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优优;周斌
目的:观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单倍体相合脾脏对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抗白血病疗效的分析.方法:用8~12周C57/BL/6近交系小鼠(B6鼠)作为供鼠,取其骨髓细胞和脾细胞;P815细胞即白血病细胞,近交系DBA/2小鼠与近交系C57/BL/6小鼠杂交的第一代小鼠B6D2F1(F1鼠)为受鼠,受鼠骨髓移植d-5~d-3,用环磷酰胺300mg/(m2·d)腹腔注射预处理,受鼠移植当天(d0),将F1鼠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12只,其中A组经尾静脉注射P815细胞(1×104个)、骨髓细胞(5×106个)和脾细胞(2×107个)的混合细胞悬液,B组经尾静脉注射P815细胞(1×104个)和骨髓细胞(5×106个)的混合细胞悬液,C组经尾静脉注射P815细胞(1×104个)的细胞悬液,D组经尾静脉注射RPMI 1640细胞培养基.比较4组小鼠血象、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评分以及皮肤、肝、结肠的病理白血病细胞浸润情况.结果:(1)移植后第14天,A组GVHD评分2~4分,第15天3只小鼠死亡,第26天2只小鼠GVHD评分6分,其它7只小鼠GVHD评分0~3分,第28天死亡1只,存活的8只小鼠GVHD临床评分1~6分.B组小鼠第6天开始出现死亡,至第17天死亡11只,第30天时仅存活1只.C组第18天时全部死亡.(2)4组小鼠移植后第7天时,A、B、C组小鼠白细胞数量明显增高,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与D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第14天时,4组小鼠白细胞数均明显下降,A组分别与B、C、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移植后第28天,A、D组白细胞数均回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小鼠的肝脏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汇管区肝细胞萎缩、坏死,中央静脉区少量白血病细胞浸润.B组可见肝细胞数量减少,肝窦内白血病细胞弥散性浸润.结论:非清髓allo-HSCT MHC单倍体相合脾脏可以提高抗白血病的疗效.
作者:谢媚;陈伟红;杜新;蔡云;张巧霞;李明;罗畅如;蔡力生;卓家才;冯春锐;李玉珠;汪鹏程;赵江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并散光矫正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对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及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收治的82例白内障患者,按患者意愿及疾病状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所有患者均行标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植入散光矫正型单焦点和多焦点IOL,比较两组患者视力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非矫正远视力、佳矫正远视力、非矫正近视力、佳矫正近视力和角膜散光情况均显著改善(均P<0.05),观察组非矫正近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散光纠正程度接近(P>0.05);术后两组视觉敏感度均显著提升(均P<0.05),观察组在18cpd高空间频率的视觉对比敏感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复查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并散光矫正型多焦点IOL植入术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视觉质量,且裸眼近视力更佳.
作者:李凤至;杨欣;吴利安;王从毅;杨新光;孙连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β2微球蛋白(β2-GM)和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江苏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ARBs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胰激肽原酶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血糖、肾功能、尿β2-GM水平及肾间质纤维化情况.结果:研究组血糖水平和肾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尿β2-GM水平、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ARBs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肾功能,同时能明显减少尿蛋白,延缓肾间质纤维化.
作者:张月成;罗文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多式联运-清单干预法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重症监护病房(ICU)3 198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第一阶段(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721例、5 884个导管日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为对照组;第二阶段(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1 535例、6 396个导管日采用多式联运干预措施,为干预组;第三阶段(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942例、5 993个导管日采用多式联运-清单干预法,为清单干预组;比较3组患者干预后CRBSI发生率、干预措施执行率、病死率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和清单干预组CRBSI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平均置管时间、病死率明显降低,干预措施执行率明显增加,且清单干预组干预措施执行率高于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传统的管理方法相比,多式联运-清单干预法能有效降低CRBSI的发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和置管时间,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甘枚;覃红梅;刘家朋;黄彩云;刘柯;林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秦皇岛流动人口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疾病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秦皇岛地区分娩的流动人口出生缺陷儿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经确诊为无出生缺陷的新生儿25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出生缺陷儿的疾病类型与预后情况,同时对两组新生儿与父母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出生缺陷儿中,苯丙酮尿症6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8例,唐氏综合征9例,性染色体及其他常染色体异常7例,肌肉骨骼系统畸形5例,循环系统畸形10例,其他畸形5例.活产45例,死胎或死产2例,产后7d内死亡1例,2例为产前诊断为出生缺陷后进行治疗性引产.两组新生儿的胎龄、体重、分娩方式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产妇自然流产史、孕早期服用药物、孕早期接触危险物质、孕早期被动吸烟、孕早期感冒史、居住地存在污染源等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早期感冒史、居住地存在污染源、孕早期服用药物、自然流产史为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秦皇岛流动人口新生儿缺陷中循环系统畸形及唐氏综合征所占比例较高,产妇孕早期感冒史、居住地存在污染源、孕早期服用药物、自然流产史为导致秦皇岛流动人口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产前疾病筛查以降低流动人口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
作者:葛辛;戴向楠;华天书;庞世峰;吴志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联合腓骨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KO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单纯治疗组,23例)和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联合腓骨截骨治疗(联合治疗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变化,膝关节液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0(TNF-α)水平改善情况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关节液内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Lysholm及HSS评分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联合治疗组术后VAS评分及关节液内IL-6、TNF-α指标水平低于单纯治疗组,Lysholm及HSS评分高于单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治疗组中未出现相关并发症,联合治疗组有1例(1膝,3.2%)出现神经损伤,1例(1膝,3.2%)出现局部创口感染.结论: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联合腓骨截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KOA的手术方式,短期内可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减轻局部炎症及促进患肢功能康复.
