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成;曹劲松;李齐勇
目的:研究视神经脊髓炎(NMO)小鼠脊髓体外模型中谷氨酸(Glu)浓度及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NR) NR1及NR2B亚单位表达量是否发生改变,探讨NMDA受体介导的Glu兴奋毒性作用参与NMO致病机制的可能性.方法:①提取NMO患者血浆中水通道蛋白4(AQP4)自身抗体(NMO-IgG);②用提纯后的NMO-IgG干预C57BL/6乳鼠脊髓片(脊髓薄片300 μm),培养制成NMO组,通过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AQP4评估NMO模型建立是否成功,并进行缺损评分,同时设置不加NMO-IgG和补体的对照组.③比色法检测各组培养液Glu浓度,用免疫组织荧光检测脊髓NR1及NR2B亚单位表达.结果:①NR1、NR2B在NMO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NMO组与对照组Glu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MO-IgG促进小鼠脊髓NMDAR亚单位NR1、NR2B表达;NMDAR可能参与NMO致病.
作者:孙淑君;蒙晓珍;龚靖;李一锋;唐玉兰;韦云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外伤性癫痫(PTE)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陕西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PTE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抗癫痫药物(地西泮、苯巴比妥或硫喷妥钠)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次,3次/d)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炎性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与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情况,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RP、TNF-α、IL-6与血浆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CRP、TNF-α及IL-6与血浆NO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且观察组CRP、TNF-α、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抗癫痫药物对PTE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更好地减轻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同时促进脑血管舒张、抑制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锦华;李文强;鱼丽萍;康永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观健康管理对离退休老年高血压患者居家饮食不良习惯的改善效果.方法:对39例离退休老年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应用微观健康管理步骤,以“中国老年人平衡膳食宝塔”指导进行居家善食干预.干预3个月后评价离退休老年高血压患者居家饮食状况、血压、体重指数、腰围和血脂的变化.结果:干预3个月后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膳食行为得到纠正(蔬菜、水果、奶类及奶制品的摄入量增加,烹调油、食盐和畜肉的摄入量减少),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同时血压均值明显下降(收缩压均值下降了1.37 kPa,舒张压均值下降了0.45 kPa,脉压均值下降了0.92 kPa),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均下降,且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微观健康管理不仅可以持续强化离退休老年高血压患者对不良饮食习惯的认识,同时改善不良饮食行为对疾病的影响,从而使患者居家饮食行为更加科学.
作者:刘红兵;王慧敏;罗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作者:Kun-Wen Deng;Dan-Ni Zhong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及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并分析其耐药性,为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脑病专科住院的1 238例脑卒中及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 238例脑卒中及颅脑损伤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604例,发生率为48.8%;共分离出328株病原体,其中革兰阴性菌303株,占92.4%;革兰阳性菌17株,占5.2%;真菌8株,占2.4%.主要革兰阴性菌有3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3种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为100%;主要革兰阳性菌只有1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对苄青霉素、克林霉素及红霉素的耐药性较高,为92.3%~100%.结论:脑卒中及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呈多重耐药性,临床应谨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期延缓患者的耐药性,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双燕;吕军影;黄李平;黄文川;李凯;梁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化疗间歇期随访路径表对年轻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针对化疗间歇期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制订“宫颈癌化疗间歇期随访路径表”.将符合入组条件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宫颈癌化疗间歇期随访路径表”进行分阶段式电话随访;对照组采用出院3d内1次,以后每周1次电话随访的方式至下个化疗周期,随访内容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在入组前和入组后的第3个化疗间歇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对患者进行精神心理评估及生活质量的调查.结果:观察组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应用化疗间歇期随访路径表进行分阶段式随访,方便医护人员对年轻宫颈癌患者化疗间歇期不良反应的观察,针对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促进患者化疗间歇期的健康恢复,提高年轻宫颈癌患者化疗间歇期的生活质量.
