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不同病原菌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预后对比分析

苏应仙;林翀;陈少文;廉芳;陈伟彬;刘珠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 大肠埃希菌, 临床预后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新生儿不同病原菌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收治的169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按照脑脊液的培养结果将患儿分为病原菌不明组、其他细菌组以及大肠埃希菌组.收集患儿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3个月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比较分析3组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同时,观察新生儿脑脊液检查情况,测定白细胞、蛋白及含糖水平,统计患儿的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并发症和病死情况.结果:3组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的年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发病日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肠埃希菌组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其脑脊液的混浊率(66.67%)和脓性率(25.00%)显著高于其他细菌组和病原菌不明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的白细胞、蛋白及含糖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大肠埃希菌组患儿的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大肠埃希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0.83%,病死率为12L50%,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生儿伴有大肠埃希菌感染具有相对较差的预后,因此使用抗生素需考虑是否对大肠埃希菌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并且严密监测其并发症,提高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预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大剂量呋塞米对早期急性肾损伤伴少尿患者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剂量呋塞米对早期急性肾损伤(AKI)伴少尿患者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早期AKI伴少尿患者52例,入选患者均为用0.3~0.6 mg/min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无效后采用1~2 mg/min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依据患者每小时尿量调整呋塞米的用量.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6h、12h、24 h、48 h、72 h尿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血肌酐、血尿素氮、血钾、pH值、氧合指数等生化指标方面,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随着时间推移改善程度越明显,不同时间段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大剂量呋塞米治疗后,抢救成功率为88.46%,仅3例(5.77%)患者出现耳鸣.结论:在做好不良反应监测的同时,对于常规剂量呋塞米治疗无效的早期AKI伴少尿患者采用大剂量呋塞米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调节患者内环境,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周文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白介素-17A对恢复期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抗ANT抗体的影响

    目的:观察白介素-17A(IL-17A)对恢复期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血清抗线粒体内膜ADP/ATP载体自身抗体(抗ANT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IL-17A敲除型(IL-17A/-)以及野生型(WT) Balb/c小鼠腹腔注射含柯萨奇病毒B3(CVB3)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建立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VMC IL-17A/-组和VMC-WT组),WT Balb/c小鼠腹腔注射PBS作为健康-WT组,注射病毒液或PBS后第42天留取血清,ELISA法测定血清中抗ANT抗体水平;取心肌组织作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健康-WT组相比,VMC-WT组小鼠血清中抗ANT抗体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VMC-WT组相比,VMC-IL-17A-/组小鼠血清中抗ANT抗体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A促进恢复期VMC小鼠血清抗ANT抗体的产生.

