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耿亮;谭仁林;王照卿
目的:探讨运动预适应对力竭性运动模型大鼠心肌形态与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一次性力竭运动组、运动预适应组3组,每组大鼠15只,分组与处理方案:①一次性力竭运动组:常规饲养两周后进行一次尾部负重3%体重的负荷进行游泳,直至力竭;②运动预适应组:大鼠每天尾部负重3%体重负荷进行间歇性游泳运动1次,每天游泳15umin,休息5 min,重复3次,6 d/周,持续2周,在2周后与力竭性运动组同时进行一次尾部负重3%体重游泳,直至力竭;③对照组:常规饲养,无干预.3组同时取材进行HE和HBEP染色,观察大鼠心肌形态结构.结果:HE染色发现力竭运动组心肌细胞横纹出现断裂与水肿,运动预适应组明显减轻.HBEP染色发现,运动预适应组的心肌缺血缺氧改变程度比力竭运动组明显少,心肌纤维细胞胞质内有散在淡红色斑点,只有少数密集成若干片状红色缺血缺氧部位.此外,力竭性运动组缺血缺氧面积以及平均光密度(MOD)明显高于运动预适应组.结论:运动预适应能降低力竭性运动对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翠霞;潘忠勉;李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索鼠神经生长因子与脑苷肌肽治疗脑性瘫痪(脑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脑瘫住院患儿147例,随机分为A、B、C 3个组,A组患者54例采用常规运动康复训练,B组患者45例在常规运动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C组患者48例在常规运动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随访3年.采用Gesell发育量表测评治疗前后3组患儿发育商(DQ),比较3组间疗效差异.结果:B组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A组57.41%及C组79.17%,而C组有效率又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儿DQ评分高于A组及C组(P<0.05),而C组又高于A组(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与脑苷肌肽治疗脑性瘫痪均有较好的疗效,其中鼠神经生长因子较脑苷肌肽疗效明显.
作者:李柏;韦爱玲;赵健;叶晓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以300,600,1 200 mg/kg BW 剂量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粉给小鼠连续灌胃30~35 d后,检测各项免疫指标.结果: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能明显刺激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值、转化,促进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提高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促进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作用;但对小鼠生长、脏体重比值、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及NK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力的功能.
作者:张洁宏;赵鹏;李彬;黄超培;覃辉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密闭式腰池循环引流加脑脊液置换术在神经内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9密闭式腰池循环引流加脑脊液置换术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重度14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好转127例;18例严重颅内感染者治愈16例、9例外伤后脑脊液漏、6例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膨出患者全部治愈.治愈好转率达88.3%(158/179).结论:密闭式腰池循环引流加脑脊液置换技术简便易行、经济安全、疗效确切,为神经内外科疾病的脑脊液持续引流与置换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丘宇;李次发;温德树;马莉琴;谢姚屹;吴志武;罗日向;兰晓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的76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GnRH拮抗剂组28例和GnRH激动剂长方案组(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促性腺激素(Gn)的用量及用药天数、HCG日的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周期取消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结果:两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GnRH拮抗剂组Gn使用量及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GnRH拮抗剂组HCG日的E2、L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拮抗剂组OHSS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RH拮抗剂组的周期取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nRH拮抗剂方案较GnRH激动剂方案能减少周期取消率、降低OHSS发生风险,而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方面不受影响;GnRH拮抗剂方案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PCOS患者行IVF-ET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作者:谭秀群;丘映;黄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SCI、CNKI、CBM-disc、VIP、万方数据库,纳入针灸治疗LIDH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对同质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共计540人.按观测指标、对照组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其中5个研究无效率汇总RR=0.5,95%CI(0.34,0.73),表明针灸组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研究疼痛程度汇总MD=0.28,95%CI(-1.86,2.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事件的报道.结论:针灸治疗LIDH是有效、安全,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数量有限,且纳入研究存在高风险的选择性偏倚、实施性及测量性偏倚,纳入研究的质量不高,还需提供高质量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新贵;李趣红;何源浩;温汉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IE)的临床特点和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IE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6例IE患者较为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发热21例(58.33%)、心脏杂音33例(91.67%)、心脏增大29例(80.55%),心力衰竭21例(58.33%),心包积液3例(8.33%),细菌培养阳性10例(27.78%);超声心动图瓣膜赘生物检出34例(94.44%),并且赘生物大小与预后密切相关.结论:超声心动图不仅对IE患者作出准确的诊断,而且尚能评判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农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由血管因素导致的或与之相关的认知障碍,为一种获得性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分为3个临床亚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Alzheimer disease,VaD)和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MD)[1].VCIND为早期脑血管性损伤的认知功能损害的异质群体或轻度认知障碍,病情较为隐匿,其认知损害程度尚未达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诊断标准,界于正常与痴呆之间,其可进一步恶化为痴呆,早期诊断及积极干预治疗是可逆的[1,2].