作者:韦东磊;冯文宇;陆梅凡;邹林;韦苏怡;姚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侵袭性牙周炎(AgP)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前、后的牙周状况.方法:选择2010-2016年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门诊的12例AgP伴错牙合畸形患者,观察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前、后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后出血(BOP)百分率、牙周临床附着水平(CAL)、前牙区切缘到龈乳头高点的距离(PID)、影像学硬骨板出现百分率等指标.结果:正畸前(P1)、正畸治疗第6个月(P2)、正畸结束(P3)、正畸结束后6个月(P4)与初诊时(P0)比较,牙周PLI、PD、BOP以及PD≥5mm的深牙周袋百分率均有显著降低(均P<0.01),P4分别与P0、P1、P3比较,硬骨板出现比率显著增加(P<0.01),CAL、PID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P伴错牙合畸形患者,在规范的牙周治疗后和严密的牙周监控下,正畸治疗能纠正错牙合畸形,不会引起牙周组织的进一步破坏和牙周炎症的加重,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牙祖科;林小洁;吴佳璇;方梅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陕西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的164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一期缝合术,n=51)和对照组(T管引流术,n=113).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腹腔引流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腹腔引流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5).两组胆漏、胆道出血及腹腔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不增加术后胆漏发生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
作者:何耀鹏;焦文萍;邓睿;李小龙;吴泉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早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免疫抑制及免疫失衡与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2月在陕西省渭南市中心医院诊治的早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30例,分别于入院后第1、第7、第14天检测患者尿中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血浆内毒素、D-乳酸水平、Th 1/Th2细胞比例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水平.结果:第7天的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内毒素、D-乳酸和HLA-DR水平均明显低于第1天,高于第14天(均P<0.05);第7天的Th1/Th2细胞比例明显降低,第14天明显升高(P<0.05).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与HLA-DR均呈正相关关系(r =0.786、0.685、0.813,均P=0.000),与Th1/Th2细胞比例均呈负相关关系(r=-0.823、-0.796、0.682,均P=0.000).结论:早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存在免疫抑制和免疫失衡,并与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之间具有相关性,早期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进行保护,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作者:盛竹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术中保温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根据术中是否给予保温干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取室温控制、使用电热毯及输入保温液等措施维持患者体温在36℃以上,对照组未予特殊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术后拔管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血红蛋白(Hb)含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显著减少,输血率明显降低,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Hb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H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取体温干预措施可有效维持患者体温,减少术中失血量,降低输血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云英;尹东;李富林;石伟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心电图与心脏超声室壁运动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70例,均行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心电图与心脏超声室壁运动分析,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这3种检查方法及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心脏超声分别与心电图联合检测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及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心脏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联合心电图检查对前降支病变、回旋支病变、右冠病变的诊断符合率高,分别为88.00%、77.27%、82.61%.结论: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心脏超声,且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联合心电图对不同病变部位的诊断准确性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宝华;罗晓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儿喘息性气管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陕西省安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确诊为喘息性气管炎的205例患儿作为病例组,随机选取同期在本院儿科住院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非喘息性)患儿20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小儿喘息性气管炎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肺炎支原体(MP)感染、过敏史、父母过敏史、分娩方式、住房装修时间<2年、床褥经常晾晒、居住地靠近公路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SV感染、MP感染、过敏史、父母过敏史、居住地靠近公路是小儿喘息性气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RSV感染、MP感染、过敏史、父母过敏史、居住地靠近公路均是小儿喘息性气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对上述影响因素的检查及监测可降低小儿喘息性气管炎的发病率.