    作者:刘畅;伍伟锋;孔清;岑治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8例临床分析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或脑实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病症.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早期症状及体征不典型、误诊率高、病死率较高,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降低其病死率,现将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8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等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覃浩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关节镜下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僵硬26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膝关节镜下行粘连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僵硬的术后效果.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行膝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僵硬的患者26例(男16例,女10例),其中股骨骨折9例,髌骨骨折3例,髌骨、股骨双骨折1例,胫骨骨折1例,胫骨髁间隆突骨折2例,股骨、胫骨双骨折2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1例,切开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1例,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合并内侧副韧带重建术后3例,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合并股骨髁骨折术后1例,软组织挫裂伤术后2例.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术前VAS评分为(1.46±2.04)分,随访结束时的VAS评分为(0.38±0.80)分,术前与术后的VAS评分之间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89,P<0.001).术前HSS评分为(58.08±12.07)分,随访结束时的HSS评分为(71.96±8.98)分,术前与术后的HSS评分之间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7,P<0.001).其中术前膝关节屈曲角(49.96±27.41)°,术后6个月随访时膝关节屈曲角度平均为(106.54±12.87)°,较术前增加57°,与术前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2,P<0.001).结论: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适合无骨性阻挡的膝关节僵硬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花奇凯;吴鸿彬;冼呈;赵良军;李巍;赵劲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盆腔超声诊断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结果分析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子宫和卵巢的形态、大小的改变,提高该病诊断正确率.方法:采用CDFI测量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子宫、卵巢大小和大卵泡大小,以及一个切面的大卵泡数,并与正常同龄女童的各项测值比较.结果: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子宫各测值大于正常同龄女童(P<0.05):子宫和卵巢的容积、大卵泡直径增大明显;一个切面的卵泡数增多,一侧或双侧卵巢内见5~7个卵泡,平均直径(6.6±2.96) mm,大达13 mm;宫颈与宫体长度之比达1:1.5~2.结论:CDFI检查无创、无痛、快捷、可靠,应用于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作者:谭杰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乳腺癌细胞骨形态形成蛋白、骨桥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细胞的侵袭性及转移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骨形态形成蛋白(BMP-2)、骨桥蛋白(OPN)表达与乳腺癌细胞的侵袭性及转移性的关系.方法:用实时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参与骨功能的BMP-2、OPN mRNA及其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非浸润性和浸润性乳腺癌组织、转移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观察正常乳腺组织和不同阶段乳腺肿瘤组织之间BMP-2、OPN mRNA及其蛋白表达率的差异.结果:BMP 2、OPN mRNA及其蛋白表达率在转移性乳腺癌中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原发性乳腺癌、原位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期中Ⅱ期、Ⅲ期明显高于Ⅰ期(P<0.01);在乳腺癌分子分型中Erbb2过表达型明显高于luminal A型、luminal B型、基底样型(P<0.01).结论:乳腺癌的侵袭性和肿瘤细胞诱导性骨溶解与乳腺肿瘤分泌的BMP-2和OPN信号通路介导有关,这些蛋白在乳腺癌亲骨性、侵袭性及转移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麻丽珍;陈勇;叶冠东;陈进宏;赖玉琴;李娟;黄荣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艾迪联合DP方案治疗Ⅳ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艾迪联合多西他赛及顺铂(DP方案)治疗Ⅳ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Ⅳ期胃癌患者2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14例,对照组给予D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艾迪注射液,化疗6周后对比两组疗效、化疗前、后的免疫功能以及治疗后的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3.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CD3+、CD3+ CD4+、CD3+ CD8+及CD3-CD16+ CD5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CD3+、CD3+ CD4+及CD3+ 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白细胞减少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联合DP方案治疗Ⅳ期胃癌,疗效较好,且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宓;贾霖;苏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生长抑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二胺氧化酶、D-乳糖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二胺氧化酶、D-乳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 5年9月在广东省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1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禁食禁饮、持续肠胃减压、补充水、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吸氧、抑制胃液与胰液分泌、止痛、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3 mg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奥美拉唑40 m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2h持续滴注;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腹内高压、二胺氧化酶、D-乳糖、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的水平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P<0.05);研究组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腹内高压、二胺氧化酶、D-乳糖、TNF-α、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其中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肺部感染、腹腔大出血、腹腔脓肿、胰腺假性囊肿等不良症状,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两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能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二胺氧化酶、D-乳糖水平,调节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桂金;雷平光;余洁梅;陈远博;文政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应用在直肠癌根治术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应用对直肠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湖北省武汉市华润武钢总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应用下进行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效果及麻醉过程中各阶段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在手术各阶段心率及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插管时、切开后和拔管时两组间的心率及血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3.33%)显著低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的方法对直肠癌根治术麻醉效果良好,且能提高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红双;徐红菊;李大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CR6-CCL20趋化轴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CL20及其受体CCR6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以及转归的指导意义.方法:纳入SLE患者22例为观察组,以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H)测定血浆中CCL20的含量,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外周血CCR6的水平.结果:SLE初发患者组与复发患者组CCL20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LE初发患者中,合并肾损害或浆膜炎组CCL20水平显著高于无肾损害或浆膜炎组(P<0.05);合并肾损害或浆膜炎的SLE患者在治疗后CCL2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SLE患者CCL20与临床SLEDAI评分有线性相关性(P<0.05).结论:CCR6-CCL20趋化轴与SLE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文宇;覃霞;张兰方;林有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导乐镇痛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导乐镇痛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产科孕足月行阴道分娩的340例初产妇,按自愿原则分为导乐镇痛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分娩组(观察组)和常规分娩组(对照组),每组17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1.16±1.03)分,转剖宫产21例,顺产149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7例,产后出血量(280.69±59.82)mL,第一产程时间(326.6±173.42)min,第二产程时间(45.08士36.09)min;对照组VAS评分(9.76±4.09)分,转剖宫产36例,顺产134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8例,产后出血量(274.81±61.44)mL,第一产程时间(315.82±165.61)min,第二产程时间(38.11±29.01)min,两组VAS评分、转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生新生儿窒息情况、产后出血量、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导乐镇痛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在阴道分娩中起到互补作用,镇痛效果好,起效快,降低剖宫产率,产妇满意率较高.