作者:李家言;黄增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骨骼肌筋膜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AF)的CT及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发生于骨骼肌筋膜AT的CT及MRI表现.结果:14例AF肿瘤直径2~10素cm,四肢6例的瘤体全部呈长梭形;臀部及颈肩部8例,瘤体5例呈类圆形,3例呈不规则分叶状.14例AF侵犯周围骨骼肌6例,侵犯骨皮质5例.8例CT平扫,呈低或等密度改变,4例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中度渐进强化.9例MRI平扫,肿瘤呈不均匀稍长或等T1、稍长T2信号,6例增强扫描,均明显不均匀强化.瘤体中散在分布斑点状、斑片状、条带状纤维瘢痕CT、MRI均不强化.结论:四肢和肢端AF具有一定的CT、MRI特点,但缺乏特异性,若有增强后渐进强化特点或MR图像出现低信号瘢痕时,可为本病诊断提供更可靠依据.
作者:张莎;宋英儒;黄仲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血管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大多位于头面颈部,位置比较表浅,它不仅影响患者的容貌,而且影响其生理功能甚至危及生命.临床非手术治疗外耳血管瘤的方法主要有口服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X线放射治疗、放射性同位素注射或敷贴、口服干扰素等,以上治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都有一定副作用,而且并非对所有外耳血管瘤都有效.
作者:农绍志;黄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内植入5-氟尿嘧啶(5-Fu)缓释剂对老年性结直肠癌病人的安全性.方法:实验组48例结直肠癌病人行标准根治术,术中腹腔内植入5-Fu缓释剂;对照组56例,予单纯根治手术.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白细胞、肝肾功能、免疫指标及营养状态指标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白细胞、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血清肌酐(Cr)较术前升高(P<0.05),总蛋白水平(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换蛋白水平(TF)较术前降低(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C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项免疫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切口感染率、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液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腹腔内注入5-Fu缓释剂治疗老年性结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但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率,对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并延长肛门排气时间.
作者:钟漓;张广钰;董陈诚;冉福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昆明山海棠片联合抗甲状腺药物及泼尼松治疗甲亢相关性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甲亢相关性眼病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抗甲状腺药物和泼尼松治疗;治疗组采用抗甲状腺药物和昆明山海棠片联合泼尼松治疗.治疗2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突眼度降低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昆明山海棠片联合泼尼松、抗甲亢药物治疗甲亢相关性眼病可提高临床近期疗效,是临床上可行的一种甲亢眼病治疗方法.
作者:滕强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辛伐他汀10,20,30 μmol/L作用于NSCLC的A549细胞48,72 h后,Hoechst 33 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活性.结果:不同浓度辛伐他汀作用于A549细胞48,72 h后,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表现,凋亡率明显增高,呈浓度依赖性,且辛伐他汀10,20 μmol/L作用72 h后,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更显著.同时,辛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强caspase-3、caspase-9活性;其增强caspase-9活性的作用在72 h更显著.结论:辛伐他汀能诱导A549细胞凋亡,该作用与其上调caspase-9、caspase-3活性有关.
作者:刘冰;阳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广西圆圃棘口吸虫的形态结构,为明确广西圆圃棘口吸虫的虫种分类打下基础.方法:从病人体内驱出而获取成虫虫体,应用电镜扫描观察圆圃棘口吸虫.结果:该虫具有27个头棘且腹角棘左右各4枚,体棘多呈鱼鳞状分布在头冠下方凹陷区以下的区域,生殖孔位于腹吸盘前缘,似火山状突起,虫体的头冠、头冠下方凹陷区、体表、吸盘、生殖孔等处均有点状或花蕊状乳头.结论:该虫属圆圃棘口吸虫,广西圆圃棘口吸虫镜下观察在体棘的腹、背侧密度、生殖孔、乳头等结构和分布的方面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存在差异.
