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中兴;马欢欢
目的 观察两侧基底神经节区病变致记忆障碍程度的比较.方法 选择左右两侧基底神经节区单一病灶的患者各50例,采用韦氏记忆量表修订版进行记忆障碍检查,对比左、右两侧基底节区病变致记忆障碍程度的差异情况.结果和结论 从记忆商数的得分看,左侧基底神经节区病变组的记忆商数集中在70分左右,而右侧基底神经节区病变组的记忆商数集中在90分左右,左侧组记忆商数明显低于右侧组,表明优势半球在人类记忆中起主要作用,差异显著.
作者:林立荣;王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了高危人群管控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的1月~2016年的10月施行管控干预的295例艾滋病高危人群做为研究对象.给予此类人员全面、综合性管控.结果 本组研究对象在接受管控后的配合度、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防治技能掌握率均明显上升,与接受管控前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危人群管控在艾滋病防治中意义积极且重要,有效的管控工作能够促进高危人群不健康生活行为改变,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并强化防治能力,进而降低艾滋病的发生率.
作者:孙成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9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行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常规组51例)另一组为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造影组59例),均无超声造影及穿刺禁忌证,以术后病理作为对照,观察两组病例的取材成功率及诊断准确率.结果 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的取材成功率及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常规组,各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获取淋巴结内的血流灌注信息,在超声引导下对造影感兴趣区进行靶向取材,可大大提高取材的成功率和诊断准确率.
作者:姜桂艳;武永丽;杨永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对PICC置管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0例PICC置管首次带管出院的肿瘤患者,随机分组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护理,干预组除了常规出院护理,并通过电话回访给予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和患者自我管理的监督教育.对比分析干预实施后两组患者导管并发症和对延续护理满意度的结果.结果 干预实施1个月和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院外延续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电话回访的延续性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PICC置管并发症,提高患者对延续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卢焕章;陈锦英;吴瑞英;钟艳瑜;莫瑞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现如今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脑梗死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涨趋势,其引发的后遗症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巨大打击,其中进展性脑梗死不管是在总死亡率、长期致残率及3个月不良预后发生率上都相对非进展性脑梗死明显增高,预后相对较差,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难点,较易引起医疗纠纷.所以能准确地评估脑梗死的进展并及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无论是对患者还是临床医师都尤为重要,临床研究发现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成分和危险因子,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炎症反应有关,而脑梗死的基本病因和病理变化为动脉粥样硬化,所以进展性脑梗死与患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息息相关.
作者:王宏玮;王慧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抗氧化剂依达拉奉结合葛根素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美多巴口服,同时静脉滴注依达拉奉和葛根素,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美多巴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2周之后观察患者血清氧化酶等指标和UPDRS评分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氧化酶学指标有明显改善,患者UPDRS评分显著提升,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数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依达拉奉联合葛根素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甲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为了解高铁快餐盒饭时间温度微生物变化情况,为保障高铁冷链盒饭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结果 餐饮服务单位生产的两种冷链盒饭,环境温度5℃条件下12h,回锅肉菌落总数1.7×104 CFU/g、大肠菌群230MPN/g,鸭肉菌落总数4.2×104 CFU/g、大肠菌群120 MPN/g,两者已超过标准.结论 餐饮服务单位生产的快餐盒饭微生物较高,温度是微生物繁殖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张秋香;王增朝;李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探讨研究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以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我院2014-2016年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主要由贝那普利治疗的对照组A、氨氯地平治疗的对照组B、联合用药治疗的观察组,对比观察3组的疗效情况及相关血压指标.结果 据观察结果发现,相对于单一使用某种药物而言,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更佳且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较小,故实验数据差异显著,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用药具有高效、稳定的优势,故临床工作中应尽可能地使用联合用药.
作者:王淑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为了解龙岩市疾控实验室样品管理质量控制情况,对样品管理各环节质量控制进行梳理,结果显示实验室样品管理质量控制情况良好,计算机信息网络软件的引用,提升了样品的规范管理,确保了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建议中心重视信息管理系统的滞后性,尽早更新管理软硬件.
作者:陈晓玲;林小燕;陈惠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于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于患者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凝血相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79%,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比其他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好,降低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发病率.
