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易平;乔萍
目的 探讨采用SPECT/CT断层显像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21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甲状腺次全切或全切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患者131Ⅰ 3.70~7.40 GB去口服治疗,5d后对215例患者实施131Ⅰ全身平面显像检查,之后对其实施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在DTCC转移灶诊断方面的临床结果进行性观察分析.结果 SPECT/CT对于DTC转移灶的诊断敏感率(94.92%)、准确率(92.66%)均明显高于131Ⅰ WBS (85.89%、8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DTC患者,在术后131Ⅰ治疗基础上对其实施SPECT/CT融合显像检查可有效提高转移灶的诊断准确率,有利于排除生理性摄取和干扰因素的影响,对于患者术后治疗方案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孔维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于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于患者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凝血相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79%,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比其他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好,降低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发病率.
作者:贾中兴;马欢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不同检验方法对梅毒不同时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6年2~12月在我院体检并确诊为梅毒的患者40例作为试验组,其中18例为一期梅毒作为试验组A,22例为二期梅毒作为试验组B,选择同期进入我院的健康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经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三种不同检验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在试验组A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阴性率5.56%,阳性率94.44%,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阴性率11.11%,阳性率88.89%,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阴性率22.22%,阳性率77.78%.至试验组B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率100.0%,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4.55%,阳性率95.45%,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阴性率9.09%,阳性率90.91%.对比分析发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阴性率是三种方法中低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敏感性98.9%、特异性97.8%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的敏感性97.1%、特异性98.9%都要高于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敏感性92.2%、特异性97.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可优先考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这两种检验方式.
作者:曹梦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两侧基底神经节区病变致记忆障碍程度的比较.方法 选择左右两侧基底神经节区单一病灶的患者各50例,采用韦氏记忆量表修订版进行记忆障碍检查,对比左、右两侧基底节区病变致记忆障碍程度的差异情况.结果和结论 从记忆商数的得分看,左侧基底神经节区病变组的记忆商数集中在70分左右,而右侧基底神经节区病变组的记忆商数集中在90分左右,左侧组记忆商数明显低于右侧组,表明优势半球在人类记忆中起主要作用,差异显著.
作者:林立荣;王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为了解高铁快餐盒饭时间温度微生物变化情况,为保障高铁冷链盒饭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结果 餐饮服务单位生产的两种冷链盒饭,环境温度5℃条件下12h,回锅肉菌落总数1.7×104 CFU/g、大肠菌群230MPN/g,鸭肉菌落总数4.2×104 CFU/g、大肠菌群120 MPN/g,两者已超过标准.结论 餐饮服务单位生产的快餐盒饭微生物较高,温度是微生物繁殖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张秋香;王增朝;李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用于小儿肠梗阻早期检查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入我院门诊与急诊进行诊治的不明原因哭闹或腹痛并终确诊为小儿肠梗阻疾病的患儿中选取120例,为患儿分别采用超声与X线诊断检查,比较两组患儿的诊断结果.结果在定性诊断方面,超声诊断与定位诊断的的检出率分为为91.7%与90%,结果 较为接近,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定位诊断与病因诊断方面,超声诊断更有优势,P<0.05.结论 小儿肠梗阻疾病的诊断中,与X线诊断相比,超声诊断在病因诊断和定位诊断上具有更好的效果.另外,临床应强调小儿肠梗阻疑似患儿准确诊断的早期性,尽早确定患病情况,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展开治疗.
作者:张凯;晏晓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科学评估铁路列车快餐供应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隐患,指导日常监管工作,保障旅客列车食品安全.方法 采用对列车快餐供应商的资质审查、现场卫生学调查、食品抽检,以及经营过程中的日常监督等方法,结合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理论,对品种多、销量大的冷链快餐盒饭开展生产加工经营过程的危害分析,找出关键控制环节.结果 明确列车快餐的关键控制环节:加工流程、熟食分装、冷链运输、车站中转冷库、列车销售,并提出控制措施.结论 通过对列车快餐的危害分析、过程监督和关键环节控制,使其安全性大幅提高.
