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信合;韦献良
目的:了解输精管/输卵管绝育后复通时不同年龄男女性患者复通后妊娠情况和不同结扎年限复通后妊娠情况.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因输精管/输卵管结扎后在我中心进行复通术的898例患者或其配偶妊娠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妊娠情况与复通时的年龄、结扎年限的关系.结果:女性输卵管结扎复通后妊娠率为75.24%,而男性输精管复通后其配偶妊娠率为55.41%,明显低于女性;输精管复通后其配偶妊娠组男性平均年龄明显小于配偶未妊娠组,输精管绝育复通后不同年龄段其配偶妊娠率不同:小于34岁配偶妊娠率(74.19%)高于35岁以上组(41.86%);输卵管结扎复通后妊娠组年龄也明显小于未妊娠组,不同结扎年龄组妊娠率不同:>35岁组及31~34岁组妊娠率分别为67.33%、75.30%,低于≤30岁妊娠率(83.54%),但31~34岁和>35岁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精管/输卵管结扎后不同年限复通后获得的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男女性绝育复通后配偶获妊娠率均与复通时的年龄相关,均与结扎年限无相关性.
作者:王娟;谢丹尼;韦力;林秀;莫毅;江秋;李云娟;江如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测定人体血浆中异环磷酰胺及环磷酰胺浓度的方法.方法:环磷酰胺和异环磷酰胺互为为内标,血浆样品用无水硫酸钠吸附,用氯仿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干,残余物用流动相溶解后进样.色谱柱:Zorbax-ODS C18 (4.6 mm×250 mm,5 μm),柱温:室温,流动相:乙晴—水(25∶75),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00 nm.结果:异环磷酰胺、环磷酰胺的线性范围均为1.0~200 mg·L-1,低检出限分别为0.20 mg·L-1和0.25 mg· L-1;日间、日内相对标准差均小于6.5%;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6.74%~103.56%和96.19%~103.51%;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3.54%~101.43%和92.23%~100.32%.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异环磷酰胺及环磷酰胺人体血药浓度监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黎远冬;张炜炜;梁宁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肺癌急症的临床特点,并找出进一步住院治疗甚至住院期间死亡的可能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1日和2013年6月30日到急诊科就诊的所有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以明确肺癌急症患者进一步住院乃至住院期间死亡的可能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5年期间,有738人次(309例)肺癌患者到急诊就诊(占同期所有急诊患者的0.64%);同期同地区有782例患者确诊肺癌并于本院接受治疗及随访,其中有39.5%(309/782)的肺癌患者至少至急诊就诊1次.导致肺癌患者急诊就诊的常见急症是呼吸系统症状(23.6%)和发热(19.7%).有60.9%的急症患者需进一步住院治疗.多因素分析显示,在夜间时段由救护车送达急诊科以及出现和主诉相关的临床体征是肺癌急症患者进一步住院乃至住院期间死亡的重要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呼吸系统症状及发热是常见的肺癌急症,而夜间时段由救护车送达急诊是患者进一步住院乃至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应受到急诊医护人员的重视.