作者:贾中兴;马欢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析磁共振SWI序列在隐匿性脑微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2015年10月~2017年1月.研究对象:30例在我院就诊检查的隐匿性脑微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SWI序列扫面检查,观察其影像学病理特征.结果 检查显示存在圆形低信号,且还有部分病灶周围可见单层成双层的环形信号,病灶分布不均,数量不一,大小不等.结论 目前,就针对隐匿性脑微出血均进行磁共振SWI序列扫面检查后,不仅对疾病特征分析明确,且出现误诊漏诊的状况较少,为临床疾病的鉴别与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呼和浩特市2010-2014年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呼和浩特市2010-2014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的肺结核病例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呼和浩特市2010-2014年共报告肺结核病例5 204例,2010年发病率为53.77/10万,2011年发病率为45.11/10万,2012年发病率为39.68/10万,2013年发病率为28.05/10万,2014年发病率为22.26/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每年3、4、11、12月报告的发病例数较多.>55岁人群为发病高危人群,占报告病例总数的48.14%;职业分布中农民所占比例大,为50.56%;男性发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农区发病率高于市区.结论 呼和浩特市肺结核疫情形势不容乐观,今后应加强重点人群的肺结核防治工作.
作者:刘思远;许向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基于家庭中心的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的临床疗效及推广价值.方法 以随机、开放、双盲的原则将68例脑瘫患儿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基于家庭中心的延续护理模式,评价患儿情绪状态、生活活动状况及总体疗效.结果 研究组SAS、SDS评分改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社会活动能力、焦虑和抑郁五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 (1)以家庭为中心的院外延续护理致力于实现医院护理向家庭护理的有效衔接和过渡,并强化家庭(父母)角色,发挥家庭参与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2)以家庭为中心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不良情绪,促进其健康发育,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华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铁路客运乘务人员常见慢病检出情况,了解该职工群体健康状况,为制定慢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4-2015年度某铁路局3 684名客运乘务人员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铁路客运乘务人员的脂肪肝、超重或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检出率分别30.92%、24.86%、14.31%和7.22%,机车乘务员组脂肪肝检出率高于客运乘务员组和随车机械师组(P< 0.05);济南地区乘务人员高血压和脂肪肝检出率高于青岛地区(P< 0.05);高铁组乘务人员高血压、糖尿病和脂肪肝的检出率低于普客组(P< 0.05);随着工龄增加乘务人员的四种慢病的检出率增高(P<0.05);血常规、TC、TG、IFG、心电图体检异常组乘务人员的四种慢病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铁路客运乘务人员常见慢病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干预.
作者:宋少锋;兰天翔;万宁;刘肖辉;陶明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分析三七通舒胶囊在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消化道溃疡方面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消化道溃疡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添加三七通舒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发生情况,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SS评分、BI评分均显著提高,提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5;治疗3天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均有轻微升高,其后均呈降低趋势;另外,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幅度较大,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将三七通舒胶囊应用于急性脑梗死合并消化道溃疡,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时候能力;且该治疗安全有效,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作者:郭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与分析对护理胸外科手术患者运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的观察对象.按照患者护理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VA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3%,对照组为76.92%;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上述观察指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胸外科手术的患者运用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减少患者痛苦,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林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氟西汀干预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l~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氟西汀;对照组则只采取常规治疗.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与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评分量表(MES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前HAMD与MESS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HAND与MESSS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氟西汀干预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效果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仲玉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不同检验方法对梅毒不同时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6年2~12月在我院体检并确诊为梅毒的患者40例作为试验组,其中18例为一期梅毒作为试验组A,22例为二期梅毒作为试验组B,选择同期进入我院的健康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经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三种不同检验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在试验组A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阴性率5.56%,阳性率94.44%,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阴性率11.11%,阳性率88.89%,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阴性率22.22%,阳性率77.78%.至试验组B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率100.0%,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4.55%,阳性率95.45%,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阴性率9.09%,阳性率90.91%.对比分析发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阴性率是三种方法中低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敏感性98.9%、特异性97.8%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的敏感性97.1%、特异性98.9%都要高于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敏感性92.2%、特异性97.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可优先考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这两种检验方式.
作者:曹梦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在临床上是常见病,也是难治病,中医在对此病的治疗上颇有优势[1-4].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王灿晖教授(以下尊称为王老)在这一领域颇有独到经验.他强调在临证时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及咳嗽特征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才能提高疗效.他在诊治过程中思路清晰,方药运用灵活,重视脏腑的调养,标本兼顾,治疗效果颇佳.慢性咳嗽在临床上是呼吸内科门诊常见的疾病,由于近年来环境污染的加重,以及吸烟、起居不当、饮食失调等因素,慢性咳嗽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慢性咳嗽的定义为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或主要症状、时间超过8周、胸片检查无慢性异常者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5].王老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对慢性咳嗽的辨治有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楠;刘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对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采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针灸的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40例,依照随机对照原则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吞咽治疗及针灸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治疗方案为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基础上再进行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及吞咽功能评定结果.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咽部期、误吸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而在口腔期两组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比治疗前吞咽功能评定分数提高,且其改善值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改善值.结论 采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配合针灸可有效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
作者:张锋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