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媚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入2010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5例颅脑损伤行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患者,根据患者病情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结果 经治疗,93例硬膜下积液消失,20例积液量明显减少,出院后需进行长期观察,12例积液量未见明显减少,颅内高压症状消失或缓解.结论 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患者,应结合不同病情展开对症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豪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9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行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常规组51例)另一组为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造影组59例),均无超声造影及穿刺禁忌证,以术后病理作为对照,观察两组病例的取材成功率及诊断准确率.结果 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的取材成功率及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常规组,各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获取淋巴结内的血流灌注信息,在超声引导下对造影感兴趣区进行靶向取材,可大大提高取材的成功率和诊断准确率.
作者:姜桂艳;武永丽;杨永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中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的调查结果.方法 入选2014年7月~2016年7月的中学生脊柱弯曲150例,通过X线检查对脊柱弯曲异常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中学生脊柱弯曲的部位、程度和脊柱弯曲异常的原因.结果 中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的部分为胸椎50.7%、颈椎18.0%和腰椎31.3%,胸椎脊柱弯曲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颈椎和腰椎部位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脊柱弯曲异常的程度为Ⅰ度和Ⅱ度.影响脊柱弯曲异常的因素包括单肩负重、营养不良、坐姿不正和缺少体育锻炼.女学生的脊柱弯曲异常发生率为62.0%,明显高于男生脊柱弯曲异常的发生率38.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根据中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的调查,为脊柱弯曲的矫正提供参考,有利于中学生的健康生长.
作者:刘华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对发生食源性疾患的某宾馆餐厅依据《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1]进行调查,根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2](GB 14938-94)判定,食用可疑食物造成了本次食源性疾患的发生.
作者:秦磊;霍伟;刘晓鹏;孙煜;胡英琴;狄英会;王玲;尚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基于家庭中心的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的临床疗效及推广价值.方法 以随机、开放、双盲的原则将68例脑瘫患儿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基于家庭中心的延续护理模式,评价患儿情绪状态、生活活动状况及总体疗效.结果 研究组SAS、SDS评分改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社会活动能力、焦虑和抑郁五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 (1)以家庭为中心的院外延续护理致力于实现医院护理向家庭护理的有效衔接和过渡,并强化家庭(父母)角色,发挥家庭参与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2)以家庭为中心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不良情绪,促进其健康发育,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华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用于小儿肠梗阻早期检查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入我院门诊与急诊进行诊治的不明原因哭闹或腹痛并终确诊为小儿肠梗阻疾病的患儿中选取120例,为患儿分别采用超声与X线诊断检查,比较两组患儿的诊断结果.结果在定性诊断方面,超声诊断与定位诊断的的检出率分为为91.7%与90%,结果 较为接近,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定位诊断与病因诊断方面,超声诊断更有优势,P<0.05.结论 小儿肠梗阻疾病的诊断中,与X线诊断相比,超声诊断在病因诊断和定位诊断上具有更好的效果.另外,临床应强调小儿肠梗阻疑似患儿准确诊断的早期性,尽早确定患病情况,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展开治疗.
作者:张凯;晏晓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2016年海西州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海西州2016年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海西州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7种1 768例,死亡1例,报告发病率330.92/10万,死亡率0.19/10万,病死率0.06%.全年无甲类及按甲类管理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地区是天峻县704.76/10万、都兰县547.65/10万、乌兰县399.80/10万.职业分布居前五位的是农民535例(占总发病数的30.26%),牧民303 (17.14%),散居儿童303例(9.11%),家务及待业161例(6.62%),学生113例(6.39%).结论 应加强对重点人群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张易平;乔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氟西汀干预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l~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氟西汀;对照组则只采取常规治疗.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与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评分量表(MES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前HAMD与MESS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HAND与MESSS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氟西汀干预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效果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仲玉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现如今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脑梗死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涨趋势,其引发的后遗症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巨大打击,其中进展性脑梗死不管是在总死亡率、长期致残率及3个月不良预后发生率上都相对非进展性脑梗死明显增高,预后相对较差,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难点,较易引起医疗纠纷.所以能准确地评估脑梗死的进展并及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无论是对患者还是临床医师都尤为重要,临床研究发现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成分和危险因子,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炎症反应有关,而脑梗死的基本病因和病理变化为动脉粥样硬化,所以进展性脑梗死与患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息息相关.
作者:王宏玮;王慧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乳腺癌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了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内的7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采用术后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术后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指导,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从而改善预后效果.
作者:薛珂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了解某综合三甲医院接诊患者中HIV的感染状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及趋势,提高医务人员对HIV的认识,为综合医院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山市某综合三甲医院2011-2015年HIV抗体筛查阳性,并经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终确证的166例阳性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通过SPSS 19.0软件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2015年该院共筛查病例194 564例,确证HIV阳性166例,确证阳性率0.85‰;其中本地户籍81例(48.80%),外地户籍85例(51.20%);男性128例,女性38例,男女性别比例为3.37∶1;20~49岁为主要感染人群:127例(占76.51%);感染者文化程度较低,大专以下学历159例(占95.78%);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其中异性传播139例(占83.73%),同性传播23例(占13.86%),注射毒品4例(占2.41%).结论 性传播是中山地区HIV的主要传播途径、男性、20~49岁年龄段、低学历者是感染HIV的高危人群.应对通过多种形式对高危人群进行宣教工作.继续加强对综合医院就诊患者的HIV抗体检测,尽早发现HIV感染者并及时予以治疗.另外,医务人员也应提高对HIV的认识,提升自我防护意识,避免职业暴露.
