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伟;刘剑仑;唐玮;韦薇;蒋奕;姬逸男
目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胎膜早破胎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 mRNA的表达,探讨MMP-9在胎膜早破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胎膜早破组35例(足月胎膜早破25例,足月前胎膜早破10例)和未胎膜早破组25例胎膜组织中MMP-9d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两组胎膜组织中均表达MM-9 mRNA.(2)胎膜早破组胎膜组织中MMP-9 mRNA明显高于未胎膜早破组(P<0.01),足月胎膜早破和足月前胎膜早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患者胎膜组织中MMP-9 mRNA表达水平高于未胎膜早破组,提示MMP-9可能参与了胎膜早破的发生.
作者:王素梅;陈玲;唐卉;黄玲玲;钟琳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辛伐他汀10,20,30 μmol/L作用于NSCLC的A549细胞48,72 h后,Hoechst 33 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活性.结果:不同浓度辛伐他汀作用于A549细胞48,72 h后,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表现,凋亡率明显增高,呈浓度依赖性,且辛伐他汀10,20 μmol/L作用72 h后,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更显著.同时,辛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强caspase-3、caspase-9活性;其增强caspase-9活性的作用在72 h更显著.结论:辛伐他汀能诱导A549细胞凋亡,该作用与其上调caspase-9、caspase-3活性有关.
作者:刘冰;阳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改进型改良超滤用于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瓣膜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改进型改良超滤组(A组,n=30)和常规超滤组(B组,n=30),A组于体外循环结束后行改进型改良超滤,流量10~15 mL/kg·min-1,超滤时间10~15 min,B组体外循环期间行常规超滤,对两组术后早期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前、超滤前红细胞压积(Hct)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术后A组 Hct和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A组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24 h尿量、胸腔引流量和浓缩红细胞用量及ICU停留时间与B组相比较明显减少(P<0.05),但术中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型改良超滤用于老年瓣膜置换术,能改善术后脏器功能,减少异体输血及ICU停留时间.
作者:秦明峰;王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剂量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穿50 μg/250 μg,2次/d.对照组患者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治疗,剂量为250 μg,2次/d.观察治疗前后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观察组有效率为88.1%,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9.4%)和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小.
作者:王俊锋;高淑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骨骼肌筋膜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AF)的CT及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发生于骨骼肌筋膜AT的CT及MRI表现.结果:14例AF肿瘤直径2~10素cm,四肢6例的瘤体全部呈长梭形;臀部及颈肩部8例,瘤体5例呈类圆形,3例呈不规则分叶状.14例AF侵犯周围骨骼肌6例,侵犯骨皮质5例.8例CT平扫,呈低或等密度改变,4例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中度渐进强化.9例MRI平扫,肿瘤呈不均匀稍长或等T1、稍长T2信号,6例增强扫描,均明显不均匀强化.瘤体中散在分布斑点状、斑片状、条带状纤维瘢痕CT、MRI均不强化.结论:四肢和肢端AF具有一定的CT、MRI特点,但缺乏特异性,若有增强后渐进强化特点或MR图像出现低信号瘢痕时,可为本病诊断提供更可靠依据.
作者:张莎;宋英儒;黄仲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法在早产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病区住院的120例早产儿家长,以采用情景教学的62例为研究组,以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的58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家长对早产儿基础护理知识的知晓率、出院后继续早期干预的实施率、回院的复诊率、智力及神经行为评分.结果:研究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家长对生活护理知识的知晓率、出院后继续早期干预的实施率、回院的复诊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情景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早产儿家长学习掌握早产儿的护理知识及实施早期干预,可有效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李小容;韦琴;孙俭凤;覃英梅;梁洁;杨朝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GC结合因子2(GC binding factor 2,GCF2)蛋白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1例正常肝组织,58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及其对应癌旁组织(n=58)中GCF2的表达情况.结果:GCF2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1.0%,18/58)显著低于癌旁(84.5%,49/58)和正常肝组织(90.5%,19/21)(P<0.05),GCF2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量亦显著低于癌旁和正常肝组织(P<0.05);GCF2的阳性表达与HCC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无肝硬化基础、AFP及HBsAg情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F2在HCC中的表达下降与HCC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关系.