    作者:马海兰;杨钦彬;许尹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多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5年3月在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完成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163例,对其进行术后随访;在随访过程中发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并对其病因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对术后发生感染患者严格监控并进行积极治疗,并分析其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63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中男96例,女67例;年龄59~83岁,平均(68.2±15.7)岁.163例患者中共8例(4.91%)患者发生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手术次数>2、手术时间>3 h、血肿、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等均为患者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血肿、医源性感染等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且患者术后按时复查及定时随访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必要手段.

    作者:周卓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外伤性癫痫的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外伤性癫痫(PTE)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陕西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PTE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抗癫痫药物(地西泮、苯巴比妥或硫喷妥钠)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次,3次/d)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炎性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与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情况,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RP、TNF-α、IL-6与血浆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CRP、TNF-α及IL-6与血浆NO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且观察组CRP、TNF-α、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抗癫痫药物对PTE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更好地减轻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同时促进脑血管舒张、抑制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锦华;李文强;鱼丽萍;康永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胰岛素对高糖引起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高糖诱导H9c2细胞凋亡的对抗作用,并探讨与内质网应激的相关机制.方法:培养大鼠心肌来源的H9c2细胞,以低糖(5.5 mmol/L)作为对照.H9c2细胞用高糖(35 mmol/L)培养基孵育不同时间(6h、12 h、24 h、48 h、72 h),建立心肌细胞高糖损伤模型,后用胰岛素(100 nmol/L)处理细胞,采用MTT法和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不同时间收集细胞mRNA,RT-PCR检测内质网应激分子标志物GRP78的表达;在高糖损伤的基础上分别用胰岛素以及LY294002(PI3K/Akt抑制剂)处理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t Akt和p-Akt的蛋白表达平.结果:高糖刺激H9c2细胞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发生凋亡,细胞活力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糖处理24 h时,GRP78 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1);与高糖组相比,胰岛素+高糖组p-Akt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且LY294002能明显抑制胰岛素引起的p-Akt的表达上调(P<0.01).结论:高糖可通过内质网应激引起心肌细胞凋亡,胰岛素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保护心肌细胞因高糖刺激引起的内质网应激损伤.

    作者:钱航;王靳琎;杨晓梅;陈蒙华;谢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复发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复发和预后的关系及分子机制.方法:选择12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FPCR)测定12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ALAT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MALAT1表达情况与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肿瘤复发及总体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MALAT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同时在非小细胞肺癌复发患者中也表现为MALAT1表达上调.MALAT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大小、肿瘤大径、肿瘤数目、肿瘤TNM分期、肿瘤有否血管侵犯、病理分化程度以及术前甲胎蛋白(AFP)含量等因素均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大于50岁、肿瘤大径大于5crn、肿瘤数目多发、肿瘤有血管侵犯、术前AFP含量≥400 ng/mL以及MALAT1高表达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复发和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MALAT1上调表达是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预测肿瘤复发和判断患者预后的新型肿瘤标记物,可以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前及术后评估.

