种主流电信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电信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检验检疫工作的实际需求,分析了当前电信技术在检验检疫行业中的应用,以及这些应用能够起到的积极效果.

    作者:王晓军;郑瑞军;朱耀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的纺织产品检验监管

    通过介绍WTO/TBT的相关贸易规则和主要贸易国政府部门针对纺织品进出口的管理,探讨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纺织品检验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作者:谢秋慧;沈国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与WTO/TBT、SPS有关工作机制的建立与有效运行

    1 前言按质检总局的要求,也为了更好地组织广东局开展WTO方面的相关工作,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于2005年9月底调整了WTO工作领导小组,并在科技处设立了WTO领导小组办公室,由专人负责组织管理协调广东局WTOTBT-SPS具体事务,建立了与国家局协调一致的广东检验检疫WTO运行机制,为广东局顺利开展WTO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一年多来的运行表明,建立和健全WTO/TBT-SPS相关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机制,是提高检验检疫部门应对技术贸易壁垒能力、促进我国外贸出口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中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后配额时代纺织品遭遇绿色壁垒的研究与检验检疫的对策思考

    进入后配额时代以后,我国出口纺织品遭受日益增多的绿色贸易壁垒限制.本文从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入手,简述了生态纺织品概念,介绍了生态纺织品标准、主要监控内容和检测项目,进而针对我国纺织品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提出了检验检疫的应对措施.

    作者:张睿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鞋跟冲击强度试验方法的研究

    鞋跟冲击试验方法是模拟鞋类穿用时鞋跟受力情况,检测鞋跟抵抗行走时经受冲击的性能.鞋跟冲击试验方法是通过夹具固定鞋跟,采用摆锤产生特定的冲击能量冲击鞋跟,冲击一定的次数,评估鞋跟穿着时受到突发的、重的冲击时的承受能力.

    作者:林伟;唐振华;傅以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检验检疫学刊杂志

检验检疫学刊杂志

主管: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