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式联运—清单干预法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作用

甘枚;覃红梅;刘家朋;黄彩云;刘柯;林娴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多式联运—清单干预法
摘要:目的:探讨多式联运-清单干预法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重症监护病房(ICU)3 198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第一阶段(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721例、5 884个导管日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为对照组;第二阶段(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1 535例、6 396个导管日采用多式联运干预措施,为干预组;第三阶段(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942例、5 993个导管日采用多式联运-清单干预法,为清单干预组;比较3组患者干预后CRBSI发生率、干预措施执行率、病死率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和清单干预组CRBSI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平均置管时间、病死率明显降低,干预措施执行率明显增加,且清单干预组干预措施执行率高于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传统的管理方法相比,多式联运-清单干预法能有效降低CRBSI的发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和置管时间,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孤独症儿童口腔健康状况研究进展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的主要疾病,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重复为核心症状[1];虽然孤独症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孤独症儿童自身的特点,其口腔健康状况研究却一直没有较为全面的报道.针对这一特殊群体,2016年4月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发起,民政部资助的“关爱孤独症儿童口腔健康”星星的微笑公益活动,呼吁社会更多的关注孤独症儿童的口腔健康.本文就孤独症儿童口腔健康状况综述如下.

    作者:肖亦芳;黄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秦皇岛流动人口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疾病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秦皇岛流动人口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疾病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秦皇岛地区分娩的流动人口出生缺陷儿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经确诊为无出生缺陷的新生儿25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出生缺陷儿的疾病类型与预后情况,同时对两组新生儿与父母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出生缺陷儿中,苯丙酮尿症6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8例,唐氏综合征9例,性染色体及其他常染色体异常7例,肌肉骨骼系统畸形5例,循环系统畸形10例,其他畸形5例.活产45例,死胎或死产2例,产后7d内死亡1例,2例为产前诊断为出生缺陷后进行治疗性引产.两组新生儿的胎龄、体重、分娩方式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产妇自然流产史、孕早期服用药物、孕早期接触危险物质、孕早期被动吸烟、孕早期感冒史、居住地存在污染源等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早期感冒史、居住地存在污染源、孕早期服用药物、自然流产史为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秦皇岛流动人口新生儿缺陷中循环系统畸形及唐氏综合征所占比例较高,产妇孕早期感冒史、居住地存在污染源、孕早期服用药物、自然流产史为导致秦皇岛流动人口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产前疾病筛查以降低流动人口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

    作者:葛辛;戴向楠;华天书;庞世峰;吴志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多式联运—清单干预法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多式联运-清单干预法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重症监护病房(ICU)3 198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第一阶段(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721例、5 884个导管日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为对照组;第二阶段(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1 535例、6 396个导管日采用多式联运干预措施,为干预组;第三阶段(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942例、5 993个导管日采用多式联运-清单干预法,为清单干预组;比较3组患者干预后CRBSI发生率、干预措施执行率、病死率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和清单干预组CRBSI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平均置管时间、病死率明显降低,干预措施执行率明显增加,且清单干预组干预措施执行率高于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传统的管理方法相比,多式联运-清单干预法能有效降低CRBSI的发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和置管时间,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甘枚;覃红梅;刘家朋;黄彩云;刘柯;林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MHC单倍体相合脾脏抗白血病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单倍体相合脾脏对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抗白血病疗效的分析.方法:用8~12周C57/BL/6近交系小鼠(B6鼠)作为供鼠,取其骨髓细胞和脾细胞;P815细胞即白血病细胞,近交系DBA/2小鼠与近交系C57/BL/6小鼠杂交的第一代小鼠B6D2F1(F1鼠)为受鼠,受鼠骨髓移植d-5~d-3,用环磷酰胺300mg/(m2·d)腹腔注射预处理,受鼠移植当天(d0),将F1鼠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12只,其中A组经尾静脉注射P815细胞(1×104个)、骨髓细胞(5×106个)和脾细胞(2×107个)的混合细胞悬液,B组经尾静脉注射P815细胞(1×104个)和骨髓细胞(5×106个)的混合细胞悬液,C组经尾静脉注射P815细胞(1×104个)的细胞悬液,D组经尾静脉注射RPMI 1640细胞培养基.比较4组小鼠血象、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评分以及皮肤、肝、结肠的病理白血病细胞浸润情况.结果:(1)移植后第14天,A组GVHD评分2~4分,第15天3只小鼠死亡,第26天2只小鼠GVHD评分6分,其它7只小鼠GVHD评分0~3分,第28天死亡1只,存活的8只小鼠GVHD临床评分1~6分.B组小鼠第6天开始出现死亡,至第17天死亡11只,第30天时仅存活1只.C组第18天时全部死亡.(2)4组小鼠移植后第7天时,A、B、C组小鼠白细胞数量明显增高,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与D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第14天时,4组小鼠白细胞数均明显下降,A组分别与B、C、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移植后第28天,A、D组白细胞数均回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小鼠的肝脏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汇管区肝细胞萎缩、坏死,中央静脉区少量白血病细胞浸润.B组可见肝细胞数量减少,肝窦内白血病细胞弥散性浸润.结论:非清髓allo-HSCT MHC单倍体相合脾脏可以提高抗白血病的疗效.