作者:曹瑞;李艳萍;张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对PICC置管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0例PICC置管首次带管出院的肿瘤患者,随机分组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护理,干预组除了常规出院护理,并通过电话回访给予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和患者自我管理的监督教育.对比分析干预实施后两组患者导管并发症和对延续护理满意度的结果.结果 干预实施1个月和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院外延续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电话回访的延续性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PICC置管并发症,提高患者对延续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卢焕章;陈锦英;吴瑞英;钟艳瑜;莫瑞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对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采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针灸的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40例,依照随机对照原则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吞咽治疗及针灸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治疗方案为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基础上再进行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及吞咽功能评定结果.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咽部期、误吸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而在口腔期两组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比治疗前吞咽功能评定分数提高,且其改善值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改善值.结论 采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配合针灸可有效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
作者:张锋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铁路客运乘务人员常见慢病检出情况,了解该职工群体健康状况,为制定慢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4-2015年度某铁路局3 684名客运乘务人员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铁路客运乘务人员的脂肪肝、超重或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检出率分别30.92%、24.86%、14.31%和7.22%,机车乘务员组脂肪肝检出率高于客运乘务员组和随车机械师组(P< 0.05);济南地区乘务人员高血压和脂肪肝检出率高于青岛地区(P< 0.05);高铁组乘务人员高血压、糖尿病和脂肪肝的检出率低于普客组(P< 0.05);随着工龄增加乘务人员的四种慢病的检出率增高(P<0.05);血常规、TC、TG、IFG、心电图体检异常组乘务人员的四种慢病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铁路客运乘务人员常见慢病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干预.
作者:宋少锋;兰天翔;万宁;刘肖辉;陶明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中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的调查结果.方法 入选2014年7月~2016年7月的中学生脊柱弯曲150例,通过X线检查对脊柱弯曲异常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中学生脊柱弯曲的部位、程度和脊柱弯曲异常的原因.结果 中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的部分为胸椎50.7%、颈椎18.0%和腰椎31.3%,胸椎脊柱弯曲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颈椎和腰椎部位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脊柱弯曲异常的程度为Ⅰ度和Ⅱ度.影响脊柱弯曲异常的因素包括单肩负重、营养不良、坐姿不正和缺少体育锻炼.女学生的脊柱弯曲异常发生率为62.0%,明显高于男生脊柱弯曲异常的发生率38.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根据中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的调查,为脊柱弯曲的矫正提供参考,有利于中学生的健康生长.
作者:刘华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特征及防治策略.方法 入选2014年5月~2016年5月的青少年200例,以分层整群的抽样方式抽取样本,并对选入的青少年进行问卷的调查,分析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流行特征和防治策略.结果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流行特征包括吸烟27.0%、酗酒24.0%、不健康饮食34.0%、有自杀想法19.5%、沉迷网络游戏35.5%、性行为10.5%和吸毒14.0%.在危险行为发生率中,男生高于女生,成绩差的青少年高于成绩优秀的青少年,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单亲家庭高于双亲家庭,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分析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流行特征并给予有效的防治措施,可减少危险行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作者:李胜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CSP)的诊断、治疗方法与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25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有停经史或阴道不规则流血史,血HCG增高;彩超确诊22例,3例外院人流术后出血转入我院;25例患者中10例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后给予清宫;8例米非司酮治疗后超声引导下妊娠囊内注射甲氨蝶呤;2例阴式子宫病灶切除加修补术治疗;3例单独口服米非司酮治疗,2直接肌注甲氨蝶呤,24例均治愈出院,1例转外院治疗.结论 随着剖宫产率上升切口妊娠发生率明显增高,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剖宫产患者如再次怀孕时早期检查、早期发现对早期确诊及治疗CPS提供依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恰当的个体化治疗.
作者:王智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与高尿酸血症相伴发的疾病与临床指标异常,为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整群选取江浙沪皖内的多家医院,以高尿酸血症诊断的严格标准分组,分析两组间其他常见生化、免疫检测项目的异常率.结果 在男性与女性中HUA组的年龄均较长,经u检验P<0.01.男性在各年龄段HUA患病率均较高、但随着年龄增长没有明显升高趋势.女性在较低年龄段的患病率低于男性,但随着年龄增长有明显升高趋势.HUA组在ALB,AST,BUN,CREA,Ferrin,GLU,HCY,TP,TRIG,Testo,FRT4等项目上与非HUA组有统计学差异x2>3.84,P<0.05.结论 HUA患者需要长程甚至终身降尿酸治疗,以有效清除体内尿酸结晶.定期检测血尿酸水平,早期进行干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张亮;滕国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为了解为某铁路局供餐的两种快餐盒饭保温箱保温效果,为储运快餐盒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结果 A公司使用保温箱冷链盒饭未放置冰排、放置1块、2块、3块、4块冰排状态下分别在6、32、53、68、67小时上升至10℃,B公司使用保温箱冷链盒饭未放置冰排、放置2块、4块、6块、8块冰袋状态下在6、22、30、46、56小时上升至10℃;A公司使用保温箱热链盒饭8小时降至60℃以下,B公司使用保温箱热链盒饭4小时降到60℃以下.结论 两种保温箱保温效果均较好,冷链盒饭应根据运行时间确定放置冰排数量.