作者:余丽;罗红莲;蒋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导致的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160眼)MGD导致的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80眼),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局部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治疗和局部物理治疗等,不包括中药治疗,疗程为3个月.对两组患者结膜充血情况、泪河宽度,泪膜破裂时间(BUT)及Schirmer I等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球结膜充血情况、泪河宽度和BUT及Schirmer I结果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能够更好地治疗患者疾病,改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缓解患者眼部的不适症状.
作者:任敏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5年2月陕西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84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雷公藤多苷治疗,实验组采用苦碟子注射液+口服雷公藤多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Scr)、血压、血脂、血糖、血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ACR、Sc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值)、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之间的血糖、HbA1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早期DN的疗效确切,对于改善患者肾功能,维护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杲和艳;张瑞;高青青;赵阿丽;崔全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艾迪联合多西他赛及顺铂(DP方案)治疗Ⅳ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Ⅳ期胃癌患者2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14例,对照组给予D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艾迪注射液,化疗6周后对比两组疗效、化疗前、后的免疫功能以及治疗后的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3.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CD3+、CD3+ CD4+、CD3+ CD8+及CD3-CD16+ CD5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CD3+、CD3+ CD4+及CD3+ 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白细胞减少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联合DP方案治疗Ⅳ期胃癌,疗效较好,且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宓;贾霖;苏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骨形态形成蛋白(BMP-2)、骨桥蛋白(OPN)表达与乳腺癌细胞的侵袭性及转移性的关系.方法:用实时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参与骨功能的BMP-2、OPN mRNA及其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非浸润性和浸润性乳腺癌组织、转移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观察正常乳腺组织和不同阶段乳腺肿瘤组织之间BMP-2、OPN mRNA及其蛋白表达率的差异.结果:BMP 2、OPN mRNA及其蛋白表达率在转移性乳腺癌中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原发性乳腺癌、原位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期中Ⅱ期、Ⅲ期明显高于Ⅰ期(P<0.01);在乳腺癌分子分型中Erbb2过表达型明显高于luminal A型、luminal B型、基底样型(P<0.01).结论:乳腺癌的侵袭性和肿瘤细胞诱导性骨溶解与乳腺肿瘤分泌的BMP-2和OPN信号通路介导有关,这些蛋白在乳腺癌亲骨性、侵袭性及转移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麻丽珍;陈勇;叶冠东;陈进宏;赖玉琴;李娟;黄荣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肿节风对放射性肺损伤小型猪氧化应激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将75头小型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单照组及药照组3组,每组25头.药照组于照射前1周开始持续给予肿节风配方颗粒直至取出右肺,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在麻醉条件下单照组和药照组给予单次15 Gyγ射线照射右肺,空白组只麻醉不予照射;3组分别于照射后2周、4周、8周、12周、24周随机取5头处死并取右肺,称重后制成组织匀浆,再测定组织匀浆中活性氧簇(ROS)、丙二醛(MDA)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结果:单照组和药照组ROS含量及T SOD活性均先上升后下降,而MDA含量则一直上升;分别与空白组比较时,单照组ROS及MDA含量分别从第2周和第4周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 SOD活性则在第4周、第12周和第2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药照组ROS及MDA含量分别在第8周前和第12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OD活性则只在第24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照组比较,药照组ROS含量、T-SOD活性及MDA含量分别从第2周、第4周和第8周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中,肿节风通过清除ROS、抑制MDA生成和上调T-SOD活性,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发挥放射防护作用.