作者:王梅;叶丹;陈应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神经内窥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经验.方法: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57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在我院应用神经内窥镜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结果:57例中,2例因术中出血放弃,55例(96.5%)造瘘成功,随访3~60个月,平均17.5个月,症状明显缓解48例(87.3%),无改变或缓解不明显5例(9.1%),恶化4例(7.3%);共6例(10.5%)改V-P分流术治疗.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神经内窥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安全可靠,可作为梗阻性脑积水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谭源福;肖绍文;张超元;周全;廖兴胜;罗昱;阮玉山;余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牙科畏惧症患儿清醒镇静下进行牙病治疗的安全性及镇静效果.方法:选择儿童牙病科门诊60例患有牙科畏惧症的患儿,年龄3~10岁,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和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使患儿处于清醒镇静下接受牙病治疗.记录HR、SpO2、RR、镇静和行为分级,治疗结束后随访不良反应及家属满意度.结果:60例患儿中,55例镇静效果满意,Ramsay分级为Ⅱ~Ⅲ级,Frankl评分和Houpt评分分别为(3.6±0.5)分与(4.6±1.2)分,顺利完成预期治疗;5例镇静效果不理想,改为深度镇静后完成治疗.所有患儿治疗中生命体征平稳,未见严重不良反应,95.0%的家属愿意患儿下次牙病治疗时选择清醒镇静.结论:儿童牙科畏惧症患儿在清醒镇静下进行牙病治疗,安全性高,镇静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陈梦;施小彤;沈浩林;王维;覃斌;陈锡华;黄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电偶极子定位法在顽固性癫痫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4例顽固性癫痫患者术前行脑电偶极子定位,术中应用皮层和深部电极验证致癫灶位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致痫灶切除.其中前颢叶切除加海马、杏仁核切除6例,单纯病灶切除3例,病灶切除加皮层低功率热灼3例,前颞叶切除加海马、杏仁核切除术及皮层低功率热灼10例,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1例,皮层广泛低功率热灼术1例,术后随访4个月至2年以上.结果:术中验证癫痫灶位置与术前定位一致20例,3例术前定位癫痫灶范围较术中所测皮层范围大,1例术前定位为双侧颞叶,术中切除一侧致癫痫灶后对侧癫痫波消失.术后所有病例均行随访,治愈率为58.3%,总有效率为87.5%,无手术死亡及偏瘫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脑电偶极子定位与皮层及深部电极定位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是一种较好的无创致癫痫灶定位方法.
作者:唐玺和;李连;刘寿堂;韦红恩;朱达;赵黎明;刘诸敏;吴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广西黑衣壮族和白裤瑶族人群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在我们先前分层(性别与年龄)随机抽样的标本中随机选择黑衣壮族816名和白裤瑶族826名作研究对象.比较两民族人群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黑衣壮族人群收缩压(16.25±2.19比15.76±2.27 kPa,P<0.001)和脉压(6.16±1.77比5.77±1.67 kPa,P<0.001)水平明显高于白裤瑶族人群,舒张压水平与白裤瑶族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黑衣壮族人群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9.19%比4.24%,P<0.001)和高血压患病率(19.49%比14.53%,P<0.01)也明显高于白裤瑶族人群.两民族人群性别和体重指数对舒张压、吸烟对脉压以及年龄对血压的影响程度不同.结论:黑衣壮族人群的收缩压和脉压水平高于白裤瑶族人群,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高血压患病率也高于白裤瑶族人群.可能与他们的地理环境、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不同有关.
作者:胡细江;杨德寨;尹瑞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成人正常腋窝淋巴结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对73例女性健康志愿者双侧腋窝淋巴结144枚,行二维超声、CDFI及UE检测,观察声像图特点,测量大小并计算纵横比(L/S),行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型及弹性评分.结果:二维超声成人正常腋窝淋巴结似小肾形,皮质呈低回声,位于周边,髓质为中高回声.左右侧正常腋窝淋巴结两组间长径、横径、L/S、皮质厚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皮质厚度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单侧上限)<0.27 cm.淋巴结形态以Ⅰ型为主.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型主要为Ⅰ型、Ⅱ型.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主要为1分、2分,表现为整体绿色,或以绿色为主渗杂少许蓝色,蓝色部分多位于淋巴结周边,与淋巴结皮质部分对应.结论:二维超声、CDFI及UE可显示腋窝淋巴结的结构及皮质厚度,血流分型及弹性评分的正常状态,有助于对淋巴结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廖倩雯;李艳宁;徐丽芳;卢露;陈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动态观察老鼠簕生物碱A(HBOA)、4-乙酰氧基苯并恶唑-2-酮(ACO-BOA)及3-乙酰基-4-乙酰氧基苯并恶唑2-酮(TC 3)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并对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用四氯化碳(CCl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HBOA组、ACO-BOA组,TC-3组,以及设立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2周及4周.检测给药第2周和第4周两个阶段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和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给药第2周,HBOA组、ACO-BOA组及TC-3组大鼠血清的AST、ALT活性、肝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与同期模型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HBOA、ACO-BOA及TC-3能减轻肝组织病理变性程度,降低肝脏COX 2和NF-κB蛋白表达(均P<0.01).给药第4周,HBOA组、ACO-BOA组及TC-3组大鼠血清中AST、ALT活性与同期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CO-BOA组及TC-3组大鼠肝组织SOD活性与同期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同时HBOA、ACO-BOA及TC-3明显减轻肝组织病理变性程度及降低肝脏COX-2和NF-κB蛋白表达(均P<0.01).给药第4周HBOA组、ACO BOA组和TC-3组大鼠血清AST、ALT活性,HBOA组肝组织SOD活性以及ACO-BOA组和TC-3组肝组织COX 2和NF-κB的蛋白表达量与第2周相对应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HBOA、ACO-BOA及TC-3对CCl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且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更明显.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及抑制肝组织中COX-2和NF-κB的表达有关.