作者:马平;晁耐霞;潘复泽;陈力;吴博;李金平;陈德凤;夏冬梅;王琳琳;罗国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绿脓菌素(PCN)诱导J774细胞氧化损伤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其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J774细胞随机分为3个组,(1)正常对照组:未加任何实验药物;(2)模型组:选择不同浓度PCN(10,25,50omg/L)感染J774细胞24 h,结合MTT细胞毒性实验结果,选择佳浓度PCN (25 mg/L);(3)NAC干预组:选择NAC(5 mmol/L)预处理J774细胞1 h,观察NAC对PCN(25 mg/L)感染J774细胞(6,12,24 h)的影响.应用MTT法测定细胞毒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的水平;分别应用试剂盒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ROS水平逐渐升高,LDH漏出量增加,MDA含量增加,SOD活性下降,MnSOD蛋白表达逐渐减弱,呈剂量依赖关系;与模型组相比,NAC干预组ROS水平逐渐降低,LDH漏出量减少,MDA含量减少,SOD活性升高,MnSOD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呈时间依赖关系,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PCN可以诱导J774细胞氧化损伤,并呈剂量依赖关系;NAC对PCN诱导J774细胞氧化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丹;柴文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蝉翼藤氯仿提取物对胃溃疡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冰乙酸烧灼的方法使用: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雷尼替丁)组和蝉翼藤氯仿提取物高、中、低(2.0,1.0,0.5 g/kg)剂量组,在大鼠乙酸胃溃疡急性期用蝉翼藤氯仿提取物治疗,并与传统的抗溃疡药雷尼替丁组相对比,观测12 d的溃疡指数并计算溃疡抑制率和发生率,收集并测定血清及胃溃疡胃黏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前列腺素E2(PGE2)、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胃溃疡大鼠模型血清及胃黏膜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PGE2的水平降低,溃疡指数明显增加;量蝉翼藤氯仿提取物能降低溃疡指数,提高胃组织及血清SOD的活力,降低MDA含量,并可提高PGE2的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蝉翼藤氯仿提取物防治消化性溃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提高胃内源性PGE2的水平有关.
作者:伍倩;李丽;唐庆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血管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大多位于头面颈部,位置比较表浅,它不仅影响患者的容貌,而且影响其生理功能甚至危及生命.临床非手术治疗外耳血管瘤的方法主要有口服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X线放射治疗、放射性同位素注射或敷贴、口服干扰素等,以上治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都有一定副作用,而且并非对所有外耳血管瘤都有效.
作者:农绍志;黄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下调脆性X染色体相关基因1(fragile X-related gene1,FXR1)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系A2780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针对FXR1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转染A2780细胞,经G418进行筛选获得稳定转染株,检测RNA干扰后细胞生长、增殖、黏附、体外迁移及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RNA干扰(RNAninterference,RNAi)下调FXR1基因表达后A2780细胞生长速度、增殖能力受抑制,但对A2780细胞体外侵袭、迁移能力、基质黏附能力及凋亡无影响.结论:RNAi抑制FXR1基因的表达可抑制卵巢癌A2780细胞的生长及细胞增殖.
作者:俸艳英;阳志军;张玮;李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卵巢癌应用洛铂腹腔灌注化疗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腹腔灌注洛铂前一日静脉滴注紫杉醇,第2天腹腔灌注洛铂,指导患者床上翻身活动并注意观察化疗毒副作用.结果:42例患者行126次腹腔灌注化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洛铂腹腔灌注化疗具有腹腔局部药物浓度高、疗效好、副作用少的优点,受到同行广泛关注和应用.
作者:黄一华;陈二玲;郑建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汉族、壮族人群基因座D6S274、D6S285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以及汉族、壮族这两个基因座与精神分裂症关联性的差异.方法: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选取广西脑科医院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46例)和壮族精神分裂症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其健康直系家属(其中汉族49例,壮族4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PCR反应技术及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观察D6S274、D6S285基因座多态性的分布.结果:(1)汉族、壮族正常对照组D6S274、D6S285各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2)汉族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D6S274的172bp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0.4%和1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P=0.02);汉族、壮族患者组D6S274的166r bp、168 bp、172 bp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8.5%和53.3%、16.3%和3.3%,30.4%和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7,P=0.00,χ2=8.59,P=0.00,χ2=21.21,P=0.00);汉族、壮族正常对照组D6S274上的166 bp、168 bp、172 bp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2.5%和49.0%,19.4%和5.2%,16.3%和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7,P=0.00,χ2=9.00,P=0.00,χ2=9.57,P=0.00),其他各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6S285基因座各组间各个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类6号染色体短臂上D6S274基因座附近可能存在导致广西地区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发生及产生差异性的易感基因.