作者:胡凯;徐萌;刘文其;方业颖;王仁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相思藤水提物(XSTE)对小鼠化学性及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四氯化碳(CCl4)、对乙酰氨基酚(AP)腹腔注射小鼠,建立化学性肝损伤模型;用50%酒精灌胃小鼠建立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损伤模型组、联苯双酯(BPDC)阳性对照组、XSTE高、中、低剂量组.计算肝脏重量指数和脾脏重量指数,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肝组织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酒精性肝损伤研究测定血清乙醇浓度、抗利尿激素(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结果:与模型组比较,XSTE能减轻肝脏和脾脏重量,降低血清AST、ALT活性,降低血中乙醇浓度,增加ADH和ALDH活性,降低肝组织MDA含量,增加肝组织SOD、GSH-Px活性,增加GSH含量(P<0.05或P<0.01).结论:XSTE对小鼠化学性及酒精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黄士兰;葛文漪;褟霏霏;覃斐章;黄仁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HF)对脂多糖(LPS)诱导人冠脉内皮细胞(HCAEC)中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LPS(0.01 mg/L、0.1 mg/L、1 mg/L、10 mg/L)及不同浓度的HF(10 μmol/L、30 μmol/L、50 μmol/L、80 μmol/L)分别刺激HCAEC,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将HCAEC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HF组和LPS+ HF组,分别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检测HCAEC Cx43蛋白的表达.结果:LPS浓度≥1 mg/L时,HCAEC活力显著降低(P<0.05);HF浓度≥50 μmol/L时,HCAEC活力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PS组HCAEC Cx43蛋白表达上调(P <o.05),HF组HCAEC Cx43蛋白表达下调(P<0.05);LPS预处理细胞1h后与HF共培养,与LPS组相比,LPS+ HF组HCAEC中Cx43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HF能抑制LPS诱导的HCAEC中Cx43蛋白表达的增加,保护内皮间缝隙连接,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王淳;巫相宏;黄文;马国添;闭奇;李世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和评估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脂联素、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脂联素、MDA、血脂水平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TC和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脂联素水平,降低MDA水平,亦能调节血脂异常.
作者:刘光金;齐晓霞;白蓉;刘耀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CT扫描对小肺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经CT检查发现肺部孤立性结节病灶的患者74例,后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小肺癌的患者50例(小肺癌组),确诊为良性病灶的患者24例(良性组),比较小肺癌组患者和良性组患者的平扫CT值和增强后不同时间的CT平均值的差异,比较小肺癌患者中动态增强CT和平扫CT肿瘤症像显示率的差异,以及动态增强CT和平扫CT诊断小肺癌的ROC曲线分析.结果:小肺癌组中增强后不同时间CT平均值均高于平扫CT值及良性组增强后平均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肺癌中动态增强CT的分叶征显示率(94.59%)、短毛刺征显示率(74.32%)及细支气管气相显示率(78.38%)均高于平扫CT(77.03%,74.32%和54.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动态增强CT诊断小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87.30%,诊断阈值为47.89,灵敏度为75.93%,特异度为90.0%,约登指数为0.659;平扫CT诊断小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36L02%,诊断阈值为22.56,灵敏度为90.74%,特异度为20.0%,约登指数为0.107.结论:动态增强CT扫描对小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国成;曹劲松;李齐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检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一度房室传导阻滞(Ⅰ°AVB)以及预激综合征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探讨自主神经对传导异常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电诊断科行动态心电图(DCG)检查163例患者的临床及DCG检查资料,依照DCG检查结果分为CRBBB组、Ⅰ°AVB组、预激综合征组和对照组.分别将各组HRV时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结果:CRBBB组各HRV时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AVB组的SDNN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ANN、SDNN Index、rMSSD、PNN50、三角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激综合征组与对照组相比,SDNN、SDANN、SDNN Index、三角指数均有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MSSD及PNN5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主神经对CRBBB无明显影响;Ⅰ°AVB发生以及预激综合征患者心电图预激波的显现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有关,表现为迷走神经张力相对较高.