作者:刘晓冬;王增朝;李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9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行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常规组51例)另一组为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造影组59例),均无超声造影及穿刺禁忌证,以术后病理作为对照,观察两组病例的取材成功率及诊断准确率.结果 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的取材成功率及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常规组,各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获取淋巴结内的血流灌注信息,在超声引导下对造影感兴趣区进行靶向取材,可大大提高取材的成功率和诊断准确率.
作者:姜桂艳;武永丽;杨永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分析2005-2013年怀集县人狂犬病的流行特征,为有针对性制定狂犬病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怀集县2005-2013年人狂犬病疫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怀集县人狂犬病的流行强度、季节分布、人群分布、伤人动物、受伤情况以及暴露后的处理情况等流行特征,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汇总分析,并针对当地的流行特征情况提出有效合理的防制措施.结果 2005-2013年怀集县共报告人狂犬病病例80例,死亡80例,病死率100%,其中2005年发病率高(3.89/10万),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病率呈大幅下降趋势;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秋冬两季,共发病61例,占比76.25%;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5∶1,以当地农民为主,共发病58例,占比72.50%;伤人动物以犬为主,占比96.25%(77例);受伤情况以咬伤为主,占比93.75%(75例);暴露后约87.50%(70例)均未接种过狂犬疫苗.结论 2005-2013年怀集县人狂犬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目前秋冬季、农村地区是防控重点,同时还应加强该地区的犬只管理和人群暴露后免疫,以提高群众狂犬病防制意识.
作者:苏洁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成人血红蛋白A (HbA2)和胎儿血红蛋白F(HbF)水平是一种鉴定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可靠的诊断方法.HbA2含量的升高是由β-株蛋白基因的突变或者β-株蛋白簇外部的分子机能障碍引起的,这种分子机能障碍可能归因于β-株蛋白簇的调控基因所致,例如KLF1基因.本实验的目的是鉴定KLF1基因对地中海贫血病的影响.本研究从中国南部地区招募40名健康的人和100名中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67例重型和33例中间型).研究发现,14%的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中存在KLF1基因的特异性突变,这些患者选择性的出现于中间型地中海贫血病例中.KLF1基因突变的患者血液中HbA2和HbF水平较健康人群和未发现KLF1基因突变的患者有较大的升高.对这些患者的8-株蛋白基因和y-株蛋白基因的表达进行实时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携带KLF1基因突变的患者其δ-株蛋白和γ-株蛋白基因的表达明显升高,这支持HbA2和HbF水平升高的表型变化.这些结果说明KLF1基因缺陷可以通过改变血液参数来调节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临床表型的严重性.本实验的研究结果也需要在不同种族人群中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作者:郭少珊;陈桂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贵州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监测质量,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方法 运用Topsis法评价全省及各市州AFP病例监测质量.结果 2000-2015年全省AFP监测质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13年监测质量好,其次为2012年和2015年.2001年监测质量差,其次为2009年和2000年.2000-2015年绝大部分市州AFP监测质量呈现较为明显的波动趋势,对全省监测质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 2000-2015年贵州省AFP病例监测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建议加强对监测质量较差地区的监管,提高AFP监测质量.
作者:王涛;陈曼瑶;刘铭;张丽;张德著;刘海燕;蔡毅媛;王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抗氧化剂依达拉奉结合葛根素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美多巴口服,同时静脉滴注依达拉奉和葛根素,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美多巴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2周之后观察患者血清氧化酶等指标和UPDRS评分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氧化酶学指标有明显改善,患者UPDRS评分显著提升,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数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依达拉奉联合葛根素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甲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