作者:刘本坚;雷志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不同检验方法对梅毒不同时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6年2~12月在我院体检并确诊为梅毒的患者40例作为试验组,其中18例为一期梅毒作为试验组A,22例为二期梅毒作为试验组B,选择同期进入我院的健康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经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三种不同检验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在试验组A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阴性率5.56%,阳性率94.44%,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阴性率11.11%,阳性率88.89%,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阴性率22.22%,阳性率77.78%.至试验组B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率100.0%,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4.55%,阳性率95.45%,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阴性率9.09%,阳性率90.91%.对比分析发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阴性率是三种方法中低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敏感性98.9%、特异性97.8%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的敏感性97.1%、特异性98.9%都要高于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敏感性92.2%、特异性97.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可优先考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这两种检验方式.
作者:曹梦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移动百分位数法开展淄博市手足口病的预警研究,以提高手足口病的预警效率和能力,为防控的关口前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1-2016年淄博市手足口病每周疫情资料,以移动百分位数法建立预警模型,通过计算比较各候选预警界值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及ROC曲线,优选出淄博市合适的手足口病预警界值.结果 将2016年淄博市手足口病的预警界值确定为P95,能较好的发现暴发苗头,预警效果较佳,该预警界值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100.00%,97.96%和0.98.结论 移动百分位数法可作为淄博市手足口病的预警方法,具有较好的预警功效,并能为本地其它重点传染病预警界值的研究提供参考,但需要根据不同疫情流行年份流行强度的差异适时进行调整.
作者:张艳;王玲;王涛;崔峰;丁淑军;王显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结核病诊断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B-DNA预以评价.方法 现对我院结核病患者2016年11月份送检的134人份痰标本同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TB-DNA含量检测、涂片找抗酸杆菌、酸性罗氏培养基培养.结果 PCR法、涂片法、培养法阳性率分别为20.1%、12.7%、14.9%;涂阳PCR阳性16例,涂阴PCR阳性10例,涂阴培养阳性2例,培阴PCR阳性3例.三法阳性率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R法比其它两种法敏感度高,对结核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作者:王运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对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并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139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8例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71例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石症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在临床上是常见病,也是难治病,中医在对此病的治疗上颇有优势[1-4].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王灿晖教授(以下尊称为王老)在这一领域颇有独到经验.他强调在临证时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及咳嗽特征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才能提高疗效.他在诊治过程中思路清晰,方药运用灵活,重视脏腑的调养,标本兼顾,治疗效果颇佳.慢性咳嗽在临床上是呼吸内科门诊常见的疾病,由于近年来环境污染的加重,以及吸烟、起居不当、饮食失调等因素,慢性咳嗽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慢性咳嗽的定义为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或主要症状、时间超过8周、胸片检查无慢性异常者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5].王老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对慢性咳嗽的辨治有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楠;刘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为了解高铁快餐盒饭时间温度微生物变化情况,为保障高铁冷链盒饭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结果 餐饮服务单位生产的两种冷链盒饭,环境温度5℃条件下12h,回锅肉菌落总数1.7×104 CFU/g、大肠菌群230MPN/g,鸭肉菌落总数4.2×104 CFU/g、大肠菌群120 MPN/g,两者已超过标准.结论 餐饮服务单位生产的快餐盒饭微生物较高,温度是微生物繁殖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张秋香;王增朝;李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不同粘接剂及表面处理方法对氧化锆陶瓷与粘接剂的粘接强度.方法 使用不同粘接剂及表面处理方法的观察氧化锆陶瓷粘接强度的202例牙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101例.治疗组选用使用喷砂打磨抛光的表面处理方法以及第七代的树脂粘接剂,对照组选用酸蚀的表面处理方法及第六代的树脂粘接剂.比较两组患者对于不同粘接剂及表面处理方法对于氧化锆陶瓷粘接强度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观察后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粘接强度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组使用的喷砂打磨抛光的处理方法及第七代的树脂粘接剂的临床应用效果对于患者的氧化锆陶瓷粘接强度来说,临床使用效果更好,患者的适应性更快.
作者:靳新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与高尿酸血症相伴发的疾病与临床指标异常,为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整群选取江浙沪皖内的多家医院,以高尿酸血症诊断的严格标准分组,分析两组间其他常见生化、免疫检测项目的异常率.结果 在男性与女性中HUA组的年龄均较长,经u检验P<0.01.男性在各年龄段HUA患病率均较高、但随着年龄增长没有明显升高趋势.女性在较低年龄段的患病率低于男性,但随着年龄增长有明显升高趋势.HUA组在ALB,AST,BUN,CREA,Ferrin,GLU,HCY,TP,TRIG,Testo,FRT4等项目上与非HUA组有统计学差异x2>3.84,P<0.05.结论 HUA患者需要长程甚至终身降尿酸治疗,以有效清除体内尿酸结晶.定期检测血尿酸水平,早期进行干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张亮;滕国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分析三七通舒胶囊在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消化道溃疡方面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消化道溃疡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添加三七通舒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发生情况,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SS评分、BI评分均显著提高,提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5;治疗3天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均有轻微升高,其后均呈降低趋势;另外,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幅度较大,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将三七通舒胶囊应用于急性脑梗死合并消化道溃疡,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时候能力;且该治疗安全有效,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作者:郭媚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