作者:朱莎莎;李松峰;劳明;邓琼英;葛伟丽;王晓庆;郭忠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以300,600,1 200 mg/kg BW 剂量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粉给小鼠连续灌胃30~35 d后,检测各项免疫指标.结果: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能明显刺激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值、转化,促进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提高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促进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作用;但对小鼠生长、脏体重比值、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及NK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力的功能.
作者:张洁宏;赵鹏;李彬;黄超培;覃辉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后外侧切口加内侧切口入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26例三踝骨折患者,均采用后外侧切口入路行外踝骨折及后踝骨折内固定,随后联合内侧切口入路行内踝骨折内固定,骨折端均未进行植骨.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7个月,平均(12.4±2.0)个月.手术时间50~135、min,平均(90.0±3.4)min.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肢均无畸形愈合,无骨折再移位,无内置物松动、内固定脱出及内固定失败.骨折愈合时间为3~5个月,平均4个月.踝关节功能根据Baird-Jackson评分评价疗效,优18例,良8例.结论:采用后外侧切口入路加内侧切口入路进行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其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后外侧切口入路可一次性完成后踝骨块及外踝的内固定.
作者:蓝耿亮;谭仁林;王照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构建三维微环境复合体培养体系,探索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在支架内生长、分化的规律.方法:通过贴壁培养法建立稳定的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将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及羟乙基纤维素按比例混合制备温敏性水凝胶.选取第3代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接种支架培养2周后,加入心肌组织裂解液培养5 d.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的特征,收集细胞支架复合物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表达CD29,不表达CD34.温敏性水凝胶含交织成网格状的纤维样结构,网孔内含胶冻样物质.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后呈球形,折光性好,不仅分布于纤维样结构表面,还渗入网孔内生长;HE染色支架呈嗜酸性;扫描电镜下可见支架具有适宜的孔径,细胞在支架上分裂增殖活跃;添加心肌组织裂解液后,细胞逐渐拉长呈梭形.结论:在构建的三维微环境复合培养体系中,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与支架生物相容性良好;复合培养体系能较好的模拟体内微环境,促进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作者:吴卓;赵文婧;刘玲珑;吴丽情;陈维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及病死率虽已有一定的下降,但仍然居高不下.近年来宫颈癌发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25~35岁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8.6/10万上升到80年代的16.1/10万[1].经基础研究证实,新生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与转移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作为宫颈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主要靶点,逐渐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就VEGF家族及其受体的构成,在恶性肿瘤,特别是宫颈癌的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目前针对VEGF抗血管生成治疗和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蒙玉刚;梁春燕;曾雅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首先对比110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和68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Cys-C水平的差异;其次对比脑出血患者轻中度功能障碍组(68例)、重度功能障碍组(29例)及死亡组(13例)血清Cys-C水平的差异;后对脑出血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90 d Barthel指数评分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脑出血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出血患者轻中度功能障碍组、重度功能障碍组及死亡组的血清Cys-C水平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出血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90的Barthel指数评分呈负相关(r=-0.544,P=0.000).结论:血清Cys-C水平与脑出血关系密切,血清Cys-C水平的测定对判断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帮助.
作者:覃惠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琥珀酸索利那新与托特罗定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6例确诊为OAB病程超过3个月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给予托特罗定2各mg/次,2次/d,早晚口服;观察组38例,给予琥珀酸索利那新5 mg/次,1次/d,早饭后口服.2组疗程均为8周.2组患者在用药前2周及用药后2周自行记录排尿日记,通过排尿日记比较2组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2周平均24 h内排尿次数和尿急次数的改善情况,同时结合患者治疗前后大尿流率、初始尿意容量、大膀胱压容量的变化评价疗效;通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分析,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4ih尿急次数和排尿次数以及初始尿意容量、大膀胱压容量、大尿流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口干、视野模糊、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OAB较托特罗定有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安全性,琥珀酸索利那新将可能成为治疗OAB的首选药物.
作者:禹长杰;周大庆;李文刚;余小祥;庞翔;王坚;何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索鼠神经生长因子与脑苷肌肽治疗脑性瘫痪(脑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脑瘫住院患儿147例,随机分为A、B、C 3个组,A组患者54例采用常规运动康复训练,B组患者45例在常规运动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C组患者48例在常规运动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随访3年.采用Gesell发育量表测评治疗前后3组患儿发育商(DQ),比较3组间疗效差异.结果:B组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A组57.41%及C组79.17%,而C组有效率又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儿DQ评分高于A组及C组(P<0.05),而C组又高于A组(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与脑苷肌肽治疗脑性瘫痪均有较好的疗效,其中鼠神经生长因子较脑苷肌肽疗效明显.
作者:李柏;韦爱玲;赵健;叶晓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