作者:蔡丽萍;卢顺玉;周丽娟;梁颖娥;陈小英;刘林;林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统计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口服降糖药使用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3年内口服降糖药用量及使用金额逐年增长,大部分药品的日用药金额呈现逐年减少趋势.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第二代磺酰脲类用药金额居前3位;其中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瑞格列奈用药金额居前4位,并且占据我院每年口服降糖药物用药总金额的90%以上;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的用药频度居前3位.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比较合理.
作者:黎明;曾明艺;江春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危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危冠心病患者190例,按照介入途径的不同分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组(观察组130例)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组(对照组6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行介入术的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心功能、术后卧床时间、穿刺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体循环栓塞发生率及肺动脉栓塞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CI术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后卧床时间、穿刺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体循环栓塞发生率及肺动脉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桡动脉组优于经股动脉组.结论:高危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术的治疗效果相当,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且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卧床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方法.
作者:吕永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外源性硫化氢对海洛因成瘾大鼠及正常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海洛因成瘾组(Heroin组)、硫氢化钠组(NaHS组)和硫氢化钠十海洛因成瘾组(NaHS+ Heroin组),每组10只.Heroin组和NaHS+ Heroin组分别通过递增法皮下注射海洛因,对照组和NaHS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皮下注射前30 min,NaHS组和NaHS+ Heroin组腹腔注射NaHS,对照组和Heroin组则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采用Morris水迷宫对4组大鼠进行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结果:Heroin组在纳洛酮促戒断症状中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roin组的逃避潜伏期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的时间延长(P<0.01),NaHS+Heroin组的逃避潜伏期时间比Heroin组缩短(P<0.01);Heroin组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比对照组减少(P<0.01),NaHS+ Heroin组穿越平台的次数比Heroin组明显多(P<0.01).结论:海洛因成瘾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损害作用;外源性H2S可以减轻海洛因成瘾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损害;H2S对正常大鼠的学习记忆无影响.
作者:侯信合;韦献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羧基改性的聚酰胺-胺型(PAMAM)对牙本质再矿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个牙本质块,随机分成A、B、C、D、E组,经37%的磷酸凝胶酸蚀后,A组作为空白对照不做任何处理,B~E组放置于羧基改性的PAMAM溶液中处理20min,再放置于饱和Ca(OH)2溶液中预处理30min,然后分别浸泡在人工唾液中矿化1,3,5,7d.利用扫描电镜(SEM)评估牙本质再矿化的效果.结果:SEM显示各组牙本质小管的矿化程度不同,随矿化时间延长,小管内矿化物逐渐形成,矿化物与牙本质小管的结合逐渐紧密.结论:PAMAM诱导牙本质形成的矿化物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提示了PAMAM在牙本质敏感的治疗方面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李秋容;韦小浪;周童;谢方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三通喉罩(three-way laryngeal mask airway,TLMA)与气管导管(tracheal catheter,TC)通气用于犬支气管肺灌洗术(bronehoalveolar lavage,BAL)对呼吸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16只成年犬随机分为TLMA组(T组,n=8)和TC组(C组,n=8),在全麻控制呼吸下实施BAL术.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入TLMA/TC后3 min(T1)、实施BAL 10 min(T2)、30 min(T3)、术毕即将拔除TLMA/TC时(T4)和拔除TLMA/TC后3 min(T5)的Sp02、MAP和HR..记录T1、T2、T3、T4的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eak)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02);测定T0、T1、T2 、T4 、T5的静脉血浆肾上腺素(A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C组Ppeak在T2、T3显著高于T组(P<0.05);C组AE、NE在T1、T5均显著高于T组(P<0.05).结论:在犬BAL中,使用TLMA或者TC通气都是安全有效的,TLMA通气优于TC通气,应激反应更轻微.
