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云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80例行妇科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综合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 D-D)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3 d时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与手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间手术前及手术后3 d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间术前D-D比较虽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组患者手术后3 d时D-D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患者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0.00%(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护理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作者:张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方法:将消化内科治疗的7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干预,研究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分值对比相仿(P>0.05),经护理后均出现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强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提高其满意度,值得加强普及。
作者:贾铃铃;郭丽霞;张小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临产后剖宫产手术时机与新生儿、婴儿并发症的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53例头位足月妊娠临产行剖宫产产妇,按照宫口开大情况的不同分成4组,对剖宫产产妇指征、新生儿及婴儿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结果:产妇剖宫产指征:除社会因素在一组产妇中显著性大于其他3组外(P<0.05),其他指征在各组产妇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新生儿、婴儿发生并发症的机率与产程进展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掌握手术时机可以大程度的减少新生儿、婴儿发生并发症的机率,也是避免出现医源性残疾儿的关键环节。
作者:叶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漏诊原因。方法:对62例结直肠癌患者漏诊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结直肠癌常见的主要症状为患者的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及肛门直肠刺激征。肠镜诊断准确率高为98.4%;早期诊断率为3.3%。漏诊的患者中,进展期为96.7%;患者延误诊治导致漏诊原因为18.3%,医生误诊导致漏诊原因为33.3%,医生患者共同原因为48.4%。结直肠癌患者误诊的疾病为痔疮肛裂、慢性肠炎、阑尾炎、缺铁性贫血和直肠息肉,分别为32.7%、16.3%、12.2%、12.2%和10.2%。结论:对有肠道等相关症状的患者应及时行结肠镜检查,以防漏诊误治。
作者:陈本华;洪瑞娣;陈煜宇;陈路佳;马善美;郭光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乳腺癌术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12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比较患者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在实施个体化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后,除生理职能和躯体疼痛两个维度外,观察组患者在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等项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姗姗;金梅花;陈丽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清脑复神液联合罗通定治疗脑震荡后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56例脑震荡后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单用罗通定治疗,治疗组患者用清脑复神液联合罗通定治疗。连续治疗持续1个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统计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14%,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脑复神液提高罗通定对脑震荡后头痛患者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种植牙术在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修复中的效果。方法:将70例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义齿修复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种植牙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牙齿修复成功率、稳定性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牙齿咬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成功率、稳固率以及患者满意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种植牙技术用于修复牙列游离端缺失,稳定效果良好,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王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行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棒球缝合法与传统连续缝合法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棒球缝合法,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连续缝合法,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7.4±8.3) ml,对照组为(94.5±51.8) ml;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为(21±4.3) d,对照组为(23±2.6) d;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0.7±5.3) min,对照组为(78.2±26.9) min;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为(22±2.4) h,对照组为(29±1.8) h;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4.3±1.2) d,对照组为(5.2±1.4) d。其中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其余指标对比均无差异性(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棒球缝合法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连续缝合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钟萍娇;姚蕾;吴妍;盛文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水蛭散治疗脑血栓后遗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68例脑血栓后遗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水蛭散;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低分子右旋糖酐、维生素B6、维生素C和胞磷胆碱钠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06%,与对照组患者的76.47%相比,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均低于各自治疗前水平,且两组患者间比较,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水蛭散治疗脑血栓后遗症临床效果优于西医治疗。
作者:杨金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毛冬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通脉的功效,广泛用于心绞痛、慢性肾炎、脉管炎与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中。本文就毛冬青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能为毛冬青的广泛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张红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血清甲胎蛋白(AFP)、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125(CA125)以及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60例肝相关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良性肝病患者30例为对照组,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为研究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A199、AFP、CA125以及CEA水平进行监测。结果:两组患者这4项血清标志物水平经检测后比较,P<0.01;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73.3%,显著高于单独检测阳性率。结论:CA125、CEA、CA199、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早期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于红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内窥镜分流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经外科收治的小儿先天性脑积水99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45例,采取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患儿54例,采用脑室镜下三脑室造瘘术;术后随访1年,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采用脑室镜下三脑室造瘘术治疗,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腹腔分流术治疗,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总有效率60%。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室镜下三脑室造瘘术在治疗小儿脑积水,患儿受伤害降到低,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是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周武涛;吕海欣;贺艳阳;王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癫痫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8例癫痫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及日常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精神状态总分(23.7±2.1),对照组为(15.9±2.5);观察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总分(48.7±2.3),对照组为(35.1±3.4),组间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癫痫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日常活动能力。
作者:田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应用利普刀联合消炎止带汤治疗患者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40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70例。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组间差异为P<0.05。结论:利普刀联合消炎止带汤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减少术后阴道排液量,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王冬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患者的血压变化以及术后护理方式。方法:选取嗜铬细胞瘤患者2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173例采用腹腔镜技术行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对照组患者27例行传统开腹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及血压和护理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治疗组患者术后舒张压于收缩压恢复至正常水平,对照组患者术后血压仍高于正常标准。半年后回访发现,患者血压情况良好,出院后未再次服用降压药物。结论:行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的预后与手术方法无关,但术后有效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作者:王慧梅;贯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医护人员灾害急救应对能力培训效果。方法:抽取6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评价培训前后医护人员急救知识、急救意识及急救技能的变化。结果:培训后医护人员的知识、技能及意识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灾害急救培训能够提高医护人员急救应对能力。
作者:李桂玲;许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喉多形性腺瘤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例喉多形性腺瘤进行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3例肿瘤均位于声门上区,其中2例位于会厌,1例位于假声带,大体肿瘤直径均小于3 cm,3例均有包膜,其中1例包膜不完整。镜下肿瘤细胞排列呈腺管状、条索状和片状,细胞形态多种多样,间质为黏液样及软骨样,1例间质明显透明样变;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瘤细胞CKAE1/AE3、Vimentin、S-100、肌动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均阳性。结论:喉多形性腺瘤是喉部少见的良性肿瘤,临床上易误诊为喉癌,形态学上应与肌上皮瘤、基底细胞腺瘤、恶性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等鉴别。
作者:荣建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老年前列腺电切术中对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100例ASAⅡ~Ⅲ级择期老年手术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浆靶注芬太尼行术中静脉自镇痛,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浆靶注瑞芬太尼行术中静脉自控镇痛,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等方面均先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在老年前列腺电切术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朝阳;王平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医院岗位设置。方法: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制订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结果: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失调、各专业技术力量参差不齐、辅助科室、医技科室、护理专业等专业技术人员普遍反映不满。结论:医院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应适应了大形势的需要,达到医院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更有利,但是岗位设置及聘用办法需要进一步完善。
作者:倪建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妊娠合并肾绞痛患者的治疗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36例中晚期妊娠合并肾绞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6例患者入院后均首先进行保守治疗,其中14患者保守治疗效果差,病情进展,行外科干预治疗;随访表明:无流产发生,早产3例。结论:保守治疗可使大部分妊娠肾绞痛患者得到缓解,间苯三酚、曲马多的应用显示出更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外科干预治疗以留置双J管为主要治疗方式,但应有明显的手术适应症。适当的外科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桂俊卿;张超;单祖长;徐跃文;崔茂荣;杨海北;张小德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