    作者:张军旗;祝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脑卒中及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及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并分析其耐药性,为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脑病专科住院的1 238例脑卒中及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 238例脑卒中及颅脑损伤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604例,发生率为48.8%;共分离出328株病原体,其中革兰阴性菌303株,占92.4%;革兰阳性菌17株,占5.2%;真菌8株,占2.4%.主要革兰阴性菌有3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3种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为100%;主要革兰阳性菌只有1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对苄青霉素、克林霉素及红霉素的耐药性较高,为92.3%~100%.结论:脑卒中及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呈多重耐药性,临床应谨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期延缓患者的耐药性,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双燕;吕军影;黄李平;黄文川;李凯;梁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TRIM2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潜能的三结构域分子22 (TRIM2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8例宫颈癌组织、2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TRIM22蛋白进行定位和定性分析;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RIM2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宫颈组织中TRIM22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宫颈癌组织中TRIM22的阳性率和染色强度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2)宫颈癌组织中的TRIM22蛋白表达量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TRIM22的低表达与宫颈癌浸润深度、细胞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TRIM22低表达与宫颈癌恶性生长及不良预后有关,有望成为判断宫颈癌预后的标记物和基因辅助治疗的靶点.

    作者:梁革;杜萍;农文政;甘精华;陆庆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PET/CT联合CEA、CA125、CYFRA21-1检测在鉴别诊断晚期肺癌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联合CEA、CA125、CYFRA21-1检测在鉴别诊断晚期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PET/CT中心接受检查的肺部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病理活检确诊为恶性肿瘤62例,良性病变16例,进行PET/CT检查并测定SUVmax,采集血清并测定CEA、CA125、CYFRA21-1的含量.结果: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准确性均显著高于PET/CT、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x 2=8.324~12.365,P<0.05),特异性与PET/CT、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CT阳性患者血清中CEA、CA125、CYFRA21 1的含量显著高于PET/CT阴性患者(t=10.800~27.934,P<0.01).结论:PET/CT联合CEA、CA125、CYFRA21-1检测有助于提高晚期肺癌的诊断率,且PET/CT能够准确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

    作者:朱辉;李智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低热量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低热量肠外营养(HPN)与低热量肠内营养(HEN)在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5年12月中航工业363医院收治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11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以低热量HEN,对照组则施以低热量HPN,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等肝功能指标;假性胆碱酯酶(PCHE)、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等营养指标;CD8+、CD4+及CD4 +/CD8+、IgM、IgG、IgA等免疫功能指标.结果:两组干预前ALT、TBIL、AST、TBIL、PCHE、ALB、PA、CD8+、CD4+、CD4+/CD8+、IgM、IgG、Ig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ALT、TBIL、AST、DBIL、PCHE、ALB、PA、CD8+、CD4+、CD4+ /CD8+、IgM、IgG、IgA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干预后ALT、TBIL、AST、DBIL、PCHE、ALB、PA、CD8+、C D4+、CD4-/CD8+、IgM、IgG、IgA值与组内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热量HEN较低热量HPN能更有效地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及营养、免疫功能指标,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国懿;王阳;虞小林;贺亮;李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动态增强CT扫描对小肺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CT扫描对小肺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经CT检查发现肺部孤立性结节病灶的患者74例,后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小肺癌的患者50例(小肺癌组),确诊为良性病灶的患者24例(良性组),比较小肺癌组患者和良性组患者的平扫CT值和增强后不同时间的CT平均值的差异,比较小肺癌患者中动态增强CT和平扫CT肿瘤症像显示率的差异,以及动态增强CT和平扫CT诊断小肺癌的ROC曲线分析.结果:小肺癌组中增强后不同时间CT平均值均高于平扫CT值及良性组增强后平均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肺癌中动态增强CT的分叶征显示率(94.59%)、短毛刺征显示率(74.32%)及细支气管气相显示率(78.38%)均高于平扫CT(77.03%,74.32%和54.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动态增强CT诊断小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87.30%,诊断阈值为47.89,灵敏度为75.93%,特异度为90.0%,约登指数为0.659;平扫CT诊断小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36L02%,诊断阈值为22.56,灵敏度为90.74%,特异度为20.0%,约登指数为0.107.结论:动态增强CT扫描对小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国成;曹劲松;李齐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