    作者:谢媚;陈伟红;杜新;蔡云;张巧霞;李明;罗畅如;蔡力生;卓家才;冯春锐;李玉珠;汪鹏程;赵江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15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在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15例(房间隔缺损修补2例,左房黏液瘤切除1例,二尖瓣成形5例,二尖瓣置换7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5例,左心房血栓清除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正中开胸以及再次开胸止血,无术中术后死亡.手术时间(328.8±99.7) min,体外循环时间(184.5±81.7)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01.1±57.9) min,术中出血(380±186) mL,术中用血浆(223±238) mL,红细胞(2.7±2.7)U,ICU监护时间(37±38.7)h,呼吸机辅助时间(28.4±28.8)h,术后引流(685.4±222.3)mL,术后输血浆(686.7±500)mL,平均术后4.5 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13.2±5.2)d.1例二尖瓣成形中转二尖瓣置换,1例术中彩超提示二尖瓣瓣周瘘,重新环缝合1针加固后消失,1例房缺术后提示少量残余瘘,1个月后复查超声正常,1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右小腿肿胀,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全胸腔镜心脏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龚勇泉;韦成信;李富骊;黄维佳;曹健斌;何凌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六月青乳膏的制备及质量评定

    目的:研究六月青乳膏的制备工艺,并对其制剂稳定性进行部分项目的考察.方法:通过耐热耐寒试验、离心试验等稳定性实验,比较5个不同处方对六月青乳膏成型性与质量的影响,优选出佳的处方;通过紫外扫描方法测定六月青的大吸收波长,在大吸收波长条件下测定六月青乳膏的吸光度值.结果:优选出六月青乳膏的佳处方为六月青鲜汁8 g、冰片0.1 g、硬脂酸3.0g、蓖麻油0.4 g、硬脂酸甘油脂1.0 g、甘油2.0 g、三乙醇胺2.0mL、尼泊金乙酯0.1 g、蒸馏水9 mL.按照该处方制备的乳膏在大吸收波长206 nm处的吸光度值也相对稳定,可作为含量控制的方法之一.结论:优选的六月青乳膏处方质量稳定、可控,可推广用于大生产.

    作者:黄建春;李伟云;黄仁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腹胃超声检查在诊断老年胃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腹胃超声检查在诊断老年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超声诊断为胃癌的3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分析经腹胃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病理诊断证实为胃癌的患者2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7%;其中病灶位于胃窦部的患者19例,占73.1%;伴淋巴结转移5例,占19.2%;病灶位于胃体的患者5例,占19.2%;病灶位于贲门的患者2例,占7.7%.结论:经腹胃超声检查对于老年胃癌患者的诊断准确性较好,可用于胃癌筛查.

    作者:黄春霞;高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神经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陕西省宝鸡高新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GB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IVIG治疗,观察组给予IVIG联合mNGF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Hughes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多伦多临床神经系统病变评分(TCSS),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患儿血清白介素(IL)-4、IL-21和IL-23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Hughes评分、TCSS评分及血清IL-21和IL-23水平显著降低,而血清IL-4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mNGF联合IVIG治疗儿童GBS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通过调节血清IL-4、IL-21、IL-23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儿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

    作者:田娟;李娟娟;李园;李晓刚;马春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RUNX2in synovial tissue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Objective: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profile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 (RUNX2)in the synovial tissue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and its effect on the apoptosis of RA fibroblast-like synovial cells (RA-FLS),and to screen new targets for the diagnosis,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RA.Methods:The expression and localization of mRNA and protein of RUNX2 in the synovial tissues were detected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PCR)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respectively.The effect of the expression of exogenous RUNX2 on the apoptosis process of RA-FLS cell line MH7A was investigated by flow cytometry,and the activation of NF-κB signaling pathway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Results:The expression of RUNX2 mRN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ynovial tissues from RA patients,compared to that in the OA patients (P<0.05).RUNX2 protein was mainly localized in the nuclear of the RA synovial cells.Overexpression of exogenous RUNX2 could notably decrease the apoptosis of RA-FLS,which was substantially reversed by pretreatment with SN50,a specific inhibitor of NF-κB pathway.Compared with blank group and negative control group (pCMV6-AC-GFP-vector),the apoptotic rate of exogenous RUNX2 overexpressing (pCMV6-AC-GFP-RUNX2) MH7A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NF-κB signaling pathway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and this effect could be effectively reversed by NF-κB signal pathway-specific inhibitor SN5.Conclusion:The high expression of UNX2 in RA synoviocytes could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spontaneous apoptosis of cells,and it was related to the abnormal activation of NF-κB signaling pathway.In-depth studies of RUNX2/NF-κB signaling pathways will help to identify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RA.