作者:杨天明;魏少华;梁卫根;陆卫忠;刘悦;钟军;钟永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筛选广西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家族史、未婚和离婚、幼年时不良遭遇、病前性格、知心朋友情况、负性生活事件等因素进入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生物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起主导作用,而社会心理因素是重要的促发因素.
作者:杨庆海;罗红叶;陈荷;冯启明;苏莉;陈强;韦波;马贞玉;霍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年来,动态心电图的多项检测指标对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n death,SCD)的预警作用得到普遍认可[1].但由于SCD的无法预料性和快速性,患者往往在门诊就医期间就发生意外,让不少首诊医生措手不及,为此,从门诊心电图中早期识别高危因素显得尤为关键.笔者回顾分析了我院近10年来老年患者发生SCD前的门诊心电图,旨在探讨SCD高危因素,减少心血管病死率.
作者:阮炳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0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应用与护理.结果:106例患者全部经胃镜确诊,其中104例经一次性止血成功,2例未见病变.结论:急诊胃镜检查治疗是一种恢复快、创伤小、效果确切、并发症低、费用低廉的医疗方法.而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可确保胃镜检查及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韦荣芬;于冰;吴长亮;李信;梁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患者86例,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DCM Ⅰ~Ⅱ级组46例和DCMⅢ~Ⅳ级组40例,观察血清HCY水平与DCM患者心功能分级、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B型利钠肽(BNP)、心源性死亡情况.结果:DCMⅠ~Ⅱ级组治疗前HCY和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与DCMⅢ~Ⅳ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CY水平变化同反应心功能的各超声心动图参数指标变化趋势相一致.治疗后两组血清HCY和血BNP水平同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HCY和血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随访时间及相应的血清HCY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HCY可作为DCM心衰严重程度的有效评价指标.
作者:高伟;王志永;王雪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广西巴马地区长寿群体与5-羟色胺转运体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5-HTTLPR/rs25531)的关系.方法:选取379例广西巴马地区90岁以上壮族长寿老人作为长寿组和284例同地区60岁以上普通健康壮族老人作为对照组,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多态性,分析基因型在长寿中的作用.结果:①长寿组5-HTTLPR基因型频率分别为SS 55.67%、SL34.83%、LL 9.50%,等位基因S和L频率分别为73.09%和26.91%(LA =20.45%,LG=6.4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3个等位基因(S,LA,LG)的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01).②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L分别和SS、SL存在统计学联系(P=0.001,OR=2.226,95%CI 1.374~3.608;P=0.039,OR=1.695,95%CI1.028~2.796).结论:5-HTTLPR多态在广西巴马地区的分布,可能是该流域长寿的遗传学基础之一.
作者:孙临侠;罗桓;吴华裕;钟艳华;吴巾;魏贞;刘承武;潘尚领;黄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吗啡联合无创双相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有效性和依从性.方法:100例常规药物治疗30min后症状未缓解的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继续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吗啡静注联合口鼻面罩接无创双相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的症状、体征和动脉血气变化.结果:治疗组呼吸、心率、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Po2、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20min显效率为76%,总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和84%(P<0.01及P<0.05).结论:吗啡联合无创双相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较单纯药物治疗疗效好,病人依从性好.
作者:宁正庆;侯超志;彭仁聪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