作者:李昭蓉;何涛;秦超;孙国位;罗卿泉;刘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在龋齿患儿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龋齿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口腔科收治的30例龋齿患儿分为窝沟封闭术治疗组(A组)、含氟保护漆治疗组(B组)和窝沟封闭术联合含氟保护漆治疗组(C组),每组10例,观察并随访比较3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治疗12个月后及治疗24个月后龋齿发生率和封闭剂脱落情况.结果:所有患儿治疗6个月后均无龋齿患儿出现,治疗12个月后A组2例患儿发生龋齿,B组3例发生龋齿,C组无龋齿发生,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L05);治疗24个月后A组、B组均有6例患儿发生龋齿,龋齿发生率均为60.00%,C组只有1例龋齿患儿,龋齿率为10.0%,C组分别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龋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A组患儿封闭剂均保持完整,无脱落情况;B组有1例患儿含氟保护漆发生部分脱落,总脱落率为10.0%;C组患儿封闭剂保持完整,无脱落情况发生,3组患儿封闭剂脱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2个月后,A组2例患儿封闭剂有部分脱落现象,总脱落率为20.0%;B组7例患儿保持完整,总脱落率为30.0%;C组无一例患儿封闭剂脱落,均保持完整状态,3组儿童封闭剂脱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个月后,A组、B组均有4例患儿封闭剂保持完整,总脱落率均为60.0%;C组9例保持完整,总脱落率为1o.o%,C组脱落率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窝沟封闭术联合含氟保护漆能够有效预防儿童龋齿,且具有较高安全性,操作简单方便,儿童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宇;米磊;刘怀勤;任爱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手术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有可能造成肿瘤细胞种植、增生,造成肿瘤的转移;也可能引起患者机体代谢、免疫、神经内分泌等方面的变化,影响肿瘤细胞的播散和转移.麻醉作为手术的重要环节,是否会对恶性肿瘤的复发及转移、对肿瘤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产生影响,近年来逐渐成为麻醉医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目前认为对肿瘤产生影响的麻醉因素主要为麻醉药物、麻醉方式等方面,影响机制主要从麻醉因素对机体免疫力的影响和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两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就麻醉药物和方式对恶性肿瘤生长及转移的影响进行综述,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
作者:曾涟;阳丽云;蒋卓汛;刘敬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在修复宫颈癌患者根治性手术结合放疗后阴道残端狭窄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2015年妇产科转诊的接受根治性手术后再行放疗发生阴道残端狭窄的宫颈癌患者16例,年龄32~46岁,距离宫颈癌根治术结合放疗后均已超过3年,无复发.术中均在阴道两侧壁做黏膜切开松解,继发创面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移植修复.结果:16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出院后规律佩戴阴道模具.1年后随访,患者均对修复后的阴道宽度满意,15例已开始有性生活,其中3例的配偶诉性交时阴道外口狭窄,2例再次入院行连续Z改形术扩大阴道外口,经过术后所有患者的阴道内均可容纳两横指,患者及其配偶均对修复后阴道宽度较为满意.结论: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来修复宫颈癌患者根治术结合放疗后的阴道残端狭窄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尚可.
作者:王智;黄久佐;曾昂;吴鸣;王晓军;夏岑灿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扫描触发阈值的选择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接受64层螺旋CT检查的118例疑诊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触发阈值随机分为60 HU组28例、80 HU组30例、100 HU组29例、120 HU组31例,比较4组扫描启动延迟时间、增强CT值、图像质量评分.结果:60 HU组、80 HU组、100 HU组、120 HU组间扫描启动延迟时间[(10.21±1.35)s vs (12.08±1.42)s vs (13.71±1.68)s vs (15.31±2.14)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60 HU组、80 HU组、100 HU组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左回降支(LCX)增强平均CT值明显低于120 HU组(均P<0.05);60 HU组LM、LAD、RCA、LCX增强平均CT值明显低于80 HU组100 HU组(均P<0.05);80 HU组与100 HU组LM、LAD、RCA、LCX增强平均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0 HU组图像质量评分明显低于80 HU组、100 HU组、120 HU组(t=11.578、11.101、12.626,P<0.05);其他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80 HU、100 HU监测触发阈值下64层螺旋CT能够有效缩短扫描启动延迟时间,减少对比剂用量,降低对比剂肾毒性,且保证图像质量.
作者:廖玉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