    作者:Jin Zhang;Xinhu Wang;Xiajun Liu;Yuanchi Huang;Qing She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PAPP-A和sCD40L水平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PAPP-A)、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04例,入院时分别进行血清PAPP-A、sCD40L水平检测及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分析PAPP-A、sCD40L水平对冠脉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结果:304例患者中,CTA检查有易损斑块105例,无易损斑块199例;易损斑块组血清PAPP-A和sCD40L水平明显高于非易损斑块组(P<0.05).ROC曲线显示:将PAPP-A浓度0.9μg/L作为佳临界值,诊断冠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灵敏度为92.2%,特异度为87.3%,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2;将sCD40L浓度8.0mg/L作为佳临界值,诊断冠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灵敏度为89.0%,特异度为83.1%,AUC为0.812;两者AU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APP-A>0.9μg/L、sCD40L> 8.0 mg/L均为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预测因子(OR=2.49,95% CI:1.15~5.36,P=0.01;OR=1.97,95% CI:1.03~3.16,P=-0.03).结论:PAPP-A和sCD40L水平在冠状动脉易损斑块患者中明显升高,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的预测指标,且PAPP-A的预测价值优于sCD40L.

    作者:朱汉华;阳维德;郑萍;黄晓明;布桂林;苗颖;马小燕;罗秀峰;陈锋;谈礼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早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免疫抑制及免疫失衡与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早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免疫抑制及免疫失衡与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2月在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诊治的早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30例,分别于入院后第1、第7、第14天检测患者尿中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血浆内毒素、D-乳酸水平、Th 1/Th2细胞比例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水平.结果:第7天的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内毒素、D-乳酸和HLA-DR水平均明显低于第1天,高于第14天(均P<0.05);第7天的Th1/Th2细胞比例明显降低,第14天明显升高(P<0.05).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与HLA-DR均呈正相关关系(r =0.786、0.685、0.813,均P=0.000),与Th1/Th2细胞比例均呈负相关关系(r=-0.823、-0.796、0.682,均P=0.000).结论:早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存在免疫抑制和免疫失衡,并与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之间具有相关性,早期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进行保护,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作者:盛竹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超声造影联合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对肝脏微小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CEUS)联合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对肝脏微小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00例(116枚病灶),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理、CEUS和VTQ检查.分析CEUS联合VTQ鉴别肝脏微小病变良恶性的评估效能.结果:经病理分析,116枚病灶中包括46枚肝血管瘤良性病灶以及70枚恶性病灶,恶性病灶包括48枚肝细胞肝癌病灶、7枚胆管细胞癌病灶以及15枚肝转移癌病灶;经CEUS诊断,肝细胞肝癌、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癌等恶性病灶的开始增强时间、增强峰值时间显著短于肝血管瘤良性病灶(P<0.05):经VTQ诊断,肝细胞肝癌、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癌等恶性病灶的病灶内部SWV值及SWV比值显著高于肝血管瘤良性病灶(P<0.05);CEUS联合VTQ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均高于CEUS和VTQ单独检测(P<0.05).结论:CEUS联合VTQ诊断肝脏微小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弥补两种检测手段的局限性,提高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组织的准确率.

    作者:郭津含;王乐荣;杨春桃;胡婷;吴艳霞;曾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广西巴马小型猪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及其牙龈组织病理学观察

    目的:建立广西巴马小型猪2型糖尿病(T2DM)动物模型,并观察其牙龈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将14只雄性巴马小型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实验组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7个月后于耳缘静脉一次性注射80 mg/kg的链脲佐菌素(STZ).对照组以基础饲料喂养,7个月后同时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共喂养9个月.检测两组动物生化指标,取牙龈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牙龈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高糖高脂饲喂7个月后,实验组小型猪平均体重、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注射STZ 1个月、2个月后,FPG、TG仍继续升高(P<0.05),而FINS水平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牙龈组织上皮钉突变圆顿、厚度增加,结缔组织疏松,网状纤维破坏,局部血管化明显,且存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而对照组改变不明显.两组炎症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高糖高脂喂养联合80 mg/kg STZ注射可成功复制巴马小型猪T2DM模型,且小型猪牙龈上皮和结缔组织存在明显的炎症改变.