作者:刘晓泉;战廷正;何珊珊;燕慧;石焕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并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特点、诊疗措施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收治的6例AIDS合并CMV肺炎临床特点、外周血T淋巴细胞、血清学指标、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6例患者均出现咳嗽及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发展至后期出现呼吸衰竭,部分有发热.患者白细胞均较低,CD4:T淋巴细胞均较低,3例CMV血清学阳性,2例CMV-PP 65的阳性.胸部CT早期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磨玻璃样阴影,后期表现为广泛纤维化.出现呼吸衰竭,予更昔洛韦抗病毒加气道支持治疗,6例均死亡.结论:早期诊断AIDS并CMV肺炎,及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抗病毒、辅助支持治疗是降低AIDS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谢周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观察并记录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的生长特点,探索其成骨分化潜能.方法:取SD大鼠腹股沟脂肪垫,消化分离出脂肪源性干细胞后进行传代培养.用MTT(四甲基偶氮唑蓝)法对原代及1,3,5,7,9,11,13代细胞进行生长测定.流式细胞仪下对第4代脂肪源性干细胞进行表面标记物CD44,CD106,CD105,CD49d的表达测定.取第3代脂肪源性干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分化实验: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作用下成骨方向诱导.结果:细胞表面标记物CD44,CD106,CD105,CD49d阳性率分别为99.59%,0.85%,95.00%,89.56%.MTT绘制生长曲线显示经多次传代后细胞仍能保持较强的增殖能力.成骨诱导组诱导后,茜素红染色下可见钙结节沉积.结论: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持续至第13代仍然能够保持旺盛的分裂增殖能力及特征,在特定的条件下可分化为成骨细胞.
作者:李莉;张晓薇;周明辉;谢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启动子-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32例HBV慢性感染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8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8例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20例)作为病例组,以50例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进行TNF-α-308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检测,观察其在不同临床类型慢性肝病患者及对照者中的分布频率.结果:TNF-α-308位点各基因型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以及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08GG为78.0%(69/84)、89.3%(25/28)、90.0%(18/20)和94.0%(47/50);-308GA在各组分布为13.1%(11/84)、7.1%(2/28)、5%(1/20)和4.0%(2/50);-308AA在各组分布为4.8%(4/84)、3.6%(1/28)、5.0%(1/20)和2.0%(1/50),各病例组间的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慢性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中等位基因G分别占96.0%、88.7%、92.9%和92.5%;等位基因A分别占4.0%、11.3%、7.1%和7.5%,经统计学分析各慢性肝病组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BV慢性感染后的不同慢性肝病似无明显关系.
作者:张鹏;唐芳;周承新;宣伟军;万裴琦;吴继周;黄力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剂量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穿50 μg/250 μg,2次/d.对照组患者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治疗,剂量为250 μg,2次/d.观察治疗前后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观察组有效率为88.1%,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9.4%)和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小.
作者:王俊锋;高淑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血清内脂素(visfatin)与2型糖尿病及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9例健康对照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并测定各组的身高、体重、腰围(WC)、腰臀比(WH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血糖(FPG)及胰岛素水平等,计算体重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visfatin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组血清visfatin水平明显升高(P<0.01);②单因素相关分析表明:空腹血清visfatin水平与总胆固醇(TC)(r=0.267,P=0.009)、FPG(r=0.391,P=0.000)、低密度脂蛋白(LDL)(r=0.417,P=0.000)、HOMA-IR(r=0.683,P=0.000)、HbA1c(r=0.423,P=0.007)、WC(r=0.333,P=0.001)、WHR(r=0.306,P=0.004)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r=-0.252,P=0.000)呈负相关.结论:visfatin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而且与脂代谢密切相关.
作者:何玉玲;林珏;苏宏业;陈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白术地上部分药材中总酚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绘制标准曲线,利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白术地上部分药材中总酚酸的含量,并对不同产地和批次药材中总酚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765Cnm下,没食子酸浓度在0~80 m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式:A=0.024 1C-0.135,相关系数r=0.999 3(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5%,RSD 1.57%(n=6).结论:该法简单、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白术地上部分的质量控制和定量分析.
作者:王晓燕;周东;彭伟;韩婷;韩娉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