作者:刘锋;王甜甜;徐从林;杨代娣;李昊;高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六月青乳膏的制备工艺,并对其制剂稳定性进行部分项目的考察.方法:通过耐热耐寒试验、离心试验等稳定性实验,比较5个不同处方对六月青乳膏成型性与质量的影响,优选出佳的处方;通过紫外扫描方法测定六月青的大吸收波长,在大吸收波长条件下测定六月青乳膏的吸光度值.结果:优选出六月青乳膏的佳处方为六月青鲜汁8 g、冰片0.1 g、硬脂酸3.0g、蓖麻油0.4 g、硬脂酸甘油脂1.0 g、甘油2.0 g、三乙醇胺2.0mL、尼泊金乙酯0.1 g、蒸馏水9 mL.按照该处方制备的乳膏在大吸收波长206 nm处的吸光度值也相对稳定,可作为含量控制的方法之一.结论:优选的六月青乳膏处方质量稳定、可控,可推广用于大生产.
作者:黄建春;李伟云;黄仁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PVP术治疗,研究组实施PVP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BMD)、骨转换生化指标、髋关节强度指数(FSI)、日常生活能力(AQL)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VAS评分、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BA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水平及Wards三角、股骨颈及大粗隆BM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的FSI和AQ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椎体新发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V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增加BMD、FSI,同时还可降低骨转换率,预防椎体新发骨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红晓;王东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西安市华山中心医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BG)值、餐后2h血糖(2 hPBG)值、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TSH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BG和2hPBG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清TT4、TT3、FT4和FT3水平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SH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不仅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血糖,还能抑制血清TSH的水平,可用于甲状腺疾病的治疗.
作者:王琳;刘子兰;李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联合维生素D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抗炎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92例D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给予吡格列酮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24 h UP)、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值(ACR)]、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炎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ADPN)、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网膜素-1(Omentin-1)]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UAER、24 h UP、ACR、hs-CRP、IL-6、IL-17、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DPN、SFRP5、Omentin-1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维生素D治疗DN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微炎症状态、调节抗炎脂肪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作者:张涛;王芳;张文涛;白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LISS、Gamma钉、DHS内固定模式在治疗Evans-JensenⅢ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收集10例受试者的CT扫描数据,利用软件建立股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模型,包括Evans-JensenⅢ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及不同内固定治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C1为LISS内固定、C2为Gamma钉固定、C3为DHS内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内固定的Evans-JensenⅢ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维有限元分析,比较Evans-JensenⅢ型骨折的3种内固定治疗模型的应力集中部位、应力分布及大位移.结果:C3模型的大应力值明显大于C1及C2模型(P<0.05),C1模型的大位移值显著大于C2及C3模型(P<0.05);C3模型股骨近端大应力值大,C2模型小(P<0.05);C1、C2、C3模型股骨近端的水平大位移、冠状大位移、轴状大位移及总位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1、C2、C3模型骨折断面处应力值及骨折间隙应力值的前外侧、前内侧、后外侧、后内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模型螺钉顶部周围骨质应力值明显高于C1及C2模型(P<0.05).结论:采用LISS、Gamma钉、DHS内固定治疗Evans-JensenⅢ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时,3种治疗方法的生物力学存在一定差异,在临床中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治疗措施.
作者:何盛为;陈秉智;秦睿贤;杜广宇;米立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分析卡麦角林不同给药时机对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高泌乳素血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促性腺激素75~150U,同时口服卡麦角林;研究组则先口服卡麦角林,再行肌肉注射促性腺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催乳素、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以及雌二醇水平;同时比较两组的平均用药天数和促排卵周期数,并进行半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成功妊娠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催乳素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以及雌二醇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催乳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以及雌二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用药天数、促排卵周期数均显著减少(均P<0.05),妊娠成功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先用卡麦角林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再利用促卵泡激素药物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治疗不育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提高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海燕;白雪;宋怀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的主要疾病,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重复为核心症状[1];虽然孤独症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孤独症儿童自身的特点,其口腔健康状况研究却一直没有较为全面的报道.针对这一特殊群体,2016年4月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发起,民政部资助的“关爱孤独症儿童口腔健康”星星的微笑公益活动,呼吁社会更多的关注孤独症儿童的口腔健康.本文就孤独症儿童口腔健康状况综述如下.
作者:肖亦芳;黄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在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15例(房间隔缺损修补2例,左房黏液瘤切除1例,二尖瓣成形5例,二尖瓣置换7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5例,左心房血栓清除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正中开胸以及再次开胸止血,无术中术后死亡.手术时间(328.8±99.7) min,体外循环时间(184.5±81.7)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01.1±57.9) min,术中出血(380±186) mL,术中用血浆(223±238) mL,红细胞(2.7±2.7)U,ICU监护时间(37±38.7)h,呼吸机辅助时间(28.4±28.8)h,术后引流(685.4±222.3)mL,术后输血浆(686.7±500)mL,平均术后4.5 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13.2±5.2)d.1例二尖瓣成形中转二尖瓣置换,1例术中彩超提示二尖瓣瓣周瘘,重新环缝合1针加固后消失,1例房缺术后提示少量残余瘘,1个月后复查超声正常,1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右小腿肿胀,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全胸腔镜心脏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龚勇泉;韦成信;李富骊;黄维佳;曹健斌;何凌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