    作者:滕东剑;高碧云;农晓琳;黎丁菱;李曦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成人ICU与非ICU病区常见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与非ICU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 2 Compact辅以K-B纸片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比分析成人ICU与非ICU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1)从成人ICU患者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病原菌2 106株,分离的主要病原菌株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35.5%)、铜绿假单胞菌(17.1%)、肺炎克雷伯菌(10.1%);(2)从非ICU患者标本分离培养出病原菌5 726株,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7.1%)、铜绿假单胞菌(16.1%)、肺炎克雷伯菌(11.4%);(3)成人ICU分离的菌株耐药率普遍高于非ICU,成人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生素耐药率大于75%.结论:成人ICU分离菌株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细菌耐药监测,这是控制院内感染、降低细菌耐药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韦志福;郭世辉;梁宏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儿喘息性气管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喘息性气管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陕西省安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确诊为喘息性气管炎的205例患儿作为病例组,随机选取同期在本院儿科住院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非喘息性)患儿20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小儿喘息性气管炎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肺炎支原体(MP)感染、过敏史、父母过敏史、分娩方式、住房装修时间<2年、床褥经常晾晒、居住地靠近公路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SV感染、MP感染、过敏史、父母过敏史、居住地靠近公路是小儿喘息性气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RSV感染、MP感染、过敏史、父母过敏史、居住地靠近公路均是小儿喘息性气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对上述影响因素的检查及监测可降低小儿喘息性气管炎的发病率.

    作者:刘锋;王甜甜;徐从林;杨代娣;李昊;高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髂内动脉栓塞联合灌注化疗在进展期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对血清VEGF的影响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栓塞联合灌注化疗(TACE)治疗进展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2例进展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行TACE治疗(TACE组)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IAIC组),每组36例.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同期选取36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HC组).比较3组血清VEGF及其受体水平.结果:宫颈癌患者血清VEGF-A、VEGF-C、VEGF-D和VEGFR-2、VEGFR-3水平均显著高于HC组(均P<0.05),治疗后TACE组和IAIC组血清VEGF及其受体水平均显著降低,且TACE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ACE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IAIC组的69.44% (P< 0.05);TACE组的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显著低于IAIC组(P<0.05);TACE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7.22%、83.33%、75.00%,显著高于IAIC组的80.56%、61.11%、50.00%(P<0.05).结论:TACE治疗进展期宫颈癌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抑制VEGF及其受体表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曹蕾;加静;吴东;郑明;王智;葛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两组均成功完成PCI术并进行抗血小板治疗,A组采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B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术后24 h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腺苷二磷酸(ADP)激活血小板形成大血凝块强度(MA-ADP)、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PA)及术前、术后24 h血小板计数.随访1年,记录两组出血事件和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术后24h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MA-ADP及IPA<30%的比例明显低于B组,IPA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事件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用于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血小板高反应性,抑制血栓形成,但在减少出血事件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方面的优势不明显.

    作者:陈稚丽;崔言红;刘春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参数对肺癌患者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灌注参数对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四川省中西结合医院收治的96例行肺癌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的肺癌患者,术前均行CT灌注扫描,根据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的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等CT灌注参数.结果:淋巴结转移组的PS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两组BF、BV、M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当PS为8.7 mL/(min·100 g)时其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0%和50.0%.结论:肺癌CT灌注参数中的PS值能够有效预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

    作者:周礼平;陈馨;蒋晓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卡麦角林不同给药时机对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的影响

    目的:对比分析卡麦角林不同给药时机对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高泌乳素血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促性腺激素75~150U,同时口服卡麦角林;研究组则先口服卡麦角林,再行肌肉注射促性腺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催乳素、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以及雌二醇水平;同时比较两组的平均用药天数和促排卵周期数,并进行半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成功妊娠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催乳素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以及雌二醇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催乳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以及雌二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用药天数、促排卵周期数均显著减少(均P<0.05),妊娠成功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先用卡麦角林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再利用促卵泡激素药物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治疗不育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提高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海燕;白雪;宋怀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子宫动脉栓塞灌注化疗对宫颈癌的局部微淋巴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灌注化疗(UACE)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局部微淋巴管密度(L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宫颈癌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实施UACE治疗,对照组实施静脉全身化疗(ISC),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治疗前后宫颈癌组织LMVD、VEGF-A、VEGF-C及VEGF-D表达水平.结果:宫颈癌组织中LMVD和VEGF-A、VEGF-C、VEGF-D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客观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转移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UACE治疗宫颈癌疗效显著,能够降低复发转移率,其可能机制与抑制肿瘤淋巴管生成和VEGF表达有关.

    作者:张晓英;王飞鹏;张新选;姜晓春;贺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